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天乐,
[淘股吧]操作好、人品好的高手相继离去,沉淀下来的都是些懵懂的散户和一群跳梁小丑,这种现象的持续是否和TGB的去优留劣制度有关?这种制度不是论坛管理者主观造成的,但是客观上确实形成了这样的事实。制度建设和改进问题在每个层面、每个范围内都存在,国家也在力主各方面的改革,论坛是否有积极思考、积极探索过着个问题?
股民原本是离钱最近的群体,为股民提供服务原本也是有机会获取盈利的,具体的商业模式有很多,但是前提有一个,服务必须产生价值,而且是正价值不是负价值。类似*这样的网站为什么能获得几千万美元的投资,客户质量高、市场影响力大是主因,至于当下是否盈利那不是互联网风投们重点考虑的事情,先把高质量客户圈起来、把市场主导地位占据了再说。一个网站的发展,除了契合当下的市场需求或者引领未来的市场需求,还和管理者的经营理念、经营思路、商业视野有关,互联网目前有各种红白灰黑的盈利模式,选择其中哪一种和管理者自身的取向和选择密切相关,在理念、思路、视野之外,日常的管理和运营也很重要,不然光有理念无法执行也是大打折扣。
目前国内财经类论坛质量高的很少,期货领域的投机岛算是质量相对高些,股票领域的*算是最出名的,但是服务对象多是中高端金融群体,整个市场为中低端股民服务的很少,这块用户确实不是优质客户,但是好在基数大,服务好了产生的规模效应也很可观,即便不从客户身上直接盈利,光是作为联系这么多客户的渠道然后利用渠道资源和现有的商业机构合作的空间就很大,当然通过个性化服务从客户身上直接盈利也是可能的。
近期
阿里巴巴和工商总局掐架,每一方都有数量可观的支持者,对阿里巴巴批评最多的是不作为甚至有意纵容作假,多工商总局批评最多的也是日常监管不作为然后偶尔定向执法,两方在各自的职位上都说不上缺位,但是都是有不作为的弊病,至于不作为的原因,大家都清楚。淘宝也是个菜市场,但是管理好了收收摊位费、保护费生意也很好,但是菜市场天天卖假货且假货占比过高的话,客户慢慢就少了,在向商家收取费用和为商家带来客户方面,作为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淘宝确实需要拿捏好这个平衡点。这个事件对TGB也许也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