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的咆哮
香港证监会首次运用法定权力,向法院申请将怀疑涉及造假账的中金再生清盘。监管力度之严厉,港股历史闻所未闻,投资者震惊之余,最大的疑问是证监会铁血出手,除了保障投资者利益,是否还有其他考虑?
黄素真认为证监会的一些说法透出了玄机:“证监会指控中金再生上市前,招股文件中的资料就已经出现夸大失实。这意味着上市保荐人跟核数师等专业中介机构,也有可能被质疑因专业失实而成为清盘人的讨债对象,甚至有可能被处罚。”
在很多投资者心中,作为中金再生上市独家全球协调人、账薄管理人及牵头经办人,并与
招商证券一同担任保荐人的
瑞银,扮演的角色并不讨好。中金再生上市4年,瑞银连续出了13份报告,所有评级均为“买入”。
中金再生负责投资者关系的肖西向《21CBR》记者透露,公司的不少机构投资者也是看着瑞银里的头面人物的关系而入股。上市以来每次公司有什么风吹草动,瑞银都立刻安排管理层电话会议跟投资者沟通,或者接受香港最大的财经媒体采访澄清,并且帮秦志威做一系列“沙盘推演”:“都是非常专业的危机处理手法。如果公司没问题,一定就过去了。”
香港证监会对中介机构的失职也并不手软。最新的案例是因招股书出现虚假及具误导性资料的洪良国际(0946.HK),保荐人兆丰资本就被撤销保荐人资格并重罚4200万港元,其前执行董事黄腾忠则被停牌3年,另一名兆丰资本前董事总经理康晓龙,则被撤销牌照。
至于为中金再生审计会计报告的德勤,则强调证监会另外委任临时清盘人,并非是因为审计师犯错。德勤指出,证监会的“调查”拥有的权力和规模本身就不可同日而语,审计的工作只能是核查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符合会计准则。
在与港股比邻而居的内地股市,绿大地、
万福生科的欺诈也同样惊心动魄,而查处的力度却大相径庭。今年是中国证监会“钢腕治市”的一年,统计显示头7个月证监会已经对A股市场120家违规公司进行处罚。不过投资者笑言:“一道清盘令胜过120张罚单。什么时候格劳克斯会来做空内地股市,就说明我们的金融市场真正成熟了。”
中金再生的突然死亡和格劳克斯的突然崛起,也许隐喻了一个“新做空者”时代的到来:大规模造假的上市公司并不少见;随着美国逐步结束量化宽松,资本开始反转朝美国流动,新兴市场股市急剧承压。这给做空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时机:有“烂货”、有“逆势”,看上去什么都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