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基丝路”:“一带一路”的延伸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科技频道 | 作者:解世江 | 2015-04-23 21:09:23|人气:13 次
在推动
航天科技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时候,不少航天业内人士提出发挥我国航天技术优势,将“一带一路”向太空中进行延伸,打造“天基丝路”,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论述。
“天基丝路”不仅丰富了“一带一路”的内涵,同时也让我国最具核心竞争力之一的航天技术与沿线新兴国家的需求进行了对接,在丰富我国外交战略的同时,也拓展了航天发展空间。
█总体目标
“天基丝路”的总体目标:建立共建、共享、共用的开放合作机制,构建覆盖“一带一路”体系完备、技术先进、互联互通,由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应用卫星系统为主体构成的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为“一带一路”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基本思路
一是充分发挥我国已有和规划中的设施资源作用,推动国际应用服务,承担大国义务,拓展国际市场,为“一带一路”经济带相关国家的安全、经济和科技发展提供支撑;二是建立合作机制,综合利用各国已有和规划中的设施资源,促进互联互通、有效协同和兼容共用,发挥“1+1>2”的作用,惠及沿线地区各国;三是针对薄弱环节,发起共建共享共用的合作项目,围绕关键和紧迫需求,引领相关国家开展航天合作,进一步提升“天基丝路”能力,促进科技进步,服务丝路建设,赢得战略主动。
█目标
通过上述合作,形成“天基丝路”体系架构:在卫星通信方面,构成由数十颗固定、移动、广播和中继通信卫星组成的广覆盖、大容量通信卫星体系,并适当增补数据采集卫星系统,满足丝路经济带对卫星通信应用的需求;在卫星导航方面,实现各大系统间的兼容与互操作,合作构建覆盖丝路经济带的北斗/GNSS天、地基导航增强系统,为丝路地区提供精度更高、质量更好的卫星导航服务;在卫星遥感方面,建成由数十颗卫星组成的手段完备、数据获取能力强、重访周期短的若干虚拟遥感卫星星座及地面配套设施,对陆地、海洋、大气、环境等多种要素进行长期稳定综合观测,满足丝路国家各类遥感应用需求。
█举措
在“天基丝路”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大国引领作用,利用中俄航天合作相关机制,推动通信、导航等重大项目合作,引领和带动“天基丝路”的建设部署;二是要充分发挥多边推动作用,积极利用东盟、上合、金砖、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等平台,促进各方参与卫星系统、地面站及数据中心等的合作建设和跨境组网;三是要充分发挥应用拉动作用,推动实施一批具有广泛应用需求的重大卫星应用示范工程,吸引丝路国家广泛参与合作,形成“天基丝路”建设合力。
(摘自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莉在第二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未经作者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