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买进150001

15-03-18 15:10 8737次浏览
文成达达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市场选择向上突破

卖出部分160220,买进150001
150001今年8月结束封闭,改成开放指数基金,带杠杆
目前折价大约8%
还有5个月时间,有安全垫
市场之所以还折价交易,无非是对于行情比较犹豫
如果等大家形成一致看好的预期,150001理应跟其他杠杆指数基金一样是溢价交易的
下半年的深港通也为150001这个深证100指数基金加分
值得期待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1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文成达达

15-05-07 10:59

0
接回 150001
文成达达

15-05-06 16:32

0
今天将 150001 换成了 160220
防守一段时间
文成达达

15-05-02 21:34

0
高盛:A股有50%可能在6月份进入MSCI指数
2015年05月02日 13:14来源:
字体:大中小|已有23人评论,共61696人参与讨论|用手机讨论
  从去年年中开始,高盛一直看好中国股市,其中A股将进入MSCI系列指数就是理由之一。最近在与政策制定者交流之后高盛指出,中国监管者非常关心加入MSCI指数的问题,愿意做出调整来达到后者要求。在最新报告中,高盛指出MSCI有50%概率在6月份宣布将A股纳入其基准指数,如果今年无法加入,明年纳入指数的概率接近100%。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有一些积极因素支持A股今年进入MSCI指数,比如A股从成交量和市值来讲已经分别是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市场,“沪港通”提升了外国投资者参与A股的便利度,此外推动A股进入国际指数的政治意愿也非常强烈和清晰。

  不过也有一些因素阻碍A股立即进入国际指数,因为“深港通”还没有开通,而且目前“沪港通”仍存在配额限制和其他交易障碍,高盛分析师如是称。

  高盛预计,如果A股在2016年加入MSCI指数,加上已经纳入其中的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 ,按照当前价格,到2017年年中,中国权重将分别占到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非日亚太指数的31%和29%。

  高盛在报告中写道:“这将给中概股带来300亿美元资金流入,给A股带来170亿美元资金流入。”

  如果100%纳入指数,中国将占到MSCI基准指数超过40%的权重,累计资金流入可能高达1500亿美元,不过这个过程将是缓慢但持久的,高盛分析师如是称。
盖四方

15-04-30 13:17

0
确实如此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文成达达

15-04-30 13:11

0
又全部买回了 150001
超级大牛市,踏空比套牢悲吹
这个位置,宁可大幅回撤也不能踏空
拿着钱不知道干什么
满仓迎接大家预期的中级调整又何妨?
文成达达

15-04-29 10:01

0
大幅度减仓 150001
文成达达

15-04-28 07:49

0
150228鹏华银行b就要上市
文成达达

15-04-27 16:36

0
刚电话 150001 的管理公司
8月12日到期后,转为LOF,同时取消瑞福优先,瑞福分级,只保留150001
基金分数还是36亿份
提前公告
大约停牌1-2周
复牌后按照LOF基金跟踪深证100指数,没有杠杆。
份额自由变动
文成达达

15-04-27 15:12

0
文成达达

15-04-27 09:12

0
独家调查两融现状:1.7万亿融券仅占万五实难扩大
2015年04月27日 05:02采编:东方财富
字体:大中小|共9056人参与讨论|用手机讨论
据统计,截止至4月21日,两融市场中,融资余额1.73万亿,占比99.49%;融券余额89.12亿,占比0.051%。
  点击查看>>>融资融券数据

  ===本文导读===

  两融余额突破1.76万亿改写新高 “新玩法”出现

  两融合规补丁再升级:部分券商或将叫停绕标交易

  两融余额较年初增长近七成 四角度揭示投资路线图

  独家调查两融现状:1.7万亿融券仅占万五实难扩大,券源受制成本收益不成比

  在券源利用率是50%的情况下,券商自会有收12%的费用才能覆盖机会成本,而融券费用最高的是10.35%,所以就融券业务单独核算并不赚钱,券商做的动力不大。

  据统计,截止至4月21日,两融市场中,融资余额1.73万亿,占比99.49%;融券余额89.12亿,占比0.051%。

  两融余额分化严重,数年来未有改观。

  4月17日,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上交所、深交所四单位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融券业务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称,支持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融券交易,扩大融券券源,充分发挥融券业务的市场调节作用,将扩大融券交易和转融券交易的标的证券至1100只。

  据理财周报记者采访获悉,监管层目前只指出大方向,更多操作细则仍待出台,如基金公司参与的具体操作方式;融券业务在短期内发展速度仍然有限。

  融资融券业务存在什么问题

  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的第三个年头,一系列问题在牛市中被放大。

  融资业务向来比重较大,通过杠杆撬动资金引来不少投资者,资金门槛曾下降到5万,杠杆曾放大至2倍,最终引起监管层的注意与全面检查。

  而融券业务余额却远远不及前者。

  华南一家大型券商两融负责人表示,融券业务做不大来自多种原因。“投资者对融券的需求不高;客户对牛市看多;券源不够等等。”

  中信建投一名营业部人士表示,公司基本上能够满足客户的融券需求,若有券拿不到,可以进行预约。但客户对融券业务并不感兴趣,客户对这轮行情普遍看多。

  深圳证券一家知名营业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我们这边客户参与度还行,我们券源充分,客户若有需求,我们当天就能把票给到客户。”

  “我和我的圈子里面做私募的对融券都没有太大兴趣,因为券是有限的,资金似乎无限的,而且因为是个股 ,不好把控,风险较大,不是没搞头,可以偶尔阶段性地搞,但需要很高的技术,所以我没有太大兴趣。”深圳一家私募公司总经理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如果真的要做空,我直接做股指期货就可以了,中证500上证50很丰富,能满足我所有的需求。而且目前我们用股指期货不会做空,而是放大一些杠杆做多。现在我们等的是个股期权落地,到时候就好玩了。个股期权尽管也是针对个股,但杠杆较大,容量也较大,可以开多单,也可以开空单,理论上是无限的,只要你有对手盘。”

  华南一家上市公司两融人士表示,“其实这么多年来融券没有发展,私募基本上放弃用融券来做风险对冲工具的安排。不是说他们没有需求,而是如果市场上券源比较丰富的话,他们可以构造出很多交易策略,他们的需求应该是很大的。”

  上海一家私募公司总经理表示几乎没做过融券业务,牛市里多数希望通过做融资业务,但有些股票价格确实太高想融券,但问题是融不到券。“目前市场上有融券的需求,但券都被那些搞量化对冲、高频交易的垄断了。现在很多做T+0对冲交易的都在着急找券,”其表示,“不过我们在牛市里也懒得做空。做空并没有那么好做,牛市里不论再烂的股票也可能涨起来。等到融券通道打开后,牛市也到了末期,才希望更多的去融券。”

  该私募总经理表示不少做T+0对冲交易的都在着急找券,而对于券商来说或是赔钱赚吆喝的买卖。

  “一些专业投资者做融资融券套利,当天借、当天还,获取利益。他们是机构投资者,议价能力强,我们对这些客户推出的服务是融资融券T+0免息,纯粹是为了吸引专业投资者成为我们的客户,为他们免费提供券源。单独核算没有收益,从扩大影响力等方面可能能带来间接综合收益。”北京中型券商信用业务内部人士称。

  该人士认为首要原因是客户没有太多旺盛的需求。“我们有客户,比如机构、上市公司大股东先把券借出去,但现在没有人要。作为战略投资者不想减持,如果能把券借出去,权益不减少,也不影响投票权,每年还有收益,还是有出借欲望的。”前述北京一家中型券商信用业务内部人士称。

  券源困境一:自营券挖掘殆尽,成本难以覆盖

  然而,培养融券市场,券源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据了解,此前券源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来自券商自营盘,二是通过证金公司借,即转融券。

  然而,首先在自营券方面,券商已遇到困境。

  上述华南上市券商两融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在自有券方面,证券公司能挖掘的券基本挖掘完了。“每个证券公司挖掘自有券都是通过自营部门去做的,但就目前来说,经过数年的发展,证券公司自营部门能提供的券源已经发挥到它最大的限度。”

  他向记者解释,“现在市场行情正处在激烈的时期,对自营来说,他们有尽快变现的需求以保持流动性,这对自营很关键;在这个时间点上,自营不能进一步大规模地扩张自营券规模,融券券源规模也无法相应地扩大。所以就现状券源达到目前水平的情况,可以看出基本上是各家券商已经最大限度挖掘自有券源了。”

  而前述北京中型券商信用业务内部人士则表示,如果是将券商自营的券借出去,多数情况下很难覆盖券商的机会成本。

  该信用业务内部人士帮理财周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从自营准备券来说,如果能够完全做对冲,同时在期限完全匹配的情况下,考虑最多的是资金成本,就是机会成本。自营准备一个亿的证券给信用业务部门做融券,资金成本起码是6%。由于需求不旺,真正能够借出去形成融券余额的,最多占到一半,一般情况是占到1/4或者1/3。在券源利用率是50%的情况下,券商自会有收12%的费用才能覆盖机会成本,而融券费用最高的是10.35%。所以就融券业务单独核算并不赚钱,券商做的动力不大。“券商扩大融券规模作为券商的一种策略更多的是赚吆喝、造声势,表明券商服务品种齐全。”其表示。

  “真正融券相对比较繁荣的时候,一定是建立与像台湾一样,能够把客户融资买入的券,客户又借给券商,券商把这些券再借给客户。融券成本降低的时候,份额会进一步提高。”沪上券商信用业务部人士表示。

  若从证金公司借券,尽管券商也需要付一个资金成本的代价,但有一个期限匹配的问题。“比如一只股票我借半年,借100万股,但客户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是随借随还,今天借了可能明天就还了,所以代价更大。”该沪上信用部人士表示。

  券源困境二:转融券与基金公司待细则

  除了上述两个渠道外,同时还有转融通业务可解决融券问题。

  据了解,从转融通规定来看,目前只有机构投资者才能参与转融通业务,个人投资者还未能涉足。而机构投资者往往分为两种,分别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

  上述华南上市券商两融人士表示,虽然国有企业可以参与转融券业务,但是这块法规并不清晰。“转融券涉及所有权的转移。当国有企业参与转融券业务时,适用的是国有股权转让那套规定,意味着需要国资委审批,在操作过程中,难度比较大;因为没有法规对国有股借贷做规定,所以大家只能引用国有股转让规定。”

  “而民营企业虽然也可以参与转融券,但是转融券机制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出借利息比较低,年化收益率最高才2%;很多机构参与这项业务是进行方向性的投资,如果出借,流动性就会丧失,同时缺少风险对冲的手段,所以机构会宁愿把券握在自己手里。”

  虽然目前个人投资者不能参加转融券,但是在该华南上市券商两融人士看来,如果个人投资者参与,也会面临民营企业的困境。“因为缺少对冲机制,个人把券借出来,实际上是跟融券人进行对赌。”

  4月17日中证协发布的《关于促进融券业务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指出“推出市场化的转融券约定申报方式,便利证券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开展融券业务。允许证券出借人和借入人自主协商确定转融券的费率、期限等事项,提高成交效率,满足市场融券业务需求”,一定程度可以缓解上述问题。

  对于证券公司而言,扩大券源最好的途径则是通过基金公司、社保等。

  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上交所、深交所联合表示,支持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融券交易,扩大融券券源。公募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等专业机构投资者设立的产品自产品成立之日起可从事融券交易。支持上述专业机构投资者在风险可控、保护持有人权益的基础上,参与融券交易和转融券证券出借,增加市场券源的供给和需求。

  前述华南大型券商两融负责人指出,“目前还没有更明确的细则,下一步肯定要出指导,否则很难开展下去。”

  “其实这个文件这是给了一个未来行动的方向,但是基金公司参与进来,还有很多技术障碍问题。”上述华南上市券商两融人士表示,“例如基金公司有产品合规范围的要求,产品上要包含融资融券、出借等内容,新产品能做到符合要求,但老产品还要发公告 ;基金公司要建立一套内部的内控程序,还要经过董事会审批,需要花时间;基金产品本身也有银行托管的安排,与三方存管的体系有相互冲突的地方等等,所以后续会有技术方面的细则,去指导基金公司如何做好与两融的对接。”

  而在券商资产管理方面,华南上市券商两融人士表示,虽然政策上放开了,仍有细节有待讨论。“资管产品做融资融券业务会不会违反关联人条款;会不会有利益冲突等等,监管层目前没有给出解答。在我看来,其实只要通过加强内控,证券公司防火墙可以做到。”

  据了解,由于监管层没明确作出规定,暂时未有券商资管在两融业务上有所行动。

  融券业务将迎对冲大时代

  对于此次证监会关于“鼓励融券业务的发展”,市场对此有不同的解读。

  上述华南大型券商两融负责人认为这并不是打压股市的信号。

  前述华南上市券商两融人士亦有相似的看法,“自融资融券业务推出后,监管层就希望两者是平衡发展,但现在很明显融资业务强融券业务弱。无论强推哪种政策,在市场上都会引起争议,其实监管层一直以来按既定方针走,不一定说要给市场带来怎样的调控。传达信号也是有可能的,但应该不是主要目的。”

  东北证券分析师沈正阳表示,目前融券规模不足100亿,占融资余额的0.5%;境外市场如中国台湾市场的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比例在10:1,因此A股融券余额存在上行空间。如果说,以前融券业务存在着券源不足的问题,那么随着上证50、中证500期指的上市,在套保工具丰富的背景下,机构提供券源的动能在提高,即未来融券规模可望上行至千亿级别,而非目前的不足百亿级别。

  广发证券分析师史庆盛认为,随着两融步伐加快,对冲“大时代”渐行渐近。

  他指出,由于融资融券标的在各行业的流通市值占比情况与中证800的占比情况具有极高的相似度,并且多空对冲策略随着融券费用的降低以及融券范围的扩大而具有更高的收益和更大的实际意义和适用范围,推荐在融资融券标的中进行多空对冲策略,并建议关注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速动比率、一个月成交金额和流通市值自然对数等因子。(理财周报)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