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买进150001

15-03-18 15:10 8742次浏览
文成达达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市场选择向上突破

卖出部分160220,买进150001
150001今年8月结束封闭,改成开放指数基金,带杠杆
目前折价大约8%
还有5个月时间,有安全垫
市场之所以还折价交易,无非是对于行情比较犹豫
如果等大家形成一致看好的预期,150001理应跟其他杠杆指数基金一样是溢价交易的
下半年的深港通也为150001这个深证100指数基金加分
值得期待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1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文成达达

15-04-01 21:46

0
深证100今天新高,收复昨天全部失地,强于上证,深成指
深证100指数去年涨幅较小,今年补涨开始
版块轮动,券商貌似调整完毕
超大权重股还没开始第三浪主升浪
任何预测指数都是徒劳
这里进场,承受最大的指数回调应该不会低过上证3400点
预备接受这个亏损幅度,3800-3400=400点回落,
赌指数的巨大上涨空间
历史新高之上
文成达达

15-04-01 21:15

0
399330涨2.05%
150001 涨3.57%
净值涨3%
净值1.888,市价1.739
折价(1.888-1.739)/1.739=8.56%
文成达达

15-04-01 13:10

0
卖出 160220
追回 150001
满仓
折腾一下,筹码少了不少
牛市不宜折腾
文成达达

15-03-31 16:58

0
160220
当前1.201
净值截止昨天1.192
溢价0.75%
申购加赎回的费用应该比这个高
最大 的坏消息出来了,市场看来已经反映了
有多少人去申购?直接买进160220即可
这里160220的价格应该是安全的
文成达达

15-03-31 16:51

0
关于国泰民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恢复申购等业务(限制大额)的公告查看PDF原文
关于国泰民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恢复申购等业务(限制大额)的公告
1.公告基本信息
基金名称  国泰民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简称  国泰民益灵活配置混合
基金主代码   160220
基金管理人名称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国泰民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
公告依据  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国泰民益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招
  募说明书》等相关文件的规定。
  恢复申购(限制大额)起始日  2015年3月31日
  恢复定期定额投资(限制大额)起始日  2015年3月31日
恢复相关业务的起
  限制申购金额  100,000元
始日、金额及原因
  限制定期定额投资金额  100,000元
说明
  恢复申购、定期定额投资(限制大额)  为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
  的原因说明  益
2.其他需要提示的事项
  (1)本基金于2014年12月26日公告并从该日起暂停本基金的申购及定期定额投资申请。
本次公告定于2015年3月31日起恢复本基金的申购(限制大额)、定期定额投资(限制大额)申请业务。
  (2)本基金的所有其它销售机构及本基金的直销网点自2015年3月31日起,恢复接受单个基金账户对本基金的日累计金额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申购、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申请,如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的申购、定期定额投资本基金金额超过人民币10万元(不含10万元),本基金管理人将有权拒绝。
  (3)在实施限额申购、定期定额投资业务期间,本基金的赎回等业务正常办理。本基金取消或调整上述申购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限制的具体时间将另行公告。
  投资者可登录本公司网站www.gtfund.com,或拨打客户服务电话400-888-8688咨询
相关信息。
  风险提示: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利益。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旗下开放式基金前应认真阅读相关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本公司保留对该公告的最终解释权。
特此公告。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5年3月31日
文成达达

15-03-31 15:00

0
今天卖出 150001
买进 160220
文成达达

15-03-30 22:10

0

深证100涨2.14%,
净值涨  3.15%
150001 涨 4.92%

净值1.836
市价1.707
折价7.56%
文成达达

15-03-30 16:33

0
人民日报:A股已处牛市中 把握牛市“红利”
2015年03月30日 07:50来源: 采编:东方财富
字体:大中小|已有448人评论,共857970人参与讨论|用手机讨论
人民日报刊文力挺牛市,称股市上涨对投资者和经济全局有双重红利。

  ■股市表现既受整体发展环境的影响,又反作用于经济基本面。因此,股市上涨不仅能给直接参与的投资者送来“红包”,对于经济全局同样有不可小视的“红利”

  全国两会以来,A股市场出现一波连续上涨,上证综指轻松突破近7年的新高。尽管与历史高点相比,目前的点位还在半山腰,但从成交活跃度、个股火爆度以及新入市投资者蜂拥而入的场景来看,A股市场确实已处在牛市中。(推荐阅读>>>人民日报:股市不惧经济下行压力 牛市含金量在提高)

  股市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既受整体发展环境的影响,又反作用于经济基本面。因此,股市上涨不仅能给直接参与的投资者送来“红包”,对经济全局同样有不可小视的“红利”。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借力来之不易的牛市之势,加快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和改革攻坚,将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牛市可以成为增强发展信心的“加油站”。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增速放缓是重要特征之一,对此本无需大惊小怪。然而,前两年股市疲弱时,经济增速的些许下降往往就引发股市大幅下挫,股市下跌反过来又加重对前景的悲观情绪。如此循环往复,对经济发展显然没有什么好处。反观牛市背景下,投资者对数字变动的“脱敏”程度提高了。虽然目前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前行道路上也还有不少风险和挑战,但股市上涨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基本面并未因增速放缓而发生逆转。股市信心高涨,提振了全社会的发展信心,让人们能够更加平和、积极地看待新常态下的种种新现象。

  牛市可以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股市说到底是资源配置的场所,其重要功能就是将资金输送到最有效率、最有前景的领域。静观此轮牛市,尽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都在上扬,但最受投资者追捧的还是与深化改革相关的板块,以及新兴成长型行业,这表明投资者对相关上市公司有良好期待,也将带动更多资金进入这些领域,从而强有力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可以预见,随着制度的逐步完善,以股市为代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的覆盖面将不断扩大,并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金融主力军之一。此外,牛市将促进我国的直接融资规模再上台阶,对于金融业自身的转型也有重要意义。

  牛市可以成为化解改革阻力的“润滑剂”。进入“深水区”的改革,其效应较为复杂。对于亟待加速的资本市场改革来说,同样如此。有些改革利在长远,却不免有短期阵痛;有些改革利在整体,却有可能触及局部“奶酪”。一些改革举措如果在疲弱市道中推进,其负面效应往往会被放大,并对改革形成阻力。以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为例,在熊市中被提及时,经常和股市扩容联系在一起。而在牛市中,市场就把目光更多地放在积极方面,对改革持翘首以盼的姿态。这样的氛围下,改革进程无疑会更加顺畅。

  当然,牛市“红利”的释放也是有条件的。它需要各方面因素良性配合、循序渐进的牛市,而不是充满投机味、烟花绽放似的急促上涨。在A股历史上,也曾有过多次快速上涨,却摆脱不了“牛短熊长”的结局,痛快一年痛苦三年,负面效应显而易见。因此,在目前的好形势下,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提示,以及打击股市坐庄、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保持股市在理性的轨道上运行,方能趋利避害,将牛市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并为投资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快慢机

15-03-30 15:28

0
文成达达

15-03-30 15:15

0
立春:  道可道,非常道
· 转帖: 依奇克里克  2015-03-29 22:50 只看楼主(-1)  浏览/回复1085/6 ·

  道可道,非常道
  
  
  规律是用来被遵守的还是用来被打破的?这是一个问题。
  
  应该说,99%的时侯,是用来遵守的,只有1%的时机,是用来被打破的,今天,我们可能就站在这1%的时段上。
  
  在资本市场,指数涨多了就跌,跌多了就涨是一个基本的规律,但每隔一个较长的时段,这个规律在程度上就会被打破,持续更长久的趋势,或出现更为可观的涨幅,这种情况,更多的出现在上升态势中,毕竟从长远看,经济总量的发展总是向上的,资本市场也一样。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信息产业和互联网的出世,人类史上最大程度推进社会生产效率提升的工具走到了产业化的发展阶段,美国资本市场,尤其是纳斯达克很快走出一波创纪录的超级行情,在多个维度打破了过去市场上涨的规律,上升幅度,上升斜率,持续时间,对投资标的的评判体系等等,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后来遭遇崩塌式下跌,但是放在更长一点的时期上看,当年纳斯达克的上升烈度和斜率,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指向是有很强的预言能力的,因为今天,在纳指再度挑战15年前的那个历史高点时,赋予它核心能量的那些元素,仍然是当年市场为之心动的那些,只不过经历15年的发展,他们早已从传说落实到现代产业的每一个细节中,正在发力把新经济完全现实化,智能产业时代已经是现实,正在深化和全面展开中。
  
  现在人们知道,当年打破股市运行规律的,是新的产业革命元素。
  
  中国股市就诞生在新兴产业革命发生前后,只不过,因为经济发展状况、意识形态和经验为零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股市不是一个成熟的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不具备资本运作和配置作用的功能,只是一个还有很多计划经济思维支配下的经济辅助工具;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随着认识的不断提升,最关键的是,随着经济总量的持续上升,国家和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中国股市正面临一次质变,过去多年来形成的许多规律,运行态势上,评判体系上,时间周期上等等,可能都面临着一次突破。
  
  以前我曾在多篇文章中表达过一个看法:中国政府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不够充分,对资本市场的作用不够重视,对资本市场推动经济的能力估计不足,故而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货币总量持续累积和多个产业产能出现过剩之后,对随之产生的社会矛盾显得有心无力,应对措施效率不够的问题;
  
  “资本市场有多么重要,主事者到现在还是不能深刻理解,如果再这样下去,财富的崩溃将是必然,因为你不会理财,财如流水,你不能疏通,蓄备,管理,到处不平衡,一处堰塞湖,一处龟裂干涸,一处又泛滥成灾,好好的活水都成了腐败之水(产权流动,借壳),无水之处又急需灌溉(产业培植),堰塞湖积压一旦爆发破坏力巨大(低效率伪蓝筹过多吸纳资金),产业转型要不是被很多没必要上市或上市过多占据资金的国企央企抢了先发机会,怎么会拖到今天还不见明显的起色?房地产怎么会被熊了再熊毫无财富效应的股市逼的新高再新高?没有保值增值效应的资本市场如何让各路暴增的资产寻找长期安全的归宿?”
  
  这段文字是我以前文章里对整体经济现状的一个概述,可以看到许多核心问题是需要借助资本市场来解决的,令人欣喜的是,走到今天终于在认识上出现了转机,中国迎来了资本市场的非常道时期,许多固有的规律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打破,因为我们同时迎来了多个质变元素。
  
  资本、资本主义和资本市场经过一系列的曲折、积累和发展,一点点走出来,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的产物,不是空想出来的;近现代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是穷困了太久的缘故,人们曾经无比真诚的仇恨资本主义,那是因为几乎没几个人尝过资本在手,恒业在身是个什么滋味,什么感受,怎样应对,怎样在守业的基础上还能不断增长,相比从前,今天大多数中国人有业有产有积蓄,财富的保值增值需求是极为强烈的,在这一功能上,传统银行储蓄和近年来兴起的房地产等都没有持续大规模承接的能力,只有资本市场才有这个能力,也只有资本市场可以在做好资产管理的同时,完成最佳的资产配置,从而保证资产的升值保值,这是第一个质变因素。
  
  全面深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引进混合式所有制形式,进一步加强市场无形之手调控经济的比重,是第二个质变因素。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势必要求一个具备国际化能力,功能完善,健康成熟的资本市场,打造国际资本的运行枢纽,为容纳更大规模的资金做准备,这是第三个质变因素。
  
  新兴产业的全面升级,在几乎是全部产业中掀起大规模改造与升级,全面智能化时代启动,这是建立在全球整体经济基本面上的,是第四个质变因素。
  
  新产业的培植和旧产能的升级改造与淘汰,这一本来就应该由资本市场主力完成的事情,过去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这个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产业资本与资本市场合力推进,也将在未来的实践中积累经验,这是第五个质变因素。
  
  这五个大的质变元素,都在近期或未来交汇,资本市场要做大事,当然不会拘泥于几个简单的数字评判,今天很多分析师保持相当谨慎的心态,还是因为视野所见有限,或者简单粗暴的认为那就是资金泛滥的结果,与实体经济无关,就更是不及格了;与经济全局相比,股市本身也有它的参照系,在某个阶段,就估值而估值,是要犯短视的错误的;当然市场也不会脱轨运行,人们的谨慎与担忧情绪也是是一个很好的热度保障,不至于从一开始就走上疯狂。
  
  现在我们看到全社会资金向资本市场转移的现象,这个事件才刚开始,相比过去,它很明显,很扎眼,它将一直持续,虽然短期对股市的推升制造了一些疯狂,但是长期而言,这令主航经济的舵手长舒了一口气,就整体经济而言,资本市场的泡沫,相比全社会资本长期睡银行,缺少流动,或者长期淤积在它不该呆的地方,对整体经济所造成的损害,要小得多,可控的多,也有意义的多;资本去了资本市场,就是到了机体循环的主动脉里,继而可以服从整体的经济配置,而不是分散成无数个体外循环,明明是低效率的腐烂部分,却不敢下刀割除,因为怕引发大出血。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还不成熟,还在粗放式发展阶段,机构占比太小,专业理财还是不及散户群体,所以一旦行情火爆,就还会出现胡乱炒作的现象,比如什么消灭两元股,三元股之类,或者把新兴概念炒到无以复加的高位,而成熟市场,行情再火爆,也有破产或关门的企业,也有大把的一元两元股,炒作新概念也会有制衡力量,从这个角度上衡量,中国股市发展之路还长,但是要发展的前提,首先要经历全民参与,然后资本有长期驻扎资本市场的意愿,各路资本也要有在资本市场长期运作的心理预期,这个过程,是需要一个较长的牛市来培养的,也需要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来增加比较效应,长远看,想靠短期的暴涨来留住资本是不可信的,资本的增值保值是长期的任务。
  
  
  有了这个要求,就会倒推资本市场尽快成熟与完善,比如固定分红,比如退市的淘汰机制,指数编制的合理性与代表经济发展的典型性,资本配置能力的持续加强等等,只有财富效应的长期体现,才能真正开启资本市场对社会乃至全球的长期吸引力,现在只是这一漫长进程的开始。
  
  在引发中国资本市场变化的五大质变因素里,全社会资本保值增值的需求推动力最大,持续性也最好,引起的变化也最深刻,它将让各相关方面必须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其他的四个质变因素也意义巨大,只是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展开论述。
  
  去年年底回国期间,曾有朋友问我对那一波行情怎么看,让我给下个定义,我说这是全社会资本第一次动起来,不是短期脉冲,应该看作是“惊蛰”,现在,新鲜血液正在全面加速流入,也造成短期疯狂,大震荡也在所难免,但相对资本市场正在经历着的,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