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中国银行601988迎来两大利好

15-04-05 08:36 5446次浏览
求法修慧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一来信贷资产证券化。二推动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金融服务要同步跟进。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4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求法修慧

15-04-05 23:32

0
中国银行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方面拥有领先优势,根据公司网站披露,前三季度中银集团共办理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173万亿,同比增长92%,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另外,近期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选定中国银行为“沪港通  ”独家结算银行。2014年6月末,公司境内外机构共有11497家。其中,中国内地机构10878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其他国家机构619家。中国内地商业银行部分,拥有一级分行、直属分行37家,二级分行313家,支行及以下层级机构10342家。
新海西

15-04-05 18:30

0
楼主辛苦,同样看好,顶一个。
求法修慧

15-04-05 12:42

0
注册制是中长期利好,从下周起可开始关注银行股,银行股进入价值修复。
求法修慧

15-04-05 11:31

0
周二攻击4000点,金融板块急先锋!
求法修慧

15-04-05 11:09

0
未来,中行将进一步增加在南亚、中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的机构设置,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构覆盖率达到50%以上,实现对“一带一路”区域的业务全覆盖。同时,紧盯重大项目和重点业务,密切跟进我国高铁、核电等重点行业“走出去”进程,支持优质企业进行全球产业链布局,全力推动出口信贷及项目融资、船舶融资、飞机融资和租赁融资等结构化融资业务发展。

中行已经在这些业务机会中拔得头筹。两会期间,中行与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总协议》,将在全球范围内向海螺水泥以综合授信方式提供意向性总额不超过50亿美元(或等值人民币)的授信服务,重点支持海螺水泥在“一带一路”及其他新兴市场的产业布局建设。3月18日,中行与光明集团签署协议,作为银团牵头行,支持光明集团并购以色列最大的乳品企业Tnuva公司76.7%的股权,该项目融资金额10.5亿欧元。这成为中行支持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上“走出去”并购的又一成功案例。

就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金融网络也不是一天铺就的。1929年,中国银行第一家海外机构——伦敦经理处正式开业,就此开启了中行的国际化经营历程。百年来,中国银行始终坚持国际化经营,为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前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中行也必将在这样一个大战略中担当起一个重要的角色。
求法修慧

15-04-05 11:08

0
2015年3月26日,中国银行万象分行正式开业,标志着中行海外机构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至此中行已在4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机构,是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

近年来,中行紧跟国家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大力发展海外业务,增强全球一体化金融服务能力,加快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2014年末,中行海外资产总额7,450.7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18.11%,实现税前利润8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9.91%,占集团资产总额和税前利润的比重分别为27.41%和22.98%,带动了集团经营业绩的持续进步。

“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的重要内容,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共有65个,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以及转型国家。这些国家与我国在产业结构上具有非常强的互补性,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需求非常强烈。预计未来十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将突破2.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3000-4000亿美元。这些将给商业银行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金融企业只有顺势而为,才有发展壮大的机遇。”中行董事长田国立在前不久该行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介绍道,“国际化是中国银行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将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努力成为‘一带一路’的金融大动脉。我们的目标是2015年提供相关授信支持不低于200亿美元,未来三年达到1000亿美元。”
求法修慧

15-04-05 11:06

0
中国银行是人民币国际化唯一的战略堡垒,有实力走货币国际化。
求法修慧

15-04-05 10:03

0
中国银行  601988

研究机构:瑞银证券 分析师:甘宗卫 撰写日期:2015-01-15

海外业务日趋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公司在同业中拥有最大的海外网络和业务规模,我们认为中行有望继续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市场扩张和人民币汇率自由化的主要受益者。目前中国企业海外融资及并购需求日益增长,公司逐渐扩展该项业务,海外贷款快速增长。

我们分析受益于海外并购及融资业务的收益率高于传统贸易金融业务,公司海外业务收益率有望提升。同时,伴随跨境人民币业务需求的扩大,公司贸易结算和清算业务有望支撑非息收入快速增长。

预计贷款增速将保持稳定,海外贷款或快速增长

我们预计受资本水平、存贷比及风险管理要求的约束,15 年公司贷款增速将基本保持稳定。同时,我们认为海外贷款业务将保持相对高速增长。14 年前三季度,公司海外贷款较年初增长20%(vs 总贷款较年初增11%)。

资产质量仍面临压力,不良生成区域向内陆蔓延

我们认为公司资产质量将持续承压,不良贷款仍保持上升趋势,预计公司14年信贷成本较13 年有所上升。现阶段新生成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沿海区域,但逐渐向内陆地区蔓延;大部分新生成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制造业和商贸业;政府平台贷款质量保持良好。

估值:目标价5.13 元,重申“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受益于降息、降准等催化因素,15 年上半年板块估值修复将延续。

我们采用PB/ROE 估值法,预计公司中长期ROE 将回落至11%,得到目标PB1.14X,目标价5.13 元,对应15 年PE 为8.8X。
求法修慧

15-04-05 10:00

0
银行板块仍然属于估值洼地 七股建设快马加鞭
银行股在羊年会更加精彩
201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下午3点,笔者欣赏着沪市大盘中阳线强势拉升68.87个点,复盘周线欣喜若狂,股指已经大涨77.08点,让我们感受到的是12月月线几乎光头长阳线暴涨551.84点,最令人鼓舞的是2014年的股指,拉起火红K线竟然立起来1118.70点的旗杆。2014年股指大涨银行股功不可没,不少银行股升幅100%。然而进入2015年元月,银行股爆发出许多负面信息,股价也大幅度震荡,市场上又出现众多唱空银行股的言论,持有银行股等大蓝筹的小散户的心又收紧了。
对于农历羊年银行股的走势,笔者认为用“旧瓶装新酒”来定位很准确。首先,改革不可能立即改变银行业生态,银行主要盈利模式依然还是存贷业务,这是旧瓶子。经济增速放缓,作为社会主要融资手段的间接融资必然放缓,银行业规模和利润增速下调,这也是旧瓶子。而“新酒”是指改革倒逼转型,金融业改革推进,互联网金融入侵,鲶鱼效应下银行金融创新和改革步伐也明显加快,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差异化发展的优质银行出现。可以预见的是银行业的改革转型将加速,民营参与增强,市场化的活力将得到更充分的释放。

其次,横向比较。当前A股上市银行股整体市净率约1.1倍,在全球上市银行范畴内都属于估值洼地,对于境外资金有着足够的吸引力。A股市场已经进入杠杆、对冲、衍生交易时代。股票、期货、期权的投资组合策略将成为主流,银行作为主板指数的核心权重板块,具有不可替代的配置价值,股票期权更是把银行股推向高弹性品种,上证50ETF期权2月9日正式推出将刺激银行板块进一步走高。

最后,纵向比较。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都是在2006年上市的。上市后赶上大牛市,2007年四季度中国银行最高价曾达到7.58元,工商银行最高价曾达到9元,而现在仍然在4元多点,年股息达到6%以上,极具投资价值。上面的空间有多大呀?我们想想看。笔者认为,中国的银行类股票沉寂多年,到了该上台表演的时候了,相信在农历羊年,银行股会有精彩表现,给投资者一个更大的惊喜。
求法修慧

15-04-05 09:59

0
A股银行股与世界主要银行股的估值比较
  我们统计了全世界总资产排名前列的44家上市银行股,包括中国的6家银行:工商行、建行、农行、中行、国开行及交行。通过对这44家银行股各项指标分析的结果表明:与各市场其余38家上市银行股比,中国的银行公司盈利能力最突出,这6家银行的净利润额在44家上市银行股中均在净利润排名前十位的行列,并且中国的银行股盈利增长较快,均为12%以上的幅度,国外银行能够长期保持盈利增长的不多。在估值方面,目前(2014年6月26日)中国的五家上市银行股股价,对应2013年业绩的平均静态市盈率为4.75倍,市净率为0.82倍,远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38家银行股18倍的平均市盈率和1.2倍的平均市净率,同时也低于现在美国市场7家主流银行股12.90倍的平均市盈率和1.14倍的平均市净率。
  2007、2008年前后,全球爆发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冲击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即使6年后的现在,全球经济仍处在危机后的恢复阶段。美联储在2012年9月13日宣布,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和就业市场改善,将进行新一轮资产购买计划(QE3),并将超低的联邦基金利率指引延长至2015年年中。而美国危机爆发前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股价暴跌,这场危机中美国银行股的平均跌幅近70%,直到2009年2月,美国股市才开始企稳反弹,银行股开始大幅走高,即使到现在,美国的银行股仍在继续慢牛爬升中。而与全世界各主要市场银行股的表现做对比,A股市场的上市银行股价值已被严重低估,因为按照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商业银行股价的市净率可以长期稳定在1.5-2倍之间,而目前A股市场上16家银行股的PB只有0.85倍,静态市盈率只有4.86倍,因此具有很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通过对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前美国主要银行股估值情况的分析,选取其最大的7家上市银行,其股价的阶段性高点都出现在2007年前后,然后随金融危机的爆发股价也急剧下挫。在美股 大跌前,美国的这7家银行股对应2007年业绩的平均静态市盈率为18.08倍,平均市净率为2.26倍。进入金融危机爆发阶段后,这7家银行的股价跌幅均在70%以上,股价最低点均出现于2009年2月前后。而现在A股上市值最大的7家银行平均静态市盈率只有4.75倍,平均市净率为0.86倍。其中,市盈率仅相当于美国银行股在危机爆发前高点处的26%,市净率相当于此前高点处时的40%。而美国的银行股这些年来一直稳步上行中,其市盈率、市净率水平势必继续上升。而中国银行股的业绩正处在未来几年仍将高速增长的状况中,这16家银行股在后几年内,动态市盈率将进一步下降到4.41、3.92和3.40倍,这样,A股上市银行的这两项指标与国外市场银行股对应指标的差距越来越大。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