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困难的一年:2014年对公司而言,面临的挑战确系超乎预期。伴随宏观
经济增速的下行,房地产市场的下滑,传统设备制造业的持续低迷,光伏行业的竞争
加剧,公司电梯一体化、通用变频器、PLC、光伏逆变器等产品的增速出现放缓,致
使公司2014年度30%-50%的业绩增长目标未能达成。2014年公司的营收增速为29.94%
,超出净利润增速11个百分点,主要系伊士通幵表贡献近1.38亿元营收,同时公司光
伏逆变器、高压变频器、伺服电机等低毛利率产品销售比重的升高,拖低公司的综合
毛利率2.6个百分点至50.23%。
霜降过后,风骨更清: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除2012年以外,业绩增速均在50
%以上,毛利率/净利率超50%/30%;201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维持在21.46%,其中研収
投入近2.2亿元,同比增长38.23%,推高了管理费用率0.8个百分点至15.31%。工控行
业的强周期属性,决定了宏观经济的波动对企业经营的抑扬,2014年在传统下游市场
遭遇寒潮的局面下,公司着力进行了固本:开展了伺服系统性能提升、变频器行业应
用技术优化等项目,在
机器人 控制器高速总线主站、多圈绝对值编码器、DDR电机设
计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依托于一直秉持的技术先行理念,以及业已形成的业内最全
面的工控产品体系,公司的市场仹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培新育苗,白马驭风:2014年,公司的传统主业变频器类产品收入13.41亿元,
同比增长11.45%,其中电梯一体化相关产品收入8.90亿元;运动控制类产品收入2.96
亿元,同比增长10.45%,其中通用伺服产品收入1.26亿元;新能源类产品收入3.76亿
元,同比增长141.63%,其中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收入2.94亿元。2014年,公司的
准新业务成为新引擎:1)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产品订单突破4亿元,市占率近12%,
公司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领域的最大供应商;2)通用伺服系统在电子生
产设备、LED封装、机械手等行业实现突破;3)高压变频器订单实现100%增长,在大
型电厂建立了样板点。同时,公司的育苗工作进效显着:工业机器人领域,已形成涵
盖伺服系统、控制系统、工业视觉系统等核心部件的电气解决方案,工业机器人控制
器有望于2015年上半年推出;工业互联网领域,公司的物联网产品正从电梯行业向起
重设备、空压机等行业渗透;工程型变频器在多个行业实现国产品牌零的突破。
作为工控行业的标杆龙头,公司业绩未来会否重回高增长轨道,一直备受市场关
注。我们认为,这个时点正在临近。公司的前次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是把握了国内地
产行业的黄金十年所带来的电梯需求井喷,而短期内地产行业的整体下行趋势料难反
转,变频器业务的整体增速乐观估计在15%~20%。与此同时,公司管理层敏锐的捕捉
到了市场新的机遇:1)工业4.0或智慧工厂带来的収展机会,工业4.0或智慧工厂实
质为自动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设备自动化、产线智能化、工厂信息化以及工业互
联互通,为变频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物联网等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公
司在未来几年会加大机器人及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拓展力度,以适应智慧工厂的収展需
要;2)新能源汽车,大力収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为解决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
而会长期坚持的一项产业政策,这一政策为公司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等产品提供
了良好的収展平台;公司未来将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収和市场投入,以便抓住
这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
未来3-5年,公司将加大在重型装备、高端自动化设备,特别是机器人领域的研
収和市场拓展力度,推进进口替代、“工艺+工控+互联网”的经营策略,旨在为客户
提供完善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拓展乘用车市场,通过差异
化的产品和灵活的市场策略,实现2-3年全面进入乘用车领域。我们认为,工业4.0和
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公司事次起飞的倍速器,公司目前在手现金18亿元,藉助资本平
台的融资优势,公司有充足的资源和意愿来进行外延式扩张,以抢占这一远大于前次
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