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2020年的华为开发者大会在东莞松山湖总部拉开序幕,鸿蒙系统( HarmonyOS) 2.0正式亮相。更加重要的是,该系统对外开源,面向所有开发者。
在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宣布,鸿蒙OS2.0将于年底面向开发者推出首款搭载鸿蒙OS的智能手机,且明年将登陆所有华为智能手机。
但对于华为而言,鸿蒙并不只是一个替代Android的操作系统。
鸿蒙面向的是全场景,这个全场景不仅包括硬件,同时也囊括了应用软件开发,甚至是应用平台的建设,最终在移动端产业的下一个十年,占据一席之地。
实际上,作为一款操作系统,鸿蒙系统最受关注的问题便是“何时才能应用到手机上”。但显然在这件事情上,华为有自己的考量。
去年在鸿蒙系统发布的第二天,华为便发布了第一款搭载鸿蒙的设备“荣耀智慧屏”。而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公开表示,鸿蒙系统打通了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手机、自动驾驶和智能穿戴各个应用平台。
但关于何时应用到手机上迟迟没有切确的答案。其实,手机操作系统只是鸿蒙生态的一部分,它真正想要做的是万物互联。
物联网时代,万物互联亟待跨越系统壁垒
如今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进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随之而来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不同的智能设备往往采用了不同的系统,并且无法共通,就像有一面无形的墙,阻碍了不同设备间进行智能化的联动。
这也是鸿蒙系统研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余承东在介绍鸿蒙OS开发初衷时表示:“随着全场景智慧时代的到来,华为认为需要进一步提升操作系统的跨平台能力。可以说鸿蒙OS的出发点和Android、iOS都不一样,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能够同时满足全场景流畅体验、架构级可信安全、跨终端无缝协同以及一次开发多终端部署的要求,鸿蒙应未来而生。”
在此次发布会中可以看到,华为已经与美的、九阳、老板等设备厂商达成了合作,搭载HarmonyOS 2.0的
智能家居设备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面对广大的硬件设备厂商,鸿蒙OS 通过SDK、源代码、开发板/模组和HUAWEI DevEco等装备共同构成了完备的开发平台与工具链,让鸿蒙OS设备开发易如反掌。设备厂商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加入全场景智慧生态。
此次发布会后,30+品类的128MB以下IoT设备整机也可以使用开源代码接入;对于128MB以上、4GB以下的智能设备整机,鸿蒙OS已经通过申请定向代码开始招募伙伴加入。
另外,华为此前公开的信息也可以验证它想做万物互联的野心:华为将在2020年推出鸿蒙OS2.0,应用于创新国产PC、手表/手环、车机上;2021年将推出鸿蒙OS3.0,应用于音箱、耳机上;2022年将应用在VR眼镜等更多终端设备上。
华为同时打造服务和硬件两个生态平台,结构化产品1+8+N,即1是智能手机,8包括PC、平板、车机、穿戴、AR、VR、智慧大屏、智能音响等,这8个领域是华为参与的自研产品,N是大量的IoT(物联网)设备,为消费者衣食住行全场景提供智能智慧服务。
汽车有望成为鸿蒙系统爆发点
在众多设备中,将成为鸿蒙系统爆发点的依然不是手机,而可能是汽车。
2019年,华为成立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还发布了“自动驾驶移动网络”方案,并对外公布了其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云服务、智能驾驶(车载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子系统解决方案)、智能网联(4G/
5G车载移动通信模块/T-Box,车载网络)、智能互联和智能
能源等模块。
有分析师表示,现在IT与汽车领域的结合已经越来越紧,汽车已经由原来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变成了一个大的移动终端,智能汽车的概念越来越火。随着越来越多车厂支持鸿蒙系统,汽车可能会成为鸿蒙系统的一个新战场。
根据《IDC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预测报告》数据,2019年可以连接三方服务平台的车辆以及配备嵌入式移动网络的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达到5110万辆,与2018年相比增长了45.4%;未来智能网联车的年出货量复合增长率约16.8%,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出货量将进一步增至9323万台。
另外,8月14日在2020年中国汽车论坛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也表示,汽车这个130多年的传统产业正处于巨变期,汽车四化带来的产业变革正在不断深化。迎接汽车产业的变革,实现软件定义汽车是关键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