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友钴业业绩下滑严重,债台高筑,蕴含巨大风险。
华友钴业此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9100万股A股,募集资金26.7亿元。其中16.7亿元投向年产1万吨(钴金属量)新材料项目,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作为一家传统矿业公司,华友钴业正面临着较大的业绩风险和经营风险:净利润已连续下滑、债台高累、主要原材料来源国刚果(金)长期政局不稳。
财务费用飙升致净利连续下滑
矿业企业的景气度持续下滑在华友钴业身上表现的极为明显,2011-201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1.64亿元和1.23亿元,业绩已然呈现下滑趋势。
业绩下滑除了受到行业景气度拖累外,巨额借贷导致财务费用高企,从而吞噬了大部分利润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数据显示,华友钴业3年来长短期借款为14.26亿元、12.7亿元和24亿元。如此庞大的借贷让公司财务费用规模飙升,2011至 2013年,华友钴业的财务费用分别为6165.14万元、8522.73万元和1.22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30.09%、43.35%和70.79%,财务费用侵蚀了华友钴业大部分盈利。
这种情况或许还将持续恶化,华友钴业在招股书上透露,随着公司年产1万吨(钴金属量)新材料等项目建设,公司两年内负债规模翻番,负债总额已经由2011年底的18.36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36.4亿元。
而截止2013年底,华友钴业合并报表口径下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67.18%。
中国网财经记者发现,此次华友钴业26.7亿元的募集资金计划中,有高达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这样大手笔的用巨额募资还债在拟上市公司中并不常见。
尽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后,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用途有了相对的放松,但有市场人士认为对于矿业企业这样资金密集型的传统企业,募投资金如果用于还债,那是市场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浪费市场有限的资金。
原材料高度依赖刚果(金)
华友钴业的主导产品为四氧化三钴、氧化钴、硫酸钴和氢氧化钴等,作为国内最大的钴金属生产商之一,钴原材料的稳定安全获取对华友钴业公司生产经营显得至关重要。根据招股书显示,公司钴产品大部分原料采购自刚果(金)等非洲地区并运回国内生产。
目前全球45%以上的钴矿资源位于非洲刚果(金),华友钴业透露,近3年公司约40%的钴原料通过非洲子公司CDM在刚果(金)采购,另外约53%的钴原材料购自国际矿业公司或大型贸易商,而这些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与刚果(金)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除了在刚果(金)布局原料采购网点,华友钴业还向上游矿山领域拓展;目前华友钴业已在刚果(金)拥有2项尾矿开采权、3项采矿权以及1项探矿权等6项矿业权资产。同时旗下的CDM公司陆续在刚果扩建粗铜产能,新建湿法生产线生产电积铜及粗制氢氧化钴。
公司境内外收入分布状况
由此不难看出,华友钴业对原材料的依赖以及对上游钴铜资源控制的渴望。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刚果(金)的政治、经济环境能否为华友钴业提供稳定的原材料还充满诸多不确定性。
刚果(金)位于非洲中西部,有“非洲心脏”之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钴矿——鲁苏西露天钴矿,自1960年独立以来,刚果(金)政治局势长期动荡,武装冲突不断,虽然近年来刚果(金)局势有所好转,但境内仍有多个反叛武装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