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仓了三天,眼看着
捷荣技术三板。
感觉终于亏到悟了,但是是若有所悟,但又不知道悟到了什么,在这里捋一捋吧。
首先我觉得之前有几个误区,这是我作为短线初学,被动的一些误区,这些误区是这样形成的,
1、看到很多老师在比赛,每天操作,所以自己有样学样也每天操作。
2、觉得超短就是隔日,所以今天买,明天马上卖。
3、低吸,半路,追涨,打板,都搞。
4、明知道很多技术分析其实没什么用,但是总是跑去钻研研究。
其实我知道一些道理,比如信心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差异在于信心,如果你炒股赚过钱,那么你短时间腰斩你也不慌,因为你有信心,养家老师说看了很多书都没用,其实这也是信心,因为看过,所以知道没用,这就是一种信心,但是如果不看,你就总有幻想,觉得要看这些,要学这些东西,并且还要去付诸实践,最终割肉亏了,才知道没用,于是获得信心。我想到哪说到哪吧,不成体系,因为脑子里面的东西很多,感觉没有彻底消化,国庆节准备好好捋一捋。
比如说打板吧,打板如果是打首板,其实等同于试错,打首板就是要分仓,其实玩的是概率,打首板的成功率问题,其实主要还是看题材和消息,还有资金量,再辅助一下图形,股性等等,没什么巧妙。
真正难的是坚持打首板。
比如说低吸吧,低吸的核心就是分歧,高潮后分歧,主线第二天预期修复,那么就低吸,这是最正常不过的操作方式。
真正难得也是坚持。
再一个就是所谓模式,我想来想去,我觉得情绪周期确实是最终的理念,因为资金流向是核心,股价是资金推动的,而资金背后就是情绪,就比如这个捷荣股份吧。现在走二波了,连续三个板,那么这里面的情绪是什么呢?
场内的人,肯定赚到钱了,场外的人不敢上在观望。
场外的人观望,不会想着去接盘,因此龙头高位涨停以后,第二天就是低开,或者微微红开,然后惯性下杀一下,最后再慢慢买上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没人会想去第二天接盘,给前面打板的资金高溢价,所以就平开,但是昨天打板和买入的资金,大部分又不想卖,这里面其实就是情绪在其作用。
大家对龙头有预期,觉得它会涨,所以才会惜售,于是在不断地分歧中,分时一路走高,又进入封板的环节,游资过来封板,第二天又没人愿意接,于是低开或者微微红开,捷荣现在高位二波三板,已经红开5个点以上了,那么预计下一个板很可能走加速,而加速的话,今天周五打板的资金就可能会出,这一出就容易引起恐慌,如果第一波加速,可以封住,那么第二波加速,出的欲望就会更加大,直到第三波加速,最终大家倾泻而出,引起恐慌踩踏最后跌停,龙头死亡。
很多人都在说情绪周期,我有时候觉得好像大家都在车轱辘话反复说,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无非就是什么分歧,补涨,切换,赚钱效应,我一直很奇怪,比如捷荣股份打出了赚钱效应,可是有人赚钱就有人亏钱,捷荣有赚钱效应,那么捷荣的亏钱效应始终也会回馈出来,那么这个赚钱效应到底指什么呢?
那只能说,赚钱效应只是指一段时间的赚钱效应,账面财富,大家都买入,都赚钱了,大家都在等人来接盘亏钱,而接盘的人也就是亏钱的人过来接了,亏了,于是就出现亏钱效应了,那也就是会玩的让不会玩的来接盘了,那也就是说所谓赚钱效应就是指让会玩的人赚到钱,会玩的赚到钱了,就会快速去投入下一个品种。
然而,所谓会玩的也是一个动态的,他今天这里是属于会玩的,比如我吧,我
大湖股份首板进去了,四板出来了,我赚到钱了,其他人站岗了,这个股我是会玩的,但是我又在其他地方亏了。
那也就是说,所谓赚钱效应,就是指有一部分人在某个时间段持续的赚到钱了而已,但想想电风扇绞肉机行情吧,这是8月份的行情,我很惨也很菜,刚来就碰到这种行情,我就是在里面有时候赚有时候亏,最终就是亏,把钱都绞没了,股市的财富是可以凭空蒸发的,大家互相踩,钱也就越来越少,大家相互抬,钱也就越来越多。但终归要有人接盘变为账面财富放在那里,而不能取现,我们搞短线的,把股价炒高,然而卖给那些搞长线的人,无非就是这么回事。
因此所谓赚钱效应,也就是一部分厉害的人能够赚到钱罢了,或者简单的表达为某个股走出了比较不错的行情,从小的来说,某个股走出了不错的行情,那么就可以说这个股有赚钱效应,比如
盟固利,因此后来三连板,就是因为前面十倍的赚钱效应造成的资金记忆,于是大家又开始玩这个股。
从个股又到板块,板块如果很多股都涨,走出不错的涨幅,那么这个板块就有赚钱效应。
因此说到这,就变成了什么呢?如果一个板块要有不错的行情,打出赚钱效应,那就说明这个板块是主流板块,是一个主线题材,只有主线题材才会不断地有行情。
那也就是说,要专注主线题材的行情,只有主线题材的行情才有持续的赚钱效应,从板块再到整个大盘,那股市要搞好,则整个股市都要有不错的行情,参与的人都挣钱了,赚钱效应也就出来了,场外资金也就进去了。
说到这里,我就似乎明白了问题所在,没有主线题材的时候,其实就要专注个股的赚钱效应,这个股有一波行情,分歧的时候介入,或者打板,打首板,有主线题材的时候,就要专注某个板块的赚钱效应,做好龙头,中军的联动,有大盘大的行情的时候,就要注意不同板块之间的联动赚钱效应,于是就会发现,容错率不断地提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比赛老师在7-8月份电风扇行情当中也依然可以赚钱,其本质原因在于这些老师对个股的赚钱效应的把握水平较高,但对个股赚钱效应把握水平较高,不一定就会对板块把握水平较高,更不一定会对不同板块的把握水平较高。
或许是这些差异导致了所谓的千奇百怪的不同模式。
关于赚钱效应的问题先思考到这里。
再就是情绪周期,资金流向的背后就是情绪周期,情绪决定资金,你上头了就满仓出击,你冷静了就小仓位试错,那什么能够让人上头呢?又什么可以让人冷静呢?有人赚钱了就容易上头,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那什么能让人冷静呢?好像是自己亏钱了才能冷静,毕竟别人亏钱你只是庆幸。
那也就是说,不管自己赚钱了,还是别人赚钱了,都容易上头,但是当别人亏钱了,并不一定会造成冷静,只有自己亏钱了才会造成冷静,但是作为参与市场的每一个主体来说,所谓别人亏钱了,其实也就相当于自己亏钱了,只是自我和他人在这里面不断地相互转换罢了,那这样说冷静的因素和上头因素也没有什么差异性,但这样说又好像不对。
如果你连续空仓,别人赚钱了,你会上头。
如果你连续空仓,别人亏钱了,你会庆幸,但是同时你也会想准备抄别人的底,把成本做的比别人低。
如果你连续满仓,赚钱了,你会上头。
如果你连续满仓,别人赚钱了,你也赚钱了,那会跟更上头。
如果你连续满仓,别人赚钱了,你却亏钱了,那估计会更上头,但这可能是水平太差,完全没入门的选手,也就是都没有玩短线的股,不然的话,恐怕应该是盈亏同源的,既然都满仓,那自然别人赚你也赚。
说这么多,其实是想说,情绪决定资金的进出,人的情绪波动决定着仓位,这其实影响着每一个人,而每个人的这种情绪,在不同的股票上体现出来,而每个股票所能承载的这种情绪又不是不一样的,有些股票可以承载数十亿,有些只能承载几亿,有些却可以承载五六十亿,甚至上百亿,股票就好像是情绪的宣泄口,像管道。
当小的管道不足以承载的时候,就会去大的管道。
那么接下来还要分析影响人情绪的因素,除了最直接的赚不赚钱,还有相关个股的消息,
我乐家居的失败就在于,减持的消息就是会影响大多数散户的情绪,而我忽视了这一点,导致买进去大亏,这种情绪的影响因素,一定是要最大公约数,也就是共识,减持肯定是一个影响因素。那么现在我乐家居也被罚了,捷荣又不断连板打高度,我乐家居的情绪在不断地修复,我乐家居是不是可能要走二波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市场的主体,就是每一个个体,影响这些个体情绪的最直接的东西就是账户的红与绿,消息面的刺激其实有很多主观因素,大资金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做引导,很多股是可以涨停,也可以跌停的,只有非常硬的逻辑,才会无视大资金的引导。
先思考到这里吧,国庆再好好捋一捋,淘股吧很多人都是赚钱才悟道的,不知道我会不会成为第一个亏钱悟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