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5年4月2日今日新闻直播内容:
无处不在的海量数据里潜藏着巨大财富。贵州、江苏等地不断推进大数据的整合与应用,促进整个产业快速发展。
“云上贵州”是一个整合贵州全省数据资源的大平台,成立一年来,收集到的政府部门数据已经有近万亿条。靠着这些数据,“食品安全云”、“智慧交通云”、“智慧旅游云”等“七朵云”已经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
“云上贵州”实现了政府数据的共享互通,在政府治理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相关的大数据产业也得以延伸发展。到2017年,贵州将初步建成大数据全产业链。
而江苏则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在盐城,“健康小屋”计划正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健康数据被采集、分析,记入个人医疗档案,不仅方便市民就医,还能分析出整个城市人口的健康指标。
根据预测,明年盐城的大数据产业将实现产值100亿元。目前,江苏拥有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近40个,2014年,全省大数据产业收入近千亿元。
8月5日,由大数据公司牵头编写的《“云上贵州·智慧旅游云”工程总体设计方案》在贵阳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论证。
据悉,大数据公司将以建设贵州区域旅游生态系统产业链为己任,借力公司贵州智慧旅游投融资载体、旅行生活服务要素整合主体等国企优势,整体推动贵州旅游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贵州旅游资源的世界影响力。
多方发力建设“智慧旅游云”
如何发力贵州智慧旅游产业?邓文华认为,贵州智慧旅游产业发展可划分为分四个层面:一是科技创新层面。即用新技术产品快速建立贵州景区接地电商系统,与省内外成熟电商系统和旅游类运营商快速连通。二是商业模式层面。利用互联网整合思路把贵州旅游上下游产业重新整理再造,真正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商业运营模式。三是旅游产业推动。以智慧旅游云工程为支撑,以大数据旅游营销为引导,把贵州旅游门票经济向大旅游消费经济转型,以此推动景区所在县域或区域一、二、三产业的权重比拉升,最终实现旅游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真正形成贵州旅游生态系统。四是旅游金融资本聚集服务贵州经济建设。即打造贵州旅游主体金融平台,快速进行资本聚集,推动产业加速发展。
日前,贵州旅游集团、
高鸿股份 、贵州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共同出资成立了贵州大数据旅游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省旅游大数据建设的核心载体,全力打造“智慧旅游云”。大数据公司与浙江深大等国内电商知名企业签约,投资2亿余元,共建“云上贵州·智慧旅游云”平台及贵州150个以上A级景区景点智慧旅游项目。
5月30日,省旅游局与
中国联通 集团贵州分公司签署《贵州“智慧旅游云”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全省统一的旅游数据资源交换体系。
根据协议,省旅游局作为贵州“智慧旅游云”工程牵头单位,将全面指导工程建设,并提供项目启动资金和政策支持;中国联通贵州分公司作为主要支撑单位,将协助省旅游局完成工程的顶层设计和规划编制,并为该项目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及建设力量。
10月28日,省旅游局与
中国移动 贵州分公司就“多彩贵州·云上旅游”大数据旅游云应用成果签约,双方将联手利用4G网络推动贵州智慧旅游发展,为游客提供智慧旅游体验。
智慧旅游建设将在全省景区铺开
“下一步,我省将把青岩模式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构建起旅游数据采集的软硬件系统,为贵州智慧旅游云建设打下基础。”据中国联通贵州省分公司何凯迪介绍,“未来一两年内,省内各个景区都将通过标准化的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完成旅游管理、营销和服务信息化体系的构建,从而将旅游行业动态数据采集到‘贵州智慧旅游云’平台。为游客、政府、涉旅企业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各类应用和服务。”
实际上,早在2013年底,中国联通就在贵安新区启动建设占地规模60亩、投资达60余亿元的“贵安云计算基地”,为贵州“智慧旅游云”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目前,贵州联通已经成立了“旅游云”项目组,并启动了贵州“智慧旅游云”顶层设计及平台搭建工作。
省旅游局与贵州移动则拟选取青岩古镇、赤水旅游综合体、黄果树、百里杜鹃、梵净山、荔波樟江、镇远古城、西江苗寨、万峰林、肇兴侗寨、玉舍森林公园等景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双方开展深度合作免费为旅游景区打造产品,通过贵州移动平台宣传推广旅游景区产品,提高贵州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的支撑力,为贵州旅游景区的宣传营销拓宽渠道。
除了逐步将全省景区纳入平台,贵州“智慧旅游云”工程还将整合来自政府部门、酒店等旅游行业的旅游数据资源,建立全省统一的跨地区、跨景区的旅游数据资源交换体系。这一体系的建成将使政府管理更科学、旅游营销更精准、企业服务更优质、游客体验更舒适,为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