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互联网+医疗健康”飓风口下的奋达科技即将携手美国梅奥诊所

15-04-01 07:17 11014次浏览
stockvip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先脑补一段媒体文章:

《全国医疗服务规划纲要》落地 智慧医疗业腾云驾雾

随着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下称纲要)。业内看多智慧医疗产业前景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广药白云山 董事长李楚源昨日表示,纲要发布意味着拥抱智慧医疗的时代来临。阿里健康昨日则表示将加大其云H IS系统在全国范围的布局力度。

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出炉

昨日出炉的纲要显示,未来5年,我国将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 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同时,国家还将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信息动态更新。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

此外,远程医疗服务发展也被纲要提及。纲要已经明确要在2020年前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市民服务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实现就医“一卡通”。

有业内人士指出,纲要的发布预计将刺激智慧医疗行业的发展速度,未来相关顶层设计的政策也有望出台。

海通证券 此前介绍,据预测,给予移动互联的全球智慧医疗健康市场的规模预计到2020年有望达到490亿美元。具体到中国,易观国际的预测数据则称,2014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达到30 .1亿元,同年增长52%,预计2017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

智慧医疗时代将提前来临

“医药健康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最后一块蛋糕。”这是在李楚源的看法,因为现在很多产业越是容易+的,起步越早,而医药健康产业,因为法规比较多,跟互联网的结合才是刚刚开始。

据李楚源透露,广药集团正在以智慧医疗挺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全面拥抱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比较特殊,和互联网的结合相对比较慢,但模式还是可以创新的。在马云入股广药之后,除了原有的电商整合外,对于全面和互联网融合的“未来医院”也在探索之中。

阿里健康副总裁倪剑文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纲要的出台,尤其是健康云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业内企业所乐见的。

“我们希望这个政策出来后,社会、企业、医院的力量去推进和做好这件事。阿里健康作为早已布局这一领域的医院,在当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是可以预期的。”倪剑文昨日告诉南都记者,阿里健康已经就云his系统与国内几百家诊所签订合作协议,与部分三甲医院的合作也已经处于合同商定阶段。

据了解,阿里健康云平台的设想在此前的医疗环境下一度遭受外界质疑,不过,据倪剑文透露,阿里健康his云服务计划,一旦结合阿里健康在各地正逐步推开的药品O2O项目,即类似打车软件的药品O2O项目,将形成一个机遇移动互联的医药内循环或者说闭环系统。据悉,基于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的出台,阿里健康将在近期对云his系统的患者端进行改版,并正式上线医院端产品。

=================================================================

再看一个几天前的专业媒体采访文章,本人关注到并且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

当Apple Watch放弃了健康模块,国内厂商却带来惊喜!

智慧产品圈 >智能硬件

张瑞吟 2015-03-25 00:53:10

标签 移动医疗智能硬件

当前整个移动健康产业都还不成熟。据近日华尔街日报消息,苹果 Apple Watch放弃了医疗健康监测模块,这给近两年一直热炒中的移动医疗/健康产业降温不少。如此,一直专注在这个领域的厂商们该如何找到突破口求得发展?从光聚科技“以动态血糖仪为基点,借助医疗渠道发力打造移动健康服务”产品思路和战略布局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来自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现在有2.5亿糖尿病患者,每年还以5%的速度在增长。同时引发糖尿病足和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中每年有约15%的被截肢了。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不可逆的,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血糖监测和控制。通常医院的检测是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需要进行2~3次的静脉抽血采集,需要专业医生或护士来操作;而个人大多使用家用血糖仪每天需要进行6~10次指血的采集,从而获取到基本的血糖情况。相对于这种传统的某几个时间点上的静态的血糖值的检测方法,动态血糖仪(CGM)能够实时监测患者血糖的变化趋势曲线,并形成分析报告,同时免去了扎手指的痛苦,减少了对身体和对正常生活的折磨,患者能够实时获取高、低血糖预警,而且每天24小时,480组连续血糖数据可以更为有效监测和控制血糖。

动态血糖监测+三甲医院服务+可行商业模式,将三甲医院的服务延伸到家庭里面

中国的医疗体系过于复杂,中国医疗走向“移动医疗”非常之难!另外医疗设备要求采集的数据和分析要非常精准,需要经过CFDA、FDA等一系列专业的医疗认证,方能进入医疗行业应用,不过当前传感器等技术还无法很好满足要求;再者不论是医院医生还是中国老百姓都没有定位好移动医疗产品的价值,医生担心专业性问题(操作等问题)和医疗事故,老百姓又不愿意为慢性病付费,为此现在常规的移动健康设备一直不能放量增长。

摆脱“移动医疗”的产品局限,从“移动健康”和“慢病管理”的角度出发,深圳市光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了一款测量精度在±0.1mmol/L的动态血糖仪产品DS-01 (不配合胰岛素泵使用,不能用作胰岛素用量的依据),并围绕该产品进行了一系列的服务布局。



图1:光聚动态血糖仪DS-01。

光聚动态血糖仪DS-01主要针对I型和II型的糖尿病患者,由微针+生化酶+传感器+蓝牙4.0通讯模块+CPU+纽扣电池等部分组成,具有连续监测血糖、高低血糖报警、数据管理等功能。其微针长度约4mm,直径为0.2mm;电池待机时间为1年。据该公司营销总监高天军介绍:CGM(动态血糖仪)技术比较成熟,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但研发难度相当大,技术门槛非常高;此前只有美国医疗巨头:美敦力德康医疗 (Dexcom)拥有此项技术,光聚与美国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此款产品,光聚合作伙伴花费了10年时间才研发出了有别于美敦力、德康同类产品的两根长度为4mm微针检测的方式,每根微针上面都镀了二十几层的生化膜,一个针贴可支持连续使用7天,一个月需要用到4个针贴。使用时将该设备佩戴在上臂,轻轻一压,用胶贴固定,一开始戴上去会有异物感,10~30分钟内异物感会消失。

DS-01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检测人体体液、组织液的葡萄糖和生化酶(葡萄糖氧化酶)与传感器表面生化膜进行反应,微针探测形成电流,每个电流值对应一个血糖值,使用的第一天需要进行两次指血采集检测的校准,采集的数据会有一定的滞后性,但并不影响效果。该产品每隔3分钟采集一组数据,每天采集480组数据,医院的管理平台每周会发送周报告给用户,用户可以使用Android或苹果的终端接收,
2015年光聚将推出支持动态血糖监测的智能手表方便用户使用。对于连续监测的用户,医院每月生成一份月度报告,同时配有5张处方,包括针对疾病的用药处方、饮食处方、运动处方以及保健处方等,同时患者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医生。

光聚不仅是全球第三家CGM动态血糖仪供应商,更是推出了全球首款移动健康概念的动态血糖仪,这是一款既有APP、云平台、又有专业医疗服务捆绑在一起的产品。据光聚科技董事长于东方博士透露,目前其已经与包括北京安贞医院、301医院等全国近300家三甲医院;多家大型连锁药店达成了合作。为此基于该产品能够为用户提供包括三甲医院、院外患者后续数据、用药分析和跟踪等服务,与中国营养师协会等权威机构合作,还能为患者提供运动和健康指导。2015年产品计划覆盖100家医院,10~20万个患者;3~5年内计划覆盖1000万个患者。

目前该产品已经经过临床认证,获得PCT 6项专利,以及其他类型专利23项,进入了量产阶段,并将于4月16日在与美国梅奥诊所亚太区子公司合作举办的发布会上正式发布“建设全球最大的基于动态血糖为核心的慢性病管理数据库”。基于成熟的应用后,光聚未来还会进一步开发传感器,计划推出血糖算法芯片化产品。

从以芯片为主的方案提供商向中国移动 健康技术引领者转型

苹果Apple Watch智能手表放弃了医疗健康监测模块,这给整个移动医疗/健康产业降温不少。整个移动医疗/健康产业自近两年的热炒过后将渐趋冷静和理性。国内相关厂商如光聚科技也在大量的尝试和试错后开始调整了他们的定位和战略。

自2011年以来,经过四年的发展,光聚科技从一家以国内首家移动健康芯片为主的方案提供商向中国移动健康技术引领者的定位转型,其背后彰显的是他们对移动健康市场的一些独特见解和不小的野心。

“自2011年以来,经过不断的试错和100多家健康管理服务公司的深入交流,我们发现,轻问诊式轻管理式的服务不太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之前以芯片为主的方案提供商的这种定位属于先行者(先烈),尽管光聚拥有多款设计独特、技术领先的移动健康产品,但无奈当前整个移动健康产业都还不成熟。”于东方介绍说,“作为全球第三家动态血糖仪产品的开发公司,我们希望成为中国移动健康技术的引领者。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发现以品牌产品带动芯片等的发展是较为可行的,因此我们现在主要针对慢病管理和医院外管理,推出了健康管理型产品——光聚动态血糖仪DS-01,借助专业渠道如和三甲医院合作去推,回归专业性,借助这种专业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价值内容。” 按照这种方向发展,凭借在传感器方面的核心技术,未来光聚科技将成为一家具有强势品牌产品的公司,同时拥有自己的移动健康大数据平台,简而言之,就是一家拥有:专利芯片+产品+平台+ODM/OEM能力的公司。

就光聚科技当前围绕其动态血糖仪市场的布局以及构建的B2B2C商业模式来看,应该是非常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不过对其供应链整合能力、市场操作能力以及核心技术的研发等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下一步就看其在4月16日发布上的展示和表现能否给大家带来惊喜了。

=================================================================

至此,有人会问光聚通讯与奋达科技有何关联,其实关注奋达的朋友们都清楚的记得2014年2月,奋达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股权投资——以货币资金 1000 万元人民币认缴光聚通讯 120.7729 万元新增注册资本,占 光聚通讯增资后 10%股权,成为其增资后的第二大股东。具体的情况请自行查找当时的公告。

那么光聚与著名的全球健康管理机构美国梅奥诊所合作与奋达有何关联?这正是本文需要大家严切关注的一点,虽然奋达目前仅仅持有光聚通讯10%的股份,但不要小瞧这个10%,去年2014年2月奋达增资入股光聚10%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的时候,光聚的血糖设备正是研发上市前的紧张时刻,如果奋达本身没有很强的技术实力(诸如无线传输、精密制造、云存储等)以及汪CEO早前在美国医疗界的各种活动准备(与美国相关行业巨头洽谈合作,FDA准备等),光聚绝对不可能与奋达达成强强合作的意向。

奋达一直以来致力的是“平台化、生态化”,因此与各个有创新力的合作伙伴进行参股合作是其主要战略,这是未来的裂变增长的坚实基础所在,更别说等到光聚单独上市给奋达带来的投资收益了。

2周后的4月16日光聚与梅奥的发布会,也正式宣告了奋达科技依靠其全面的战略合作策略,站在了“互联网健康医疗”的飓风口下。

敬请共同期待4月16日这一天!


另外,下面再次提示一下奋达科技董事长肖奋的之前的一些话,或许有心人士能够“预见”到一些未来事件:以下截图来自肖董去年的一篇微博 ,地址是:http://www.weibo.com/2885632770/B5CnSETVu?type=comment#_rnd1427842582223

微博具体内容大家也可以自行查看(尤其是下面的评论,笑而不语。。。)


其实,关于奋达科技的其他布局安排还有很多,有的已经发生了,有的正在紧锣密鼓、秘而不宣,但是只要长期跟踪奋达的朋友们都很清楚奋达的全局战略是什么,奋达不仅仅是2013年的大牛,其在2014年整年的横盘蓄势,正是为了在2015年的再次蓬勃!

写下此文之际,正巧公司管理层发布了2014年的分配预案:10送8送1.5元(含税)。而此前的奋达股价也早已经蓄势待发,那么我们就来关注一下市场的各种游资、机构力量是怎么来理解“携手梅奥诊所”这个巨大的题材的吧。

=================================================================

最后再来补充一篇早前的报道,作为信息补充:

几家智能硬件供应链厂商探访记录

上网时间: 2014年05月28日 作者:蒋兴强 我来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

关键字:智能硬件 智能硬件产业链 智能硬件设计

光聚科技:敢于挑战TI的亚洲地位

光聚科技源于中科院和清华微电子 ,从96年开始一直致力于生理传感器的研发,截至今年,SoC芯片(ADC+数字+算法)已经量产第三代,MEMS传感器第二代产品也已量产,第一代2011年量产,具备16位8通道电生理参数采样,第一代心电监测终端产品已售出2万多部。

《国际电子商情》光聚科技:敢于挑战TI的亚洲地位

“我们一直专注心电、脑电、肌肉电等电生理参数的采集和测量,主要面向个人、家庭和社区的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产品。”光聚CEO于东方介绍:“其实我们的产品精度已经可以做到和市面上TI的产品相同,我们在国内的论坛上也喊出过这样的口号,欢迎同行对比评测,TI的产品用在GE,西门子 ,理邦以及迈瑞这样的医疗大厂产品里,但是这一领域更换供应商成本太高,不易进入,所以最终我们将目标锁定在快速增长的移动医疗市场。”

针对可穿戴医疗应用,于东方认为至少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信息采集/交互;区域化社区化以及游戏娱乐化。满足这些要求的产品既能解决需求也产生粘性。仅仅满足于测数据,大部分人的持续动力是不够的。

目前光聚出货的智能手表具备测量体温、心电、脉搏(光照式)和脂肪含量等功能,支持16位8通道采样,8通道可以同时接多个传感器接口。在心电测量方面,ADI和国内神念算是不错的,于东方表示光聚的单通道心电测量成本比之可以降低一半,在5美元左右。

光聚穿戴产品主要的出货渠道为运营商集采,运营商以套餐的形式进行销售,如果用户加收50元服务费,健康数据有人管理,还有专人打电话提醒。听到这里,确实惊讶,内地医疗已经发展到这样的阶段了,还有专人管理和提醒。

于东方预估光聚产品Q2出货数大约为20万,Q3可达60万部。他透露,目前国内多个省市运营商都有可穿戴集采项目,比如云南运营商集采1万部移动血糖设备(100元左右),8000支健康自检设备和3000部手表(2400元)。手表具备计步、体温和SOS紧急呼救功能。目前除了云南,上海、苏州、郑州、太原、珠海等地移动运营商都在推动集采项目。

除了运营商,保险、体检机构和医院也在做,很多医院算是既得利益,不愿采用移动医疗,但这个趋势很明显,只能跟随。我在想象再过几年去医院看病,医生开处方单上不仅有药,还加上几个移动设备,让你带回家自己测,测完回来复诊。

最后于东方透露,目前光聚跟梅奥医学中心(MAYO)国内子机构建立合作,独家定制多款设备。梅奥是全球顶尖的医疗机构,前段时间潘石屹还在微博炫耀终于排队去做了个体检。据于东方称未来梅奥将在国内将开设300家分支机构。 @股天乐 @狄飞惊 @守望高新 @一路向东北 @不动明王
打开淘股吧APP
12
评论(2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淡水轻舟

15-05-19 21:39

0
楼主说推迟一个月 怎么还没消息  无语啊
果果1978

15-05-16 00:12

0
还没消息吗
way6387837

15-05-03 19:55

0
那就找老汪问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hugo968

15-05-03 18:08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16号那天我也致电光聚公司问过此事,对方回答推迟到5月15号,后来看到网上有人说5月9号开,我就26号再打电话去问,结果光聚的总机说此事现在归奋达公司负责,我又打电话去芬达,不过总机说要找具体负责人问。
stockvip

15-04-19 08:01

0
推迟一个月,“好事”多磨,敬请期待!
xujie

15-04-15 07:24

0
好文章一定要顶
蔚蓝木木

15-04-14 18:04

0
dreamlike99

15-04-13 09:03

0
看奋达今天的表现了!充满信心!
dreamlike99

15-04-11 00:18

0
这是我看到最有价值,最具投资潜力的分析贴,奋达科技已经开始爆发,持有一个月翻翻可见。
hugo968

15-04-04 20:29

0
---这么牛逼的题材,这得把股价打到多高啊?
---我觉着,也许能到70元吧?
---才70元?那是成本!怎么也得到100!而且是美金!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