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线下方缩量区,叫做伏击, 带量突破5日线,叫做追击, 连续阳线突进,叫做突击。 次序不要搞错了。 伏击-追击-突击。
突击只适合不多的量价齐升品种,不是普遍战术。利用放量的惯性,先做好强势股。 看方向和成交量的变化再决定进退策略。
有量的时候先捞一把。 相对放量的品种,起量的时候做,换手率超过10%之后,谨慎。
成交量释放有惯性,目前应该采用滚仓操作。 昨日热点能够延续的,则宜逢高派发,今日启动的新热点则宜适当追涨。
保持手里的仓位滚动,随时能够退出。
连续跌停后的巨量就是——滚刀肉。 筹码出现了大量交换,第一批抄底的人将被压制。第二次远离5日线,就是下跌末端。滚刀肉的第一次放量入场必死,远离该放量位置20%以上,则短线酝酿反弹。胶着战役上,以伏击为主。
突破战役上,以追击为主。 深入敌境的战役,以轻兵运动战为主。 不可在不同的阶段用反了策略。
这种涨停-高位放量中阴-涨停的经典组合还有一种变型。 即高位放量中阴分成2天,第二天的整理位置低于第一天。接近或者突破新高的容易出现洗盘,如0680+
600481 对追涨停板来说的,最痛苦的就是无振荡空间的突破横盘。
这种突破之后,多半会在5日线上跳跃,或者偶尔打到10日线上整理。 来回小阴小阳拉锯。 做短线的不宜重仓这种品种,容易持不住。 因为外面的涨停板比较丰富,会让你动摇。突击只适合不多的量价齐升品种,不是普遍战术。对热点板块轮换出现“之初”要勤于换仓,换入新的热点,对越来越弱的后继热点要保持警惕。做新股换手率很重要。一旦出现缩量,即进入整理。特别是以机构介入为主的票,容易出现缩量整理,逼出最初的短线盘。 以短线表现为主的品种多半是私募和游资做的,连续上涨中都是等级别放量,不会出现缩量上涨的可能性。如
002114 +
002137 ,换手率维持在20%以上。 所以,
601919 第四天即缩量到10%以下马上失去短线可能。然后就是步步缩量对应窄幅横盘,一直缩量到1.5%左右。
什么时候起来? 一看成交量,二看日线。 出现放量平台走高的是在7月18日换手率4%以上,已经出现换手率扭转。次日一沉,视为回抽,缩量2%。 然后就是三日拉高, 换手率分别是3.47%--4.8%——7.92% 日线涨幅分别是3.03%——5.73%——7.84% 经典型的量价齐升。成交量加速,日线加速。 今天一度涨停,但买入者处于短线加速末端。就算涨停次日,油水也不会很大。那么被套怎么办?从7.84%的换手率看出机构介入加深,处于中度以上的控盘。 因为第三天被套的筹码换手率很高,但是没有出现集中释放。
短线,等的是信号,起涨点的捕捉要求很高。 短线,其实比中线需要更大的耐心。我们常说要把握热点,什么是热点,涨停板上的就是热点。
研究涨停板就是研究热点,乃至热点板块。如何及时的找出龙头股?多看盘,多盯盘。 不去感受风怎么知道风向?
81,83,快速浏览。涨幅榜随时观察。短线,必须放弃一些把握度不高的机会。其实短线看信号多过看信息。
一个单纯的个股机会由于是单兵作战,判断要相对复杂。 而一个清晰的板块机会,个股的操作相对简单得多。
复杂在必须剔除主观性。 不要掺入个人的好恶,不要掺入个人的主观性,客观,很难做到。
涨停板次日的法则,九死一生。 9%以上到过不板的,死。 到了能板的,生。 近板区是高危区。
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 推测:普通人见九如见十,急于买入,因为怕板上买不到。但是这里的危险性非常高。
重点关注此类品种。 即小开板在涨停后几分钟内发生的。
周一放量涨停的,如果在前一周并无明显的涨幅或盘整的,那本周乃至下周初都会有不错的涨幅,追第二个板比第一个成功的概率要大,
预期不能取代现实。 判断不能脱离信号。 一般情况下,基金系高控盘高位通常不放量,只看均线。
其他股票,换手率10%,即有拐点临界。20%,高度重视。30%,看不懂则放弃。
1、龙头品种在决策中是与大盘同步配合还是可忽略大盘时机决策?
答:在放量信号出现的时候,如果同步则同步,如果背离则背离,以信号为准。
2、对于领涨板块涨幅强度多少合理,所跟随的品种在多少联动下符合预期?
答:没有预期,随行就市。必须紧密性联动为强,松散型联动次之。
3、对于龙头品种换手率维持到多少是合理?(我没有统计过)
答:15-20%为宜,过高易折。
4、对于龙头品种即使确认后以连续涨停,如果出现三个涨停以外是放弃还是追逐?
答:只看信号。如今天
600853 三连板之后,开板则放弃。
5、对于涨停品种明确性不如龙头品种,往往选择依据从技术角度来看偏重哪些条件?
答:成交量,均线,分时量。
周涨幅20强中,超过70%会在周一出现涨停。也即反过来,周一出现涨停的,尤其是转势和突破型的,特别是具有明显板块特征的,即有成为本周大黑马的概率。 周涨幅20强,没有一家会重新出现在下周20强中。
研判要点: 1.本轮上涨没见涨停板的,视为弱势,
2.未见明显放量,目前出现缩量的,弱
3.盘破5日线的,弱
4.连续上攻放量超过10-20%的,远离5日线的,强势尾声,离场
是否是4.19或者5.15单日震仓模式? 这两次都出现单日放量大跌,次日收复部分失地,但是成交量减弱,而第三日则需放量走稳。
明天是否能够放量走稳很关键。
由涨停板的特征来看,即今日的涨停板是否具有足够的热点板块效应,近期是否有获利空间。这部分活跃群体的表现很重要,是风向标。
强势股盘中倒打5%,或者0%,都是小仓介入位。
1.以涨停板失败后垂直打击为佳,越陡越好。
2.以强势连停品种为好
3.以双停失败后打击为好,单头涨停失败偏弱。
4.一打5%,二打2-0%,强势为前者,后者为相对安全买点。
量大则水混。 主力有足够的空间浑水摸鱼。
换手率是有严格界限的,超过20%的日换手率虽然在强势涨升中也要保持警惕。
超跌板,平台板,冲高板,反抽板,只要带相对放量,可以短线一击。
强势股会出现开板整理的情况,有强势盘中洗盘发生,而多半洗到5%的位置。尤其以涨停板打倒一耙为特征。特此命名为——中流击水。
以打击5%(+-1%)为多,打击0%(+-1%)区域较少。后者可命名为——隔岸观火。
短线更多地发现信号,分析,判断和跟随,应变。完全预测短期除了经验之外,并无太大意义。
因为信号是随时发生的。你能判断信号什么时候发生吗?不能!但是你能够发现信号发生吗?可以。见九不见十,再配合分时阴线,绝佳的卖出信号。虚低价以补图形为主,助涨作用。慢开给你时间发现和反应,推测为诱空;快开不给你时间发现和反应,推测为出货。
做好必要的埋单预设,一有风吹草动必然夺路狂奔。量在价先,价在线先。价,是量的产物;线,是价的产物。
均线不可能领先股价运动,它只是股价的投影。短线,只看信号,就和过招一样,对方出什么招,我们怎么应对。
你能预先判定对方的招数吗?经验上可以接近,但无法确定。只有对方确实发招的时候,我们几乎才能确定,为什么是几乎?因为存在中途变招。
正所谓,见招拆招。排除主观,寻求客观,足矣。知道昨天三个新股今天哪个能够涨停吗?不能。
而涨停了,我们可以追,这就是跟随。没量看均线,均线破了不留恋。明王股谚:生在龙头,死在龙头。天子活在宫殿中,死了也是黄金墓。
基金系走势有几大特征:1.日线换手率小2.盘中走势粘滞3.涨停板封上也喜欢打开4.涨停板次日不给大肉,喜欢挤水5.涨停板后挤水1-2天,不破5日线,则上。
1.利好复牌后无量连续空板的末期,出现大幅度击水和筹码交换。换手率超过25%已经后继不足,超过35%则基本上是强弩之末。此分析核心是成交量的集中放大意味着筹码的大量交换。
2.部分强势个股在步步为营的连续涨停中出现了深度击水,以换手率不过分放大为良性。即核心是筹码未有大量从主力转移到散户手中。
3.部分平台起涨股票在第一个启始涨停板上故作姿态,显示不强的假相。这需要后期走势辅助验证。
盘中的走势,击水以大幅度,大角度,大力度为强势,收复均价线强度需中等,收复涨停板强度需较大。
涨停板上经常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形态。以开板情况来分,取名为眼。首次封板之后,在短期内尤其是20分钟之内出现的小幅开板,称为丹凤眼。
特征是,开口幅度小,约1%,开口时间短,约2-3分钟。丹凤眼是单缝的谐音,便于记忆。
开板情况略大于丹凤眼的,时常为三角形,特征是,开口幅度约3%,开口时间略长,约10-15分钟。 取名为三角眼。
丹凤眼还会产生连续2次的特征,则称为对鸡眼。三只眼,那就是马王爷或者二郎神了。四眼?田鸡。五眼以上?苍蝇,苍蝇是复眼。
纯粹按照开眼数量划分如上。开眼时间上略做区分:考虑第一次封板的称为丹凤眼或者三角眼,按照形态。
封板中段出现的,称为腰眼。封板后段出现的,称为屁眼,这个时候放量不是什么好事情哦。封板末端出现的,称为鸡眼。鸡眼长在脚上,也不太讨人喜欢吧。本帖,主要讨论开眼的情况。一大一小两个眼,称为雌雄眼。开眼后上探涨停板但是失败的,称为熊猫眼。
大盘弱势区的涨停板的结局: 1.涨停板虚势诱多,失败; 2.涨停板机构分歧,失败; 3.涨停板后被突然停牌,非重大利好则失败;
4.涨停板后突发公告,非重大利好则失败; 5.强势涨停板活性和获利度下降。只有这第五条是安全的。
和抢涨停板,求涨停板后的上涨预期一样。回避跌停板,回避跌停板之后的下跌预期。
请记住,无论出现什么情况,跌停板是必须回避的现象。利空情况,第一波或者第二波离场,这是皮球原理的运用。
皮球下落后,总是第一次反弹最高。做涨停板求的是概率化胜率。比如分四仓,三仓获利,一仓出现-5%的情况,摊薄在总资金上是有限的。
涨停板是刀尖上的舞蹈。只能允许被刀尖划伤,出点小血。如果被割掉脚趾头,或者小腿,那就失败了。如果被割掉大腿,或者腰斩,你还能继续跳舞吗?做涨停板,避险永远是第一位的。获利在其次。其实涨停板基本上是以成交量释放为基础的,以良好的日线和均线形态为依据的技术型操作环境。而成交量的释放和衰落是会出现交替的。一旦成交量释放之后很可能出现萧条。所以,踏量而来,踏量而去是关键技术信号。
主力会利用良好的量,价,日线,均线来做好图形,市场中的技术派一定会杀入。只要上屋抽梯,则股价应声而落。看谁更精明了。
个股要遵循前例判定法则。这是用同一个股的前例判断推理的运用。不要在连续巨量上涨之后,出现缩量横盘,然后跌破5日均线乃至所有短期均线的情况下持股。涨停板的平衡法则。在强势股中保持平衡仓位。
箴言:做涨停板如果不会明智地根据形势抉择和放弃,死无葬身之地。
击破放量位即是不良信号,再破5日线是确认离场信号。放量或者巨量,代表了筹码的转移。
巨量只有三种情况: 1.吸筹 2.倒仓或换庄 3.出货
诱多的本质,在于放量。放量的核心在于筹码交换。由于是缩量,局部量在哪里,个股行情就在哪里。
寻找放量的强势个股是获利的关键。看不懂成交量,则看不懂资金流向,则看不懂个股强弱,则看不懂板块更替,则看不懂大盘结构……
凡是基金系里面出现断线风筝走势的,才会出现大牛 只有继续涨停才能确认强势,否则调低预期。
技术要点: 1.要补量 2.要尽可能涨停。资金力度不足。有短期消耗过度的嫌疑。理由,二板未稳,昨天回调过深。
今天的推测如下: 1.换手率全日8.3% 2.下午无涨停 3.下午向下触及盘中均价线, 4.收盘在均价线上方,约6-7%左右。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 则明日回调,具体形态再推测。这里的预测,第一条是关键。
如果不放量,即没有涨停,第二条成立。 如果不放量和无涨停,则盘软向下,所以第三条成立。 如果盘软触及均价线,最多在均价线附近收盘,所以第四条成立。 这其实是基于成交量分析的预测,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里面只要第一条被推翻,下面的陆续预测都改变。
如果走势没能证明,那么调整或者放弃你的预测。急速放量之后,必须快速推升摆脱密集成交区,才能获得安全。
如果反复过度,则看弱。成功的主力在连续上涨中出货,平庸的拉平台出货,失败的下跌中出货。单日换手率超过20%,非生即死。比单日换手率20%还要危险的是2日累计超过50%的换手率。 如果不能向上摆脱放量的区间,则必死。
每次出现较大下跌,总是有人问我,见顶了吗?会调整多久?调整方向?还会起来吗?一箩筐问题。
问题不在问题本事,而在于出现了交易中的不确定性。 现在确定的情况是下跌,而且找不到合理的支持看多的逻辑。
那么顺应比盲目预测要好得多。 贴近市场的脉络。 这才是市场交易法则的真谛。
缩量,缩量,缩量。 记住,缩量永远不是见底的信号。量的趋势发生改变才是波动趋势改变的信号。
缩量并且沿着5日线下跌的品种不持有。连日急跌之后再度加速,远离5日线的容易出现反抽或反抽涨停板。
但是不能重仓。因为他可以横盘不涨。等5日线靠拢之后再度下跌。
理解市场,理解自己的所得是市场的一部分机会而已。所有的亏损都是不甘心造成的。
所有冲刺资金原高峰的企图都可能失败。5日线原则高度概率化适用于主升浪。
盘局期间多重均线纠葛,会有一定的偏差。 成功的短线操作者只会选择主升浪。
下跌段做法 1.目前大体维持在5日均线上运行的,可适当调低预期,谨慎持有,谨防破位;
2.刚刚破位的,带量品种,或缩量破带量的品种,可减仓,再度下行再减仓;
3.已经沿着5日线下跌15%以上的,如出现加速则减仓后及时回补;
4.沿着5日线有一段跌幅后,又出现远离5日线的加速的品种,可择机补仓,将出现反弹后减磅。
大盘跌势中谨慎对待红盘强势品种。
若是大盘出现强烈反攻,而该品种呈现放量扬升可择机介入。
不宜重仓,谨防诱多。弱势中最怕假强势股的变脸。
轻仓则守,重仓则减。弱势缩量无法挑战5日线,这是定律。先跌的先反弹。
简单地判断个股的强弱法则: 大盘横向比较法则。 由于大盘是个准绳,拿大盘的波动来对比个股的波动,看看不同的波动周期中出现怎样的变化,是正向还是反向。从日线和分时波动来甄选短线的强弱品种。
如果不具有高度风险意识,短线高手肯定活不到现在。短线,并不是风险偏好型,而是风险厌恶型。
所不同的表现是,他们在大众认为高风险的区域中寻找和选择了低风险的波动。
反弹的基本条件是翻越5日线,空间在相对低点上行15-25%的常规区域,低于15%视为弱势反弹,高于25%视为强势反弹。
究竟缩量是不是底? 从来都不是。 下跌中缩量的意义在于维持弱势方向,只有量能的改变方向才能加速或者逆转其运行方向。板块型反弹比游兵散勇要稳健得多。只有量的空间才有筹码交换的空间。依据经验来讲,反弹,做的就是超跌反弹,而不是前期强势股。
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衡量有限的确定性,来获得有限的利润,这就是反弹。
诚恳地批评你一下。你看好的不等于市场最看好的。如果你学会把市场最看好的,当作你看好的,那么你的胜率八成。
反弹定律: 反弹龙头板块中的龙头获得最佳获利度。
龙头板块中符合获利度递减和活跃性递减规律。
板块比较中,强势板块-中度板块-离散型板块呈现边际效应递减原则。
时间-空间出现依次递减原则。 强势的涨得快,跌得慢,弱势的反之。
抗跌股分化原则: 大盘阶段调整中,存在部分抗跌股。 抗跌股具有板块强度的,会一定程度地延缓跌势,然后选择新的方向。
非板块型部分抗跌个股,会出现明显的分化。有的随后补跌,有的强势振荡。
所有的顶部是不甘心造成的,所有失败的抄底是不甘心造成的。
破五,主要指日线从5日线上方下行穿越。 从下往上,叫收复5日线,复五。
这其实是对短期趋势的判断,其本质在于,良好的连续走势中,日线大体上会呈现在5日线上运行的格局。
一旦出现破五掉头向下的格局,则说明连续的涨势被破坏。 而这个趋势如果无法修复则看淡。
基金的票喜欢沿着5日线走,破线可离场。只要量出来了,就值得警惕。
沿着5日线上攻的时候皆大欢喜,放量到缩量,越加警惕,一旦出现缩量破五,基本盖棺论定。
主力要跑总得拿出空间,不是价格空间就是成交量空间。 没有成交量让主力跑,比让骆驼钻过针眼还难。
当一个股票对利好毫无正向反应的时候,一定处于不良情况中。25只最高价和非ST最低价,逐日和累计跟踪他们的变化形势。
纯粹按照半年度的价格来取样本。“板块的龙头利润可能不如某些游兵散勇的暴利,可是在风险和利润的平衡上,占有系统化的优势”。
追涨停、专做涨停股、板块联动专做龙头,悟到且坚决执行,是初级到高级的晋升过程,功到成自然。
稳定性包括准确性和安全性。此乃明王点睛之笔。阳线放量即可跑路。足够的阳线,足够的量,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金蝉脱壳。
放大量的时候,尤其带有冲高的脉冲,是离场的第一时机。 而缩量破五则是纪律性的离场第二时机。
阳线放量诱人,阴线缩量套人。单日成交量忌过大,所以放量之后缩量则暗示着当日可能不会巨量。
日线级别的缩量和相对位置有关,如果是放量之后的缩量则要警惕。缩量,是相对的,一般以低于近期放量的级别为准。比如前期日换手率8-10%,目前3-5%,即为相对缩量,而可能高于地量的1-2%。跌停板意味着跌势被短期遏止,次日继续下跌的概率较大。
强势市场相信强势的,弱势市场相信弱势的。
盘中反弹的一个重要特征:低点的右侧要放量。 右侧不放量,再响是空枪。
补跌,就是强势股在市场下跌后期出现了接近于市场平均跌幅的下跌。
分时线的强度比较理解--可否按以下权重给分时线打分:
1、流畅度:没有尖峰,较为流畅;权重30%
2、高开直接拉直板上;权重30%
3、一波打至7%-8%平台整理,然后直接封板;权得20%
4、三波封板,量能渐大 20%
日线评判标准主要是成交量,均线,日线组合,经验性比较多。
盘中分时线,主要也是流程程度,放量情况,均价线等,经验性的也占比大。
放量的领先性,是选择龙头的关键。所谓的不确定性,就是板块的空间和强度。这个需要跟盘判断。
所谓的确定性,就是板块内部的坐次,龙尾不可能跑过龙头。 确定性包含在不确定性之中。
不买抗跌的。 不买尖锐头部倒V型的。 要买平台被猛烈打穿的品种。 反弹倒计时,撤退也是倒计时。 如果牛市还在,股价终归会更高。 跌下来40%,翻上去更多,这就是差价。中线品种的介入点主要来自于对大盘的判断。
在一个大盘确认转强的时点,才是中线介入的良机。板块的强度要参考头尾和中枢。每次出现的龙头次序一般恒定不变,如果变了,那么板块肯定有资金分歧了。板块内的强弱坐次是由时间和空间上的先后次序为主要依据的
关注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超跌股
选个好的版块+龙头+超跌
涨幅榜找板块,板块判析强弱
板块里面找龙头。时间上和空间上保持领先的才是龙头。
要曾经出现过历史连续涨停板的特征。不要无量空板的,要放量连续推升出现实板的,靠短线筹码层次堆积的品种。
退在量后,是放量结束之后,出现持续缩量盘跌的情况下,可离场。
为了一个更确定的品种,放弃一个不确定的品种,是一种合理的蛙跳战术。追逐老大的收益和风险比大于老二老三。关注强势板块和历史强势龙头是反弹的两大法则。 via不动明王
· • 原创:山水明净 2007-11-21 00:10 ·
每轮行情,获利度最大的是首先启动的热点板块,如五虎将
然后是跟进热点板块的龙头,如0596
到最后的普涨时期,肉就不多了,如昨天的0552、0502
个股已经走好,基本可以确认上升通道。这样,选好热门板块,回调买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