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回顾美国金融体系资产证券化起步的背景

15-04-05 09:09 7173次浏览
寂听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资产证券化的兴起与美国金融 自由化的过程密切相关, 是20世纪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回望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金融体系,前期高速发展的住房市场在金融体系内积累了大量长期贷款,金融机构资产负债错配严重。面对经济滞涨,美联储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然而改革推进过程中,信贷机构的流动性出现严重困难。为了化解信贷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继续 支持居民购房,美国政府推动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展。
+++++++++
关键字:流动性 困难 化解
打开淘股吧APP
5
评论(3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寂听

15-04-05 15:09

6
信贷资产证券化,加上直融创新,这个货币池的威力不亚于1998年住房货币化的池子。同属系统性级别的变异。主导的是新一轮货币池的繁荣长波,大约是十年。这次不是地产繁荣的十年,而是金融繁荣的十年。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寂听

15-04-05 09:37

4
20151-1至2015-4-4A股涨跌幅统计
跌幅榜前十五名,证券与银行占了六席。
+++++++
证券和银行包底?!!
太搞笑了。大盘现在3800,证券停在去年沪指2800的水平,银行躺在当年沪指1000点的水平,目前此两个牛市的动力提供主力,均是位于历史大底区域的“ 估值修复阶段“,仍然被市场错误低估。对策是:上杠杆,长线拥抱。五年。
寂听

15-04-05 09:29

2
人见人爱:16家上市银行,平均每家一日赚一个亿以上,但其总市值却不敌两家苹果 公司,实在是可悲又可笑!2015年4月,将是银行板块最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欢乐中国

15-04-06 22:42

1
存款保险是利率全面放开前奏[淘股吧]
楚天金报讯

刘钧(本报资深财经记者)

这一制度客观上解决了储户的挤兑之忧,使得我国银行利率改革最后一块石头被搬开。

本届政府经济改革的效率确实是大步流星,雷厉风行。

22年来曾一再推进却又一再搁浅的存款保险制度,前日终于以国务院令的方式落地,下月起即施行。

存款保险制度直白地说,就是国家主导成立一个存款保险的基金管理机构,所有银行都得向该机构缴纳保费,万一未来银行破产,保险基金机构用基金的钱代偿储户。

这一制度的推出,客观上解决了储户的挤兑之忧,使得我国银行利率改革最后一块石头被搬开。利率全面市场化具备了加快推进的条件。

相对于以前国家对存款的隐性兜底,这一制度确实传递出了银行也可能“死亡”的明确信号,姑且不说存款保险的最高偿付限额50万元已覆盖了99.7%的储户,就算您有数百万存款,在一家银行分户存,或分到几家银行存,都是简单不过的事。所以,这个制度对公众的影响更多是在与银行打交道时的安全意识上。

从长远看,存款保险制度给普通公众带来的好处会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

首先是以后存款人特别是众多的小额存款人不用再顾虑对中小银行的信心问题。您只需考虑便利性、服务质量,一句话,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选择,不用担心本金和利息损失。需要说明的是,这仅指存款,至于银行的各类理财产品,您购买时务必睁大眼睛看清条约。

未来,存款利率放开后,市场的作用会进一步压缩银行的存贷息差,这将是真正打破银行对钱的垄断的时候。有存款保险后,中小商业银行为了揽储,在风控成本下降的情况下,它们的利率很可能会上浮到可以上浮的极限,利率可能会比大行稍高。因此,储户在进行50万元以下的储蓄时,完全可以哪里划算存哪里。

更重要的是,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走向来看,盘活众多的小微企业也将是管理层的不二选择。这些草根企业在市场中最大的痛苦之一莫过于融资难、融资贵。实践已证明,在这一方面,行政的作为没有市场机制管用,原因是银行的供给和充分竞争问题没有解决。


一方面是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另一方面很多有热情、有实力办银行的民营机构却拿不到牌照,社会对放松管制、发展社区银行、小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呼声越来越高。此前国家之所以不敢大幅放宽准入,还是担心存款人的保护,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稳定问题。存款保险制度客观上增强了小银行的信用和竞争力。中小银行揽储难化解后,中小银行、特别是新兴民营银行将真正与五大行和上市银行同台竞争。中国银行业全面竞争的大时代即将到来。

可以预见,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政府一定会加快推进民营银行的设立,并使这些民营银行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小金融体系将极大地丰富基层金融服务和供给,尤其是三农贷款和小微贷。

在全民创业时代,这其实也是百姓的一大福音。

netease 本文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寂听

15-04-05 14:54

1
说个笑话!
许多搞银行的人反对我。
典型的“干一行不懂一行“。
白拿工资。

系统环境变异,流动性丶业务模式都是突破性进展,周转率马上面临翻一番。而股价却还在相当于原始股一元/股的附近踏步不前,,你还愿意当打工仔,不敢全付身家扑上去,当银行的股东,,,也是醉了。
寂听

15-04-05 14:46

1
美国1985年资产证券发行总量为8亿美元,到1992年8月已达1888亿美元,7年平均年增长157%,到1996年又上升到43256亿美元。

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可以看到“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推广,将会给银行和证券公司带来的史无前例的市场机遇和创新业务丶创新红利。
shawnee

15-04-05 09:49

1
玩法,李玩钱,的确对得起他们的博士文凭。
仓位

15-04-05 09:13

1
最后倒霉的是老百姓,就是那些散户。。。都是政府给你们挖坑用的
寂听

15-04-05 09:11

1
展。
 
一. RMBS 的基础资产演变

从机构担保贷款到非机构担保贷款、次级贷款

早期资产证券化产品均由美国的“房地美”和“房利美”和“吉利美”担保发行,属于“机构担保”RMBS。进入“机构担保”基础资产池的抵押贷款是经FHA或退伍军人管理局批准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且单笔住房抵押贷款不得超过一定限额。该限额每年调整,70年代时约30万美元。
 
为了解决超限贷款流动性问题,1977年美洲银行首次发行了非机构担保证券。“非机构担保”和“机构担保”的根本区别在于基础资产信用等级。早期“非机构担保”的多为高信用等级的优质抵押贷款,政府不对其违约风险提供担保。
 
随着RMBS市场的发展,私人部门参与发行的RMBS产品越来越多。私人部门也可以购买有政府信用担保的贷款并发行RMBS产品,但他们更多地参与到高利润的非机构担保RMBS业务上来。早期非机构担保RMBS的基础资产包括大额贷款(Prime Jumbo)、次优贷款(Alt-A,或Near-Prime Jumbo),两者的信用质量都很高,与后期的次级贷款ABS产品存在明显不同。2008年后,非机构MBS产品比例逐渐下降。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REMICs市场恢复后,非机构担保的RMBS表现格外突出,其发行量从1996年的700亿美元增至2004年的8600亿美元,并于2006年增至1.2万亿美元。这时根据基础资产信用质量的不同,市场上的非机构担保RMBS分为两类,其中信用质量较高的仍称为非机构担保RMBS;信用质量较低的则称为次级证券(subprime security),即“次贷”。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次级贷款开始快速增长,相应的次贷证券化产品也进入爆发期。次级贷款指的是借款人信用评级低、房屋按揭比率高的一类住房抵押贷款,然而通过资产证券化产品分级的方式,次贷RMBS高达96%的份额划入A级以上的优先级、3%的份额划入次优级、1%划入劣后级,其中次优和劣后部分由超额息差、超额担保等方式予以增信。随着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二次证券化的产品,以次贷RMBS产品的优先级债券作为担保资产发行债务抵押债券CDO。CDO产品再次分级,其优先级在CDS产品的配合下甚至可获得AAA评级;次优级和劣后级则组合打包,再次发行CDO产品。如此循环,利差越来越高。
 
次贷RMBS的出现、发展有多种原因。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05年,美国房地产价格持续增长,消费者普遍认为贷款购房即便未来无力支付,也可通过出售房屋的方法获得盈利;贷款机构则认为,如果出现违约,可以拍卖抵押住房从而收回贷款成本。供需两旺的环境下,次级贷款规模猛增。2001年至2005年美国处于降息周期,次贷RMBS由于收益高受到市场追捧;2005年下半年利率开始回升,次贷违约率一路上行,并殃及次贷RMBS产品。
 
二.CMBS出现
 
基础资产从个人住房贷款拓展至商业房屋贷款
 
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是在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后出现的资产证券化产品。CMBS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中期开始快速发展,发行规模从90年代初期的40亿美元扩大到2006年的2100亿美元。2007年,未偿还的CMBS存量规模达到8724亿美元。
 
CMBS与RMBS在现金流结构方面十分相似,但在借款人、贷款方式、抵押品等方面存在差异。CMBS基础资产多为办公楼、工业建筑、酒店旅馆等贷款,偿债现金流来自租金。在提前偿还风险方面,商业地产抵押贷款与住房抵押贷款有重要区别。住房抵押贷款到期前任何时候都可以提前偿还,而商业地产抵押贷款附有锁定期、利息补偿等多种提前偿还保护措施。
 
商业活动的不确定性远高于购买住房,因此商业地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比住房抵押贷款高得多。在CMBS产品设计过程中,出于谨慎原则,评级机构会对所有基础贷款进行重估。
 
三.CLO兴起
 
房屋贷款以外的其他信贷资产进入基础资产池
 
除住房抵押贷款、商业地产抵押贷款外,信用卡应收账款、汽车贷款、学生贷款也是三种主要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信用卡ABS产品现金流由消费者每月偿还的信用卡消费款组成。与地产类抵押贷款相比,信用卡应收账款规模较小;不以摊还的方式偿还,但每月有最低还款额;欠款利率较高;没有抵押品,违约不会有损失收回。信用卡应收账款现金流存在不确定性,在ABS产品结构设计上,分为投资人权益、出售人权益;投资人权益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优先级、次级;出售人权益约为初始本金的4%-7%,由发行方自行购买,用来吸收应收账款的每月波动金额。
 
汽车贷款ABS产品与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十分类似,有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及贷款摊还计划,但金额更小、期限更短。美国的汽车贷款ABS发行人,有通用、福特等国内品牌的汽车金融公司,也有欧洲、日本等国外品牌的汽车金融公司,还有Household、AmeriCredit等专门针对低信用水平客户的发行人。汽车贷款也存在提前偿还风险,但同房地产类相比,提前偿还的比率相对较低。
 
从各类贷款绝对量和占比看,汽车贷款规模最大,但比例逐步下降;信用卡贷款、设备租赁款比例有所上升;其他资产ABS比例逐渐下降。
 
四.跳出信贷资产

基础资产池拓展至有稳定现金流的各类资产
 
20世纪90年代,资产证券化理念进一步拓展至非信贷资产,预期未来有稳定现金流的产品理论上都可以发行资产支持证券。非信贷资产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非金融企业项目资产,如公路、桥梁等收费基础设施应收款,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收入,航空、铁路、轮船等客货运收入等。二是公共收入资产,如政府未来税收、财政收入等。三是知识产权类收入,如版权、专利权等。
 
但同信贷类资产证券化相比,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产品规模要小得多,2012年发行规模仅占所有ABS产品规模的7.2%。美国资本市场发达,企业可选的融资途径较多,与公司债等工具相比,发行资产证券化成本较高。(完)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2013年9月28日(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篇编辑:张必武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