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二季度展望

15-03-06 20:48 135916次浏览
魏之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这几天事儿多,简单扯下看法的轮廓:

1.牛市还是反弹?
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行情,牛市的趋势简单明了。但是这波牛市跟以前截然不同,长牛、慢牛可以肯定。
牛市的两个决定性因素:人民币国际化、利率下行。这两个因素都是刚开始或者进入加速推进阶段。所以,牛市还在初期。

所谓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不可能有牛市的观点,很。。。想当然。中国股市和经济有时间差,根本原因在意货币政策(流动性)的传导有一个过程,需要点时间。这个时间很容易判断,非常简单的两个数据的对比。

以中国目前的经济规模,增速的长期性下滑不可避免。既无必要也没有可能。不要说10%,7%左右的增长,每年的新增规模大体相当于一个荷兰。后面,随着规模的进一步增大,五年之后,5%左右的增速已经非常了不起的了。

2慢牛的进程同样由这两个因素决定的,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利率的下行也不会很快。

所以,这样的牛市必然是慢牛。

3就上半年而言,大体的看法,三月份震荡筑底,三月底、四月初起步,七八月份大体会有一个阶段性的高点。位置在4000——4200附近。三季度,可能有一个比较大的调整。

这里面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是美联储的加息。当然是不想加的,只是,维持强势美元起见,必须加的。哪怕是饮鸩止渴。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展开了。大体判断加息时间点在三季度。或者稍后,二季度加息的空间基本没有了。

——
热点板块,银行股、有色。

股票就不推荐了。原来基本都有提到。
打开淘股吧APP
90
评论(102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魏之风

15-03-10 20:36

53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淘股吧]

呵呵,今天家里有客人,喝了点酒,有点闲心回复你几句吧。

给你一句评语:

猪的眼光,狗的德行!


淘股吧水平算不上国内顶尖的,严肃的,敢扯汇率、美元、原油这些东西的,不多的,这是水平不高的最简单例子。但是,比你水平低的不多的。

稍微上一点点档次,比如,什么东北之类,那是第三档,在我帖子里不敢嚣张的 ,当然,你们共同之处,是点亮的很多。也是档次都不高的依据了。
稍微上点档次的,不会被派来干这活。

推股票?
上证50随便一只,发表点意见。

论风险,大盘高点提示下,只需要一下,敢吗?

敢开口吗?

还点亮?

猪的眼光,狗的德行,没冤枉你。

股天乐别那么着急吧?再删了,我又想发两个邮件了,上次整顿一个月似乎时间不够吧?前台可以站,别太偏心,别剥夺大家的话语权!


好吧,弟兄们把我这个回复点到猪上面,不难吧?
魏之风

15-03-27 11:59

36
今天的大盘是跟光大乌龙指一样无耻而恶劣的操纵。

11:28分。四大行和其他几个银行步调一致的操纵。。。

向谁示威呢?呵呵。F1键有成交明细,日线走势更清楚。这是有些势力在自掘坟墓,这才是真的跳墙了。

哪位伙计把这个回复捧捧场,送点积分推上去吧。
冷月舞声

15-03-18 12:32

15
在市场面前,谁也别充神,要时刻记住,在市场面前,你就是个P。
仲景路

15-05-11 12:37

14
楼主水平真的不行,少在论坛发帖了,自己找骂,还害人。。。不是理智人的行为啊
冷月舞声

15-03-18 11:49

14
我为老鼠仓洗地?  如果能跟上老鼠仓 谁还在这混啊,呵呵!
不由得想起东坡和佛印的狗屎故事!
我为什么发上面的帖,是因为看你的帖子曾经有过收获,所以想你能正道直行,正道直行!!!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guen525

15-04-09 15:53

12
这个伪大师,我觉得跟忘情剑一样的不要脸了。推荐的银行股不管什么价格买的都不可能有70的收入,然后每次说证券不如银行,结果证券一次次打您的脸。提示买入有色 ,却又让人清仓有色。提示创业板到头,可是创业板一次次的创新高。您老就是反向指标啊,冲这点我今天又买入了创业。最近提示的证券A创业板A呢?这可是你这个大师刚推荐的啊,别又说没关系中线哦。还有,哥告诉您,创业会比上证晚结顶。
趴着睡觉的猫

15-03-08 23:59

12
去年11月份看到魏先生的帖子,一直追到现在,都是潜水,没有跟帖。这次魏先生开新帖了,刚才一口气把内容看完了,读完先生对国内国际市场的长篇解读,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忍不住来留言跟帖。魏先生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信心,让我很敬佩,也正是这一点,让我追看先生的帖子到现在。
       在我看来,一个人值不值得尊重,不是说他能给别人带去多少直接的金钱利益,而是他有没有传递出正义,有没有用他自己的言行让他人成长进步。我是个淹没在股海里的小散户,也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但能在这个人心无比浮躁的今天,还能遇到像先生这样有大局观稳重的人,实在是感到幸运,毕竟没几个人愿意花这么多的时间码这么多字的,感恩您的奉献!
anelwl

15-03-31 23:11

11
魏大师的意思是银行扣除利息费用能养活几个人?
何况券商除了融资融券利息还有其他证券业务收入,
请大师仔细阅读券商年报,看看券商的业务收入构成再来说话吧。
支持的请点亮!!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魏之风

15-03-22 20:22

11
英法等加入亚投行的一点看法[淘股吧]
在美国强烈反对的情况下,英法等国集体加入亚投行,有点出乎意料。尤其是英国。做为美国最重要、最铁杆的盟友(没有之一),如果说没经过跟美国的沟通和协商,恐怕没人会信。
在美国强烈反对下,还执意加入,肯定有充分的理由了。

加入的意图和目的:
1.着眼于英镑和欧元。

亚投行要进入运作阶段,还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解决:
一个是各国的出资比例,原来已经有了框架协议,但是,随着英法等的加入,显然需要重新协商。
第二是出资形式,是美元、人民币,还是几种货币的货币篮子。纯粹的亚洲国家的情况下,相对比较简单,随着英法等国的加入,随即变得很复杂了。相应的协商和运作几乎可以肯定会被延迟。

亚投行的相关协议文本要到六月底才能出来,之前,需要各方谈判、协商,其实是一种讨价还价。


所以,英法等的加入,推动英镑、欧元进入亚投行的资本结构和结算体系恐怕才是最核心的目的。
所以,法国总统前几天还在菲律宾发声明,警告中国。。转眼间就投入亚投行的怀抱,虽然脸上有点不好看,不过,欧美的文化嘛。。。大家懂的。

2.亚洲做为最近30年经济增长最快。。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潜力最大的一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制约,也蕴含着同样巨大的潜力和机会。英法德等做为老牌的工业化国家,重工业有雄厚的基础。尤其德法的高铁行业。所以,借助亚投行的通道,顺势扩大在这个巨大的市场的份额,也是重要目的。这恐怕也是德法不顾美国强烈反对,迅即跟进的重要原因。

顺便还能扩大在亚洲国家的影响力。就欧洲国家而言,由于曾经的殖民主义和各国的独立过程,现在他们对中东之外的亚洲国家的影响力已经很小。。。所以,重拾这些影响力,恐怕也是大国声势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诉求。

3.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顺便做为向中国示好的一个举动。也算是两面下注吧。
中美经济和影响力的趋势非常明显了。吊死在一棵树上,风险毕竟太大。所以,连日本都在变通。呵呵。前首相跑到俄罗斯,在赞成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了。
所以,也有了俄罗斯几乎实质上合并格鲁吉亚的南奥赛梯的最新举措。恐怕都是利益交换的筹码。同样,美欧对俄罗斯吞并南奥赛梯的追加制裁,恐怕也是象征性的。不妨关注下原油反弹的持续性,做为最直接的判断标准。



很多人把亚投行看作一路一带的配套。我感觉是有点本末倒置了。一路一带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步骤或者措施,但是,有没有,对人民币国际化不具有决定性。相反,亚投行、金砖银行、中国自己的清算银行,这几个银行构建的清算通道和体系,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根基。必不可少。没有这个,就只能借用别人的清算通道,人民币国际化就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别人 的手中,因为随时可能被彻底打断,一分钱都收付不了,所谓的人民币国际化就是搞笑。中国进口伊朗的原油价款结算方面曾经遇到的问题是活生生的例子。

前期,规模不大,数量不多,可以变通下,先凑合着。但是,站在当前的角度(规模已经非常可观了,速度更是惊人——14年结算金额翻翻还多)来说。已经刻不容缓了。这也是最近中国一系列相关措施和行动的深层原因。
魏之风

15-03-31 19:58

10
聊聊存款保险制度[淘股吧]

今天看到新闻。真的大吃一惊的。里面签发日期是 2015 2 15!压了这么久很罕见的。。想想当时的背景吧。没记错的话,柴大侠们在卖力的表演。

我自己极力反对这个玩意儿的。前面帖子里就此也说过过头话的。

想提示大家三个问题:

1为什么这么急匆匆推出来?想达到什么目的?
2国外0储蓄率背景下的银行破产和中国世界第一高的储蓄率背景下银行破产一个概念吗?
3最核心的一个问题,银行为什么会破产。。为什么会破产?

 动辄几千亿,甚至几万亿的资产为什么会破产?怎么破产的?

现在,个人欠一点信用卡欠款,有可能被当作信用卡诈骗定罪量刑(最高法院有一个专门的司法解释——而且这个解释几乎所有的信用卡用户都不知道)。那么。动辄欠款几千万、甚至几个亿,几十亿的欠款大户,换个公司名称,换家银行,接着欠款。接着破产!!!这样的情景不停的上演,这样的情景还会不断的上演。

银行没破产,张三这样的欠款户总是心虚的,虽然是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总是欠着的。银行破产了。。呵呵。
信用卡用户晚还款几天,会承受全额利息。。有逾期未还,会被纳入信用记录甚至五年的黑名单。
这些不停注册、不停从银行贷款出来的所谓控股股东、大股东,银行有信用记录吗?有黑名单吗?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没有?

这样明显的漏洞,这样实质性的、根本性的缺陷,为什么没人提?经济学博士,这样简单的问题想不到吗?呵呵。

朱大侠的国企改革,贡献了3000万下岗工人、几万家国营企业的破产,同时造就了无数个千万、亿万富翁。当然,是以02年财政部有关应收账款两年不催收可以全额挤入坏账损失的那个文件做为结尾(当然。短短几个月后03年初就被废止了。也创下了一个记录)。

这样的一个规定,会批量制造更多的亿万富翁的。海量的。只是,可以预计,绝不会是储户!

同样,这样几千亿、几万亿规模的损失,谁来出钱给与保险、赔偿?出多少?
储户凭什么要多缴纳这些名义的所谓保险费?交的这些保费能保证所有50万一下金额储户的利益吗?保证不了,国家财政兜底。。还不是算在每个人的头上?

还一个问题。有再保险吗?这些天文数字的保险会去找外资保险公司或者银行再保险吗?送上一份巨额的保费?

这么的急匆匆。。。还真有必要认真的发一个帖子。。本来早就有初步的看法和底稿了。。某些人还真急不可耐了。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