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从开户的11年11月到现在23年9月1号,按每年240个交易日算,大概有2800个交易日左右,自己左支右绌,难以突围,反而时间愈久,愈发积重难返。有时候看到那些天才选手,横空出世,入市一年,已经在市场游刃有余,特别羡慕嫉妒。后面发现他们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然后坚持不懈的贯彻执行,雷打不动,而自己,换了800种方法,把自己都折磨得精疲力竭了却仍没有效果。归根结底,你没有信念,你的信念不足以支撑你的野心,你是个心理上的弱者。自己看好的方法不能坚持,就是不够信,信念不够,随随便便的诱惑和挫折就把你带走了。
0
毕业那年,轰轰烈烈的水牛来了,自己因为一些原因错失了个好机会,自己手里也没钱,然后水牛就走了。后面去了
证券公司,同事介绍了tgb,才算正式接触了本土版本的超短线。后面从证券公司离职,一心想着自己干,然后第一年干了-90%多。
0
自己算是11年11月份正式入市的,因为年龄原因这时候才能开户,在这之前因为感兴趣已经学了很多股票知识,在网上找了一些模拟大赛操作。一开始学K线图,仙人指路、红三兵...,然后阻力支撑各种技术流派,然后市盈市净三大表,当然,最震憾我的还是伟大作手杰西利佛摩尔的自传,当时还没有网上买东西的惯,就直接跑到学校打印店把整本书打印了下来,反复阅读揣摩。然后就是实战,找我叔拿了5000块钱反复折腾,大多做的趋势波段,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折腾出什么名堂。
0
有时候会想自己到底算聪明的人还是不聪明的人,在学中,自己曾经如鱼得水,在市场里,自己一败涂地。后来发现市场不会管你聪不聪明,市场只会管你有没有小聪明,当你耍小聪明试图忽悠市场的时候,市场就要狠狠的教训你,把你脸打肿,把你牙打掉,让你血流不止,直到你承认自己耍了小聪明上不了台面为止。市场喜欢大智若愚的人,你可以聪明,但你要显得很笨,你不能跟市场装逼,不然市场就要弄你。
0
操作标的完全符合条件,内心却仍有不安,是不确定性带来的,但自己就是在不确定市场讨生活的,这么多年还不能好好适应这种感觉是不是说不过去了,接受它,就像接受生命的无常一样,出门就有出车祸的不确定性,搭飞机也有空难的可能,人好好的活着也有罹患重病的风险,生命就存在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你为什么要对已经满足条件的标的如此苛求呢?不确定性,才是生活的魅力所在,一切都规规矩矩一丝不差的生活是无趣的。资金少压力大确实放大了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但很多大佬都是从这阶段走出来的,说明这个阶段必不可少,克服它,你才能成为强者。
0
行情有点让人绝望,很多短线高手都亏了,昨天翻帖子,有大佬说不少柚子今年也在亏钱,归咎于量化的野蛮不规范,说明市场是真的很难了,量化造成的盘面影响这几年都感受到了,涨停板很难扫到、排撤单频繁、很多以前适用的盘面规律不再适用。但同时还是有很多人赚了钱,有些甚至单月翻倍,说明还是有些短线高手很好地适应了市场。怎么说呢,量化的不规范确实让人愤怒,就像裁判员下场当运动员一样,规则的不公平加上疲弱的市场,使得舆论哗然。但自己作为一个小散,只能选择在这样的市场下生存,等待着市场的完善,好在自己还有选择空仓的权利。这些年,自己做得不好,甚至说很差,有时候也会归咎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资金小压力大操作容易变形,互联网时代一致性太高,加上现在的量化碾压等等理由。与此同时,好多新生代高手在同样的市场完成了逆袭,不得不让人感叹天赋的差异,同时也让自己只会找借口的心态羞愧不已。怎么办,也许借口理由充分,但这就是现实,人都是在现实中生存,而不是在公平公正的理想世界生活,选择迎头面对还是抱怨自艾是强者和弱者的最大区别。你想做个强者还是个弱者,就看你自己的行动了。
0
今天没模式票,也坚持没买票,然后瞎哔哔了一天,我觉得心情尚可。
0
兴民早上一度有欲望半路,股性不错,汽车领涨,结果呢,大幅回落。模式外,腿打断!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不要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面,股价不以你的个人意志异动。模式内,拼概率,才是正道。
0
我一开始转型短线的时候有过一段黄金时期,一是得益于自己当时强大的专注度,二就是只关注于自己的机会,那几个月几乎没有任何模式外操作,当天没有机会就空仓,等第二天早盘的好机会,就这样,五个月四倍的收益,还是自己做了两个账户的结果,只做一个账户理论上应该更高一点。但后面行情变化,看别人模式大赚,自己也盲目去跟,结果把自己擅长的也给丢了,后面就起起伏伏,不应该,真的不应该。短线不需要太多机会,只需要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0
做短线不是缺少机会,而是机会太多,但很多机会不是属于自己的,为了这些所谓的机会浪费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这是很多人做不起来的原因,赚赚亏亏,复利难以体现,不忍住这些糖衣炮弹的诱惑,账户想有起色是很难的了。最好是看了没有一丁点想法,不然就别看那种别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