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2C类的快速消费型产业里,竞争态势红海与否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能否出新,这个新,就像一滴神秘的药水点在红海里,那一片就红立即消失,或透明无色,或蔚蓝一片,
麦当劳的特许连锁经营,
沃尔玛在平价体系中无限度追求商品的最佳性价比,就是这种神秘药水,红海变蓝海,就在有穿透力的商业模式落地之时。
智能手机产业,已经逐渐从受众有限的高科技产业变成了一个人人都需要的快速消费品产业了,从某一时刻起,这一产业属性悄然无声的演变了,所谓量变到质变,现在人们的储物柜里,随便一翻就能找出好几代手机的“遗骸”,短短几年,更新速率之快,令人乍舌。
功能在不断提升,价格相对不断下降,智能手机行业,在遵从摩尔定律的基础上,由于其数量的持续扩大,更新频率的不断加快,逐渐具备了快消品的一些特性,但是和食品、饮料这些传统快消品的属性仍有差别,传统快消品的升华,只有商业模式和产品性能等两个维度,比如绿山咖啡(NASDQ:
GMCR )的咖啡制作方法的变革,Monster Beverage(NASDQ:MNST没有比它更牛的股票了)的能量型饮料等,都是商业模式和产品性能两个维度上的升华,手机成为快消品之后,多出一个平台模式的维度,也就是说,手机产业具有商业模式、产品性能、平台效应三个可升华的面,说手机行业已经是完全的红海,那只是在产品性能这一个面上的狭隘视角,商业模式和平台效应这两个维度上,基本上还是一片静静的蓝色港湾呢。
智能手机的老大,
苹果公司之所以如此成功,真正的富可敌国,正是因为它在产品性能上有了革命性的提升,同时它开创性的挖掘了智能手机的第三维度,APP的推出,让智能手机在成为一款酷炫科技产品的同时,也成为打开一个
华美新世界的必经之路,IPHONE 集多种领先元素于一身,从2007年第一款面世至今已升级到第六代,横扫世界的同时,竞争的硝烟也从未停止,相对于IPHONE的封闭独立,开放的安卓体系从无到有到绝对数量上超过IPHONE ,已成趋势,独领风骚近十年的苹果,如今还在十年前的既定方针之路上奔驰,高速发展的智能手机产业,唯一不变的核心元素就是变,相比之下,那个引无数人景仰的IPHONE,其实正在老去。
首先,智能手机是电子产品,是电脑的小型化和移动化,长期看它一定符合摩尔定律,中短期可能有破局,那是技术显著升级并有能力维护一定时期的垄断才可以,显然,过去8年的苹果公司是做到了,但是当这种技术壁垒被竞争者打破,产品性能和功能上不再保持特有,不再明显领先的时候,靠品牌溢价是绝对不可抗衡摩尔定律的,苹果国手机一代比一代贵的情况,很可能在今后某个时点会出现转折,而且这个转折一定是被动的,否则就要面对销量下滑的威胁,对于智能手机硬件技术的把控,苹果绝对第一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了。
其次,苹果是赋予手机产业平台维度的创新者,并用封闭性保护APP体系的生杀大权和安全性,但是平台应用的广度与深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显然已经改观了,为什么消费者非要去交钱下载一个APP然后开始某种应用呢,为什么那些流行的、需求量大的应用不能直接呈现呢?这些年,对入驻APP的开发者而言,苹果单方面意愿的管理态度惹人诟病,其做法是审批规则自控且不公开,它可以单方面下架产品,一般不公布原因,只通过邮件简单告知。
这种做法有一点好处,就是可控,内容、方式和利益可控,但有多点坏处,一是开发者利益被限制甚至挟持,弱化了市场选择竞争的能力,二是和未来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潮流不符,下载那么多APP存储起来干什么?直接去云端打开应用就可以了么 ,有什么可管控的!实际上,目前苹果APP模式 最根本的问题是有违互联网自由公平和共享的精神 ;
各种应用的直接呈现,无疑是未来的发展潮流,是不可变更的趋势,一个应用的使用权不应该被拿来创造价值,而是这个应用本身才是,它的流行和广泛使用就是市场的肯定,就会为开发者带来巨大的财富,而不需要像苹果这样一个经纪人角色,来给各种应用做裁判和划分。
最后,在商业模式方面,今日的苹果已经定格,迭代的IPHONE,价格一代高过一代,相同硬件思维向别的领域延伸,手表,可穿戴,汽车等等,APP虽是苹果生态的重要组成,但却是个更高的门槛,因为被赋予了利润变现的重大责任,根本无法产生跨界协成的中枢作用,这种已经持续了近十年的模式,整体产品线都具有极高商业溢价的模式,一定不再代表未来了,因为
移动互联的最根本意义就是要让地球上每一个人都进来,没有一点死角,为此,
谷歌气球,FACEBOOK无人机在努力,有了像阳光和空气一样的网络之后,人们怎么能被一个进入移动互联网的门票阻止脚步呢,新业态,手机的低价乃至免费绝对是大趋势,一个明确的,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所以,从商业模式,产品性能,平台功能三大维度上来衡量,苹果这个曾经的巨人伟人,已经是廉颇老去无疑,甚至已经是阻碍行业发展的掣肘了,当然,如今它还很能“饭也”,甚至无视,有人已经站在了他这个巨人的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