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个人摘抄

15-03-23 08:43 30098次浏览
一颗苹果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看过很多大神的只言片语,有些只是点亮达不到收藏的目的,特开此贴,边学边记录,不过,有料的内容越来越难找了。谢绝跟帖。
打开淘股吧APP
40
评论(49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一颗苹果

19-07-18 21:09

0
·· 原创: 哪一剑的风情  2019-07-18 20:50只看该作者(-1)·打赏赞(2)咖啡卡 
 一个超短玩家的一年是可以这样度过的。
  每年都有1-3次的大型投机沸腾期,时间大多维持10-15个交易日级别的。这是必须全身心、高仓位参与的时期。目标是完成30-60%的资金收益率。
  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日子都是在低能量潮的时期中,满足交易的自我需求以及交易感觉的维持。收益的期望值是10-20%
  凭着各自不同的偏好,阶段性的耐心捕捉特定题材的机会。比如新股、重组、高送配甚至套利等等。收益的期望值是10-20%
  靠着坚固的防守意识与防守能力,尽最大可能的回避掉指数的主跌段,以及成交量的极度低迷期。
  靠着复利的神奇,靠着防守,争取获得年收益50-100%,以及伴随而来的良好的自我愉悦感。
  月有阴晴圆缺,农民种地都有播种,休闲、收割。高潮之所以令人血脉喷张,就因为低谷的寂寞衬托。职业玩家的松弛有度,更符合大自然的特点,也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以上是在已经成功完善了自我的交易系统之后,靠时间这位朋友,走在不段复利的康庄大道之上的了。直至资金的日益增长与个人的能力出现瓶颈,出现冲突。进一步的发展要靠个人的进化能力与人生价值观的追求了。

  引用龙飞虎大哥的经典语录,主题兄共勉
一颗苹果

19-07-18 19:19

1
·· 原创: 长征短跑  2019-07-17 21:45只看该作者(-1)·打赏赞(3)咖啡卡  转自知乎

  排名第一的答案,固然说得不错,不过还是少了点实质内容
  我来认真贡献一点干货吧
  先提示一下,这个回答,会很长。有心的朋友,请耐心看完
  (5月19日更新,兼答复提问)
  ————————————————————————————
“聪明的人”,是什么样的?

  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聪明,无非是说他这样:
  博闻强识;
  能很快地理解一样事物;
  能举一反三;
  考虑问题更周全;
  ……
  或者我概括一下高票答案的话:聪明,就是能够用最短的路径去解决问题

  这句话包含了三层意思:
  你需要知道,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途径
  你需要了解,每一条途径的方式和成本
  最后,你需要能够在所有路径中,用最短时间做出最优的选择
  好了,如果要你用两个词概括这三层意思,你会怎么概括?

  答案就是:

  信息量  和  效率

  一个聪明的人,他跟其他人所不同的就是:
  他拥有更多的信息量,以及更高的效率

  一个人,要怎么样,才能获取足够多的、有用的信息量?
  答案很简单,就两个字:训练
  训练,就是大量的学、阅读、吸收

  一个人,做事情,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率?
  答案还是那两个字:训练
  训练,就是大量地做,做多了,效率自然就高了

  且别忙着高呼:这不是废话么!
  我可不是来卖鸡汤的:)
  我想说的,不是这种老生常谈,而是一个被很多人忽略了的东西:

  转化率

  是的,信息量是有转化率的

  所谓转化率,就是:你能够输出的信息量/你接收到的信息量

  转化率越高,表示,你对信息的利用,越彻底,越有效

  解决问题,永远是看“输出”,而不是看“存货”
  你肚子里有很多货,没用,你要能用得上
  信息量100,转化率10%,远远比不上信息量50,转化率100%
  后者,明显比前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

  ————————————————————————————

  怎么提高信息量的转化率?

  转化率低的人,对于某个东西,他知道,也认识,但需要的时候,它很难立刻出现在思维中,或者说,他需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去再度“获取”它
  转化率高的人,对于某个东西,他完全不用思考,便对它的一切了如指掌

  举个例子:
  对于同样一个技能,没有信息量的人,就好像需要打开技能面板,找到它,点击,使用;
  转化率低的人,就相当于把它放到了快捷栏,点快捷键就能使用;
  转化率高的人,则是将它变成了被动触发技能,满足条件自动使用
  是不是很酷?
  其实每个人都有类似的体验。

  你学打球的时候,一开始是不是花了很多心思在姿势上?怎么运球,怎么带球,怎么投篮……而到后来,你根本已经不需要在姿势上下功夫。你的手会告诉你:怎样发力,怎样握持,怎样运动。这已成了一种惯
  你学外语的时候,是不是先从背字母开始。到后来,学得深了,看到一个单词,还会一个个字母去辨认么?不会,你的眼睛会立刻告诉你:这个单词由哪些字母构成

  这个过程,就叫做内化

  内化,就是将从外界输入的信息,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从书上看到一个知识点,怎么记住?
  在心里把它讲给别人听,说清楚了,你就记住了
  这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那么,问题变成了:如何内化?
  答案依然是:训练
  不过这里的训练,指的是:大量的思考

  一种技能,你学了,应用了,千锤百炼了,你的身体就会惯它,继而将它变成一种本能
  同样,一个信息,你接收了,应用了,在脑子里千锤百炼了,你的思维就会适应它,继而将它变成思维的一部分

  一个聪明的人,跟常人的区别,其实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思考的时间和频次,比常人多得多
  走路,休息,任何时间,都可以去思考
  看到一个事物,常人可能会满足于“哦,这样”
  而一个聪明的人,会去问“为什么是这样”

  举个例子:(为叙述方便,下面用第一人称)
  有一次我住进一个小旅馆。房间不大,只有10平。感觉却很舒适。比起几百块一晚的酒店也毫不逊色。
  有些人可能就在微博上发一句“这个旅馆真不错”
  但我就会去思考:是什么因素给了我这样的感觉?
  于是我注意到这些:
  角落的书桌和橘黄色的台灯;
  暖色调的墙体;
  浴室的净水系统;
  桌子比一般桌子稍高一点点,刚好符合我的身高;
  桌子到床的距离很合适;
  照明系统的位置,互不干涉,功能区分很鲜明,不会显得乱;
  ……
  这些因素,单独拆开来看没什么,但放在一起,就显出一种浓浓的人情味。
  这些思考的结果,就随着这一次住旅馆的经历被我记住
  当我回忆起这次经历时,就会同时想到这些东西

  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但假如某一天,我要给一间旅馆提建议,这些细节,很可能就用得上
  或者说,我要写一篇关于用户体验的文章,这些东西也可以作为例证使用
  这就是输出
  这个  注意——思考——记忆  的过程,就是一种内化

  我之前在另一个问题下说过:
  如何利用碎片时间?
  别人是用来阅读、休息、发呆,但聪明的人,是利用碎片时间来思考
  走路的时候,等公交的时候,搭地铁的时候,等电梯的时候,都可以思考
  思考什么?
  什么都可以思考
  你要留心周围所有的信息,先接收,然后再思考

  比如,这个路段的摊贩为什么特别多?是不是这个路段的人流量比较大?或者是停留时间较长?为什么?在这里消费的人,会是些什么人?

  诸如此类

  这些东西,你都可以记着,有必要的话,记下来,随时翻看
  其实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思考的过程中,你会一步一步地去演练分析的方法

  从这个现象能推出什么样的结论?
  从这个结论中,能发现什么可供利用的机会?
  这个结论是否严密?
  如果不严密,问题可能是出自哪里?
  ……

  这些,都要靠一次又一次的思考,才能熟练

  经过了这么多的训练,再有类似的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时,你还会无从下手么?
  不会,你会轻车熟路,比那些没有经过这种训练的人,娴熟无数倍

  这时,在其他人的眼中,你就是一个聪明人

  很多时候,聪明的人,无他,只是在思考上比普通人花了更多时间而已

  这样的思考,我称之为:

  思维训练

  亦即:

  创造一个情景,让你有机会应用和输出你所接收到的信息

  ————————————————————————————

  *内化了的信息,如何运用会更有效率?

  持之以恒地思考,就能成为一个聪明人了么?
  其实也没那么简单
  信息是被内化了,但如何有效率地运用,同样是一个问题

  我的方法是:

  建立思维模型

  当你思考得多了,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其实都是有本质上的联系的
  说穿了,它们的核心问题,其实都是一回事,只是形式上的不同而已
  这时,你就可以将它们统摄起来,放到一个分类里面
  然后,对不同的分类,建立不同的思考模型
  遇到类似的问题,先判断它属于什么分类
  然后,套用思考模型去分析
  最后,根据细节修正你的分析结果

  DONE

  这应该是最干的干货了:
  将问题分拆,找出最本质的特点,以此为依据,将其归类

  通过反复大量的思考和尝试,建立关于这一类问题的标准思考模型

  遇到问题,先分析,再套模型

  DONE
  就这么简单
  具体的做法,我就不展开讲了。前面已经讲了方法论,请大家自行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最后,请再记住下面两点:
  一个聪明的人,应该懂得从纷纭复杂的问题中,将核心抽象化出来
  一个聪明的人,应该懂得从系统的高度,去统摄一类问题
  这就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心法

  ————————————————————————————

  回过头来看看一开始的描述:

  博闻强识:
  看到一个知识点,为什么你记不住,别人能记住?
  也许只是你看过就算了,别人是在心里将它翻来覆去地讲得透透彻彻
  可参见:你有哪些秘籍、心得(各方面皆可)?

  能很快地理解一样事物:
  事物都是有“本质”和“联系”的
  对一个东西,你思考得越多,就越容易将它归类,并归纳出这一类事物的本质
  接触到新事物时,将它套进去就可以了

  能举一反三:
  同上。你思考得越多,对于事物间的联系就越清晰
  对于同样一个事物的可能性,你能想到的,就会比其他人更多

  考虑问题更周全:
  因为每一个问题,都是你在心里演练过N遍的,甚至都来来回回修正过好几次了,怎么可能不比别人周全?

  ……

  就是这样

  ————————————————————————————

  总结:

  一个聪明的人,他的特征是:
  更多的信息量

  更高的转化率

  更高的效率

  如何达到这些目标?
  学
  信息量永远只能通过学去积累

  内化
  只有内化了的信息,才是有效的信息

  训练
  同一个问题,你练得越多,速度就越快,就越不容易出错

  ————————————————————————————

  在知乎答题,也快半年了
  感谢各位的支持
  在这里认真码了这些字,送给看到的每一位朋友
  还是那句话:
  希望对你有用:)
一颗苹果

19-07-09 11:33

0
· · 原创: 大土  2016-06-16 11:07只看该作者(-1)·
说到学历问题。其实大部分人有一个误解,以为一个高学历的人,就应该干一些高科技的事情。这就是谬论了。我经常说的逆势思维,就是这个意思。
  知识其实是无价的,我并不认同知识无用论。同样一个问题,一个拥有知识的人和一个庸俗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一定是不同的。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所以,土大师这个人虽然庸俗不堪,但我认为应该多读书。如果你不是特别讨厌学校生活,学历能高就高一点。你在学校里学的很多东西,其实n年以后都忘记了,就象你吃过的饭,都变成屎排出去了。但你还得吃饭,就象你还得学一样。你曾经学过的东西,其实已经流淌在你的血液里了。
  读书让你会思考。就是这么简单。一个会思考的人,在面临困难或挫折的时候,能够更冷静的面对。
  所以,高学历与你应该从事的职业之间有充分关系,但非必要条件。
一颗苹果

19-07-03 21:50

2
·· 原创: 主题投资者  2019-07-02 21:45只看该作者(-1)·
  短线操作就是这样,本来好好的,突然有一天,就莫名其妙开始亏钱,买什么亏什么,而且是大亏。
  说明什么?说明市场变天了,你只能降低仓位防守,然后等买什么都赚钱的时候把仓位再加重。
  事后说原因没意思,盘中就要有感觉,然后果断把资金锁定,不要重仓就行了。
  你不能因为亏钱就改变自己的模式,乃至自己的信仰,除非没在市场赚到钱。
一颗苹果

19-06-20 12:55

0
·· 原创: 克拉美书  2019-06-19 22:27只看该作者(-1)·
打赏  赞(420) 咖啡卡
  收到这么多论坛网友的祝福。我非常感动!多谢闽都和各位朋友!谢谢你们!
  股市我今年也恢复了高频操作,的确现在的市场不管是模式还是风格较过去都有了不小的变化,我一度非常不适应。
  核按钮,资讯强驱动,各种利益链条等等,这些挑战,都得直面。
  但超短也好,中线也好,都有恒古不变的核心规律。模式,手法都是表象,虚心学,反复观察揣摩就能适应。
  A股积重难返,最难的是缺少资金,没有成交量。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回避掉低效的低成交量时期,弱氛围时期就能减少大部分回撤。股市其实比的是你尽量少亏,结果自然就赢了。
  科创板在即,未来也许更多的超短博弈的战场得在那儿了。
  涨跌幅的扩大,博弈的空间倍数增加。短期没有大小非,朝阳行业的小公司的突破性成长可能。政策扶持。
  这些都决定了未来几年最大的机会所在。
  但涨跌幅扩大,对心态,技术的考验会非常之大。各方面尚不太成熟的投资者一定要谨慎控制。一定不要杠杆去玩科创板!
  你爱他,就送他去科创板。
  你恨他,就送他去科创板。
一颗苹果

19-04-26 09:23

0
·· 原创: 北京知春路  2019-04-25 23:59只看该作者(-1)·
  市场带量大跌 且上证 深证破了30均 创业板均线粘合 走平 今天一阴全穿 300 50还良性 这是牛市以来第一次破30均 所以不能简单类比之前这轮牛市的行情了 回看14 15年牛市 上证一共破了3次30均 且第三次就股灾了 30意味着中线逻辑型资金的稳定性 中线资金不稳定 市场是没有主动做多力量的 只能寻找卖盘衰竭点和支撑做反弹 这是一个减量博弈过程 市场会逐步缩量到企稳 才能重回升势 这一段估计不太好做 用小周期过渡 套利为主
一颗苹果

19-04-18 20:48

0
涅盘重升 2019-04-18 17:01 
一个昨天午后是分歧状态,今天走强是加速,筹码稳定,龙头能买到而且安全。一个昨天午后就一致了,晚上发酵更一致,好的直接大单一字买不到了。

一路向北99:
升大,你说的汽车没有一致可以上1进2,*为什么没有先手不可以上1进2? 
——————————————————
买在分歧,卖在一致,加速期持有,等待变弱。
一颗苹果

19-04-09 09:03

0
smlzx 2019-04-08 22:22
龙头兄感谢分享,兄今天的仓位应该比较重,你是如何判断今天的氛围适合重仓出击呢?上午收盘大盘量能放大,但受创业板科技股拖累一直走低,盘中怕大盘放量滞涨看调整,故明明DM强,却不敢上,如何克服?你在上大麻品种的时候是如何考虑的呢?谢谢!
作者只会做龙头:2019-04-08 22:32
上周仓位就已经很重了。
  今天开盘后持有的重仓品种表现符合预期,当天有足够的安全跌和足够的对冲仓位,加重工业大麻主要基于周末消息发酵,0990率先突破新高。午后2565的封板再次加强了这种预期。
  板块里2565/0990/2118三个突破新高,其他品种值得期待。
  板块龙头或前列在大盘调整时分时很稳定,这也是盘中切换的底气所在。
  因为有仓位对冲,市场出现最坏情况时可以减仓降低风险。
一颗苹果

19-04-08 09:16

1
·· 原创: 吾知讲乜  2019-04-07 22:30只看该作者(-1)·
  做周期涨价,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要相信,产品可以无限上涨。
  只要达到一定的利润,要么有替代品,要么就会有新产能,并且如果利润越高,时间会越快。这点必须要坚信,特别是在中国,缺乏核心的技术。
  我没读过多少书也知道好像资本论有一句话:如果利润达到100%,资本家就会走险。
  换而之是我们只是在市场的特定风口中享受市场的溢价罢了,别把自己所做的股票定位于全球唯一,一旦行业或业绩不及预期,先观望为上。
一颗苹果

19-03-28 19:54

0
· · 原创: 江南神鹰  2013-08-14 21:29只看该作者(-1)·
  大妖出自迷茫,龙头来自烂板。说得好!抓住了炒股最重要的因素,抓最强的股票!不过,股市很复杂,核心的东西还是支撑股价上涨的题材是不是够新够大,如果过多纠缠于形式,难免舍本求末。这句话反过来,迷茫产大妖,烂板出龙头,成立吗?未必吧,100个迷茫出得了一个大妖吗?200个烂板出得了一个龙头吗?
  不是不赞成楼主的成果,而是想说,不经思考,见了烂板就追,追到龙头的概率是极低的。板可以烂,但必须烂而不弱,什么是烂而不弱?首先,烂的原因不是无力封板,而是无心封板,两者的区别需要经验;其次,烂要烂得有道理,如  002229   鸿博股份,7月25日的烂,完全是因创业板暴跌4%而顺水推舟形成的烂;第三,烂板次日不跌反涨是烂而不弱最后的验证,还是002229  鸿博股份 7月25日尾盘勉强上板,次日不补跌却巨量平开立即上涨,这就是典型的烂而不弱,大牛无疑!
  所以,龙头来自烂板,烂板未必成龙头。如何从众多的烂板中找到龙头,这就需要你的慧眼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