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同理心是道德的基础,它可以让人感受到别人处于某个情境后所产生的例如失望、痛苦、生气、伤心这些负面情绪,感同身受的能力会阻止自己去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不过,同理心体验到的痛苦情绪具有适应性,第二次所体验到的痛苦感会远低于第一次。
0
文明的向前发展会让人权越来越平等,但社会地位不会变得一样,最多只是一些外在衡量标准发生了改变,只要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就会有社会地位高低之分。
0
这个世界最容易做的事情,是指责他人,
最难做的事情,是认清自己。
0
解析自己是一件阻力重重的事,首先人厌恶思考,就连怎么赚钱、怎么处理人际关系这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都很少有人认真思考一下,就更别说其它一些觉得没什么意义的事了,或许有少数人抱着好奇心或被迫地去了解自己,然而最终也会在面对自己不好的一面时所产生的羞愧苦恼情绪而终止。
0
自卑的人总能给自己找到一个理由,比如长相、家境、职位、学历,就算经过努力改变了这个属性,短暂过后又会找到下一个理由来让自己继续处于自卑状态,而发自内心真正自信的人从来不需要理由,他们能全盘接受自己。这种自信是通过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并且对它不断巩固、坚定所慢慢培养起来的。
0
一个人的信仰或信念或梦想或追求越坚定,他就越舍得去放弃生命、财富、名誉、幸福,越能够去承受一些痛苦和指责,也许在很多人眼里,这些人就是个笑话,不过至少,他们找到了人生方向,感受到了人生意义所在。而没有这些的人,他们就像无头苍蝇,行为想法都是被天性所指引。
0
试着想象一下,现在自己八九十岁了,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你会如何看待自己的一生,假如给你一个重来的机会,你会如何计划?绝大部分人给出的答案都是站在现在的角度,而不是站在未来生命最后一天的角度。要想站在未来的角度来思考,则必须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对人生各种选择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准确地去想象未来自己的认知和感受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0
自私不仅是人类的天性它也是绝大部分物种的天性,这从进化的角度很好理解,就拿人类来说,个体之间的自私程度差异并不大,它绝对比性欲、恐高差异要小。人们去评判一个人是比较自私还是无私时,往往是以自身为参考标准,如果是这样,那么就会有很多比自己自私的人也会有很多比自己无私的人,可是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比自己自私的人要多,这个结果没有出乎意料,这是正常自尊的表现。而经常把‘所有人都是自私的’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人,他通常会比大部分人自私,因为他为自私找到了理由。
0
人们总是以为能控制未来的那个自己,于是不断许下承诺、下定决心,但就像人们现在并不会被过去那个自己的想法所控制一样,将来的那个自己也会接受自己的改变,并认为当时的自己是错误的、幼稚的。
0
要想把自己的一天当成别人的七天过,把自己的一年当成别人的七年过,那么就得把这两种时间最大化,一种是可自主支配的时间,另一种是感觉到自己存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