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股市盘面现像记录

15-03-26 16:40 13464次浏览
water0099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越来越觉得有必要记录一些交易日的盘面变化,为以后的交易可以作为指导:

(本人的胡言乱语,仅供自已作为记录,)

2015年3月26日,创业板指 数跌93点,跌幅为3.91%,表面上今天创业板的大跌是由什么zjh要查处一些操控股价的公司而引起的,而且点明了全通教育超图软件 ,本质上的原因还是由于全通教育和创业板指数在2015年3月涨幅过高引起的,(插一句:这仿佛让我想起了2007年6124见顶的时候,好像是当时的中国平安 出了一个什么几百亿还是几千亿的融资的重大利空引起的)从2015年元旦后,创业板指数就连涨三个月,涨的让人心慌,涨的让无数多的新股民纷纷开户进场抢票,照理说,昨天晚上国务院还出台了利好的,国务院部署“中国制造2025”10大领域,可是无奈在涨幅过大的山顶上出利好,相当于是利空。

昨天听四川三台的股评节目,分析师胡科昨天说的还算比较有理,他说,大家应该转换下思维,在大家都看好创业板指数的时候,其实反而是风险来临的时候,像2014年12月中下旬创业板大跌,众人看好大盘蓝筹股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是创业板的最佳买点。当然,话是过了来说,大家都是股神,当时2014年12月下旬创业板大跌的时候,如果不是股市高手和看透政策面的人,是没有几个人能买的,因为正常人的思维,都是买涨不买跌的,可是你想在股市上赚钱,你就必须要克服这种正常的心理活动,所以才会有人有说,能在股市上赚大钱的人都是疯子,的确是,只有经历了看山还是山,这三重境界,修炼成了股市高人了,才能在众人都恐慌的时候,大胆的去抢票。

可是今天的上证指数 却是上涨21点的,当然这要归功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 ,这些国家队资金的护盘,不然今天的盘面会相当难看的。

当然现在的国家层面和资金面都是有利于股市的,个人认为还是在牛市中的,在线教育,互联网金融这些股票在调整幅度够了后,还是会获得资金的喜爱的。当然一切都还是需要边走边看。。。

先写这么多吧。
打开淘股吧APP
7
评论(15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frankleave

15-04-09 22:42

0
好久不上股吧了,学了!
water0099

15-04-09 16:18

0
4月9日收盘了,行情又出现了大逆转,至收盘,创业板指数居然上涨了8.33点,从暴跌140点到上涨8.33点,可谓是震撼人心,而券商股则冲高回落,西部证券从最高涨停,收盘只涨1.15%, 这样大幅度的震荡,发生在创业板指数高位,还是小心点好,我反正不介入创业板股票。。。
water0099

15-04-09 11:51

0
今天2015年4月9日周四,今天早盘,创业板指数暴跌,10点27分,创业板指数一度暴跌139点,而创业板指数昨天也是暴跌68点,盘中也是一度跌近110点左右,但是昨天的盘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像就是,券商股在昨天是集体暴涨,四只券商股涨停,今天创业板暴跌的时候,券商股也是强势的很,东兴证券依然涨停,国信,东方等次新券商股分别涨7个点和6个点,让前期看好券商和重仓券商股的人获得了丰厚的收益,这就是热点的切换,这就是资金的大转移,没有创业板指数的暴跌,没有资金的挪腾,可能券商也依旧低迷不已,券商股以这样一种形势来上涨,实在是让人深思学。。。
water0099

15-04-08 11:21

0
全通教育是A股市场“魔镜”

2015年04月08日 04:43来源:

3月25日,全通教育盘中创出348元的股价新高,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在“互联网++”的风口上,沪深两市有30只股票站上百元。这些百元股的突出特点是小盘、次新、高市盈率、互联网行业。

  如何理性看待不断涌现的“股市一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股王”?如何引导百倍PE的创业板 ?

  其实,没有必要枪打成为“出头鸟”的第一高价股,也没有必要妖魔化新兴产业集中的创业板和股价高企的互联网上市公司。348元的全通教育与百倍PE的创业板,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内地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魔镜”中,投资者可以清晰看到三重叠加的影像:A股优质互联网与高科技投资标的稀缺、IPO饥饿营销的弊端逐渐显现、并购重组与市场操纵的模糊边界。

  在此笔者认为,内地资本市场亟须摆脱资金推动型与坐庄嫌疑的牛熊轮回,以注册制引导股市走向理性繁荣。

  一方面,全通教育为代表的公司股价遭遇爆炒的秘密,在于A股存在一条独特的利益链条,那就是不断并购重组、定向增发、高送转、上市公司+PE模式、基金重仓推升股价等。这些资本运作手段综合使用的结果,便是股价的火箭式推升。

  我们看到,全通教育原有的校讯通盈利模式难以为继,试图打造一个新的学生态圈,布局在线教育,寻找新的利润点。因此,全通教育上市以来,一直在并购。每并购一次,股价即冲上一个台阶。然后再并购,再冲。这些并购也伴随着定向增发,今年一月的定增预案显示,其拟以定增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以总价11.3亿元收购继教网、西安悦各100%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825亿元,公司收购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的定增发行价均为82.87元/股。可以预料,全通教育在去年5月送转后,今年还会推出高送转方案,压低绝对股价。另外,全通教育中公募基金扎堆,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为机构占据。通过以上系列资本运作,乱花渐欲迷人眼,348元的天价便水到渠成 .

  另一方面,面对全通教育绝对股价与市盈率的双高,我们可以指责投资者包括机构的集体非理性,但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优质在线教育上市公司资源的稀缺,全通教育348元股价很大程度上是稀缺性溢价。

  A股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很少,所以和互联网相关的公司都会有所谓的“稀缺性溢价”。A股真正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商业模式的只有十多家公司,正像投资者埋怨的,“如果你不买三六五网 ,就无法在A股投资地产电商概念股。如果你不买全通教育,就享受不到在线教育的风口”。

  一旦投资标的具有稀缺性,就一定会出现稀缺性溢价。美国作为成熟的资本市场,拥有大量优质互联网与高科技上市公司,因此这些公司的市盈率与估值大都较为理性。目前,纳斯达克指数平均市盈率仅为25倍。阿里巴巴作为绩优电商代表,投行给它的估值也不算太高。据大摩研报 ,按2015财年预期每股收益计算,阿里巴巴集团的市盈率为36倍,按2016财年预期每股收益则是26倍。尽管很多中概股业绩呈现高速增长,但整体估值普遍较低,中概股指数平均市盈率约为40倍。

  一方面是在美上市的迅雷股价遭遇腰斩,一方面是乐视网在A股市场遭到爆炒,股价直逼百元,市值最高达到800多亿元。这让中国第一家打破VIE结构回归A股的互联网公司暴风科技感到幸运,尽情享受A股的高估值溢价。

  近些年来,代表中国新经济的优秀互联网公司纷纷赴境外上市,而内地股市因为没有新经济血液注入而缺乏优质投资标的。这些包含经济转型希望的内生性增长胚芽被迫移植海外,而大批无商业模式的平庸企业在国内形成新股堰塞湖。这种反讽,倒逼国内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提速,笔者认为需要以注册制把新经济企业留在内地上市。同时,进行更具包容性和针对性的IPO改革,争取让境外上市的优秀公司尽快回归。

  笔者希望全通教育的爆炒能够倒逼注册制改革提速。只有随着注册制推出,IPO常态化之后新股发行策略的转变,同时对高送转、并购重组加以规范,新股和优质标的稀缺性溢价才会逐渐消除。
柳叶刀xp

15-04-07 20:14

0
谁再制造“530”事件必须严惩!
water0099

15-04-07 20:00

0
这篇新华社的文章保存一下,相信以后有用的到的地方:


新华社:经济面临较大压力 尤需股市提供有力支持

2015年04月07日 19:00来源:

新华社今日再度刊文论股市,称经济面临较大压力,尤需股市提供有力支持。

风来了,想不动都不行。一年前的此时,沪指还在2000点附近苦苦挣扎。仅一年时间,这个中国A股市场的代表性指数已经直奔4000点而去。在为股市喜人表现而雀跃的同时,人们不禁担忧:这样的上涨可持续吗?中国经济基本面能支撑吗?会不会有一个“530”式暴跌等在前方路上?

  股市上涨有其必然性

  交易中的2327只股票,仅有33只下跌,这意味着:一季度几乎所有股票都在上涨;

  涨幅超过10%的股票近2000家,这意味着:随便买一只股票放着不动,一季度都可以赚10%以上;

  涨幅超过100%的股票有235只,这意味着:10%的股票能够一季度创造翻番的收益;

  ……

  这样一组在微信圈流传的统计数据把今年一季度股市的红火形象地描述了出来。

  今年以来,尽管人们对经济基本面仍不够乐观,但A股市场却走出了一波强势行情。截至7日收盘,沪指年内上涨超过22%,中小板指数涨幅逾57%,创业板指数上涨更是超过70%。

  毫无疑问,货币政策微调的预期以及连续降息降准释放出的流动性是本轮股市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去年11月份宣布降息之后,央行今年一季度已经降息降准各一次。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很多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趋利的资金总是往预期收益更高的地方去。资金供给加大,股票价格必然水涨船高。

  那么,当前的股市上涨是否仅仅是资金推动呢?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当前,长期的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在下降,金融系统和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在下降,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这对市场形成很大的刺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项改革举措层出不穷,股市投资热点不断。从“一带一路”到“中国制造2025”,从军民融合到国企改革,从环保到金融,相关板块的股票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正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所言,近期股市上涨,是市场对经济增长“托底”、金融风险可控的认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利率下行、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盈利状况改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

  牛市前景如何

  沪指以几乎未做调整的步伐一路奔向4000点,而企业业绩却没有明显改善,市场估值高企。截至4月7日收盘,上证综指的平均市盈率为17倍,中小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48倍,创业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更是高达90倍。

  这样的高估值是否意味着市场回调在即?牛市是否已经见顶?高善文更是直接抛出一个问题:“即便蓝筹股估值也不那么便宜,在这个条件下,我们是否面临一个迫在眉睫的熊市?”

  由于估值问题导致的熊市什么情况下会发生?高善文认为,总结中国历史经验,一个超越市场预期的熊市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货币政策紧缩。单边的熊市都发生在货币政策紧缩背景下,货币政策紧缩打击了市场估值,并通过经济基本面恶化打击企业盈利,从而形成双杀局面。

  “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以历史经验为参照话,即便在短期之内基本面、盈利面恶化,货币政策总体上也是支持的,而且整个长期的前景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很可能不会出现迫在眉睫的熊市。”高善文说。

  在一些私募基金人士看来,这轮牛市始于2013年,第一阶段是制度性的红利,第二阶段是目前正在经历的结构性红利阶段,第三阶段尚未到来。

  让牛市走得更稳

  尽管当前乐观情绪占到上风,但是面对缺乏业绩支撑的高估值,人们总是心存不安。多位投资界人士认为,在当前资金不断涌入的背景下,估值合理的公司比较乐观,但过于高估的板块存在较大风险,股市最终能否稳住还有待经济基本面得到切实改善。

  回顾上一轮牛市,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股市迎来了难得的牛市行情。然而,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一种狂热的情绪在股民间蔓延,直到2007年11月,一场跳水式的“崩盘”在所难免地发生了。这一切说明:如果没有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基本面支撑,仅靠投资者狂热吹出的泡泡终归要破灭。

  证监会也数次提醒投资者说,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上市公司估值较高、杠杆资金较为活跃的情况下,投资者仍然需要注意市场风险,不要有所谓“宁可买错不能错过”的想法,更不要被市场上卖房炒股、借钱炒股的言论所误导。

  早在去年8月底,新华社就曾发文指出:“无论是中国股市的投资者,还是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经济,相较于指数持续上涨的大牛市而言,更需要的是具有坚实基础的有质量的牛市 。”如今,这一观点仍然成立。

  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是,今年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尤需股票市场提供有力支持,维护股市稳定运行十分关键。多位专家指出,当前,监管层应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引入相对稳定的长期资本,夯实股市基础,呵护市场信心。

  在牛市中,一方面,要把新股发行的权利交还市场,让资金通过股市流入实体经济的通道更加顺畅,这既可以改善股市供求关系,又可以为经济注入动力;另一方面,要做好股市“公平、公正、公开”的守护者,让投资者对股市的长期健康运行充满信心。

  新华社近期论股市一览

  4月06日 新华社:新股发行提速不影响牛市势头

  4月02日 新华社:创业板三月涨千点 估值超纳斯达克巅峰引争议

  3月26日 新华社:创业板遭遇当头棒喝警醒了谁?

  3月20日 新华社:三大驱动因素全面改善 股市巨量快步上行
water0099

15-04-07 16:13

0
4月7日周二,清明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今天的大盘继续大涨,其实只要是懂得了股市真理的人,自然是明白了,在牛市中,周一一般都是大涨的,今天盘中涨的最凶的还是高送转潜力板块
water0099

15-04-03 11:45

0
这篇文章可以读出国家发动此轮牛市的真正目的


发行节奏提速铺路注册制 每月IPO或达50家

2015年04月03日 10:22作者:罗诺来源:

传证监会铺路注册制,将适度增加新股供给,每月最多或达50家。

 一位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内部的原则是在对大盘指数稳步向上的趋势不造成重大影响的前提之下,适度增加新股供给。”

  与市场预期一致,4月2日晚,30家IPO批文如约而至。作为2015年以来的第四批新股,与之前三批有着明显区别的是发行节奏正在明显地加快。

  这30家获得IPO批文的企业中,归属上交所共有11家,深交所19家,其中中小板2家,其余17家皆为创业板。

  截至2日30家新股批文下发之时,2015年以来共有98家企业获得IPO发行批文,其中1月份为20家,而2月与3月则各24家,但到了4月,上升了一个数量级站上了30家之多。

  “目前内部新股审核的节奏都在适当地进行加速。”4月2日,一位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内部的原则是在对大盘指数稳步向上的趋势不造成重大影响的前提之下,适度增加新股供给。”

  “之后平均每个月的新股供给量可能都将保持在30家以上,至多可能平均达到50家。”上述知情人士补充道,但这一数量级别将可能以目前一月一发到两月三发的频率来实现。换句话说就是在今年后几个月中,每一批新股发行的数量将可能稳定30家左右,但可能出现两月内连续发出三批新股的情况,两个月内的新股发行数量则将最多达到百家。

  显然,按照目前对于新股“注册制”落地的粗略时间表推算,这一新股的发行节奏将有助于在“注册制”落地之前尽量将之前的存量IPO“库存”尽可能消化。

  300余家IPO注册制前放行

  对于IPO“堰塞湖”的担忧在近年来都是A股市场的一块心病,在经历了2012年和2013年的IPO暂停之后,疏导IPO的“去库存化”也一直是监管层工作的重点

  2014年IPO重启之后,在经历了2014年年内发行百家的“承诺”兑现之后,在进入2015年这一被市场认为是IPO发行改革的关键一年之时,存量IPO的解决问题更是迫在眉睫。

  “对于IPO发行的安排,一方面是要衡量市场的承受力度,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有关改革政策的实施时间表规划,这两个因素是缺一不可的。”上述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目前A股市场火爆,这为IPO的发行创造了非常好的机遇,自2014年12月以来,监管层内部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对IPO发行进行逐级加速发行,并将根据之后的市场环境来调节IPO的发行速度。

  按照后面可能的发行规划,即每批发行数量保持在30家,由一月一批提升至两月三批,单月平均发行数量不超过50家,这也就意味着包括今次四月初发行的30家企业在内,直到今年年底之前,将最少有近300家企业获得IPO发行批文,至多则将有超过400家企业完成发行。

  据证监会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14家,其中,已过会43家,未过会571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333家,中止审查企业238家。

  显然,按照目前这一提速的发行进度来看,目前这300余家正常待审的未过会企业将都有可能在注册制出台之前完成IPO发行。

  按照此次IPO发行加速后的进度,发审会方面也显然要加快其对未过会企业的上会进度以满足每月IPO的发行之需。

  事实上自3月中旬以来,发审会审核IPO的节奏也已经提前加速。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粗略统计,自3月中旬至今,这短短20余天的时间内,创业板发审委共召开IPO发审会12次,共有24家拟IPO企业上会,超过20家企业获得首发通过,主板与中小板发审委共召开IPO发审会10次,约18家企业上会受审,其中16家企业顺利过会。

  据公开资料显示,一直以来按照监管层惯例,主板共设发审委委员25名,创业板共设发审委员35名,每次发审会皆有7名发审委员组成发审小组。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则是,在IPO发行节奏加码的前提之下,审核节奏必然也同时与发行节奏相适应,若真达到两月发行近百家新股的发行规模,那么也就意味着发审会也将必然承受在两月内发审审查近百家新股的压力,那么在加速审核的压力之下,原定的发审委能否在保持审核数量的基础上保持审核质量呢?尤其是近年来有关IPO欺诈以及造假发行的案例层出的情况之下。

  “IPO发审关注的重点也已经在近期的审核中有所转变,自2014年中重启IPO发审审核之后,审核的重点便主要集中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信息披露的完整、及时、合规性,以及公司运作的合法性,对公司经营和行业不做实质性判断,这一审核标准的转变也可以视为向注册制过渡的表现。”上述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注册制的事实对于监管层而言最重要的转变就是实现监管的重心后移,将之前的对于IPO事前发审的严厉把控转移到上市中和上市后的监管,更突出中介机构的作用和责任,强化事后的责任追究。

  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则是本届包括主板、中小板以及创业板的发审委任期都将在几个月后到期,其中创业板发审委是8月到期,而主板和中小板的任期按规定则即将在5月25日到期。

  “本届发审委的确将是中国证券市场最后的一届发审委,基于一些特殊性和过渡时期的过渡安排,这一届的任期的离任时间将会被推迟,一直延续到证券法修法完成后至注册制正式推出才能算完全完成其历史使命。”上述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了之前市场的有关发审委“延期”的说法。

  新三板扩容转板将突破

  对于IPO注册制的实施时间表,市场预期似乎已经没有太多的争议。

  注册制的实施前提必须以《证券法》修法生效为提前,而从目前《证券法》修法的进度来看,有消息称有望在4月底修法初审。

  如果按照这一修法进度,不出意外的话,《证券法》的修法将有望在10月完成三审而最终完成修订,如此一来,在2015年年底之前正式实施注册制则是大概率事件,而一时间也与之前市场预期相吻合。

  在IPO发行的有关改革路径与时间表已经逐渐清晰浮出水面的同时,作为与之对应的,也同样是架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新三板公司的发行和转板机制的政策突破也同样正面临着改革的时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随着IPO注册制落地时间窗口的临近,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规模也将提速上扬,而同样,新三板的挂牌规模也将在今后两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新三板挂牌数为1572家。

  “以繁荣多层次资本市场为目的,尽快架构起成规模化的新三板交易市场,今年新三板将可能有近3000家企业挂牌,至2016年,新三板公司挂牌数将达到超过6000家。”上述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表示。

  作为另一个新三板公司的重要功能——转板机制则被许多公司视为曲线IPO的重要途径,随着注册制的即将落定,新三板的转板制度是否也将顺势推出呢?

  “目前对于新三板的转板制度也一直在研究之中,但这一制度的落地需要有A股IPO有关制度的改革为依据。”上述知情人士坦言,这也就意味着新三板的转板制度或将在注册制落地之后在2016年中正式推行。
water0099

15-03-30 22:06

0
感悟“追涨杀跌”:追涨杀跌乃正常人之本性,没有谁一入股市就不是这样的,那只能说明此人有病。但是在股市想要赚到钱钱,必须要克服这个正常的思维,因为主力是狡猾的,是逆人性而动的,哎,无耐啊!
water0099

15-03-30 13:20

0
2015年3月30日周一,今天的上海大盘和创业板指数又一是一喜一悲,下午一点十五份,上海指数涨72点,创业板指数却跌48点,银行,券商纷纷大涨,前期涨高了的互联网+股票纷纷大跌,股市上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涨高了要跌,跌多了要涨,可是在正常人面前,又有多少人能克服心中的最原始的欲望而买跌卖涨的!!能够达到这种境界,那么必是水平极佳之人!!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