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经济相对疲软,受三年疫情影响,中低产阶层
老百姓 大多数储蓄见底了。高位接盘的房子的房贷要还,车贷要还,后疫情时期企业不景气,个人面临失业降薪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降级了。疫情后虽然解封了,但是一波报复性消费后大家回归了理性。就目前来看,要解决消费问题,就必须给消费者解绑:
1.可支配收入。降低存量房房贷利率(现在大多数城市已经实行),提高个税起征点,降低个税缴纳比例,促进就业。
2.刺激消费需求。改善性消费,以旧换新,商品升级等,比如
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
智能家居 3.消费环境 提供多种消费政策,如:消费券。以旧换新,税费减免,提供金融工具:如免息贷款,分期业务(由国家贴息)。
就目前国家的措施来看,属于雷声大雨点小,需要真金白银的政策来刺激。 要么用时间让老百姓缓缓,老百姓自然而然的有钱了自然会消费,只不过时间周期会比较长,要么重症下猛药,用高额补贴来刺激消费。就目前环境来看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堪忧,电商的辐射效应导致消费更加聚焦头部企业(用价换市场)薄利多销。腰尾部企业面临淘汰。因此企业端也必须给予扶持:
1.提供低息免息贷款。
2.地方保护(政府牵头建立区域分销体系 有待商榷)
3.返税政策(增值税,人才补贴等)鼓励企业解决就业问题,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地方政府的问题在于地方债,以前有土地财政,因此有空间和时间解决财政问题。这次不提房住不炒,也是变相给地方政府解绑。你问能不能,我说不能,你干了,我也不去管你。你干的过火了,我就收拾你。
所以,一切都还是回归到扩大内需。
就目前零售来看,有规模,有升级需求,可以适配金融工具的,有让利空间的。个人感觉:汽车,新家电,消费电子。
这些板块符合国家新战略方向。改善民众生活品质。属于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有竞争力也需要保持竞争力的地方。单价高,可以做贷款,消费分期等业务,也有让利的空间。这几个行业占整个消费领域的比重也比较大。能够有效改善消费数据。
至于烟酒,医药,化妆品,饮料类基本比较特殊,也不适合出台政策刺激
以上几个行业又有一个特点:需要用到半导体,芯片。
所以汽车,家电,
智能家居,消费电子才是需要真刀真枪,真金白银投放政策的地方。
当然,市场是需要时间的,这些方向我觉得才是消费真正需要刺激的地方,餐饮,旅游,服务等行业属于恢复比较好的,也有一定的预期。
至于政策投放的通路:电商是不适合的,因为不能保就业,不能对线下实体店面产生积极作用,因此连锁,商城等是比较适合的场景
文化水平有限,思想狭隘。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