1
真知真行,知 知行的前面还需践行自控行知被奖励的过程,有见知即行、有念知岔行 念更多来自潜意识 有念便有想。一旦被念想潜意识主导,就会忽略屏蔽见知。
等到一切都沉淀积累够了,最终会发现博弈角力的其实是潜意识中的念我、自己的人性,只有真正意识到 开始践行知,方能从执行合一的初级一步步跨段 行知、知行、再到知既是行 行即是知 知行一体自然而然。
0
@我不是欢乐海 曾经的聊天截取,未经整理 遇到皆是缘分 凑合着看吧。
0
@独股九剑 吾性自足 既:悟中有修、修中有悟或真知真行是已跨入知行一体的阶段,跨门而入 知行自然一体 知既是行 行即是知;道法浑然合一。
4
破心魔首解认识问题,参与交易的是交易价值而不是投资价值,博弈交易买与卖决策越简化越好。A股是没有投资价值的;有的 只是交易价值,一般级别的交易价值是靠内耗v出、轮动中消沉,这就决定A股大多时间是靠情绪内部消耗沉寂的时间久了,被外部植入事件刺激点燃的交易价值,A股靠能量注入量级不同(植入或注入)、情绪结果亦不同或题材逻辑或…,所以A股超短博弈不能有太重的看多做多执念,风起则云随;风指则云散,风口情绪后一切终归尘埃。总体心态看空做多才能更为清醒,才能自然非强迫去等待交易折口,才能更易知行一体进退自然。
以结果衡量交易,没有正收益复利回馈的交易与盈利不能覆盖亏损的快频,只图交易快感的交易都是耍流氓,结果即正义。交易目的取向明确, 一切的交易评价都需以结果为导向、勿需为开脱找理由,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交易中跑偏,才不会偏离目的、明确目标不生旁支杂毛,更快在真博弈认知中觉醒开悟到起修践行心知。
想明白格局与扛执差别;念觉莫迟,跟现实相悖的往往是未真开智,尚被潜意识所裹挟,真正开智是可以看到潜意识中的小我的,小我念起既觉、察之既无;这就是不怕念起、就怕觉迟的核因,因你已看清潜意识中的我,必然不会再被潜意识其潜了规则。
知行尚未一体,这个时期更容易爆单于抗单,什么都好想知道 又什么都达不到通透,似明未真明前夜。
这里的抗单并非指单一的抗单,更准确是 不考虑环境、不考虑变化,只抬头看天,不知道低头看路的,抗执。
很多人其实是知道的,只是潜意识 执念 左右行为,小我支配开悟大我,行 没有真正践行 知,所以说饯行正确知的过程 既 悟后起修 的过程,不能知行一体 知就是不知。起修从强制执行认知到知行自然,这是索利到利锁 行知一体的过程。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起即觉;觉之既无,灭念及行,知行一体。
刚柔笔直分定寸,提留运制订乾坤。识果知因、识物先识己,力从地起、拳由心发,顺水推舟、百无禁忌。
熊市是最好的老师,在不同的市场阶段,相同价值逻辑市场往往给出截然不同的情绪回馈,当你看懂了其中情绪与情绪之间的差异,才能明白不同的市场阶段交易策略如何标定指导模式如何收放,面对亏损叠加恐惧的伤痛以及内心反应;才能够理性客观地梳理赔出来知行、执行。看清了博弈的残酷、生态的脆弱,生态情绪转变的时候;你才不会舍不得低概率可能最后一口肉,才能学会安心抽身 静观。熊市难熬需迎刃而上去进化总结的是打开认知的那把钥匙,而不是以卵击石硬碰硬。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让自己蜕变的熊市,认知是建立在痛苦的思考之中,挑战与战胜潜意识中的小我,打开认知法门提升独立的知行、行知,从模板执行到自然而然地顺水推舟。
悟道:开悟是证得万物的本源。悟道是开智悟理,是觉醒、知道、明白。
起修:修行是修心。修的是知道做不到,未到知行一体 知就是不知。
开悟,就是觉醒。悟后起修,是指明白了道理之后,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行出来。修,就是修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偏离“道”或者说“佛性”的部分。
1
老师说“不走捷径既捷径”,想起芒格挂在嘴边的“走大道,大道人少“,对价值投资者来说,大道就是买入好公司持有,但是能做到的人少。对于我们做短线的,我理解的大道就是顺势而为,但是人会被外物蒙蔽,就会“贪嗔痴疑慢”,会主观,会意淫,不能明心见性,就无法做到顺势而为。王阳明龙场悟道,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对于交易来说,我觉得如果执着于股票本身去寻找多空变化的规律,可能是误入歧途。因为多空都是市场在你内心的投射,你看不清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内心不纯净,也就是没有“明心见性”,当自己格掉了自己的对市场的“善恶”之心,才可能“即见如来”。
看老师的文字,觉得您对阳明心学应该有深刻研究,希望能向您多请教!
0
学。谢谢前辈
2
攻击说的很多,今天再从另一面说一下。
每一笔亏损都需要找原因、因何亏损,问询自己这样的亏损是否能规避掉,如果是可以规避掉的、该在交易系统中怎样解决,解决过程既悟道的过程,悟道交易 逐盈先谋不亏,唯不亏方解烦恼,明心方能见性。平和了、解决掉躁烦忧因,再而进化到了自然;知既是行、行即是知,即见如来。
交易体系建立的捷径是没有捷径的,不走捷径既捷径。搭建交易体系既要懂得 攻;更需深谙 防,明其两者之间需要的条件在交易中的意义,以及交易应对 事时发展的阴阳面;攻击与防守、格局与等休对应的场景,积攒下足够认知底蕴,当到达以知而行、知行一体,一切知行皆自然顺滑融为本体,自然了既入大道。
0
深奥啊,前辈。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