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的人 必须有
有数据说2014年中国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距离中等收入陷阱的上沿10000美元的标准近在咫尺,如果按7%的速度算5年后将超越这个陷阱,也就是2019年就能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为什么今年要把增长速度设定在7 %的原因,如果按6.5%算,2020年也将超越这个陷阱,所以6.5是底线。我觉得这就是新常态判断的依据,新常态是什么?就是我们有了放缓速度的时间,不能再以追逐速度而牺牲环境和生活质量为代价。
好了,基于上述理解,新常态下要的是让百姓感觉生活质量的变化,不是那些宏观数据
生活包括什么?最基本的最低的是衣食住行,衣食住行里面,吃饱穿暖出行方便都已不是问题了,最有问题的是住,现在看好像还有问题,但时间会解决这个问题,看看你身边,想想10年后,住的最大消费群体是谁,90后、00后,他们缺房子住吗?
他们要什么?是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丰富多彩的生活。
前三个好满足,只要基本生活保障了,就要追求更高的质量,全社会都对高污染、高耗能、黑心食品摒弃、打击,这个就解决了。
最难的是丰富多彩的部分,最有发展前途的也在这里。
看看世界足球五大联赛在哪?德、英、西、法、意,没一个穷国,巴西、阿根廷、前南斯拉夫都不乏足球天才,为什么他们的联赛不是世界五大之一?
美国的好莱坞、NBA、棒球、橄榄球等等
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增长到一定水平后文化的力量,你发达了,有钱了,别人都会羡慕你,跟你学,认为你的都是先进的,认为你的文化一定先进
比如洋快餐,好吃吗?有营养吗?为什么中国孩子趋之如骛?
再说另一个现象,好多中国孩子中文水平很烂,汉字写的很烂,英语水平却很好,英语词汇量超过汉语词汇量,英文字母写的很漂亮,起码比他的母语考得分高
是我们的孩子脑子进水了吗?不是,那是文化,是对发达国家、民族的文化的向往。
再回到前面说的中等收入陷阱,越过了,我们就进入了另一个行列,但越过是艰难的,越到后期越艰难,靠出卖原材料不行,靠低层次的血汗工厂不行
那靠什么?靠智力(文化)=科技+艺术,
科技就是科技创新,互联网今年够火,为什么,它是科技创新的一个前沿(当然科技包括很多,比如生物技术、新材料等,这里只拿互联网做个例证)
艺术范围更广,体育和影视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
至于体育能带动多少产业,多少就业?有好多的论述在,多说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