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风向多变信心不变 海外资金加速进入A股 2015-01-29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记者 时娜 张忆】

15-01-29 07:54 1583次浏览
长电科技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风向多变信心不变 海外资金加速进入A股

2015-01-29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记者 时娜 张忆】
---------------------------------------
过去7个交易日,沪股通累计净买入额达87.89亿元,较此前7个交易日增长3倍
---------------------------------------

A股的暂时盘整,似乎给了海外投资者“上车”的好机会,而沪股通已成为他们最好的“座驾”。

港交所昨日披露的交易数据显示,沪股通当日净买入18.32亿元,呈现继续放大的态势。而统计数据表明,1月下旬以来,海外投资者借道沪股通投资A股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其中海通证券招商银行 等金融股成为最主要的买入对象。

分析人士指出,外资对沪股通参与度提高,除表明海外投资者看好A股外,也与即将推出的沪股通系列优化措施将有助于消除海外投资者的投资疑虑有关。随着海外监管机构对沪港通计划了解的深入,审批沪股通类A股基金等产品的步伐有望大幅提速,这将使得参与沪股通的海外资金逐渐增多,预计沪股通的参与度会持续提升。

A股上周一的巨幅调整似乎被海外投资者当成了“上车”的好机会。港交所的数据显示,1月20日至28日7个交易日里,沪股通累计净买入额达87.89亿元,较此前七个交易日累计净买入21.92亿元增长3倍。

交易数据显示,在经历沪港通推出初期加仓QFII重仓股、稀缺品种后,金融股再度成为海外资金最喜爱的投资对象。在1月20日至28日期间,按累计净买入额排序,中信证券 及海通证券并列第一,为近期最受外资欢迎的个股,近7个交易日均获累计净买入6.5亿元;招商银行排名第二,累计净买入3.5亿元;中国平安 紧随其后,近7个交易日获累计净买入1.67亿元。

“国家正在推行的改革、宽松的流动性,以及大量资金从疲弱的房地产市场流至股市,将推动沪深300指数年底前进一步走高。”高盛 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表示,“虽然A股短期可能还会有调整,但相信仍未见顶。”刘劲津还预计,央行会于春节前后推出新一轮宽松政策,这也有助于A股未来走强。

事实上,对沪港通交易机制了解不够以及沪港通推出时恰逢年底“投资淡季”,很多海外投资者在沪港通刚推出的两个月里,参与度非常有限。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上周在亚洲金融 论坛上指出,“在沪港通运行的前两个月,长线基金都还没有开始参与”。

“目前相关海外监管机构已对沪港通计划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他们对注册在当地的基金通过沪港通投资A股已无特别疑虑。”港交所表示。事实上,卢森堡监管当局已于上月批准第一批可参与沪港通计划的投资产品。而无论是官方调研还是市场人士反馈的信息都显示,在进一步了解沪港通后,大部分海外机构均有意愿在未来半年或一年内参与沪港通,很多海外投资者甚至对错过A股年底的牛市盛宴表示“遗憾”。

沪港交易所近期也已启动新一轮的沪港通推广计划,并已着手对沪港通交易机制进行优化。根据港交所的计划,将于下月推出的沪股通卖空服务,为海外投资者买卖沪股的交易策略及风险管理提供更高灵活性。

此外,最快可于3月推出的“中央股票追踪系统”,则可让海外长线基金在遵守内地前端监控规定的基础上,无须在卖出交易执行前把股票从托管商转移到经纪商,进而扫除海外长线基金参与沪股通的顾虑。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小河湾湾

15-01-29 08:09

0
/各路资本大鳄齐聚保险圈 成熟险企股权价格急涨
2015年01月29日 06:34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杨芮
0
[ 沉寂很久的国内保险行业出现了王健林、马云、刘益谦、鲁冠球、郭广昌、黄光裕家族、“泛海系”等各路资本大鳄齐聚的“盛况” ]
1月27日,时代万恒[-4.78% 资金 研报]的一则公告引发市场关注,焦点则是落在了前首富王健林身上。该公告显示,时代万恒持有的百年人寿保险公司1亿股股权挂牌出让公示期满,意向受让方为大连万达集团,交易价格为1.225亿元,目前尚未签署转让协议。由此不难看出,王健林正继续计划在扩大其在百年人寿中的持股,这也是其继从国电电力[-1.48% 资金 研报]手中获得百年人寿1亿股股份后的再增持。时间再往前倒推几日,新华保险[0.00% 资金 研报]因被传大股东中央汇金公司将转让不低于10%的股权给阿里巴巴而停牌。
一时间,沉寂很久的国内保险行业出现了王健林、马云、刘益谦、鲁冠球、郭广昌、黄光裕家族、“泛海系”等各路资本大鳄齐聚的“盛况”。
国内富豪们都在学巴菲特?
众所周知,巴菲特的一个著名投资理论就是将保险公司看做是“永远不死的奶源提供者”,而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然就是一家保险公司。在国内,巴菲特的“门徒”们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一模式的推崇。于是,一场场关于保险业的资本大戏开始轮番上演。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了一下近期国内富豪对于保险业的出手:除去上述两例外,还包括了“泛海系”筹划收购民安财险,刘益谦“腾挪”国华[-1.99%]人寿,万向三农将所持有的民生人寿1031078,436股股份转让给万向控股,黄光裕家族与内蒙君正[-2.54% 资金 研报]在华泰保险15%股权争夺战中惜败等。这还没包括泰康人寿、幸福人寿、海康人寿等公司的股权转让。
价格和标的双双升级
在这轮保险圈的股权转让潮中,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有三个特点值得特别关注,首先是更多的及更雄厚的资本参与,二是参与者不再像早前钟情新公司、小公司、拿牌照,而是意欲深度参与保险业,三是保险公司股权价格的提升。”
分析收购保险公司的目的,除了布局全金融版图,以阿里巴巴意图收购新华保险的例子来看,追求深度合作和双方借力对方优势、深度布局对方领域亦是重要原因。华泰证券[-0.53% 资金 研报]分析师罗毅在快评中称:“新华保险引入阿里将提升公司整体运作效率;加快布局互联网保险业务,现成经验和渠道可以借鉴和利用,将成为国内互联网保险的推动者。同时混改只是开始,我们判断其他国资险企也将有所动作,全面提升活力。”
再梳理此轮转让潮中的保险公司,不仅有新华保险、华泰保险等成立时间近20年的大公司,亦有如民生人寿、生命人寿、恒安人寿等近15年的中等规模公司。
从2014年的保费排名情况来看,天安[-0.63%]财险位列中资财产险第十、安盛天平位列外资财险第一、史带财险位列外资第四;新华保险位列中资人身险第三、泰康位列第六、生命人寿位列第九。涉及股权转让的多数公司保费规模都已跨越初级阶段,且具备全国性网点基础。
在一轮又一轮的股权转让潮中,保险股权标的的价格也不断提升。2014年12月19日,泰康人寿第五大股东中信信托在北京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出让其持有的泰康人寿8.8%的股权。今年1月12日,该公告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被撤下。到了1月19日,中信信托再次在北京产权交易中心挂出一则全新的转让公告,并公开解释重新挂牌的理由是原出让价格较低。此次,中信信托将转让价格从之前的50.25亿元提至53.97亿元。
据上述业内人士分析:“供需决定价格,需求旺盛情况下,保险股权的价格一定会不断上升。另外,上市保险公司的估值一直偏低,之后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肯定会再提升。”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0人参与|评论0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
长电科技

15-01-29 08:01

0
伞形信托不是监管打压A股的一张牌
2015-01-26天天说钱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为了抑制风险,多地证监局叫停新增的伞形信托,引发市场担忧。但据川财证券对部分业内资深人士的调研,目前伞形信托规模约2000亿元,与上万亿券商融资融券余额相比,伞形信托的占比有限。

尽管一些A股投资者担心,监管可能随时发文,限制伞形信托为A股融资提供弹药。但在信托业人士看来,伞形信托目前的资金规模有限,且还涉及多个监管部门,短期内很难成为监管调控A股的一张牌。

何为伞形信托?

据介绍,伞形信托指同一个信托产品之中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的子信托,投资者可根据投资偏好自由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进行组合投资,满足不同的投资需要。

银行、券商、信托公司通过合作伞型信托,可以绕道监管限制。

按照银监会规定,银行理财资金不能直接用于股市投资,信托产品则限制最低资金门槛100万元、一个产品的持有人不能超过200人。

通过伞形信托,银行理财产品通过购买信托计划间接入市,信托计划通过银行理财产品购买,变相降低投资门槛和增加投资人数。然后,每个信托计划账户又分割成若干子账户,当融资申请获得通过后,资金便进入子账户,股市投资者在子账户中操作,而各个子账户又由总账户控制。

实际上,伞形信托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09年银监会暂停新开证券投资类信托账户就已出现,2011年-2012年有所发展。2014年下半年,随着A股火爆和融资融券业务快速发展,伞形信托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加。

市场人士称,与p2p相比,伞形信托提供给投资人的资金成本较低,自然更受欢迎。

伞形信托是否遭叫停?

目前,尚未有公开文件叫停伞形信托。而按照部分公开报道,也就称是部分区域证监部门的口头干预,而非银监部门。

川财证券认为,仅仅部分区域的证监部门监管无法达到监管的有效性。证券公司一般来说,都有多个地区的营业部,可以通过在非禁止地区开户的方式规避相关监管,政策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

另外,川财证券分析认为,仅是证监部门的监管,力度还不至于扭转趋势。因为伞形信托链条,主要是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和银行三个主体。证券公司提供产品销售和证券交易,信托公司提供信托产品,银行提供优先级资金,相对应的监管部门分别是证监会、银监会非银部、银监会。

川财证券称,证监部门只能管理证券公司而无法直接管辖伞形信托产品,可能方式是禁止证券公司代销伞形信托,而伞形信托需求本身就是从证券公司发起的, 证券公司有自身利益诉求,如果仅仅是禁止券商代销,券商可以不签署代销协议,但实际销售却并未停止。且禁止销售监管也只会对增量资金有效,对存量资金的监管也是无效的。

“如果是禁止新开户的话,因为以存量的伞形信托户头来说,每个信托计划下面可以挂很多支伞形信托,而现在单个伞下面的伞形计划远远没有达到银监会规定的标准,所以就算是禁止了新开户也有足够的存量账户够使用。”

伞形信托的股市影响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银监会近日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规定,不得利用委托贷款进行股本权益等投资。这再度引起市场对银行资金绕道进入股市的高度关注。

据一些媒体报道,一些伞形信托进入子账户之后,投资者的杠杆比例高达1:5,即投资者自己50万资金,可以获得250万的融资,300万资金买入股票之后,一旦持仓股票下跌10%,投资者损失30万,即相当于自有资金损失过半,面临被强行平仓的风险。而一旦市场大幅下跌,众多借道伞型信托进入股市的资金被强行平仓(即强行卖股),A股将面临很大系统性风险。

对于上述市场担忧,川财证券称,两融的杠杆比例并没有市场传说的那么高,普遍是 1:2,少数是 1:3。所谓的 1:5或者更高实质上是夹层分级的模式。

川财证券分析:“比如说 1:1:4 的夹层,表面上看是1:5 的资金杠杆,但是对于优先资金方(银行)来说只是一个1:2 的产品, 他们的风险端是可控的。而愿意做夹层的资金本身也有一定的风险承受 力。”

据川财证券调研,目前伞形信托规模约2000亿元。在整个参与二级市场杠杆资金(融资融券已超过 1万亿)的占比相对较小。

在川财证券看来,二级市场杠杆迅速提升引发监管部门监管,并且是正反馈,如果杠杆再大幅快速提升,必然会引发更加严厉的监管;从这 个角度看,杠杆速率会下降。而杠杆率要切实下降,必须要求证监和银监同 步监管,证监部门监管更多仅是控制住渠道,但由于银行、信托、证券 都有利益诉求,所以有效性会大幅削弱。
吸天髓

15-01-29 08:00

0
风向多变信心不变 海外资金加速进入A股做空
长电科技

15-01-29 07:57

0
市场过度恐惧两融检查  证监会淡淡回应“属日常监管”

2015-01-29上海证券报

【上证报记者 王晓宇】

昨日市场有传闻称,监管层将自2月起,对46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启动专项检查。对此,证监会昨日晚间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此次检查属日常监管工作,不宜过分解读。
昨日午后,一则“证监会两融检查扩大范围,12月未被检查的46家券商全部在列”的消息在市场中迅速传开。大盘应声而落,盘中一度下跌1.7%,尾盘情绪有所转暖,沪指略微回抽,全天下跌1.41%。
当日晚间,证监会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表示,1月16日,证监会曾向市场通报对45家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根据整体安排,近期将对剩余46家公司融资类业务开展现场检查。这属日常监管工作,不宜过分解读。
证金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26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11204.92亿元,融券余额为70.78亿元,合计11275.7亿元。两融余额自1月初以来增加486亿元,增速比去年底大幅放缓。
华东某券商融资融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监管层每个季度都会有一次常规检查,2月初启动并不意外,检查内容也不局限于融资融券,融资类业务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业务之一,像期权、经纪、资管等其他领域的券商业务也会涉及。他表示,没有必要对此次检查进行过度解读。
一家即将接受检查的中型券商两融业务负责人表示,对于此次检查,“压力不大”。公司近期一直在按照监管层的要求进行自纠自查,在2014年上半年就对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进行及时整改。
“下午我们听到消息后,就开始准备材料。”某券商人士表示,从去年底的检查看,监管层更多考虑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两融业务的规范程度,只要券商不触及“红线”就问题不大。
2014年12月,证监会对中信、海通、国泰君安等45家券商启动了为期两周的现场检查工作,其中以融资融券为代表的融资类业务成为核查重点。1月中旬,证监会通报检查结果,部分券商存在违规为到期融资融券合约展期、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融资融券等违规行为,证监会也对其采取了不同程度的行政监管措施。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