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异同辨析 附本周交易记录(2009.11.20)

15-04-19 09:34 1168次浏览
动如狡兔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作者 博古通经(2009-11-20 15:20:06)

一、巴菲特与索罗斯的共同之处
1.对金融和金融市场的本质有着深刻的认识,都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基于实践的有力驳斥;都是在认清股票的本质和股市的本性之基础上紧盯价值并依据价值进行投资;都遵循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规律,也就是说在“道”的高度实现了归“一”。
2.都按照自己的“投资哲学——投资理念——投资系统”进行适合自身的投资实践,证明了“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在道的高度统一的前提下,其表现形式乃是多元化的,这同样是世界运行的规律性体征;
3.都经历住了长时期的检验,并被证明是成功投资者的两个代表人物,分别代表不同的投资方式,就像武当和少林。乔治·索罗斯被誉为“金融天才”,从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以平均每年35%的综合成长率令华尔街同行望尘莫及。沃伦.巴菲特被誉为“股神”,从1965年到200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3%(摘自200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同样可圈可点。
4. 都对风险控制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理解,都在自己认为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集中投资。
二、不同之处
1.投资资产类别差异较大,巴菲特专注股权市场(一级和二级市场且目前更多在一级市场),也有少量衍生品;索罗斯则在股票、金融衍生产品方面都有投资,且更多在后者,比如外汇、大宗商品 期货等;
2.对本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不同的投资方式,巴菲特基于企业价值主要采取多头策略,并通过在正确的时间通过购买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企业获取足够的安全边际,如吸血虫一般长期吸附养份,通过时间获取复利所带来的暴利;索罗斯则主要采取空头才略,当然也适度做多,但主要是为了在顶端做空做准备。也就是说,索罗斯对市场波动和内在价值的关系采取了不同的理解视角,他反其道而行之,透过市场来看价值,通过对周期循环规律(他自己称之为盛衰周期)的宏观把握,在市场趋势质变的区间果断采用“宏观对冲”的策略。
3.对风险控制的方式不同,从哲学上来讲,巴菲特通过长期跟踪坚守好投资(其实质就是物美价廉)获取足够的安全边际,首先保证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然后在世界是发展的这一发展观(虽然也承认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但坚信主流还是向好的方向前进)的指导下长期从好投资中获取安全边际来应对风险;索罗斯则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世界观出发,非常看重股价对企业价值的反身作用,并提出了自己的反身性理论,同时对人性尤其是群体的非理性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从本质上而言,他是勒庞“群体是乌合之众”这一论断的拥趸,更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信仰者,他通过不断地高频小幅试错法判断出在群体和市场极盛的区间,并坚定地逆向出手,刺破泡沫,在“水库”闸门被强力突破市场大乱、政府手足无措的那一刻瓮中捉鳖、拿网捞鱼,同样十分安全,如果说巴菲特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话,那么索罗斯则是开着直升机在注定倾倒的“柏林墙”上丢下了那最后一根稻草,对于风险的控制虽然各执一端,但从实际结果来看却是殊途同归,都实现了对风险的有效规避和控制。
4. 巴菲特骨子里是个乐观主义者,索罗斯则骨子里是个悲观主义者,这乃是由二者成长环境所决定。用《易经》里的“阴阳”来形容的话,则巴菲特可称之为“阳”,索罗斯可称之为“阴”,两者互不冲突。一个是英雄,一个是枭雄。

现附交易记录如下,仅供证明之用,不做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在操作策略上,因原来的判断仍未改变,故继续坚持原来的价值投资策略不变,坚决执行满仓持有之策略!看到目前基金和券商又一致看多11月和今年年底的行情,想来实在可笑,不是觉得他们错了,是觉得他们变得太快了!只有一个感慨:看来“一以贯之”是在一种难得的品质啊!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