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这个人有点儿懒,所以这段文章是用语音发出来的,上周就想发来着,断断续续的鞋然后简单的改了一下错别字,并且感觉想说的话比较多。不发语音是因为没有人有耐心听我啰嗦,所以说我简单的发一下文字,然后改动一下也方便浏览。可能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也许有点儿乱。
事先声明:我的知识和观点非常浅弱。我说的肯定不对,千万不要据此操作。因为我的观点也是在不断调整。所以我持股周期很少有超过六个月的,大多都是中短线进行操作,所以千万不要太在意我说的内容。各位大小V或者是球友看到请嘴下留情。
简单做一下这段是时间的市场分析,现在市场犹如惊弓之鸟,对于逻辑不顺畅不及预期的走势非常不流畅。有政策打压的,基本上是持续阴跌。
先说几个场内观察的现象,这些现象的规则适用于所有情况。
1:其实自从16年以来,除了18年是大熊市,19年2-4月、20年3月~7月是普涨行情以外,别的时间都是分化行情。可能是由于市场资金量有限,所以只能发动局部行情,这个将会是很长时间以内市场常态,所以需要适应。对于重大节点全面行情出现时,可以把仓位推上去,但是要记得及时收手,我个人的风格是永不满仓...
2:可能由于现在场内各类型基金串联、市场风格的问题导致的,很多不同的板块品种之间,他们是有相互联系的。比如说
白酒、乳业、
调味品走势是有一定关联的。
3:每个股的走势跟他背后的资金属性是有关系的。简单举个例子,比如说
贵州茅台,它一般是些大型基金配置的,走势短期相对波动程度要小一些,而
洋河比较弱势,形态明显不同于茅五泸,参与的资金不同于前三者。
青岛啤酒与
重庆啤酒完全不一样,重庆操盘资金更强。
古越龙山、
张裕应该是弱小的游资参与。而同样是乳业的
伊利和光明,它们的股性差别很大,当然最妖的是
妙可蓝多(奶酪),暴涨暴跌比较夸张。还有一个就是
安井食品。看一下他们的k线都很有意思,跌起来也是非常利索。另外就是市场对于福建板块,还有
西藏板块,整体是容易出
妖股的,当然参与其中要明白自己在干什么,该走得时候不要太犹豫。
3:对于市场今年一直讨论的估值重不重要问题,其实我认为尤其近些年来说,市场内不缺钱,所以对于估值这个问题没必要扣得太细。达摩达兰关于Introduction to Valuation的序言就讲到了,我感觉很不错,分享给大家:“Now when I say the word valuation, most of you think about models and numbers, and you’re right, there are lots of models and lots of numbers, but there are three broad themes i hope to establish in these coming sesssions: The first is that valuation is simple, we choose to make it complex,.The second is every valuation even though it’s about numbers has a story、a narrative behind it, a good valuation is more about the story than about the numbers,.And third when valuations go bad, it’s not because of three big problems I see in valuation: the first is bias you come in with preconceptions, and they find their way into evaluation, the second is uncertainty, we’re not very good about dealing with uncertainty, and the third is complexity, we live in a complex world with complex data and complex models and sometimes that gets in the way of the simplicity that should be at the core of valuation. That’s what I hope to bring through in the next few sessions.”。估值是任何一个机构、个人在任何一个软件可以看得见的,投资人都是非常简单、容易的查询如果单纯看PE、PB、PS、PEG等等指标买卖得话,其实没有任何的难度,但现实打人脸。所以市场现在的风格主要是第一先看逻辑,逻辑是否顺畅,首先不能有政策打压。这个是这段时间市场尤其关注的一点。如果政策打压的话,那走势绝对是非常不流畅。比如中概现在抄底中概的人很多,当然还有很多非常强力的资金,比如段先生他们都看好。但是我个人短期内不会参与,政策感觉其实还没有完全落地,目前监管层的组合拳还是源源不断的。诚然腾讯是个成功的企业,但在国家制度改造下能成为什么样的形态,对于未来我看不太清,当然如果能在关键节点大胆介入也会有超额的收益(Soros)。我个人自认为见识资历浅薄,抄段先生的作业于我个人逻辑不顺畅,并且从小有对权威大家很独断见解和反抗,所以目前是不认同抄底腾讯。同时我还想到了云蒙的
银行组合不断移仓更便宜的,取得超额收益,后来现实反过来又证明了不断买贵的才行。所以说我个人比较认同达摩达兰关于估值的概述。
4:关于历史回测的问题,熟知历史能预测未来么?关于这个事情是不太认同的。虽然是理科生,但上学时很喜欢看历史书,总希望通过历史看见未来。但诚如黑
格尔所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因为我们回顾历史,发现大到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一个行业企业团体个人,他的成功和伟大依托一定的时代背景、历史机遇。历史发展有一定的必然因素,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很多事情事后看是必然,向前看一片茫然,就想我们看K线一样。历史可能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导致的必然结果,我们不能抱着一个不变的观点去认为,嗯,这个企业整体在变得便宜。他有更大的投资价值,其实这个事情不太好说。有可能这个企业处于末期,原有业务越来越萎缩,二次增长曲线看不到。当然了,一个公司管理层是否优秀,是比较容易判断的,但是管理层在公司发展方向和战略制定上肯定也会有一定的失误,也就是现实中常见的好心办坏事。作为投资者也会对这个事情进行投票的,比如
诺基亚它的方向错了,最后导致跟
智能手机这个大时代完全错开。你能说诺基亚它的管理层不够优秀吗?比
如通用公司,他曾经在
韦尔奇那个时代很伟大,但是他一系列公司多元化措施,后来环境改变了,反而成了累赘,估价整体也比较萎靡。其实就像我们在做一个模型的数模的时候,发现就是无论这个模型在机理上搭建的如何贴近实际,你的历史拟合做的多么好。但是在做预测时,总会出现偏差。并且预测的时间越久,这个偏差将会越大。但是在短期可用,同时我们也会避免模型的过度拟合,为未来打出一定裕量。我整体的观点是认为历史是不能预测的。他只会在短期内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下面说点水的,先从最热门的板块说起吧
1:消费。其实整个板块好从18年算起吧,一直贯穿到21年2月份。消费板块里最强势的是白酒,我不会去事后分析逻辑,因为逻辑无论是正着说、反着说、或者是其他说法只要形成逻辑闭环都可能是对的,但最终只可能有一个结果,大多数事先说的逻辑都会被证伪。白酒股价涨幅跟不上业绩,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估值的提升导致。其实这也是成长股利润主要的一部分。因为我从不喝酒,所以我对这一块儿的逻辑从来也没去探究。以前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现在像我这代年轻人根本不喝酒(可能是我自身的问题),所以我对这块认识不清,我也从来没参与。这也证明了,正着说是不要超过自己的能力圈或是认知。反过来其实也是自身的一个毛病,对于任何一个板块儿或者事物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要存在偏见。偏见会导致你对这个事情认识不清从而错失良机。现在我的观点是对于任何事情没有任何观点,市场的观点即为我的观点,让自身意念如同水一般纯净和无形。至于对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虽然昨天晚上出的新闻打压白酒,但是整体上因为各种基金和风格乳业也是受压制,但是以伊利为例。它的走势现在目前短期看它是位于5日10日20日均线以上的。乳业从中线上看跟随白酒,但短线上来看是强于白酒。其实一些消费品种自从去年7月份就已
经开始走弱了。我们可以看一下
休闲食品的,
三只松鼠还有高领持股的
良品铺子,还有曾经大牛股
洽洽食品。我记得去年9月跟一个的球友简单的说过几句
克明面业这个事儿。他当时看到克明面业pe很便宜,大概只有二十几吧。我说你不能因为看是食品行业里最便宜的就买它。因为这支个股背后的资金属性很小。是走疫情受益标的的,一旦资金撤离了,没有资金控盘(简单的说就是坐庄吧),就会哪来回哪去,甚至由于新发股抽血跌到历史新低。前两天涨了一下,是因为由于上周五疫情爆发。还有相应的速冻板块
三全食品,一个涨停板多一些。都是有一定的去年的疫情记忆。与其顺逻辑炒不如炒
疫苗。据悉昨天锤白酒,今天轮到奶粉了?
2:
医药。药神总结的很对,其实医药板块儿近十年的前十大标的变化非常大。嗯,是机构收割散户十分非常厉害一个板块。如果要投资的话,尽量选择一些主动基金,因为他们虽然短期波动会很大,但是在机构主导的医药板块行情会让你从中获利。医药这块儿它是涉及民生的,目前市场对于从民生这块儿有高额获利的都要降低预期。其实医药在18年下半年集采落地进行通杀以后。整体上行情并不是说普涨行情,内部分化很厉害。而涨的最核心的几个板块。一个是CRO、
医美,后来叠加疫情的器械、疫苗。曾经在PD1、造影剂等上有
恒瑞,但是年初me too或me worse在政策上有打压,政策更鼓励创新,其实整个PD1都是不太强势呢。还有由于20年出现疫情,所以基金整体上对于疫情获利板块儿有一定的炒作,比如说在呃防护用品上出现了
英科医疗,还有各种疫苗,疫苗前期比较强势的是
智飞生物,后来资金切换到了沃森和
复星医药。沃森的分歧点其实是在于那次股东大会吧,并且大股东历史行径不太好,我当时是买入了但是也没想到他后来能走的这么强,已经卖飞了,但是我觉得如果从短线上的操作,好像还是可以追的,包括复星都是。还有最近比较强势的是
康泰,应该是传出疫苗消息。医药板块儿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阶段性的行情。哦,还有一个迈瑞
迈瑞医疗,其实他才是整个医药板块近两年的龙头并不是恒瑞,分歧点在“是何居心”。大家仔细看,恒瑞它的强度其实是介于是强于各种茅族,而弱于最近比较火宁族。但是最近
医疗器械的强度也在下降,CRO倒是嗯四个中盘股处于强势期,不断的创造新高。所以说如果做短线的话,尽量还是看一下CRO和疫苗吧。至于以后我看不清。
3:银保地三傻。这三个板块其实我们可以看一下,他们的走势其实是非常相似的,都属于地产相关板块,2021年这三个板块的走势,其实是17年走势的镜像。其实我们翻看一下地产板块比较好的企业
万科,从万科历史行情上,我们可以判断地产是一个周期股,是一个政策周期叠加货币周期叠加城市化进程周期的周期股。联系一下记忆中时代背景,看一下它的k线。万科整体的股价其实在04年到08年有一个很大的涨幅,然后
金融危机,地产板块儿在14年左右见底,14-17年是地产板块儿在房子滞销之后推行涨价去库存,然后第二波行情。万科涨幅一般,相对来说杠杆儿上的比较高的企业涨幅比较大,比如
恒大泰禾,这也比较符合呃带杠杆儿的周期行业走势。所以说如果目前政策维持房住不炒这个大的指引下,不改变这个预期的话,那么我就不会参与。周期行业并不是越跌越便宜,而是越跌越贵。如果国家推行推行公租房、廉租房等一些其他行政措施(如果那样地产商就变成了建筑商,挣得是代工厂的钱,可能会抹去周期性,变成吃股息的价值股)。那么我觉得对于比较差的地产公司,有一天某
大地产公司可能会爆雷,具体能引起多大的蝴蝶效应我无法预测,但是我会离他远一些。如果暴雷引起足够大的波澜,改变政策了,才有参与的价值。其实对于平安等
保险公司,也是一个地产公司(也很好理解,金融机构更喜欢投资不动产,不动产做抵押物能再生出贷款等等,让他们投资估值缥缈的轻资产不太容易,可能业务范围也受限吧?),我对于保险这块儿不太熟知,但有各位大V做功课,来最好的地方就是可以参考他人的逻辑,他人会把功课做全。具体内容我只是看看,但既然平安跟地产板块相关度这么大,那我也不会参与,类似的还有银行。并且没有任何像样的反弹在。各种均线以下嗯今天有了一定的反弹,但是很快被抛售了。可能是有一些大V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或者深度价值投资者就是在这三个板块上被套牢的严重。你当然如果像他们一样现金流非常丰富、无限弹药,那么分开补仓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可能等某一天就能够获利退出,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我的建议还是不要与趋势为敌,因为你很难说清它是什么情况?资金撤离应该还是有它一定逻辑的,不可能整个市场这么多资金看到这么大的投资价值而没有任何的反应。从今天的情况上看,就是在消费医药以及三傻板块儿,他们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下跌之后。最开始是消费反弹,因为消费这个至少没有政策上的阻碍,然后就是医药在疫情作用下进行了反弹。今天就是轮到最弱的这个被深度价值投资者看好的三傻板块进行反弹,但是反弹的时间比前两者都要更短一些,只经过了一个小时吧。他就又打回原形了,从这三个板块反弹的先后顺序以及空间大小也可以看出这个市场对于这几个板块儿的态度。
再看
水泥机械、
家电家居。水泥整体除有地产周期(这也是17年的地产相关板块),还与基建还有一定的关系。家电与地产周期有关,还有一个是叠加2020年疫情在家爆发的家电家居行情有关。国家目前好像发展基建来振兴经济吧。所以我觉得水泥机械板块儿还尚且可以参与,虽然受地产一定程度的影响(就想白酒和乳业一样),但是整体上还是比地产更有参与价值。家电这块,我比较看好的一块儿就iot,这个
物联网家电家居,但是我这块儿目前功课做的不太够,不知道哪些企业做的比较好。只知道小米还可以。但是小米整个盈利的构成太复杂,除了手机各种硬件、日常消费品、还有广告、
游戏互金整体上比较复杂,但是我觉得小米可以投一下。
4:还有一个疫情受损板块。包括但不限于
机场、航空、
旅游、
影视、
餐饮等,这些可以通通归结到疫情受损。我是个喜欢逆向
思维的人,原本对这块儿比较看好,先前也参与了其中,但发现并不太容易:今年1月份时我买入
上海机场,原计划做中免的补涨套利,但是春节后管理层与中免签订新合同,消费的逻辑就完全破坏了。所以我在第二个跌停板开板时就清仓了,亏-10%几。同时相对于其他机场估值不便宜,无论如何我觉得都没有留他的必要了,如果单纯的依照历史走势买入他那可能持有到现在会吃大亏的。并且看
白云机场、
深圳机场、
厦门空港等,这些都是阴跌不止,在板块亏钱效应下,我也不会参与上海机场的反弹。类似的还有航空,航空整体与机场有一定的关联性,航空板块儿目前看k线,最强势的其实是
春秋航空,明显有资金在维护走势。所以如果疫情得到控制,优先抄底的我觉得还是
春秋航空吧。有很多大V都研究这个公司,说这个公司成本控制、油价对冲都有很好的把控,但具体的是他们来分析,我只是随便看看。旅游板块儿最热门的两个,
中国中免、
宋城演艺。中免在去年叠加
海南板块儿地图行情时(一度还炒海南赌场、
赛马开放预期),还有一个叠加疫情在国内消费替代的逻辑,所以走势是非常非常强势的。相对弱势的是宋城演艺,但是自从今年四五月份时都是比较弱势的,当时好像管理层与市场没有很好的沟通导致某些资金直接结账走人,参与获利大概百分之二十几出场,这种连均线都很难以站上的板块儿我都会特别小心。对于国内疫情受损有参与的,比如说
云南旅游,我听有些驴友说,去年很多出不去外国的转到云南等地旅游,人很多。但是资金属性应该是游资把控的吧,只炒了一个阶段性的行情。目前旅游板块也阴跌态势转向走平。影视比较关注的几个标的就是
中国电影、
万达电影和
光线传媒。其实去年年底。王中军和王长田他们在某论坛上说,王长田说觉得对不起资本,在资金涌入的时候没有好好善待,中国影视业对不起资本。确实是作为股
东来看从15年到现在,板块整体是持续下跌的。目前只有游资阶段性的炒作暑期档、十一档,春节档,这些只是阶段性、投机性的,没有太大的盈利空间。光线传媒在哪吒之后,走势是明显强于同板块儿其他标的,应该是市场资金对封
神宇宙、国漫系列持续盈利抱有一定的预期吧。但是在姜子牙之后可以看到应该是资金砍仓离场,走势持续弱于整体板块儿,因为他前期的估值是比较高的。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资金在参与时,光线传媒估值是远远高于板块里其他标的,资金在操盘时,对于估值是不太看重的。但是如果资
金一旦不认同这个逻辑,那么长期看来的话,它下跌不但面临着杀逻辑还面临着杀估值(联系一下上海机场)。万达当时炒的《唐人街探案》,做了一个波段性的投机,其实候有时候时候看这些感觉意义其实不太太大。因为最好的情况还是重仓参与一个确定性以及空间比较大的行情进行获利,这种投机的行为可能就是有的时候空间比较大还行,有的时候空间完全不行。而前段时间注意到
华谊兄弟在前十多天吧。明显强于别的影视当时我不知道什么情况,因为我不太关心一些乱七八糟的娱
乐信息,后来知道好像是关于冯小刚拍的一个影视剧上映了吧,这空间好像有个百分之十几。并且炒作的莫名其妙啊,所以不要太留恋这块儿。我知道好像有些人还在炒长津湖。目前应该全被套住了吧,疫情发展打消了这个预期,好像昨天新闻说部分地区停发秘钥,并且对非中高风险地区人们心里有一定的影响,这肯定影响业绩。
论疫情受损板块最狠的是
港股消费板块
海底捞、
呷哺呷哺、
九毛九等,逆势上涨到大家一脸懵逼,疫情受控的反而资金退潮了,其实应该是资金为了退出自己做局,并且当时普涨行情也配合。
5:科技板块。其实无论是
新能源的锂电、
光伏,还是
半导体、
5G以及
信创,他们都可以归类于科技板块。
新能源目前最强势的是光伏,光伏近期有
储能加持,整体的行情会走的比锂电更远。其实半导体我感觉应该是炒锂
电光伏的资金畏高(是估价高,不是估值),转而溢出到半导体,觉得半导体走势比较高的资金又借着消息溢出到5G,不想接盘5G的,又跑到了信创板块。其实这资金是一层比一层怂的。如果光伏走弱了,应该谁都不会太好过。所以如果在配仓的情况下,我觉得更推荐光伏,当然现在不太推荐买入了,但是个人感觉这五个板块是强相关的,除非有外力刺激。(前期码字,今天看确实如此,像做地位补涨的还不如追高的。)光伏目前最主要参考的标记是
阳光电源。锂电主要参考的是
宁德时代,其实我感觉宁德时代应该走势是跟随迈瑞
医疗的,偶尔暴跌,然后缓慢毛刺刺得创新高,然后可能在杀逻辑或基金考核本年度考核结束之后,会彻底走弱。锂电里锂矿最强(
天齐),炒作这些板块不要看估值,看估值的话完全没法下手,并且交易拥挤度较高。短期策略完全是沿着均线撸,最好缓慢爬升,没有解禁减持的没有内斗,实际科技板块内部已经分化了,都是些零星的补涨,参与其中需要打起精神。目前基金或者场内资金炒作应该一个是看逻辑是否流畅,政策是强力支持的最好,或至少不会遭到政策打压,还一个是有很大的行业空间,剩下的按照交易纪律撸,指引操作的思想要贯穿始终,不要投机做着做着变成投资。
6:场内还有一个比较流畅的逻辑应该就是促进生育,促进生育政策指引能带来哪些利好呢?其实我对国内人口整体是比较悲观的,真正能让大家想生育的措施其实并不太多,提升福利肯定是能让一部分因为经济上的顾虑的人而生,但是我觉得人口下降这个趋势已经形成了,短期内(二三十年)很难反转。我们参考欧洲、
东亚日韩,发现即使福利提升、环境的宽松也不能有实质性效果。反而非洲、穆斯林(教义指引)人口增长不错。(说句得罪大家尤其是女性的话,可能贫穷愚昧,尤其是降低女性的经济独立、思想独立有可能会促进人口...[不说了])。对于像我们独生子女这代人来说,觉得一个人也很好不需要什么兄弟姐妹。从小灌输的思想就是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一平均就落后了,人少也蛮不错的。一个人都单惯了。想要三胎的至少先生
二胎,二胎的至少要一胎,一胎的大体先结婚。但现在想结婚的比率一直在下降,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认为预期、空间是有,但是对此实际效果抱有怀疑态度。
还有一个是
体育行业看起来中长期好像可以炒作,并且无论疫情如何2022冬奥会一定会成功举办(都懂)。场内两只手能数过来的标的应该都是游资进行炒作,能容纳的资金其实非常少,满打满算大概容量不超过一百亿吧。比如说
中体产业、
莱茵体育(很多都与地产有关)。我觉得这些都是一波行情,能否走第二波需要缩量,然后再政策是否有再次的加强。但是资金容量确实太少了,所以短期感觉不一定真正形成多大的趋势。游资一旦参与这些板块儿,短期博弈性质会强于公募,比如昨天完全沦为通道党的游戏,一般资金完全排不进去。其实运动服饰板块儿有异动,比如说前期非常非常强势的
探路者,可以看到它前期是有资金控盘的,但前几天一根大阴线缩量几天,消息刺激下再跳空高开收阴线,同时参照港股的运动服装板块:
李宁、安踏、特步走势也类似,对于一些二三线国产品牌还有叠加鸿星尔克事件的国产替代逻辑,但具体能走得出来需要看多方力量。
还有一个是
中药,对于中药具体疗效我不做评价,因为这块儿撕逼实在太多了,而我又比较懒,我只是从交易获利的层面上说。中药板块目前政策上是有一定的支持意愿,但是据我前面所说,医药板块整体把持的是公募资金,他们对
创新药偏好更强,如果中药有行情的话,应该都是游资参与发动的。前段时间大概两个月前埋伏过
广誉远,那动人的传说我也大致知晓,但就股价走势实在太弱了,基于交易纪律就砍仓了,大概亏了5%。其实我信什么不信什么不重要,只要那些相信的人相信了(无论中药还是股价),剩下的交给交易纪律我只要从中获利即可,做一个纯净的人不要让太多杂念干扰。后面由于工作较忙时间有限跟踪其他标地时跟丢了。但我觉得后续或许还有机会,大家可以继续观察。当然,参与的时候一定记得及时了结,因为参与资金的属性决定走不远。真正的强庄建议参考
片仔癀...
7:
军工板块。我整体是有持仓的,大概接近20%,这几天感觉持有太少了。军工板块月饼后砸了一波,当时担心八一可能会砸,确实A股的投机资金很多,八一前也的确又砸了,在八一后板块确认向上时感觉应该有个中期的走势同时加仓。其实军工近期走势是非常强势的,有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科技属性,并且目前逆全球化过程中,在对于国家之间意识形态对抗的炒作上是一个有加持的,交易拥挤度不高,能容纳一定资金。如果我们看各个板块走势,锂电、光伏的周线都是突破前高的。我猜想军工也肯定会是,目前还有一定的距离。唯一不好的是中船系太弱了,拖累板块,航空
航天的更加强势。同时军工整体走势波动很大,我们到前期周线下跌是非常迅速的,什么时候止盈确实不太好说。但是可以十分确定的周线第二个高点肯定要高过前期,我觉得空间高度可能相对于前期高点甚至可能超过光伏和锂电,只是个猜想。
还有一个走势比较类似的就是种子板块。种子板块其实看周线形态上也和军工比较类似,也可以比较肯定的认为第二高点要高过前期,我目前也是有持仓的15%,同样也感觉买少了....具体各路私募游资怎么吹逻辑,那是他们的事,什么国产自主、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掌握粮食主动权等等...能走多远我不知道,一切依照交易纪律操作,不想太多。
化肥前期拿的
新洋丰,在第二根阴线上午抛掉了,一开始以为会跟
磷化工,但又感觉交易量哪里不对,板块其他的
云图控股、
史丹利、
司尔特等等都全弱势,这两天看新闻政策上整体不支持化肥涨价,逻辑上不太流畅。
8:周期板块。周期板块抛去新能源涉及到的小金属,像铜类金属走势其实大致处于横盘略微向上的,因为铜类是属于国内需求大,但资源紧缺的,需要依靠进口的,期货价格叠加了疫情期间罢工影响产量导致的价格上涨因素,一直在想印度发展能促进大宗价格上涨,这几年看下来不太行,继续跟踪但别抱太大期望。
钢铁板块,虽然
铁矿石是需要从澳洲等地采购,但是中国钢铁行业协会对这个价格进行打压的,前两天看国家取消钢制品退税。打算把部分钢价上涨的压力转移给国外,尤其是拜登政府打算基建振兴经济之时,
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胀可能也不太希望各类
大宗商品涨价。
煤炭,国内煤炭资源非常丰富,虽然电力现在缺口很大,但是对于煤价打压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以前手续不规范的一些煤窑又被重新启用。所以国家对于国内充裕的资源(比如煤炭)价格调控绝对是有一定力度的。从短期投机上来说,我昨天是抄了钢铁,感觉出手晚了一点点,目前有一定盈利。但是我不会进行加仓,因为我感觉钢铁,煤炭这部分空间都不会太大,具体能走多远,需要看后续的政策和上下游的形势。石油,嗯,美国拜登政府对于石油价格其实态度明显是打压,油价整体向上空间不太大。
黄金,我看到有几个V始终在唱多黄金。其实也正如巴
老板所说,黄金大概是最没有价值的一类资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不是相信末日、相信人类发展向前的话,那么我觉得黄金最好不要,也不用占据持仓。因为大多数人资金都是小资金,如果在末日真的来临的时候,黄金对你影响也不太大。对于那些大资金来说,实物黄金或许是个
诺亚方舟,但就流动资产持仓来看也不是很有必要。
跳出来看。目前无论国内国外,现在很多基金的操作风格,尤其是国外,持仓是带很大的杠杆的,因为美股整体趋势性更强、波动率更低,他们为了攫取更高的利润,都是带杠杆放大收益率。今年三月比较知名的就是Hwang爆仓,其实他就是原部分中概股其中的庄家,但是他做了一个非常不好的选择是因为中概股与A股风格一样,波动率非常高。如果以高杠杆操作高波动的标的,整体会很难受,风险暴露会非常大。以高杠杆操作低波动标的,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比如说美股在去年3月份出现了罕见的暴跌,90岁高龄的巴菲特“从未见过这场面”,这大概也是几西格玛事件了。在市场整体去杠杆的情况下,波动性突然放大。这种出现流动性风险的时候,会出现通杀,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股债期汇所有的市场全部异动,连
货币基金都未能幸免,资金抛售的一切资产没有任何逻辑。在这种情况下黄金是无能为力的,配置少了也没什么作用,但是配置多了,绝大多数是一个拖后腿的情况,所以对于黄金期货和黄金权益的资产我都不会去考虑,并且目前看趋势也确实是这种情况,没有比较好的趋势,我也不会参与的。如果真担心末日,还不如买2%-3%的认沽期权抽奖。
9:简再一些苦逼的行业。快递业,疫情爆发初期,当时我也没有足够的敏感,也整体不够冷静,过多精力关注疫情发展,而没有关注投资本身。因为在2020年春节前我当时是有发快递的,距离过年之前还有半个月,全国绝大多数快递都已经停了,只有中国邮政、顺丰快递是发货的,后来我发的顺丰。因为他们自身的经营模式使他们能够稳定运行,所以对于2020年上半季度,顺丰的业绩肯定是远远强于其他。如果
京东物流也早早就上市了,它的走势在20年上半年应该跟顺丰不会差太多。但是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物流业是个非常苦逼,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现在国内物流渗透的非常全面了,我们对这个行业空间目前看不到太大的成长性。除非快递业能够破产或者大规模兼并重组,最后形成寡头垄断,做出一定的利润空间,除此之外没太多看点。并且我也一直关注极兔速递,虽然
拼多多否认,但可以确定与其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拼多极兔速递截止到今年年初时,一直是在招兵买马扩大本身的业务范围。据悉模式是在原有的oppo、vivo就是
步步高系门店基础上拓展的。这个模式其实有点儿类似中国邮政,拓展的邮政储蓄以及目前发展的饮品店药房整体模式,都是利用自身网点优势,拓展其他盈利空间和业务范围。其实还有很多国有企业,并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垃圾,虽然他企业的经理人有诸多限制,也没有什么强烈的股权激励,但是为了解决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也会常常开展一些其他的业务。比如两桶油会在高速上开咖啡店和快餐店。还有新建加氢站,以及发展自身的电商、商旅平台。现在我有时会有一个预感,感觉
互联网企业有的以后有可能从to C转变成to B,就是转变成这些国有企业开办一些自身平台背后的软件或者是业务承包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瞎想,企业从上到下动机不够强烈,还是有很大缺陷的。
还有超市药房。以前药超市药房的走势是非常强势的,但是超市从2020年7-8月,药房从2020年9月-11月开始,整体都特别萎靡,大概跌幅有1/2~2/3。因为这个企业只有他在店面极速扩张,亏损在不断扩大时期市值才是上涨,大概是按照单店价值*店面数粗暴计算。而不是扩张之后稳定盈利了才上涨,资本市场是先知先觉的。一旦扩张不动,整体行业处于一个饱和的状态。行业内部处于竞争,那么公司股价也就涨不动了。所以这个这两个行当,其实也跟快递业面临一样的问题,就是现在空间饱和。但是在
创投层面上可以,如果说PE、VC可以关注一些线下的便利店,便利店他在一定的区域具有垄断性,如果他能够在本区域内做到店面扩张发展的比较好,创投能够及时退出的话,那会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比如说711、全家,本土美宜佳、快客、便利蜂等等。这些便利店如果做好了,可以把SKU进行压缩,单品类的不同品牌不要做的太多,或形成自主品牌。或者对中流消费品牌形成议价能力,同时也可以奶茶店、糕点店、药店、收发快递、提供家政服务等。当然这种打法完全是线下打法,而并非是互联网思维。具体思考到整个互联网企业和线下企业的终局,目前看不清。但觉得一级市场投资人可以思考一下。
还有一个是满大街的奶茶店,通过观察,学校、商圈周围的奶茶店实在是太多了,在外部资金涌入竞争激烈的行业,保持理性,所以对于奈雪还有即将IPO的喜茶这类都不用多考虑。
10、
次新股。尤其近端次新,当日无涨跌幅限制,基本预期打满,后期大多没有参与价值,只有处于热门赛道才有一定的承接力,或是风格行情轮动,比如前段时间炒科创板,大多数无行情的医药次新从地板上爬起来,风头一过又哪来回哪去了,例子泽灏制药、
艾力斯、
百奥泰、
微芯生物、甚至
君实生物都是类似走势。
11、中概板。政策自从蚂蚁上市那天起,其实就风向变了。
滴滴悄悄的上市更加剧了政策收紧。腾讯主要三大盈利点,广告、游戏、投资。但是今年以来因为反互联网巨头垄断,腾讯目前三条腿儿打折了近一根儿半。中概整体上与腾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再看美团其实在员工的福利待遇及社保问题上一直在施压,让外卖小哥有更好的福利待遇,相应的盈利空间是受到打压。虽然很看好美团,并且王兴个人还是很能打的,在王慧文的佐助下赢下百团大战,但是有时候形势比人强。认为美团和拼多多可能是
社区团购最后的赢家,但是估值天花板也是已经被压低了。还有一个很能打的就是滴滴的程维,其实成为这次惹上这么祸端,跟他本身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盘点滴滴发展历程,程维从来不按套路出牌(不择手段),经常打破规则,做出各种出格匪夷所思的策略。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引得监管层雷霆手段叫停。按照目前滴滴估值,如果二级市场拉不上去,除了比较早期的创投,以后几轮的估计都没有盈利空间。还有
贝壳的走势,大概市场一直打压这个
房地产中介的预期,A股的
我爱我家也没必要看。尤其在左晖的离去后,贝壳失去了他的大脑。
快手当时上市完全是处于中概股估值的顶端,也引得梁宏经理一阵感叹,但目前中概整体估值腰斩的情况下,快手在8月份还有解禁,二级市场完全没有必要去接盘找不自在。
对于
教育股这个事,无论持有什么观点,完全被一张A4纸按死。对于投资人来说真的是非常震撼,非常刻骨铭心的一个事情。
好未来涨上去需要好几年,而跌下来只需要五个月。这一个行业的空间完全看不清,有人说可以打政策擦边球,相信大家都是开个玩笑。对于政策的因对还是谨慎些为好,不要有任何侥幸的想法。
还有即将港股IPO的叮当快药,应该没有什么投资空间只有单纯的交易价值,它做的事情美团也能做。
网易云音乐应该也快IPO了,
腾讯音乐在版权垄断遭打击的情况下,理应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是头条系也打算做音乐行业。头条自带很大的流量,如果真要下场的话,可能形式不比现在好。
整体上来看,我觉得现在目前监管对于互联网垄断这个组合拳其实还没有打完,应该对于绝大多数标的还有更低的点。我并不是执着于抄底的风格,对于中概股现在目前的情况和以后的走势。大概好的公司可以参考
微软反垄断,其他公司参考2000年美国科网泡沫破裂之后的走势,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处于底部震荡的,一部分被拍在时代的沙滩上。如果好公司股价上涨,大概是因为行业有更清晰的发展路径。或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在符合政策指引、符合监管,更为
高科技、先进的领域产生突破,比如自动驾驶、脑机接口等方面让二级市场追捧、能盈利、有想象力的业务。但是仅仅目前来看不清以后的发展,并且场内投资者犹如惊弓之鸟。在官媒的一篇篇文章下,不断的降低预期,整体股价走势会受到打压。
12:从去年开始观察,最近两年一级市场参与消费
医药行业的热情高涨,目前这两个赛道非常拥挤,尤其在于微醺、烘焙、冷饮、拉面等消费领域砸钱感觉疯了一样。一级市场将会与二级市场一样,幸存者是少数的。在今年消费医药中概股二级市场退潮的情况下,一级投资者想要全身而退应该是很难的。相当多的VC、PE被二级市场的风格摆了一道。如果前期投资科技半导体等行业可能今年会比较体面的退出。其实这样也蛮好的,让一级市场真正有实力的人存活下来,而不是随便滥投,放个狗上去都可以干,赶上一波热潮等着二级市场接盘,大家都做时间的朋友感受一下。一级市场投资者死一批后,能减缓一下二级市场这些年被ipo抽血的压力么?其实对二级市场是个好事儿。
我说的这些都是非常肤浅的从上到下观察,因为作为个人投资者看东西都是片面的,对于具体企业都是通过网上得知,信息经过层层渠道,到个人手里已经是N手信息了。当然有些企业确实有实力,能独立于行业走出来,这需要长时间的观察跟踪,但我精力有限,虽然对某些企业可能有自己的看法,但我的看法在市场面前微不足道。只需要顺应形势即可。做短中线几天不复盘就完全脱离行情了,上半年有点忙,复盘完全懈怠了,所以做的马马虎虎,以后得努力了。
好像还有很多想说的,说着说着又想不起来要说啥。有时候在跟球友、别人讨论时会说一些观点,但是说太多都忘了,间歇性话痨。每个人都需要向市场不断的学,然后不断的进化吧。其实未来的行情谁都无法准确的判断,能涨到多高或者跌到多低,跌了后能不能涨起来,只能是观察市场向市场学。等什么时候又想起来再做补充吧,也可能哪天心情不爽这篇文章就又删掉了,说这些也只是理清一下思路,大多数时间当个哑巴懒得说话,一旦话痨起来唠叨了近一万三千字,也是没sei了....
如果这篇被删了,那就找别的平台发,实在没意思。封面放张桌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