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毫无疑问,1950年的股价极其低廉,
道琼斯指数还没有超越1929年的高点。著名的财经杂志《巴伦》在1952年的一期中选出全美50家杰出的公司,其中35家在股市上是长期输家。整整一代人在对牛市的期待中老去。1954年出版的《财富》杂志反应了这种心态,它的封面文章是《华尔街已经过时了吗》。此时,美国的企业生意兴隆,但股票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令人昏昏欲睡。每100个美国人中,仅有4个人持有股票。(大富翁点评:深刻理解股价极其低廉和整整一代人在对牛市中的期待中老去这两个现象的关系)
46、福布斯400富豪榜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投资高科技成长股的投资者,这或许是因为有成功趋势的投资需要具备相互矛盾的能力:既需要具有预知下一一个新兴事物的能力以及抓住机遇的勇气,又需要是一个怀疑论者,具有在这个新兴事物被更新事物取代之前放弃固执已见的灵活性。那些长期僵化、固守科技股的投资者会发现自己的纸面富贵迅速蒸发,这样的情况未来还会再次发生
47、以格雷厄姆的价格买费雪的股票
48、“电脑技术的发展使得投资者过于关注过去无穷的数据,”谢尔比说,“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致力于从过去找到未来。”华尔街的历史上最有价值的总结就是,历史从来不会一成不变地重复过去。
49、“以1年、3年甚至5年的时间看,股票是危险的,但是放明10年、15年却是不同的景象。”克里斯说,“我父亲当年进入股市时,正好赶上牛市顶峰,但经过了20年之后,他当初的糟糕已经开始无关紧要。在给股东的信中,我们一再重申:我们在跑马拉松。”
50、戴维斯投资检查清单摘录:销售的产品或服务永不过时、能保持最低成本,公司具有低成本优势、在一个成长的市场中,能占有主导地位或能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公司、财务强健的公司
51、戴维斯坚持数十年的标准:找到低于十五倍市盈率,同时拥有7%~15%成长率的公司
52、当买家认为任何 价格都不算高的时候,他们在上扬的市场上跟风而上;等到卖家认为不惜血本都应该抛出的时候,等待他们的是财富粉碎机。克里斯和肯持有的朗讯科技股票,也是这种遭遇。但是,总体而言,他们还是坚持了以合理价格购买可靠的成长股的原则,就像他们的先辈一样。他们依靠戴维斯双击来提高回报率,而不是押注于热门投机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