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C(Range Controlled Communication)技术是中国原始创新技术,于2009年成为
中国移动企业标准,并获工信部互联互通标准工作组及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立项。该技术采用2.45GHz频段结合低频磁技术,同时解决了信号穿透手机及距离控制问题,使得近场通信功能可在SIM卡上实现,并可利用手机网络实现便利充值及查询。具备RCC功能的SIM卡可透过手机与消费终端直接完成交易,手机操作系统不参与,交易数据不经过其他中间环节。中国企业掌握RCC核心知识产权,现申请专利近600项,其中核心专利在美国、墨西哥及亚非大国获得授权。该技术已在中国规模商用,发展速度非常快。
据了解,NFC技术,由
索尼、
诺基亚、
飞利浦等企业在2003年制定,是当前移动支付行业标准。而RCC技术则由以
国民技术为代表的一批国内企业制定,于2010年率先在上海世博会应用“世
博通”,深圳市2011年推出的“手机深圳通”更是拥有140万用户规模,不仅国内的哈尔滨、青岛、包头、绵阳等城市复制深圳模式,国际上也有阿塞拜疆、印尼等国在推广手机钱包上选择这一技术。
推广及应用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RCC技术于2009年面世后,中国移动率先采用,分别在深圳地铁、公交、上海世博、上海地铁及许多大学及企业规模应用。在海外的阿塞拜疆、印度尼西亚等地也已启动商用。截止2014年3月,仅深圳市发卡规模超过140万张,“手机深圳通”模式还在青岛、哈尔滨、包头、绵阳等地复制落地。深圳已成为国内移动支付用户规模最大的示范城市,移动支付“深圳模式”引起了海内外广泛关注。
截至2014年3月,手机深圳通项目合计发卡140万,活跃率均达到70%以上。累计交易金额5.4亿元。
RCC移动支付技术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手机银行卡、公交卡、商户消费、停车卡、加油卡、校企一卡通、手机(VIP)会员卡、手机读书卡、优惠券、电子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