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交易,量化思维。(中) 郭帆 暴涨临界点 2023-07-30 19:58 发表于广东
本系列主题:
主观交易、量化思维,让你脱虚务实。
优选策略、有效因子、合理参数,让你如虎添翼。
本篇和前后两篇原本是一篇文章,框架完整逻辑连贯说理透彻,并且有相当的深度,需要反复阅读深入思考才能得其妙用,但文章有点长,所以我分为三篇发出来,供有心人细细品味。这一系列看懂了,就知道它的价值比前边四十几篇加起来还要高,因为它将各种股市逻辑、交易理论落到实处,同时为实盘交易如何提升成功概率指明方向。
上篇:正心。
中篇:得法。
下篇:实修。
得法证道
市场上投资风格大体分为价值投资、主题投资(热点、情绪)和技术分析,近些年非常流行量化,其本质还是跑不出以上三种投资风格的范畴。我们需要摒除门户之见流派之别去兼容并包公平对待,因为每一种风格都有极其成功的交易者,我们完全可以汲取各派精华然后融汇贯通自成一家。
不管什么风格,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分析方法,从逻辑推理到选股择时再到最终下手买卖,都应该具备相应的流程步骤、一定的衡量因素和特定的评判标准,即便是随心所欲凭感觉即兴交易,也要有冲动的理由和原因。
一套完整的、具体的、细化的分析方法,我们简称它为一种“策略”,这套策略中所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我们称之为“因子”,每个因子有大有小都是变量,这个变量我们称之为“参数”或“阈值”。
如果你的策略固定,你的因子、参数越具体、越细致,那你在实盘交易中就会越有法可依有据可判,这套定向、定性、定量的股票分析模式,我称之“主观交易,量化思维”。
我们很有必要先谈一下量化,以便更好理解本篇主旨。
不是批量买入就叫量化,也不是高频交易就叫量化,量化也不是天天都要做T,真正的量化是对历史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找出大概率的规律,然后将这些规律策略化、固定化,再将策略程序化、流程标准化、条件参数化交由计算机去自动执行,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脱离人工由计算机自动执行,如果输入条件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你这是为难计算机。
所以量化的核心还是在于正确的策略(模型),而不在于软件、编程(它们只是起到描述和执行作用),更不在于硬件(t+0产品如股指、期货、外汇的高频交易例外)。如果策略、方法不对,让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一起帮你写程序在全球最快的服务器上运行也无济于事。进入头顶各种光环、高材生林立的量化圈,你就会发现股票市场是这个星球上最公平的市场,无关你的出身、地位、财富、学历,每个人面临的问题(交易方面)和难度系数是一样的,更不会因为你心地善良就让你轻松悟道也不会因为他品行不端就让他永无超脱。换句话讲就是:交易本身就很难,大家都一样,看看排排网上那些量化产品的资金曲线就知道了。
所以不懂量化的也不要认为那很神奇很高大上,不要觉得有了他们我们就会处于天然劣势,量化能战胜人工那只是危言耸听。所以,只要你的方法得当,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主观交易一样可以很好。
说回日常圈子。大部分人看似是主观交易,其实一样在进行量化思考,只是日用而不自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策略)、特定的选股要求(因子)和评判标准(参数),只不过每个步骤都是人在执行。
说本篇文章价值高,是因为它讲的是交易的本质,有相当的深度,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下面通过几个和股票无关的例子,来阐明它们共通的道理,好好意会即可触类旁通。
例如:如果拿“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一笑倾国再笑倾城”作为选美标准,那每个人选出来的美女都不一样,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没有细则规定人就很喜欢主观发挥,结果自然千差万别。
例如:如果老板说让你招个人,但没说要求,你很难执行,这叫空,无法落地(实操),如果想让老板满意,你就要问老板的详细要求(具体化、细化),如年龄、性别、学历、专业、岗位职责、工作经验等一系列要求,每一项要求就是一个“因子”。年龄有大小性别有男女工作经验有长短,每一项更具体的要求就叫“参数”,因子、参数越具体越细致,招来的人(选出的标的)就会越符合老板要求。
再例如:不同的医生(中医)治同一个人的病,药方(策略)是不同的,开的中药味数(因子)也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经典药方相同的味数,每味药的剂量(参数)也会因每个医生自己的经验判断而不同。
干将莫邪虽然锋利无比,但到了厨房它们还不如菜刀好使。有些策略、模型很好,但必须运用在合适的场景并根据当时的环境适当调整参数。
又例如(本条非常重点):同一款发动机物理结构(策略、因子)相同,但为什么会有高低功率之分?只因调校(参数)不同!所以刷ECU只是改变了软件的参数设置并未改变任何硬件,但可以改变发动机性能(结果)。这条充分说明了“参数”的重要性!
虽然这些例子本身和股票没有半毛钱关系,但细细品味几遍对优化交易方法和提升成功概率会有极大帮助,因为天地间真正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并无处不在,最简单的东西往往还蕴含着最深刻的道理。
现在知道为什么同一套方法别人用得心应手但到你这里就会生硬易错或者很多东西一看/听就懂但实盘一做就错的原因了吗?答案是:你没有真正了解别人的具体策略、因子组合和参数选用!
归根结底,是认知的不同导致了决策过程上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交易结果的天壤之别。
什么是优选策略、有效因子、合理参数,很显然这不是一篇两篇文章说得完讲得清的,但这种思维方式和分析体系非常值得借鉴,也为大家学股票指明方向,有心人可以慢慢去摸索,验证。成名游资早期的、连续的交割单是最好的研究资料,你悟道得法时回头去看,就会发现他们所用的方、法、术本质就是本篇想表达的主旨。
完成(游资龙虎榜大师)
3、照你这种说法那些一线游资都不用打饭了,买了之后第二天肯定没人接,低开被埋。事实是一线游资撞在一起的票多数是赚钱的。能被那么多一线游资看好的票
搜一搜
4、用心体会游资的买卖点
很多游资都有固定的买卖点,也就是有固定的交易模式,然后简单执行,重复机械式的交易,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想法。其中会有很多经典的买卖点,希望大家用心学,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争取以后能做到和他们同步。
编辑
这个的主笔就是明白人,没有相当高的水准看不出这些东西。而本主打的,就是经典模型,各大游资的多数交易,都可以用临界点交易模型完美诠释。源于经典源于实战不推股票没有资讯,着力从根本上解决通用股市逻辑和具体的交易方法等实用性问题,这里是暴涨临界点俱乐部。
此时,你再去看前期文章《标新立异二月花》、《细节,决定成败》、《规律与辨识度》、《一眼开花做涨停》、《比葫芦画瓢》、《正心正念,道术并用》,就更能明白我想表达什么。
结尾再说下量化交易,如果有了好的策略人可以很轻松,并且量化有一个很大优势是在极短时间内可以处理人工不可能处理完的任务,我见过一个做得特别好的,他说他的不叫“量化”而叫“算法交易”,请先点“在看”然后在对话框发送“算法交易”四个字,我发一下大致情况。
阅读 727
2019年10月30日 17:36有人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困扰每一个人的问题。但牛人都很有个性,我约了很多次信息都不回,终于约好了等了两个小时没见人打电话没接发信息没回。终于见到了一起吃饭只是低头打游戏有一句没一句。继续约,也许是有足够的诚意,终于一次谈了很久。果不其然,高,非常高,非常认同、肯定。
他说对谁都这样,不想也不需要跟人交流。
熊市都可以稳定盈利并且不看盘更不看新闻热点,因为机器在帮他赚钱。
什么来路?
独行侠
2019年10月30日17:46
他不愿多跟人交往,我解析了他的模式,他非常认可,以后慢慢来。
奥数冠军
程序化交易?
是
主观交易,量化思维。(下) 郭帆 暴涨临界点 2023-08-05 20:04 发表于广东
本系列主题:
主观交易、量化思维,让你脱虚务实。
优选策略、有效因子、合理参数,让你如虎添翼。
本篇和前面两篇加一起原本是一篇文章,框架完整逻辑连贯说理透彻,并且有相当的深度,需要反复阅读深入思考才能得其妙用,但文章有点长,所以我分为三篇发出来,供有心人细细品味。这一系列看懂了,就知道它的价值比前边四十几篇加起来还要高,因为它将各种股市逻辑、交易理论落到实处,同时为实盘交易如何提升成功概率指明方向。
上篇:正心。
中篇:得法。
下篇:实修。
实修精进
本篇我用自己在实盘中积累的一些心得和经验来进一步阐明本系列文章的主题。
以短线为例,很多人说做启动做首板难度太大,更何况是首板的半路板(分时2~5%之间)。客观讲,的确难,但这个难题我用非常成熟稳定的策略把它完美解决了。
在十年实战的基础上,我不断试错反复优化,最终跨流派建立起一套综合分析法,它既重视股票的质地和行业地位,也充分考虑它所处板块的题材级别和它在板块中的市场地位,尤其强调了它领涨这一属性。但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呢?
我认同你说的各种炒作逻辑,但我更看重面对花花绿绿的屏幕和变幻莫测的k线时你的具体对策与方法。
差异化与核心竞争力
热点题材和领涨并不能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因为这些东西铺天盖地早已广为人知,
但知道又能如何?一到实盘同样是频频出错。
明明有些走势形态、K线结构不适合启动或再涨,但有些资金就是喜欢强其所难,
结果当天被挂在上面第二天还要挖坑割肉。
我认为当股市逻辑落地进行实盘交易时,
感知动态盘面和解读K线语言的能力更为重要,
可以让这个成为你的:
核心竞争力,
因为拥有这个能力就可以轻松判断股票是否适合启动或者能否启动。
在质地、热点、领涨这些无形因子的共同加持下,我用趋势拐点、交易模型等可以量化的有形因子去综合评估它是否适合启动,做第二层过滤。如果以上这两层都符合要求,那我们直面的必将是竞价、分时、盘口等更容易量化的动态因子,这些因子会很直白地告诉我们股票有没有启动、是否能启动成功,我会让这些因子都符合一定的参数要求才会买入,否则宁肯空仓看戏也不去临时降低标准。有了这么多先决性条件的层层把关,交易成功的概率自然会大幅提高。
图片
选“美”有什么标准?
皮肤好就是美女吗?身材好就是美女吗?相貌好就是美女吗?很显然,单拿一个标准肯定不行。如果皮肤、身材、相貌都很好,那大概率是美女。再进一步,如果只是长得好就行,那潘金莲你愿意娶回家吗?或者虽然貌若天仙但喜怒无常好吃懒做还对你挑三拣四你能接受吗?故: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才是真的好!
选股如选美,一样的道理。
选股如选美,一样的道理!
单拿技术分析为例,很多人说技术分析无效,容易骗线容易做假,一天成交额两三千万那容易造假,一天成交额十个亿二十个亿好造假吗?如果把形态理论、切线理论、均线理论、量价理论、k线理论一起用上去分析,让这些分析理论产生共振同时出现买点,那失效的概率是不是会降低很多?如果再把题材领涨融入进去呢?有些人一听这么多分析理论会头大觉得麻烦,其实熟了这就是一眼的活儿。
技术分析简单直接很好用也很实用,大部分人用不好的原因就是经常拿单一指标去衡量去做决断,这跟说身材好或皮肤好甚至头发长就是美女有什么区别?股票市场也真奇怪,能让现实社会中英明神武说啥都懂的人,一进去就经常不由自主犯迷糊。
所以,我觉得做股票最好最实用的方法应该是“综合分析法”,专业一点讲叫“多因子共振系统”,就是全方位多维度层层递进去分析。我总结的这套针对首板启动主观判断但量化分析的方法,我称之为暴涨临界点综合分析法,它客观且全面、具体并详实,源于实战利于实战,如果每笔交易都能严格按照这种方法去执行,想大亏都很难,无非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这套分析体系中,各种有效因子共同作业相互印证,或此消彼长或相得益彰。其中我最为看重的,就是交易模型和重要因子的巧妙组合,是它们大幅提升了成功概率,所以它们才是这套体系核心中的核心。
“道虽有一,法有万千,法合于道,得一即可。”不少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门道和方法,如果你已经实现了稳定盈利,说明你的法是合于道的,这时不妨尝试将你的方法标准化、流程化、模型化,那你的交易一定会越做越轻松越来越稳定,如果固定的模式玩多了练熟了,条件反射一眼开花自然就来了。不要为股票浪费时间、精力和宝贵年华,股票之外的世界才更大更美好!
我虽然带人,但从来不推荐股票,其实根本不用推荐股票,如果给个葫芦还画不出个瓢,那就要好好自省了。在我的圈子里,不用交流也会经常撞票,因为分析体系是同一个人教的,策略是固定的、因子是相同的,即便每个人在参数选择上可能会有不同,但也相差无几,一天符合要求的股票就那么几只,想不撞票都难。
关联阅读:
上《正心正念,道术并用》
中《脱虚务实,得法证道》
往期经典:
1,我的首板心得。
2,热点与领涨。
3,形神兼备六要素。
4,半渡而击做涨停。
5,股市真规律。
6,行为金融学※。
7,股市万能公式。
主观交易,量化思维。(上)郭帆 暴涨临界点 2023-07-29 19:57 发表于广东
本系列主题:
主观交易、量化思维,让你脱虚务实。
优选策略、有效因子、合理参数,让你如虎添翼。
接下来三篇原本是一篇文章,框架完整逻辑连贯说理透彻,并且有相当的深度,需要反复阅读深入思考才能得其妙用,但文章有点长,所以我分做三篇发出来,供有心人细细品味。这一系列看懂了,就知道它的价值比前边四十几篇加起来还要高,因为它将各种股市逻辑、交易理论落到实处,同时为实盘交易如何提升成功概率指明方向。
上篇:正心。
中篇:得法。
下篇:实修。
正心正念
对于初入股市或暂未得道的人来说,想认真学点东西其实挺难的,因为股票类书籍浩如烟海方法理论多如牛毛,如果没有辨别能力又没人指点,你就不知道谁说的对谁说的错哪些东西有用哪些东西无用甚至纯属误导。很多人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沉溺于道、理、纪律、心态和鸡汤、传记心法之类,却不愿或不屑于在具体的方、法、术上认真对待深入研究,结果实盘中拼尽全力依然无法实现稳定盈利,迷茫和无助随之而来,痛苦和烦恼始终相伴……作为有过同样经历的过来人去旁观,着实令人痛心。
深入迷途而不自知,背道而驰却策马扬鞭,是股民最常见的状态,也是越努力挫败感越强的根本原因,如果你有类似感触,请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大道、真理是简单、浅显、亘古不变的,它可以让你醍醐灌顶顿觉妙明,但理可顿悟行必渐修,临盘交易还是必须解决方、法、术等执行层面的具体问题。喜欢谈道论理的人,往往会扬道贬术脱实务虚,此类人自己眼高手低人浮于事还往往把新手带偏。不止股票,各行各业都不缺这类人,吹、扯,咋说都对但有何意义呢?
心态固然重要,但它是看不见的表象,其本质是认知能力。倘若拿了很久始终在成本左右晃,心中难免忐忑不安。或者进去就亏一错再错,怎么可能有好心态?如果面对亏损无动于衷或置之不理甚至死扛到底,反倒说是自己看得开放得下心态好,那是自蒙心智自欺欺人。当你有好的方法能够买入就脱离成本区,心态自然会变好。所以,不要看那么多心态、纪律的东西,还是要回到根本落到实处先解决方法论问题。
至于成名传记或鸡汤心法,浏览一下就可以了,不要让它们变成亏损无助时的安慰剂和麻醉剂,它们能给我们希望、激励,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但那些成名大咖在困境中崛起时所用的具体的方、法、术,对我们才有真正的指导意义。
顺便还想说下,很多人喜欢天天分析大盘指数或者对宏观经济津津乐道,如果你不做股指期货,那完全没必要。板块有板块的行情,个股有个股的走势,他们和大盘指数及宏观经济没有太大联系,与其在它们上面花时间精力,不如深入研究一下市场主线或标杆个股。鸡犬升天的全面牛市不可能再来了,未来市场行情必定是阶段性行情,机会必定是局部性机会。
“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术是道唯一的、具体的体现形式。股票这个行当,一做实盘就知道,冠冕堂皇的道、理无法弥补战术上的短板,再好的心态和纪律也无法让没有交易能力的人赚钱,你想把道、理、逻辑落在实处,就必须有具体的、能落地生根的方法。说什么“有道无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细想其实很可笑,为什么要把这有机的整体生硬割裂开形成对立呢?懂道就能稳定盈利吗?精于术就远离道了吗?
随处可见股票大师喜欢拿“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来提高段位,貌似高大上又很有哲理,那请问佛祖教人练“观鼻端白法”又如何解释?“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又有“只道行禅坐亦禅,圣可如斯凡不然”,如果你不是圣人,还是老老实实学点实实在在的东西一步一步往前走吧。
当你能够持续稳定
盈利时,就会发现,道、理自然就通达无碍了,心态无形中也会变好,纪律在不经意间也就执行了。这时,再把很多洋洋洒洒绘声绘色逻辑合理言辞优美的东西给你,你也没有兴趣去看了,你会脱胎换骨变成一个简单、清静、务实的人。
通过这么大篇幅将学股票努力的方向聚焦到方法论上,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正知正行,事半功倍”。但一定还有不少人会遇到这种情况:同一套方法别人用得心应手但到自己这里就会生硬易错,或者,很多东西一看/听就懂但实盘一做就错,错多了,对方、法、术就又产生怀疑开始否定了。出现这种摇摆很正常,因为炒股本身就很难,学探索的道路注定曲折又漫长,下面一篇我就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情况给出可以从最根本上解决的具体方案,敬请留意。
源于经典源于实战不推股票没有资讯,着力从根本上解决通用股市逻辑和具体的交易方法等实用性问题,这里是暴涨临界点俱乐部。
关联阅读:
1,从两万到N亿--添博的经典案例。
2,八年一万倍--赵老哥交割单研究。
3,从三万到百亿--徐翔的上榜剖析。
4,实盘赛冠军、半路板之王--狼。
5,后起新秀--北京炒家※。
6,半渡而击做涨停。
7,股市真规律。
8,行为金融学※。
阅读 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