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小散投资沉浮录

15-02-10 20:53 1062次浏览
阿修罗518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不知不觉在这市场上近二十年了,沉沉浮浮起起落落,哭过笑过,暴过仓,登过榜,生与死也就是呼吸之间,从迷到悟轮回十来年,也就是一念之间。

借淘股吧,记下投资十几年的风风雨雨,给自己一个回忆。也算一一个段落的总结
1996年的一天,第一次接触到股票,当初刚从单位辞职,做倒卖羊毛衫和皮装的生意。亲戚朋友都在炒股,听朋友说炒股赚钱发财,当时也小有余钱,平时也不用自己去管店,空闲时间也多,就随着朋友到当地的证券公司去玩,看到了市场上的获利效应,认识了几个影响我一生的朋友。
一个大爷,叫老邱平时不修边幅,在当时小有名气,一伙人都围着他请教,我好奇的凑上去听他吹“股市就是一个财富再分配的市场,在这市场上有智慧的人赚聪明人的钱,市场经过95年的一年下跌,平均市盈率跌到17倍左右,深发展才8倍左右的市盈,投资银行股比存银行收益还高,投资银行8年回本,又是国家的,不会倒”,当时一年期的定期存款才9点多的利息。一听这个,我心中一热,就去开了个户,用生意上的一点流动资金5000元就开了户,第二天8元左右买了500股深发展,买了后盘整了一个多月没涨,我当时也不懂,也就没在意,不知不觉一个多月过去了,一天在和朋友喝茶时,朋友说你的股现在12了,我一听当时就跳起来了,才一个多月呢,赚了快百分之五十了,三天后十四元多卖了它,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只股,就是这次让我和股市结了不解之缘。
随后半年内,起起落落,追涨杀跌,听消息,跟风,听到朋友介绍好就买,不好了就卖,起起落落也没亏,无知无畏,运气使然,到了冬季后,生意开始忙,就结束了短短的股票生涯。
1997年香港回归年,记得年初时,大盘暴跌,第三天第四天就大阳拉起走出一大波的回归行情,当时我也是三天打渔二天晒网的在市场里追 涨杀跌,通过当年的行情,深刻的了解了国家的意志和政策的威力
1998到2001年虽然大盘也经历了一波牛市,但我在市场上没大的作为,科技股的行情也只是赚一个小头,天天打短,来来去去,在证券公司里到混了一个脸熟,加上生意的繁忙,也没用心,
2001年,生意失败,休息在家,天天醉生梦死,好象以前的好运一下子全跑玩了,股市投资连连亏损,断断续续的把在生意上赚的钱亏去大半,当时感悟,不能在这样下去了,再这样生活成问题,迷茫,痛苦,不知道怎么办,到处的找老师,找书,学。从当时很有名的唐能通的《短线是银》只铁的《战无不胜》《日本蜡烛图》什么波浪理论,江恩周期,轮中轮,道氏理论,还到周易测市,越学越迷茫,书上说的好象都有理,但实际用上,根本不是那回事,按照书上所说的买入往往是阶段高点,卖了后不多久,往往又开始上涨,一年多后到了2002年,6.24行情,大盘涨停开盘,开盘后我就清了600016,听朋友的劝,过了几天后买了600377,一直持有了半年,在大盘下跌时逆市涨了半年,虽然赚的不多,也要我恢复了一点元气。
随后2003年开始泡论坛,逛闽发,还当了一阵子搜狐 财经论坛的板主,天天半瓶子水的预测,分析
经过 一年的恢复我又自信心的暴棚,当自己能预知股价的涨跌,天天好为人师的泡在网上侃大山的指点江山,随后市场无情的给了我几个耳光,04年在帮朋友融资做股,暴仓中,让我认清了靠消息做股的不可靠性和高杠杆的风险。因要结婚暂时退出了市场,婚后,在家半年,期间研究了市场上所有的股票书籍和理论,从基本面到技术面的,全看了一遍,
05年孩子出生,没时间做股票,就买了我以前买过的hk00001,正好 撞上大牛市,让我运气,又在市场上找到了自信,
等孩子大了点,不需要照顾了,大盘也见了6124的顶了,随后几年的熊市中,各种理论都尝试过,波段做过,价值投资长线做过,行为分析也按着做过,技术上追板追热点也追过,几年下来,亏多盈少,

后来反思自己到地那里错了,那里不如人家,从我最初的,每笔投资看过去,(我有做笔记的惯)
发现我这十几年真正赚钱的就那几笔,他们的共性都是在相对的低点。趋势形成后买入不动,是市场让他们生长后盈利的,一下子醒悟了,原来我都是在当搬运工呀,
随后找出以前收集的闽发的大神的贴子细读,从丁一熊,罗静,到台湾的罗威,鬼山人,发现其实不断追求的道就在身边,大道至简,越是简单的稳定性越强,越经的起考验,
重新拿起以前看过的股票作手回忆录,等细读,原来投资很简单的,无非就是低买高卖,如何在趋势中控制好仓位,罢了
为了克服自己的性格上的弱点,我到图书馆里借了中外各类哲学书,寻求内心的解脱,
研读后,从老子,庄子,孔子,老祖宗几千年前就说出了人生的大道,
股道人道都相通的,把握了大道,有舍得,有担当,放低欲望,一切就会水到渠成
投资我总结了:判断时势定仓位, 政策引导选行业, 基本分析选公司 ,技术趋势做交易, 严守纪律保平安,就够了,
如何选股呢,选公司呢,套用欧奈尔的七步选股法就行了
欧奈尔建立的“CANSLIM”系统,每个字母代表一条选股条件,简称七步选股法,被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认为可以与彼得·林奇、沃伦·巴菲特的选股系统相媲美
   第 1 步
  C=Current quarterly earnings per share
  意为最近一个季度报表的盈利。当季每股收益成长率至少应在20 %~50%或更高,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A=Annual earning increases
  意为每年度每股盈利的增长幅度。据统计,飙升股票在启动时的每股收益年度复合成长率平均为24%,中间值则是21%。
  欧奈尔七步选股法中的“C”代表每股收益同比增长率。欧奈尔建议,无论是股市新手还是老手,都不要投资最近一季度每股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率未达到20%的股票。
  欧奈尔发现,这些公司在股价大幅上涨之前,当季每股收益都有大幅度的增长。许多成功的投资人都将当季每股收益增长率达到30%作为选择股票的最低标准。如果近几个季度的每股收益较去年同期都有明显增长,那么更有可能确保投资的成功率。
    第 2 步 只做领导股
  L=Leader or laggard
  意为该股票是否为行业龙头。要成为股市赢家的法则是:不买落后股,不买同情股,全心全意抓住领涨股。在你采用这项原则之前,要先确认股票是在一个横向底部形态,而且股价向上突破后上升尚未超过5%~10%。
  S=Supply and demand
  意为流通盘大小、市值以及交易量。股本小的股票流动性较差,股价波动会比较激烈,易暴涨暴跌,但最具潜力的股票通常是这些中小型成长股。过去40年,对所有飙升股的研究显示,95%公司的盈余成长及股价表现最高峰均出现在实际股份少于2500万股的公司中。
  与此同时,选股七法中的“L”,代表着其是领涨股还是落后股。
  欧奈尔建议用相对价格强度来识别股市领涨者。相对价格强度把股票的表现和整个股市进行比较,欧奈尔建议不要买相对价格强度低于70%的任何一只股票,只寻找相对价格强度排列在80%或更靠前的股票。
  欧奈尔选股七法中的“S”,代表供给与需求。如果股票价格上升,则要进一步观察成交量是否显著扩大,这种情况很可能说明有机构投资者在买进建仓。一旦股票自底部整理形态向上突破后,其日成交量应该较正常水准至少高出50%,成交量的剧增意味着这只股票具有投资价值,仍然有上涨空间。
第 3 步  新高股会不停创新高
  N=New products,New management,New highs
  意为新产品、新管理方法、股价创新高。公司展现新气象,是股价大涨的前兆。它可能是一项促成营业收入增加及盈余加速成长的重要新商品或服务;或是过去数年里,公司最高管理阶层换上了新血液;或者发生了一些和公司本身产业有关的事件。大多数人都不敢买创出新高的股票,反而逢低抢进越跌越多的股票。据研究,在以前数次股市的行情循环里,创新高的股票更易于再创出高价。股价走势若能在盘整区中转强,向上接近或穿越整理上限,则更值得投资。
  公司呈现一片新气象往往是股价大涨的前兆。
  新产品的代表近两年特别多,最典型的要数大洋彼岸的苹果 公司,其推出的平板触摸电脑iPad是典型的新产品,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与此对应的是其股价不停创新高,公司市值快速超越各大传统软件、硬件巨头。
  与此类似的是在国内创业板上市的汉王科技(002362,股吧)(002362)。公司的电纸书是一种划时代的新产品,公司股票以41.90元高价发行,在去年3月3日上市当日即大幅上涨收于82.11元。此后一路大涨,股价最高冲到去年5月24日的175元。
  但在苹果平板触摸电脑iPad热销后,由于其可以替代电纸书,导致汉王科技的主导产品受到严重冲击。2010年其净利润为8790.16万元,同比仅增长2.69%。到了今年,情况进一步恶化,公司预计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4000万-5000万元。公司称,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为:电纸书产业受到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等相关产品的冲击,使公司电纸书产品的销量及价格受到影响而均有所下降。该公司股价已由去年最高点175元跌至目前的55元附近。
   第 4 步
  I=Institutional sponsorship
  意为股票有无有力的庄家、机构大股东。知道有多少大投资机构买进某一只股票并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去了解操作水准较佳的大投资机构的持股内容,适于投资者买进的股票应是最近操作业绩良好的数家大投资机构所认同的股票。
  M=Market direction
  意为大盘走势和方向如何。市场上能够符合上述6项原则的股票仅在少数,而这些股票之中也只有2%的股票成为了飙升股。因此投资者要做到的是,买进选中的股票,定下准备止损的价位(一般而言,购进成本以下7%至8%绝对是止损的底线).
  七步选股法中的“I”,代表着机构投资者的认同。
如何把握趋势呢,葛兰碧的八大均线法则,加道氏理论就行了
先介绍八大法则基本形态… 多头四部曲﹙红线为长期均线、绿线为短期均线﹚
  

  
  A→当长期均线持平或上扬时,短期均线穿越向上视为一个买进讯号。 B→当长期均线持续上扬,短期均线跌落长期均线之下,然后再向上穿越长期均线为买进讯号。 C→当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产生正向乖离过大,价格可能拉回。 D→当长期均线持续上扬,短期均线回落但不跌破长期均线再度弹升可视为买进讯号。 空头四部曲﹙红线为长期均线、绿线为短期均线﹚
  
  

   A→当长期均线持平或下跌时,短期均线穿越向下视为一个卖出讯号。 B→当长期均线持续下跌,短期均线回升长期均线之上,然后再向下穿越长期均线为卖出讯号。 C→当短期均线与长期均线产生负向乖离过大,价格可能拉回。 D→当长期均线持续下跌,短期均线回升但不穿越长期均线再度下跌可视为卖出讯号。  
个人综合以上的方法总结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


投资交易重要的不是术,术大家都懂,重要的是道,是心态的把握,是舍得,是不贪,不惧,
是信心是良好的资金管理,有了这一切,管它牛熊,盈利,只是你成功和正确的副产品
今日写到这里,有空再续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阿修罗518

15-02-15 11:47

0
从10万到1亿,不是神话(转)
  
  ——中长线股投资心得(庚寅国庆整理)
  
  【前言】3次机会与1000倍的收益
  对于一名投资者而言,15年赚1000倍应该是非常罕见的吧,1万元起步就是1000万元,10万元起步就是1亿元,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目标进行分解,如果是每5年赚10倍呢?这就并非遥不可及了。
  经济有周期,股市亦然,从中国和全球股市的历史来看,每5年往往是一个较大的牛熊周期,而这期间往往酝酿着10倍的机会。且不说2003年到2007年间,多少个股股价涨幅有几十倍,即使在2009年这样的小规模反弹中,也有中恒集团四创电子、古井贡B等股价涨幅在10倍以上的公司,问题是很多人碰到了鱼身,却无法从鱼头吃到鱼尾。
  查理?芒格说,对于一个高明的投资者而言,一生中即使只有20次投资机会,一样可以富可敌国。15年赚1000倍,也许我们只用3次足矣,问题是如何去寻找、识别并把握这样的机会。拥有这样的办法,恐怕比什么都强。
  必须要提前进行一个听起来有点沮丧的插话:对于95%以上的个人投资者而言,不可能拥有执行5年10倍计划的技术和艺术。有资产实力的客户,可以寻找拥有这种理念和能力的资产管理者;而普通投资者不妨去寻找拥有10年10倍机会的基金(历史上大把10年10倍的封基,开基中也有华安宏利、嘉实增长、兴业社会这样的品种),20年100倍,也足以凭借投资而富裕。
  但是如果您是一个在25岁拥有10万可支配资产的有志青年,希望在40岁实现财务自由而退休的话,并拥有强大的自信的话,那就来吧!
  
  
  【逻辑】10倍从何而来?
  我们来继续做算术题:如果把10倍做进一步的拆解,可以拆解为4乘以2.5。
  这代表着什么呢?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公司的股价是10元,市盈率为10倍,业绩为1元;如果在5年后,这家的公司的市盈率变为25倍,业绩变为4元,股价就变为100元。
  也就是说,如果在一个五年周期里,我们找到一家公司净利润增长3倍,估值增长1.5倍,就能够实现5年10倍的计划。所以,第一是要找到利润高速增长的公司,第二要在估值较低的时候买入。
  5年增长3倍,只要求公司净利润保持年复合增长在33%,A股中还是有不少公司可以达到这个标准,难度在于估值的把握。看A股的历史,整体的动态市盈率可以高至超过100倍,而低至不到20倍,所以买入点很重要。
  而净利润的增长率和估值又是相辅相成的,当一家企业在股本未扩张的情况下,净利润持续高增长,往往所享受的估值水平也会上升,出现股价连续飙升的“戴维斯双击”。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就是要寻找并牢牢把握住“戴维斯双击”,而非相反。
  
  【关键】如何找到伟大企业
     5年10倍投资计划的核心在于,要求企业业绩连续高增长。首先从连续这点来看,在强周期行业中找这样的机会是事倍功半的,在消费股中寻找是王道(张裕、云南白药、古井贡、上海家化都是好的例子)。
  以上企业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第一、企业所在行业处在一个快速成长期(例如10年前的地产业,5年前的家电连锁和如今的医药行业);
  第二、销售收入稳步扩大。拥有竞争优势,企业在行业中拥有定价权,所占的份额是连续扩大而非缩小(例如万科、苏宁等);
  第三、随着销售额的增加,公司毛利率可以保持并得以提升;净资产收益率稳步增长。我们允许企业圈钱,但是圈钱后的资产收益率不能下滑,否则对老股东就是一种伤害。
  第四、企业管理者有企业家精神,并对股东权益敏感(实施了股权激励等措施)。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多看看公司在年报中的经营目标并看看之后的实践。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应该有足够的前瞻力和执行力,而不是朝三暮四。
  第五、公司的盈利模式应该稳定且易于理解。就如巴菲特先生的“钻石搭档”查理?芒格所言,一家不易理解的公司不值得持有它。另外,易于被理解的公司更容易被后来的投资者追捧,而快速实现股价的上扬。(2009年以来,新能源、新技术企业走势很火爆,但是真正理解这些技术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第六、公司要便宜。看估值也要看市值。银行股的估值是很便宜,但是一个10倍PE,3000亿市值的企业股价涨10倍; 显然比一个20倍PE,30亿市值的企业股价涨10倍的几率小得多。
  尽管这样去选择公司很难,但是相对于预测货币政策、资金动向、机构行为而言,也许是更容易的事。平时多和一些价值型的投资者朋友交流,也是一种互相启迪的模式。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我们可以向高手问股,但是不妨多问问或者自己研究下,所问到的公司是否符合以上6条法则呢?
  (相关参考书籍:《大钱》、《战胜华尔街》、《股市真规则》)
  
  【考验】人性的障碍
  选股是技术,买卖却是艺术。前者固然不易,却可以凭时间来锤炼;后者却看性格和天赋。
  人性的弱点,让我们在执行5年10倍的过程中会遇到三大考验:第一,如果买入后,公司股价不涨反跌,该怎么办?第二,如果又有一家“珍珠公司”(中途出现可供替代者)出现该怎么办?第三,股价已经涨了3倍了,是不是该见好就收,或者做个波段?
    这三大考验之所以会让我们对投资产生疑虑和动摇,其实都可以归结于一个主因:我们对自己所投资的公司及其成长模式和方向并非真正的理解,所以轻微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动摇我们的初衷。所以,对于“5年10倍”计划而言,必须只能投资自己熟悉并经过深度研究的行业和公司,同时研究的深度应该达到并超越市场平均水平才能获得超额收益。
  如果对所投资的企业的方向看得很清楚的话,我们再面临考验的时候就会从容很多:
  第一,如果当时买入的理由没有变化,股价下跌我们应该高兴,因为我们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记住我们的操作周期是5年,而不是5天。
  第二,如果中途出现可供替代者,我们同样要考虑其成长性、安全边际是否更为优异,如果答案为否,我们没有必要去增加自己的研究负担,因为我们要做的只是找到一颗珍珠,而非去寻找全部的珍珠。(实践证明,作为一名个人投资者,跟踪企业的能力的5到10家,否则是另外一种摊薄)
  第三:当股价如期大幅上涨之后,突然遭遇了大幅下跌,该怎么办?当经济出现周期,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我们是否需要回避风险?
  要战胜这个考验,我们必须要相信,好的公司是可以战胜周期的,优秀的管理层会利用经济的波动加速发展而非相反。例如沃尔玛在股价实现数千倍上涨的过程中,中间同样遇到过大幅下挫的情况,如果我们将时间拉长,这些波动其实都可以淡化。
  记住巴菲特所说:股价的涨跌并不是我们做出投资决策的理由。
  当然,如果我们的确通过实战拥有了波段操作能力,并在实践中证明可以战胜市场的话,我们也不排除波段操作。但这种波段,应该起码是以月为周期来计算。
  
  【行动】找到你的圣杯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易行难。
  找到适合自己的圣杯(交易法则和纪律),并不断完善,是践行5年10倍计划的关键所在。路注定是布满荆棘的,我们希望做的是少走弯路。
  投资实践显示,充分理解“安全边际”、“触发时机”、“长期跟踪”这些概念并灵活运用是必要的。
  ■安全边际和健全心态
  芒格说过,如果你不敢满仓的股票,那就一股就不要买,如果不敢持有一年,那就一天就不要拿!
  且不谈论是否能赚钱,要让一个人把全副身家压在一项投资上,相信他最基本的要求是“不亏”。但能做到不亏的只有“现金”,股票这类风险资产,我们只能追求相对安全。
  从经验中来看,人们说到安全边际,是指估值的安全。但我要说的,安全边际第一步是要资产的健康。
  很多人总是喜欢说,“今天亏了一部车”、“昨天赚了一个洗手间”,这种观念和导向是非常错误的,要是巴菲特或者盖茨天天这么想,早就抽风了。一位成熟的投资者,必须做到把投资和生活有效隔离,这样才能不会被市值的波动影响了心情进而影响了投资决策。
  举一个例子,一个家庭资产200万元,每年工资扣除支出结余20万元的投资人,拿出60万元投资,设立35%的止损线。如果严格执行止损,那最大的损失就是一年的收入,即使连续遭遇3个跌停板,也不会对生活造成什么冲击,完全可以泰然处之。反之,一个家庭资产60万元,年收入结余6万元的人,借款60万元炒股,一个跌停板可能就伤筋动骨了。
  对于5年10倍计划来说,10万元的本金就可以再15年后创造亿元的财富,我们不必要铤而走险。李嘉诚说,“散户不要炒孖展”,也是金玉之言。
  第二层意义上的安全,就是估值上的安全。物美,也要价廉。但是怎么样才算便宜,这就见仁见智了。不能说破净的钢铁股比100倍PE的百度便宜。对于成长股来说,多用PE和PEG,市销比等指标,参考历史估值、行业估值、海外比较等等。
  价廉多出现在熊市的中后期,例如丽珠B这样主营连续20%以上增长的医药股,也出现过跌破净资产的情况,这就是明显的低估了。而产业资本的回购,也是低估的一种表征。
  
  ■买入时机和节奏
  遇到了一家心仪又便宜的公司,在动手买入之前,应该先回答这么几个问题?
  1、  为什么好公司会有这么便宜的价格?是熊市导致的盲目,还是自己的判断可能会有误差?公司是否存在未知的重量级利空?
  2、  买入之后可以忍耐多久的不应期?买入后可以忍受多大幅度的亏损?
  3、  计划用多大仓位买入,一次性买入还是分批买入?
  存在即合理。便宜一定有便宜的原因,对于公司的判断市场上总是有分歧存在,分歧从产生到消失,影响着股价的变化。投资不能盲从,也不能太自负,找到便宜的原因,和对公司价值的判断进行比较,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问题,那就放心去做。
  股价的走势受估值影响大,但估值最终决定于业绩,对于一家正处在业绩释放期的公司,我们更要担心的是错失爆发机会而不是被小幅套牢。反之,如果买入半年之后,公司股价持续不涨,而业绩也没有如期兑现,那就必须做自我检讨了。我们可以用3个月来忍耐股价的下滑,但是不能用3天来忍耐没有达到你预期的管理层。
  我们不必苛责买在最低的位置,这是技术派的目标,但我们要避免一买就被严重套牢,对于明显下跌趋势的个股,采用分批买入的方式比一次性买入更为合适;而在底部盘桓很久,开始走出上升通道的,则相反。
  当然,实践上的经验会让我们更容易听到“扳机”的声音,减少等待的时机。例如,古井贡B,从2008年底2.4启动,2年涨了近15倍,一个关键的触发点就是换了股东,随后业绩爆发,股价也做火箭。在解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找到了低估的原因,而这一原因开始改变的时候,要抓紧时间上车了。
  再举一个例子,即使处在东部华侨城的旧厂房未重估,康佳B依然破净,市销比是同行的1/5,这是明显的不合理,但是从PE上看,又是合理的。这就是分歧所在,问题在于管理层没有释放业绩的动力,如果动力源出现了,纠偏就会开始。这样的情况,适合小仓位买入,保持持续的跟踪,等待机会。
  在橄榄树下徘徊,期待遇见你,在你最美的那一刻。
  
  ■仓位管理和集中持仓
  经常会听到有人兴高采烈地说,今天我有3个股票涨停了!敢问这位神仙,您一共买了几只股票?涨停股票仓位占比多少?整体盈利率多少?
  好股不求多,一只足以!买了10只股票,3只涨停的收益也许还比不让满仓一只涨幅5%的股票。市场上有两种极端,因为研究不深入或者不自信,通过分散持仓来规避风险,要么不甚知之但孤注一掷。
  但大部分个人投资者的误区是前者,为什么不敢重仓甚至满仓一只个股呢,因为有心理障碍:害怕判断有误净值快速蒸发,或者担心错失了其他机会。要意识到,分散持仓不能分散系统性风险(例如5?30),同时分散持仓在分散个股风险的同时,也在拉低收益率。
  对于重仓某只个股,可能失去的其他投资机会,正如前文所说,我们要找的的是最美的那颗珍珠,而不是找珍珠项链!如果喜欢分散投资的话,那就去买基金吧!
  开始可以用操作纪律来解决这种心理障碍:一只有潜力的“珍珠”但“扳机”还没有响,上1成仓位;低估原因被解决,扳机叩响,加到3-4成;业绩陆续释放,上升通道形成,安全垫够厚加到5-7成。
  5年10倍计划,是要找自己熟悉并经过深度研究的行业和公司,研究深度要达到并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真正好的公司,可以满仓买,甚至借钱买!这个机会只给眼光和胆量俱全的人。
  
  ■持续跟踪和卖出时机
  不少人碰到过5年10倍的公司,但是没有走完全程,50%就下了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持续跟踪的能力,对于公司的成长和兴衰,心里没谱。要么割肉就跑了,要么大涨之后守不住之后再也没买回来。
  如果公司董事长是自己的叔父或者铁哥们,长期跟踪是很便利的,但这有内幕交易的风险,也不适合绝大多数人。巴菲特和芒格都不喜欢调研,但他们依然对于公司的变化洞若观火。
  如果是一个勤奋而又不笨的草根投资者,阳光下的利润,已经足够赚了。有以下方法可供借鉴:
  1、  定期浏览公司主页,关注领导讲话和媒体报道透漏的经营目标。
  我们来看个例子,2010年9月9日,深圳特区报报道,《深圳市政府与中国医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提到,
  “昨晚,深圳市政府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在五洲宾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医药研发、医药流通、医药生产、医药综合服务四个领域加强合作。深圳市长许勤、副市长袁宝成,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总经理佘鲁林等出席签约仪式。”(红色字表示这是党报的通稿,要经过审查或发表的,不是信口开河的股评)
  ……..
  “据悉,中国医药集团和深圳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首个大型合作项目——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自2004年完成股权交割以来,经营实力和经营业绩得到了长足发展,年销售收入从当初的15.7亿元,到2009年突破100亿元,增长6倍多,今年计划将突破130亿元,并力争“十二五”末销售规模达到1000亿元。目前,该集团在深多个项目也即将开工建设或启动规划。”(5年后销售额翻8倍,这是远景规划,是个5年10倍的参考标的)
  2、有机会尽量参加股东大会,目的不是为了听董事长说什么,而是结识一些长期持有并关注该公司的股友,通过交流加强对公司的理解。
  3、多泡下55168相关个股的帖子,抛砖引玉。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一般人有选择性吸收信息的特点,听不进不同意见,善意的批评会帮助我们避免“看上去很美”的陷阱。
  4、找到对“珍珠公司”长期跟踪的行业研究员,除了看新财富排名,还要看他过往分析的前瞻性和同公司交流的频度,多找找他的报告来看。(例如,在中投研究所的周锐,对同在深圳的一致就保持着长期关注)
  5、尽量寻找关系了解公司的运营:销售人员、上游、下游,侧面了解。
  6、有渠道的人,去了解机构投资者在公司进出的节奏和原因。
  7、有能力的人,去做一名有担当的股东,利用机会为公司的成长献计献策,这是顶级的投资之道。巴菲特和江作良做到了,距离很远,我们有目标要努力。
  如果公司的业绩成长符合预期并超过预期(30%),而估值和市值也在合理范围之内,那坚定持有是唯一的选择。系统性原因导致的下跌,带来的是买入机会,因为好公司终究会起来,而且会走的更远。例子太多,无须举证。
  5年10倍的买入持有计划,绝不意味着“鸵鸟战术”,而是通过专注和勤奋,跟踪公司的成长,进而获取超额的收益。而这种专注,也意味着必要的放弃:放弃部分娱乐和休闲,放弃其他投资机会,有勇气、有耐心去应对路途上的波折,迎接财富巨大增值的喜悦。
  同路的人,让我们相携而行!
wdgg

15-02-10 21:14

0
入市 时间一致,感觉也相似。
海的女儿lu

15-02-10 20:58

0
沙发:)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