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南北车的整合市场兴起一波央企整合浪, 大家别忘了601727 是已经公布的即将整合的央企
王炳华在参加2015年南非核能大会时表示,国家核电正在与中电投进行合并重组,组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这是首次公布两家公司重组后新公司的具体名称。新集团资产将超过70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
据了解,国核技是美国西屋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受让方,在核电技术研发领域拥有很强的实力;而中电投是中国三家拥有核电控股资质的企业之一(另外两家控股资质企业为中广核和中核)。
此外,王炳华是前任中电投集团总经理,而国家核电的人员班子有大量是源自中电投系统。在业内看来,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合并是技术与运营资质的结合,可谓取长补短、水到渠成。
“两公司合并一事筹划一年,已经有了基本的思路,合并方案有望近期公布。”《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
上海电力 、
中电远达 集体发布公告称,经与公司控股股东中电投联系,中电投告知联合重组事项仍在拟制具体方案,待具体方案制订完毕后仍需上报批准。
资产证券化率较低
上海电力或成核电整合平台
去年12月10日,中国最大核电企业
中广核电力 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此次IPO是全球纯核能发电企业上市第一股,募资额为245.3亿港元(合31.6亿美元)。
随着核电的重启,推动核电资产上市已经成为市场共识。业内认为,资产证券化率低成为中电投推动资产持续注入的核心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其它发电集团,中电投的资产证券化率仅23.9%,有较大上升空间,这有可能促使中电投将会把更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据了解,目前中电投集团旗下的上市平台有8 家,其中A 股有6 家,H股有2家。A股包括
东方能源 、上海电力、
吉电股份 、中电远达、
漳泽电力 (非控股)以及
露天煤业 ;H股为
中国电力 和
中国电力新能源 。从理论上看,中电投的核电资产有注入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可能性或者IPO的可能性。
对此,邓勇表示,一方面,从目前市场对平台定位的预期来看,东方能源或为光伏整合平台,吉电股份为风电平台、中电远达为环保平台、漳泽电力为同煤电力整合平台、露天煤业为煤炭平台、中国电力新能源为新能源平台。若开启资产注入,上海电力和中国电力能成为核电整合平台的可能性最大。
公开资料显示,中电投目前已投产核电资产中控股辽宁红沿河1-2号各111.8万千瓦机组(拥有45%股权,广核、大连建设投资公司分别拥有剩余的45%、10%股权),参股的核电机组还有秦山二期、三期、江苏田湾一期。在建的主要机组包括辽宁红沿河3-4号各111.8万千瓦机组(45%)、海阳核电一期两台125万千瓦机组(65%)、江西彭泽核电一期项目2台125万千瓦机组(100%)等。仅考虑已公开的已投产、在建项目,不考虑筹建项目,到2018年中电投预计投产运营核电权益装机为807.9万千瓦,与上海电力截止到2015年1月份的装机容量855.49万千瓦相当。
在邓勇看来,上海电力已经被市场定位为高弹性“核电概念股”,后续中电投核电资产有注入上海电力的可能性。
此前,有核电人士曾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两公司合并后,国家核电有望借助中电投的平台,将核电资产整体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