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北向砸盘,A股何时才能见底?——转自同花助手

23-09-07 15:38 889次浏览
蚁涵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常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回想7月底,市场还在展望3400点,8月份,在历史罕见有求必应的政策托举下,近段时间的走势却差强人意。

坐轿子容易抬轿子难。比如8连板的我乐家居 的大股东,被曝出清仓式减持,顶风作案令人咋舌;比如北向资金近期大幅流出,在今天更是跑路近百亿,给市场带来严重抛压;比如近期热议的量化交易,让股民避之不及,生怕被其收割......

市场底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需要众人一起站稳走出来的。在今天市场大跌的情况下,胡锡进宣布在上午做了进场以来的最大加仓,本金达47万元已经处于满仓状态。之所以敢于加仓,因为在他心里,3144就是市场底。

那么,9月A股能否真的迎来市场底?有哪些投资机会可以挖掘?近期热议的量化交易对股民影响多大?

本期文章,我们将一一为大家解答。

量化交易,疯狂收割?
近期,被贴上“砸盘元凶”、“助涨杀跌”、“割韭菜”等标签的量化交易站上风口浪尖,一时成为众矢之的,深陷舆论漩涡。
对于量化,不少股民朋友要么不甚了解,要么视为洪水猛兽,搞清楚量化投资的热点以及对市场的影响,十分重要。
百亿量化私募年内收益前二十:

今年以来,国内28家百亿量化私募中25家保持正向收益,其中明汯投资以5.62%位列第11名,虽然不是多高的收益,但还是妥妥地跑赢沪深300 指数。
量化交易本质上就是从概率角度出发的程式化交易,告诉你哪个地方容易钓到鱼。
而量化本身也有区分,按照策略不同分为高频、中频和低频,而此次受集体声讨的就是高频量化。
那么,高频量化是怎么交易的?为什么游资大户也会被收割?
从原理上说,高频量化其实脱胎于游资的打板战法,但不同之处在于量化不仅做打板,自己也参与拉升。此外,量化还有游资不具备的交易优势和融券优势。
量化交易是一系列机器指令,下单速度是正常人的N倍,可以频繁挂单、撤单,还可以从券商那里借股票来砸盘,同时还不受监管。
量化带来的巨额交易量所生成的巨大利益,对于券商来说,事实上形成了垄断性的“甲方威权”,融券的垄断性优势,已经获得了事实上的T+0特权。
同样的行为,可能游资做就是犯规要罚款,而机器就可以大行其道,这也是网传十大游资联合2亿散户向证监会声讨量化的原因。
以9月1日的孩子王 为例,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调整等利好因素影响,孩子王开盘稍有回踩后出现一波持续拉升。
当天最高涨幅达13.48%,但此后一路回落至收盘仅剩6.33%,次日直接水下低开2.59%。

从两融情况看,当天融资量买入222.69万股,而融券量达到289.89万股,融券明显高于融资。这种情况下,当天量化资金拉升后高位反手融券做空的概率较高。
如果以9月1日开盘价10.18买入100万股,高点11.11融券做空100万股,4日以开盘价10.14偿还100万股,量化可以赚多少?
答案是:(11.11-10.14)*100-(10.14-10.18)*100=94万,对应盈利幅度为9.23%,可以说是相当可观!
量化类似做了日内T+0,但对于普通散户来说,却是拿了个寂寞,按1日开盘价买入、4日开盘价卖出还得浮亏。而从全市场看,量化资金主导的盘面也是如此。
8月全市场高换手、高波动、低收益特性:
/数据来源:同花顺 i问财/

数据显示,8月期间个股换手率和振幅大于10%的数量均明显走高,但涨幅大于10%的个股除了8月29日,几乎一直控制在30只以内。
也就是说高换手、高波动的股票明显增加,但实际收盘的涨幅变化很小,个股冲高回落成为常态。
面对量化搅局,市场已有所反应。你量化是很牛,但咱们普通投资者惹不起躲得起!不做两融标的不就行了。
近两日的20CM涨停标的中,已由此前的多数两融标的转向非两融标的。
近两日20CM涨停个股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那么在量化高频的市场,散户该如何应对?
1、 不管是短线还是中线,尽量保持自己的交易节奏,不要跟风热点;
2、 短线交易中,只低吸不追高,更不能打板,打板很有可能吃大面;
3、打不过就加入,多研究量化的操作手法,利用量化的规律实现收益。针对量化交易引发的问题,9月1日盘后,证监会指导交易所出台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系列举措,发布《管理通知》和《报告通知》两份监管文件,正式对程序化交易进行规范化管理。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明确了股票程序化交易的报备机制:做程序化交易必须报备账户、资金、交易等层面信息。换句话说,没有报备的程序化交易,是违规行为。

2、制定业务规范,从客户准入审核、交易监控方面压实券商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券商加强监控、及时识别、乃至拒绝客户委托。

3、确定了两个监管阈值:重点监控每秒300笔和每天20000笔以上的情形,可以视情况采取调整异常交易认定标准、增加程序化交易报告内容等措施。

4、文件自2023年10月9日执行。

按照监管部门发布的最新要求,对量化交易的实际影响如何?

具体来看,此次更加值得关注的要求是第二条,即最高申报速率达到每秒300笔以上,或者单日最高申报笔数达到20000笔以上的交易行为。

沪上一位百亿级量化私募人士透露:假设一只量化产品的平均撤单率为6%,单笔最小交易金额为10000元,单日交易2万笔,则交易量大概为2亿元,如果换手率为每天双边20%,则10亿元左右规模的产品才会被重点监控。因此,换手率极高或者规模较大的量化产品可能会被重点关注,并额外报告多方面信息。

也就是说,此次量化监管新规是意图打压,但具体规定对量化的实质性影响可能较小。

北向资金流出,影响几何
8月份,北向资金成为市场关键角色。
8月7日开始,北向资金连续13个交易日净流出,截止到8月31日,北向期间累计净流出达928.02亿元。

不过,虽然北向资金阶段持续流出,但仍有部分板块和个股逆势获得流入。
8月7日至8月31日,通信、计算机和纺织服饰期间北向资金实现净流入,但流入规模较低均低于5亿。
/数据来源:同花顺i问财/
个股方面,药明康德中际旭创福耀玻璃工业富联中国石油 流入居前,但增持10亿以上的个股仅有药明康德 、中际旭创和福耀玻璃
回顾历史,近五年北向资金曾有8次持续流出。而8次流出当中,本次净流出超920亿处历史第二,仅次于20年初的疫情扩散阶段的1020.92亿。
历史上北向持续大幅净流出背景及市场表现: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过去几次北向持续大幅净流出期间,市场表现多以调整为主,且与净流出规模大小相关。一般情况下,期间累计净流出规模越大,期间市场调整幅度也就越大。
而从结束净流入后5日的表现看,多以修复性反弹为主,但很难完全收复此前的下跌空间。

底部已至?9月大盘展望

回顾历史,过去五年间9月均触发“月度效应”。我们发现,18-22年间不管大盘处于上涨还是下跌中继,亦或是上涨尾声阶段,9月之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股民不可不察。
具体情况看,期间时间间隔最少也有1个半月,下跌幅度也不尽相同,如21年9月的行情尾声,此后下跌接近半年,跌幅高达22.8%。
过去五年9月的“月度效应”: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与历史相比,我们认为当下行情更接近于2018年和2022年,9月之后市场仍可能出现惯性下跌,且时间和空间上可能都有不小的偏差。
除了“月度效应”,历史上的“政策底”和“市场底”的表现如何?
通过复盘历次“政策底”与“市场底”的特征,我们发现“市场底”一般低于“政策底”。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看,双底在时间维度上差别不大,基本在1.5 -3个月。
但历次空间间隔差异较大,如2015年两者相差高达15.51%,而2018年差别仅为0.37%。

8月期间,不管是股市、扩大内需、楼市还是民营经济,相关的利好政策接踵而至。
我们认为,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只是“政策底”的预演,8月的低点才真正探明了本轮“政策底”。
截至目前,“政策底”之后时间过去才10天,期间市场反弹尚未二次下探。而且,与历史数据相比,当下与历史“市场底”的下限仍有差距。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今年8月触及的低点3053点已是去年以来的第三次下探,此前两次低点分别为2863点和2893点。鉴于低点抬升规律,上证指数 就算后续二次探底,触及的低点预计不会显著低于3000点。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大盘后续仍有惯性下跌需求,并且时间上仍有一定差距,但空间上预计已相对有限,显著跌破3000点的概率较低,逢低仍是布局时机。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