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重磅推出重组计划:优化海外布局迈出重要一步
2015年05月23日06:58 本报记者 李岚 来源:金融时报
出售
中银香港旗下南商股权并重组东盟部分机构业务,首先是使中行的海外机构布局和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运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其次是中银香港的经营空间得到扩展,由香港本地银行升级为区域性银行,发展更有后劲。此外,中银集团在东盟地区的业务发展得到强化,一体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程度得以提高。
“出售中银香港旗下南商股权并重组东盟部分机构业务,将减少
中国银行、中银香港和南洋商业银行在业务和机构上的重叠,清晰、简化管理链条,突出品牌认知,进一步拓展中银集团在香港和东盟地区的经营空间和业务机遇。”5月22日,针对备受关注的中银香港拟出售旗下南商股权并重组东盟部分机构业务的消息,中国银行副行长zj良向媒体如是表示。他承诺,中银集团将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作为最重要的考量,确保为海内外客户提供一如既往的优质金融服务。
前一日晚间,中国银行向市场公告了两项拟议中的资产出售和重组计划,即子公司中银香港拟出售旗下南洋商业银行的全部股权,同时,中国银行在东盟部分国家的
银行业务及资产重组并转让于中银香港。
中行为何实施上述两项拟议资产出售及重组计划?相关交易如何进行,并将对市场及客户产生哪些影响?中行海外战略布局是否会进一步调整?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详细情况,并回答了记者关心的问题。
出售南商 不会造成客户流失
“可以说这是一项‘多赢’的战略举措。”针对中银香港拟出售南商股权的计划,zj良称:“这次中银香港拟议出售南商股权,可以解决机构重叠和资源分散问题,可以简化管理链条,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南商也可以充分发挥其拥有的
独立银行牌照的优势,未来发展空间会更大。”
他解释说,南商拥有独立的银行牌照,是一家历史悠久、经营稳健、信誉卓著的银行。但无论在香港和中国内地,南商的业务与中银香港和中国银行均有重叠,差异化程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和客户的分散。
据介绍,南洋商业银行1949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目前是中银香港的全资附属银行,除了在香港本地经营商业银行业务以外,在内地设有南商(中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在国内各大城市设有分支机构。此外,南商还在美国旧金山设有一家分行,也从事商业银行业务。
那么,相关交易将对中国银行、中银香港的客户带来哪些影响?是否会造成客户流失?对此,中行董事会秘书耿伟表示,有关项目安排将进一步促进集团业务的发展,加快提升集团在东盟地区的客户服务、产品创新推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客户也将会享受到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此次资产出售和资产重组交易较为复杂,需要中国财政部、香港金管局等境内外多个监管机构的批准。”针对交易进展情况,中行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高健称,中行正在按照监管规定的要求,开展项目的报批工作,向监管机构递交申请,在取得监管机构的批准或许可之后,方可推进项目继续进行。
至于选取何种交易方式,高健表示,关于资产出售,中国银行和中银香港将在取得财政部及其他有权监管机构的批准或许可后,在产权交易所以进场交易方式,或按照财政部及其他有权监管机构认可的方式,实施出售。而关于中国银行在东盟部分国家的银行业务及资产重组并转让予中银香港的交易计划,将根据集团内部战略考虑、市场原则及公司治理机制要求逐步推进。
资产重组 优化海外机构布局
“为了更好地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充分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推进中行国际化发展战略,优化海外机构布局和资源,我们经过长期研究和慎重考虑,拟将中行在东盟部分国家的业务和资产重组并转让给中银香港,进行一体化经营。”
不过,具体哪些国家的业务和资产能够纳入此次计划,zj良表示,还取决于有关国家监管当局的批准情况。“我行已经启动了监管沟通及相关准备工作,一旦时机成熟、条件具备,我们将报请董事会审议批准。成熟一家、推进一家。”
据悉,作为香港三大发钞行之一,也是海外最大的人民币清算行,中银香港市场化程度高,资本实力强,产品创新能力强。如果这次重组计划是顺利完成,可以充分延伸中银香港在客户、产品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快进入东盟主流市场,提升中银集团的国际竞争力。zj良表示,中银香港对东盟有关国家的经济金融环境、银行业务运营都已有比较充分的了解,重组之后能够确保业务运营平稳过渡,并会有更好的发展。
而作为此次重组转让计划的目标,首先是使中行的海外机构布局和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运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其次是中银香港的经营空间得到扩展,由香港本地银行升级为区域性银行,发展更有后劲。此外,中银集团在东盟地区的业务发展得到强化,一体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程度得以提高。
“由中银香港负责管理部分东盟地区分支机构,可以让中银香港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一带一路’的服务之中,进一步强化中国银行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服务能力。”中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陈志能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中行在中国大陆之外的4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30家经营性分支机构,其中已在“一带一路”沿线的16个国家设立机构,还有两个国家正在筹设机构。目前,中行已成为全球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专业能力领先的银行,2014年共办理跨境人民币清算240万亿元、结算5.3万亿元,清算量居全球市场第一。
中行公司金融部副总经理李芒介绍,东盟地区与香港在地域和文化方面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中银集团控股子公司,中银香港与中国银行其他众多海外分行、附属机构一起,构成集团构建“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的全球性网络基础。
战略重组 尚不涉及其他地区
据悉,截至2014年底,中行近三分之一的资产在海外,近四分之一的利润来自海外业务。那么,此次资产出售和重组交易是否会对中行未来盈利能力产生影响?今后,中行的海外战略布局是否也将有进一步的调整和变化?
“到目前为止,有关交易还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无法提供具体的财务影响。”中行财务管理部总经理卓成文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总体而言,该股权转让及重组项目的落实,有助于优化中国银行及中银香港的运作流程,减少业务和机构重叠,提升集团的整体资本使用效率。在业务开展方面,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增加协同效应,提升股东的长远价值。
而针对此次转让将涉及哪些分支机构、未来是否会考虑进一步向中银香港转让中行其他海外分支机构的问题,高健回答说:“目前,我们考虑的战略重组只包括部分东盟国家,尚不涉及其他地区。”
他同时表示,转让东盟哪几家分支机构将基于多项条件及因素,其中包括需得到中国内地、香港以及当地的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如有任何进展及决定,我们将适时向市场发出公告。
据介绍,此次重组,不仅是将中行部分机构和业务转让中银香港,更是将相应的市场交由中银香港发展,充分利用中银香港雄厚的财务实力和产品制造能力,提高集团在东盟地区的协同作用,加快提升集团的业务拓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集团在东盟地区业务的长足发展。“以后,中行将不再直接在这些地区新设机构,而由中银香港负责此地区的业务扩张与发展。”高健说。
谈及下一步中行海外战略的思路时,陈志能说,下一步的重点还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大机构覆盖率,未来3-5年争取达到50%,进一步带动国际化的经营和发展。
“此次重组完成之后,会进一步优化我们的网络布局,加强我们在东盟地区一体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程度,进一步提升我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zj良表示:“今后我们坚定国际化多元化战略,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持续优化海外机构布局,提升海外资产和利润的贡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