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个人摘抄

15-03-23 08:43 30106次浏览
一颗苹果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看过很多大神的只言片语,有些只是点亮达不到收藏的目的,特开此贴,边学边记录,不过,有料的内容越来越难找了。谢绝跟帖。
打开淘股吧APP
40
评论(49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一颗苹果

19-03-07 20:11

0
·· 原创: 只会做龙头  2019-03-07 17:23只看该作者(-1)·
0859前两天封板明显做庄资金所为,非市场合力,类似品种远离。假若持仓,尾盘开板后快速落袋为妥。对冲仓位一般分散持股,在同一品种上只用半仓或更少做T。
并非连板品种就强,要选市场合力强势品种。
一颗苹果

19-03-04 22:56

0
很多人说市北高新模仿的是东方通信,殊不知模仿是模仿不出来的。模仿只会导致加速,加速必然缩量。情绪从高潮到退潮,缩量的结果就是天地板。同样是支流同样是高位的人民网岷江水电,主力就聪明很多,和地主同呼吸共命运,地主哭的时候也跟着哭。注意是假哭,股价并没跌周五市场情绪修复期,地主家丧事办完了,这二个农民顺势拉板,继续新高能抗住情绪退潮期不补跌的,后面情绪修复期都可以看高一线。————大成路旁
一颗苹果

19-03-04 22:43

0
·· 原创: 丁一熊  2019-03-02 13:01只看该作者(-1)·

股市,还是做投资更适合,做长一点,
  低位,买定离手,有钱可补仓,几年后,碰上一个大牛市,一定有大收获
  这样做,一点不影响你的工作,家庭
  普通家庭,在股市一两个周期轮回中,有个5倍收益很容易做到

  大多人接触股市,是牛市后半场进入,还学会追热点,所以最后会吃大亏
  不是套在顶上难翻身,就是止损止损再止损,割肉割的只有一点点皮,很可怜
  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很多股票,其实不错,几年熊市,在底部也会腰斩再腰斩
  所以我经常说,为什么牛市,一支最普通股票,从底点起来,也很容易5倍6倍
  因为,压低了,涨个1-2倍才是恢复,依然是底位,还没起跳
  但中间过程扑朔迷离,所以你完全可以不用管它,别看盘

  所以,在熊市不要怕,不要恐惧
  要敢于去买,买靠谱的低位股票,套住就套住
  未来一旦涨起来,也是会很快很快的
  我以前讲过,股价运行的大致规律
  所以不割肉炒股法,更有实际价值

  股市
  最忌讳就是,朝三暮四,其实你聪明不过市场的
  什么热点呀,市场主线呀,量能呀,我啥都不知道,投资一样丰厚
  跳出市场,模糊一点,长远一点,云淡风轻

——————————————————————————
现在两市翻倍的股票才100多只,机会多多,路还长着呢,千万不要怕高,量是不会骗人的
一颗苹果

19-02-28 08:53

0
·· 原创: 十万起家  2019-02-27 20:45只看该作者(-1)·
 炒股最重要的事是选对时势,就是要做市场真正见底后的右侧交易,春节前暴雷这么多,市场见底了,我们现在看回来挖坑的问题股,就是跌得最惨的那一批是涨得最狠的,而问题一个也没解决,同样的是茅台早几个月前发业绩预告显示增长乏力了,招行也有研究说增长乏力,因为见底了所以全都涨回来近新高了,人寿暴了近两百亿的业绩雷,因为在右侧所以疯涨。  
  a股都是这样,见底了就可以无视利空,在跌势中任何利好都算不上利好。
一颗苹果

19-02-19 10:14

1
而要想走出来,以我浅薄的见识,首先要学会空仓!
  空仓是稳定盈利的前提!什么时候你能明白这句话的内涵,什么时候你将步入稳定盈利的行列。
  做短线的要学会空仓,例如在短线情绪高潮分化后,没有新热点转换,要空仓,老周期走到尽头,要空仓,等等。
  长线要学会做趋势,下跌趋势要空仓
  震荡势要学会做好节奏。节奏错了要空仓,等待下个节奏的新起点。
  先写这么多,有跟帖讨论的再聊。
一颗苹果

19-02-19 09:13

1
· · 原创: 涅盘重升  2018-07-04 12:07只看该作者(-1)· 
  最简单的我告诉你:
  今天涨停的,炸板的,都记录下。
  第二天哪些有大肉的,哪些没肉的,哪些大亏的,记录下。
  然后心里多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涨停这么高溢价?为什么这个炸了能反包?为什么这个好板却大幅低开?为什么这个节点前涨停板炸板率高?为什么这个股上板大盘就走强了?以及很多很多为什么,多问,多思考。你就自然而然能得出很多结论。 

· · 原创: 涅盘重升  2019-01-23 22:39只看该作者(-1)· 
最近精神状态很差,一个是股票上犯了低级错误大亏,以及一些乱七八糟别的原因。  
  今年1月份的作为完全不符合18年写的展望,细节,训练,心态,没有一个方向有所提高。每天花费在股票上的时间太少了,总是请假提前下班偷懒,专注度也差,玩玩手机混时间,毫无股票上的灵感建树。
  可惜每次都只能大亏后才有所警醒。  
  最后再给自己休息几天。
  等春节回来,每天的学任务必须完成,每天盯盘4小时,盘后4小时,周末4小时的时间绝对不能偷懒,不做完不睡觉!
  ————————————————————
成功之人必有可取之处,自己曾经也是这么复盘的,但这两年荒废了太多,账户也很诚实的反映了自己的状态。
说生活中的种种事情耽搁那是找借口,真实的状态是小富即安,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愿成长。
上学的时候读书是痛苦的,因为要下苦功夫,没学好可以说是不感兴趣。
现在成人了,靠这个吃饭养家了,而且口口声声说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可真正付出下苦功夫了吗?
认真读了哪些书籍?盯盘认真吗?复盘到位吗?看似每天在看股票,真正花了多少有效时间呢?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一颗苹果

19-02-17 11:45

0
·· 原创: 涅盘重升  2019-02-16 09:47只看该作者(-1)·

  股票学其实像科研工作,最终要的是成果,有时候你研究了几天,得出了个结论,结果接下来实践验证却发现是没用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那么你几天的时间就是等于浪费了,毫无价值。有时候,你仅仅是因为看到股票一个现象,或者高手一句话,突然得出灵感。那么这几秒钟的价值可能超过了几年的价值。

  所以还是看自身情况制定学时间,一天多少时间学你是感觉充实而愉悦的,比如我平常就3小时,做得不好就4小时,如果你学是痛苦的,那么其实并不适合做股票,

  我现在的感悟,学的话最重要一点是细致,千万不要走马观花。
  首先每天都要做的,今天有哪些可以把握的机会,什么仓位配置,什么买点。昨日涨停股,为什么有的溢价高,有的溢价低,卖点怎么把握。炸板股为什么炸,怎么避免。然后在看昨天的复盘,是否有问题,是否能改善。
  然后还有一些整体盘面上的东西可以研究。就比如这两天,为什么柔性屏2.12晚上能发酵的那么厉害?为什么2.13晚上发酵的更厉害,更加强了?这期间到底怎么操作比较好?
  你要比别人更强,你就要更加细致,更加深入事物的本质,发现别人没有意识到的规律,我很建议看看mao*选集,人与人的差距不在智商的差距,而在于思维模式的差距。
架势

19-02-16 09:30

0
当看到举例航空股的时候已经不想再看下去,而且以这种方法举例说明PEG没用,实在是太儿戏了。如果真的想证明PEG没用,拜托不要那么多假设,应该用一些真实例子说明。
一颗苹果

19-02-13 15:23

3
·关于赌博·

痛的领悟 假如你有工作10年存了100万。你拿去赌了。一个小时变成200万。这时你是什么心态?

你过去辛苦10年赚到的钱现在1小时就赚到了。在惊喜之余你会变得不平衡,因为赢钱否定了你过去的努力,让你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怀疑,找不到努力的意义,你会对你过去坚信的一切都变得不再坚定。

紧接着开始患得患失,这样能赚钱工作就没必要了。所以你还想赌,但是你潜意识里仅存的那点理智却不断的告诉你,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赌下去的未必赢钱。于是欲望与理智起了强烈的冲突。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空虚,极度的空虚。你只能用花天酒地来麻醉自己,你开始享受,不再想一切。吃喝玩乐。

然,当你享受过后你的欲望最终战胜了你的理智,而这压到骆驼的最后一根草正是你这种享受让你舍不得,你喜欢上了挥金如土的感觉。

而只有赢钱才能让你继续这种生活。

于是,你又赌上了,然后开始输了,输了一点你还能保持平静,超过4分之1,你有点慌了,超过3分之1,你开始冲动了,终于,一半了,剩下一半了,你把赢的都输回去了,这时你收手也没什么,但是这一进一出看似没什么,但是,你过去的思想,生活方式,你的所有一切已经被这一进一出彻底的改变了。

最后的最后,你还是压了最后一把,这一把,承载了你过去的十年,它沉重了,沉重得使你喘不过气,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你输了过去的10年,不止是存款,还有你人生的想法,生活的态度,等等的一切。

你终于回到现实了,你终于知道错了,可是你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你只能不顾一切的去翻本,谁又能接受过去的10年以这样的方式失去呢?但是,就算你能翻本,你能保证翻本后不赌吗?也许开始的时候你这样想过。但是你想用你有10万时候的理智来压制你赢到100万时候的欲望吗?别扯蛋了,你只是在尝试用你有限的金钱来满足你无限的欲望,知足常乐吧。

玩下去只能是轮回。赢钱只会颠覆你的价值观,就算你一直赢下去,你也会是人群中的另类,只会患得患失,极度的空虚,怕输,对自己能一直赢下去产生怀疑。你永远不会幸福,赌徒总在走昨天的老路,期待明天的幸福,却从未想过珍惜今天。

你永远在追求别人所挥霍的,你永远在挥霍别人所奢求的。幸福从来就在你的一念之间。回头吧,朋友,胜负早已定,赌只能越来越死。时刻提醒自己三句话。不赌便是赢。千日砍柴一日烧。赢钱是过程,洗白是结果

炒股是不是和赌博一样呢?如果收益来的不正当,不持续,高风险是不是和赌博一个心态?

作者:飞翔的小乌龟
一颗苹果

19-02-13 14:18

1
相同的利润,相同的增速,为何两家公司估值相差5倍?投资者必须明白的受限制盈余
 2018-12-24 00:00手机/巴菲特/

A股市场中有不少人喜欢用PEG这个指标,该指标由史莱特在《祖鲁法则》书中提出,它以PEG=1作为一家公司合理的估值标准,也就是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0%,合理PE=30;利润增速20%,合理PE=20……
在我看来,PEG是所有估值类指标当中最愚蠢的一个,没有之一。我们来看下面4家公司,它们今年的利润都是100万元,年化增速均为6%:
公司A:这是一家八九十年代的报纸公司,它是巴菲特笔下最好生意的代表,可以“永无止境地以每年6%的比例增长,而且完全不必对运营资金做追加投入,也就是说股东可以有每年6%稳定增加的纯现金流入”(1991年致股东信)。所以我们采用DCF模型,假设永续增长率6%,股东折现率10%,得到公司A的估值=100/(10%-6%)=2500万元,对应的合理PE=25。
公司B:这是一家极具人气的连锁火锅公司,可以想象为海底捞。它不像报纸那样,可以在无新增资本投入的情况下就坐拥每年6%的增长,海底捞若想获得利润的增长,只有投资开新店。而海底捞的品牌商誉实在太强,“新开餐厅一般在6至13个月内实现现金投资回报”(摘自海底捞招股书),所以只需要很少的新增资本投入就可以换来像公司A那样6%的年化增长,我们假定这个新增资本投入占净利润的比例为10%(其实完全可以用50%的再投入换取50%以上的增长,事实上也是这么做的),采用同样的DCF模型,得到公司B的估值=100x90%/(10%-6%)=2000万,对应的合理PE=22.5。
公司C:这是一家普通制造业公司,不具备任何特许权和经济商誉,所以它无法像公司A和公司B那样用很小的新增资本投入就换来利润增长。我们假设公司C若想获取6%的年化增长,每年需要新增投入资本为当年利润的50%,相同方法得到公司C的估值=100x50%/(10%-6%)=1250万,对应的合理PE=12.5。
公司D:这是一家航空公司,产品同质化、顾客无品牌意识、竞争激烈、成本高企,是一门糟糕的生意。南方航空2010年的净利润为64亿,过了7年只增长到68亿,而固定资产却从797亿剧增至1583亿,可见新增资本投资回报率非常之低。我们假定公司D需要将每年净利润的80%再投资,才可以获得6%的年增长,相同方法得到公司D的估值=100x20%/(10%-6%)=500万元,对应的合理PE=5。
所以你看,同样是100万利润、年增长6%的4家公司,它们公允估值对应的PE分别为25、22.5、12.5、5,最高相差了5倍,这是PEG阵营怎么也无法解释的(PEG认为合理PE应该都是6)。当然,以上粗糙的DCF估值计算只是为了说明问题,若想精确计算还是应该用分段模型,并设定更精确的参数,这是题外话。
送走PEG,我们把注意力投向真正有含金量的问题:为什么公司C和公司D,扣留了相当多的利润,而盈利能力依然只能维持如此低速的增长呢?
费雪在经典著作《怎样选择成长股》中给出了两个原因:
一是有些公司为了维持现有的竞争力,必须在某些资产上面做新增资本投入,还举了零售店装空调的例子。

类似齐装空调的案例,我也切身经历过。有一次我去广东调研一家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材料商,老板信心满满地告诉我,“我们准备投资建一个新工厂,采购了几台全新的隧道式真空干燥机,虽然价格比较高,但是能帮我们显著节约生产成本,从而提升明年的盈利水平”。然而,当我今年年初再一次走进他办公室的时候,听到的却是“唉,真想不到,XX和XXX(竞争对手)也这么快用上了跟我们一样的新技术,现在价格也没之前那么好了,17年的利润没达到预想目标。”
关于这一现象,巴菲特在股东信中也多次提及,其中在1985年的信中,他做了一个著名的“抬脚跟”比喻:

费雪提出的第二个原因,是通胀的影响。假如有一项价值500万元的固定资产在使用5年、折旧至0被淘汰后,公司发现他们需要花600万才能买回具备同等生产能力的设备,那么这5年公司就相当于“扣留”了股东100万的利润,同样因通胀引起的“利润扣留”事件,也同样在应收账款、存货科目中上演。以下是费雪的原文(有些拗口):

以上两个原因造成的追加资本投入,都无法为公司转化为真正的盈利提升,但它们却让原本属于股东的一部分利润被永久“扣留”,这部分被扣留的利润,巴菲特称之为“限制性盈余”。也正是“限制性盈余”的存在,造成了公司ABCD天壤之别的估值差异。
在巴菲特的投资体系中,“限制性盈余”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会计报表给出的净利润仅仅是分析的起点,而真正有意义的是股东利润(股东利润=净利润-限制性盈余)。但遗憾的是,人们在谈论股票时永远将净利润、市盈率挂在嘴边,即使券商研究报告也是如此,限制性盈余和股东利润却一直被忽略。也许有一天,当有人100%全资收购了D公司之后才会发现,报表中的净利润怎么只能停留在账面上,好像永远都无法落入自己的口袋。
当然,要准确计算“限制性盈余”和“股东利润”并不容易。娴熟的财务技巧,对生意的充分了解,都是必不可少。以我的经验,没有一个适用于全行业所有公司的万能公式,当我准备在财务报表中抽丝剥茧的时候,会发现手术刀下的每家公司,它们内部的机体结构都互不一样。
幸运的是,我们有两个很好用的过滤器,可以快速筛查出大量的公司C和公司D,这两个过滤器是:
(1) ROIC (投入资本回报率)。这个指标与ROE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分母不仅有净资产,还加上了有息负债(注意,无息商业负债是公司靠实力欠的钱,不应计算在内),它反映了每个单位的投入资本能创造出多少盈余。
一般而言,ROIC高,往往是经济商誉在发挥作用(《这五大要素,让你发现好生意》的第1点),ROIC低,说明需要大量的资本再投入(通过扣留利润、举债或增发新股)才能换来微薄的利润增长。在ROIC这台过滤器下,公司CD们就一下子现出了原形,下面摆出几家A股公司:

但是ROIC,我认为它还是不够完美——首先,分子采用营业利润也应当比归母净利润更加准确,其次计算增量应该比计算存量更加重要。所以我创造了这个指标,新增投入资本回报率,热心的朋友可以帮我计算一下哦:

(2)营业利润率。这个指标展示了公司销售产品的价格高出成本的比例,该比例高,要么是因为成本控制好(典型如福耀),要么是该产品附加值高(绝大部分是这个原因),具备提升售价的潜力,而提价的增长模式,就是公司A模式,增长的利润100%为股东利润。
由于喜诗糖果早已成为加州每个家庭圣诞节时的必备元素,巴菲特可以每年都给它涨一次价;苹果手机依靠着与用户生活的深度关联,iphone一年一个价,消费者们仍然愿意每年多掏500块钱留在IOS内——这些产品的高阶效用(《这五大要素,让你发现好生意》的第3点),正应了那句“价格是你所付出的,价值是你所得到的”。
读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意识到了,同样利润、同样增速的公司ABCD,为什么它们的内在价值存在天壤之别,我们又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发现它们。最后,忍不住还想嘱咐一句,以后不要再一个PE走天下,也千万别再拿出PEG了,好吗?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