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端新船型建造能力提升,未来盈利将改善,2014年公司注重产品升级及新船型制造能力,多种节能环保绿色船型订单取得突破,三大主力船型达到设计自主化、船型系列化和批量订单化。根据机构分析,2014年船舶交付订单仍是13年之前签订的低价订单,而2013年下半年船价上涨后的优质订单在2015年之后陆续交付,因此14、15年船舶业务盈利能力较弱,未来将逐步有所改善。
2、海工业务翻倍增长,毛利率提升:2014年,公司交付3座JU2000E型自动式钻井平台,同比增加3台。海工收入同比增长98.75%,同时承接的CJ50钻井平台技术性能国际领先,具备批量化生产钻井平台的能力。预计2015年将随着协同效应的增强,海工业务未来将保持快速增长并成为业绩增长新驱动力。
3、受益于集团资产注入预期,公司空间大。随着
广船国际 资产重组方案的落定,机构认为中船工业集团资产整合较大可能以“先南后北,多个平台、属地化整合”原则,即将中船黄埔文冲注入广船国际,将江南造船(集团)、沪东中华、上海船厂等资产注入中国船舶。
4、技术上,该股逐步突破站稳09年以来的大压力位40元,上涨空间逐步打开。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