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23吹水贴

23-07-30 08:10 86397次浏览
lqy1985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前面帖子太长,整体风格也有很大变化,新开一帖,继续吹水。

模式就一个:围绕主线核心反复做,买在分歧,卖在一致。

1.什么是主线?能够共振指数的大容量板块(非绝对高度)或情绪板块。
2.什么是核心?能够带领主线不断向上打高度(非连板高度),调整后的多波高度。
3.什么是买点?共振板块后的高度人气分歧不死,有再次引领走势。
4.什么是卖点?失去指数和板块支持,或自身量价空间已经到阶段顶。
5.工具。日k,预期。

废话几句
1.主线来说,主线是在不断放量向上拓展空间过程中的,分歧一致中逐渐体现其高于指数的赚钱效应。
2.有主线就一定有高度(与连板高度没太大关系),高度带来的赚钱效应,是最好的主线招牌。
3.有主线一定要做主线,否则持股非主线要么不赚钱,要么被资金抛弃大亏。
4.有主线核心就反复做核心就好了,没有必要到处切。
5.核心挂了,主线还继续,换核心继续做就行。

举例说明

1.前面指数反弹,人工智能板块不拉高度托维剑桥,反而做补涨的人民网 的反抽。注定是起不来的。所以那波指数和人工智能一起继续杀。这是结构问题。
2.浙江世宝 调整后为何无法突破?原因就一个,板块和指数不给力,反杀。
3.近期的主流板块,地产,金地荣盛不断拓展高度;汽车,江铃汽车 不拉,去做赛力斯 。所以汽车走势赶不上其他;金融,机构游资共振,太平洋 强势向上,带动全场。消费。前面不拉中央商场 ,反复做人人乐 和国芳,仍然高度难度大。
4.老大的阶段调整,与小弟的反复热闹,最后必然是要由老大来共振板块和指数的。否则就容易被反按。类似前面的睿能科技 被按,万润科技 走的艰难,江铃汽车被按,整个板块都不好。而金科股份 ,那天在板块一片灰暗,还能强势二板;太平洋,爆量后还能强势扛住,随后与板块指数共振,一波成王。

所以,近期的两个共振主升,一个来自地产,一个来自证券。这就是道理。


而这段时间不做主线做其他,类似人工芯片等,那肯定在主线出现后被按;为何,因为轮动行情无主线的,持股资金还有些耐心和希望。但一旦有了主线,资金的切换速度会是相当快的。这是大势。这也并不存在跌多了就要涨,涨多了就要跌的逻辑。有了主线,就一定有涨了后再涨,非主线跌了后还要跌。

短线没那么复杂,有主线就做主线,有核心做核心。不可能没有主线,只是高度预期实现能力差别而已。
操作上不在乎分时和强度那点波动,也不要自己把自己弄的太复杂,简单就好。

就这么些逻辑。
打开淘股吧APP
435
评论(175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lqy1985

23-08-02 11:50

70
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买的股,凭什么走主升?凭什么市场买账。

1.就一个,必须是全局核心。
2.只要xx涨停,就能带动板块和指数的,哪怕没有也要先卡个位置,我才会去介入和参与。
3.有了核心,不管什么线,什么股,没有超预期走势,就要去比较,我凭什么要换核心?
如何没有理由,那只是仓位控制的问题,仅此而已。
4.有了主线,何时做高,何时做低,反复总结规律,第一时间上车,以等待后知后觉的资金来捧场。

这仍然是道,不是术。
lqy1985

23-07-30 10:58

69
谢谢老师们油推打赏,自我感觉,我逐渐又回到了当年做模塑科技(周五涨停这是命运的巧合?)那种判断力和执行力上了。[淘股吧]

当时更多是靠的死磕的勇气和技术,并不是全局的理解力。
而失去全局理解力后,后面就迷茫了。

尝遍了做数板技术的大起大落,天天隔日买卖。
尝遍了做轮动那种一个月稳定的很,但始终赚不到大钱的自废武功。
尝遍了做湖北宜化那种趋势高度,但切换到小票行情就完全跟不上。
尝遍了宝馨科技的对龙头的执着,但板块小弟背离,个股爆量还在那坚守(这就是为什么很早就让大家远离ai了),又没跟上小票趋势。
前面的所有操作,都是要么偏左,要么偏右,要么沉沦。

全局的理解力,兜兜转转了几年,MMD。


最感谢的就是中国科传,几个月不动,就翻了差不多2倍。至于中国出版,拿了几天80个点,金科这些不说了,这两波加一起离翻倍不远了。
尤其是中国科传,我感受到了趋势的强大生命力。那个时候,很多时候我都想兑现,但那个时候问自己,兑现了又去做啥?又回到过去的道路上吗?如果大级别行情高度,为什么不能实现大级别收益再走。

做了中国科传,这里心态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第一个是持股能力变得强大无比,买了股之后随便跌,只要走势没坏,趋势牛股就一定会跌的少升的更高,直到整个预期和走势完全不在。
第二个是审美的提高,如果一个方向一个股,让我看不到起嘛50个点以上的空间,真的不愿意研究。起步至少看到20个点起步。

第三个是全局的反复推断,为了找到能够翻倍的个股,全局的东西都研究烂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前面说,我卡的几个,如果指数跟上,随便主升。这种自信就是来自全局的判断。
lqy1985

25-11-06 07:25

65
关于仓位管理

仓位分成试仓,加仓,底仓,减仓,空仓。

强势股爆量分歧承接,卡位,极限缩量反抽,情绪冰点,都可以作为试仓来源。

第二日走势验证确定性和赢亏比,走出来的要敢于加仓,这里重点是分歧转一致的首次确认,后面正常是加速,赢亏比不划算了。反之,看调整还是整体弱,比如落后板块指数,可以减或清。

强势核心股如果天天涨,要么持股不动,要么减仓,但只要不明显落后板块指数个股,反复做顶,一定要有底仓。

整体仓位一定要匹配市场,比如高潮后前排开始分歧放量,同类型的也放量的,这种直接清掉。等冰点后再看情况进货。整体仓位比如降低到半仓以下。

整体方向一定要沿着资金风险偏好走,尤其是一些量价上来有承接的有联动性的热点,要敢于试仓加仓,最强的主板和创业板,盘中错了再减嘛。

预判只能成为试仓的理由,加仓一定要靠确定性,高赢亏比正来源于此。

所以,对任何高流动性的热点,不要去管是不是符合你的判断,走势在这里,仓位就在那里。

整个这一整套交易流程坐下来,最后就是结果验证模式的有效性,这里不要僵化,凡是结果不行,模式肯定有问题。可能阶段风格变化,或者大环境容错性下降,或者纯粹就是技术不行,碰到一些行情恰好适合自己而已。

正常赢亏比做到2:1到3:1,胜率45到50,月均下限10,复利走就行。

普通交易者和高手最大差别,主要还是整体偏好和整体仓位分配的把握,热点就那么几个股,都差不多,同样买点,仓位不同,最后结果一定天差地别。
lqy1985

23-08-02 15:21

58
总想感慨一句,做核心上瘾了,真戒不掉了。

不管是推演,审美,持股,买卖点把控,心态越发自信。

而做核心,围绕核心的各种盘算,确实很需要技术和理解力。

并不只是盘前选股,还包括参与条件的确认,还包括如果失败,盈亏比的盘算,板块竞争对手,整体市场量能,甚至包括开盘竞价价格合理与否,前面五分钟,十五分钟的量能。

很多时候,不是选股的问题,是怎么判断顶底,仓位怎么够安全利益够大的问题。

所以,选股的理解力,开仓卖条件确认,仓位的整体匹配,一系列的问题,合在一起,称之为操作体系。

所以,每次主流核心分歧的时候,看盘最辛苦。后面拉长看,走出来的都省心。但也有更多在某个点位就下去了,判断必须得力。
lqy1985

23-08-24 12:13

56
主线的炒作规律要多研究,何时做高度,何时做分化,都是有讲究的。

而只有主线,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高度预期和利润。

市场资金很会利用情绪的。
主线缺乏高度,那就做那个最牛逼的。
最牛逼的需要调整但不崩溃,资金一定会再拉一个来利用这个情绪溢价。

如果情绪拉不动,就会拉趋势。如果大票拉不动,就会拉小票。

但阶段领头的只能一个,其他的都是套利兑现。

这波太平洋和首创,和前面做中国科创和中国出版是一致的规律。

以前还会分兵做对立面,现在基本所有仓位只做主线一个面几个点。
lqy1985

23-07-31 11:05

55
目前结构最好的仍然是地产,其他都偏次主流,包括消费证券,暗线低价。这里接下来大的机会是证券造成的大分歧,金科杀跌引发的地产调整机会。

消费大的机会在地产大级别调整时,目前不着急,机会多的很。

汽车和消费短期仍然是那个问题,就是大哥不硬。小弟撑场面。不好整。
lqy1985

23-08-02 10:46

54
基本都是按计划操作,这是目前制胜的法宝。
lqy1985

25-11-09 09:09

51
关于爆量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一个个股的研究开始,是从爆量不死开始。故事,阶段,是否开始被关注

爆量的质量如何判断,爆量的本质是分歧,分歧后市场如何解决分歧是关键,这里不只是看价格,还要看阶段,看市场定义,有些爆量当日封板,隔日就被按。

但这里要辩证的看,隔日按跌分歧加剧,关键看承接如何出现发生,是技术性修复,还是反弹的测试,或者二波的启动信号。

这里很多坑,但买在分歧,机会也在这里,最大的赢亏比也在这里,确定性和仓位是后续验证后的操作跟随而已

比如持续爆量后的首次缩量,连续爆量缩量被按后的承接,或者连续跌后首次主力测试市场抛压。

能读懂的主力节奏,大概率试仓早就开始。不会等到隔日确认的时候才追。这里更多是加仓信号。

要把主要的短线精力放在这些爆量提供的高流动性板块个股机会进行分析,板块共振只是确认,更多在分歧逐步解决后试仓买点已经开始。

至于卖点,简单些,只要原来强势的,忽然高点落后板块个股,先减再看。主力这里如果要制造价格和想象力换手出货,可低吸。

至于持股,只要仍然在主动领先,尤其是分歧转确认阶段的反复,可以T,一定要有仓位,不管他是否涨停被砸,冲高回落。



所以,爆量不死是研究的起点,如果有任何短线重点,这是是最重要的。起码可以大概率推算分歧需要多久解决质量是否机会买点。精挑细选,人气榜前列的研究好就行了。
lqy1985

23-07-30 09:16

48
这里我主要指的是核心预期,上一次共振的是地产,金科暴量后名牌调整。[淘股吧]
金科调整的时候,这个时候去做卡金科预期的高度,比如消费的中央,这种情况经常出现。这种就属于技巧性上位。
类似新基建的东方园林,地位是补涨,新基建属于分支。打天下的时候没有你,看到大哥山水打出高度,就跟着摸鱼,这种起码一半概率会失败。
我是最不喜欢做这种类型的股的。统称为周期不对,时间不对。
至于汽车,这里情绪资金杀的很惨,很难全局高度。只有趋势比如江铃,赛力斯拉起来也属于反抽。但汽车要起来,又需要证券。所以做汽车不如做证券。所以汽车拉起来只能看和卖。这就是周期不对。

所以,我的盘前计划更多已经思考谁拉指数,和拉起来怎么操作的问题。
在这点上,很多老师是看不懂全局的,觉得指数又要下去破新低了。一堆看空。但是看看各个高度,地产金科,消费中央跌停都没有,证券太平洋还在阶段新高,江铃也在阶段新高,这些龙头资金都不怕。有什么理由去看空指数?
lqy1985

25-11-08 09:31

47
要学会用第二天的走势去验证第一天的走势,[淘股吧]
判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为爆量是否符合你的买点。
同期指数大涨,情绪高标平潭发展爆量杀跌冰点,如果你预判隔日会修复,且海南题材下限轮动,上限过渡主流。可以试仓。
如果你认为爆量在情绪冰点首次分歧,担心隔日补跌,那就隔日再买更好。

昨日再次分歧承接,你判断情绪开始修复,一定会率先修复,分歧转一致概率大,走势也很强势,此时可以加仓,不对可以出底仓。这是关键点。
连续爆量后,后面很难再有很好的买点。
卖点,隔日走势不及预期先减留底。

整体拉通,从进场到离场,你的整体模式对于不确定性都有很好的管控和盈亏比支持,就是好的交易。

交易是一整套逻辑和规则支撑的动态系统,随时计算概率和盈亏比,随时进退才行。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