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沟养不起三小龙,转债型基金最终都会开放转封闭
小河养龙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150189 基金B不得不暂停一级市场申购
.
股票价格不断上涨导致转债指数不断上涨 * 2.8倍平均杠杆率的房市 = 导致转债型基金B的净值上涨2.8倍 * 市净率杠杆的放大 = 转债型基金B的价格呈现大约3.5倍的总杠杆率放大,导致基金B溢价率不断上升,导致母基金溢价率超过1%,于是在一级市场出现了申购母基金的盈利机会。分级基金的申购制度是,一级市场天天存在 + 按照(A+B)净值定价 + 无限量 + 只要申购资金大于5万元就可以申购 + 3日后进入二级市场 = 只要母基金溢价率大于1%,特别是超过3%,天量资金就会一哄而上进入一级市场申购母基金。
.
复利的威力是无穷的。申购本来是大资金的机会,可是许多小散户误以为是“新股票发行”,也来哄抢“香馍馍”。因为是牛市,因为是无限量发行,无政府主义出现了,谁也控制不了申购数量。假设你基金B的总股数是10亿股,持续三个交易日的“一轮申购潮”就可能增多30%到13亿股。按照每二周有“一轮申购潮”来计算,10亿股 × 1.3 × 1.3 × 1.3 …… 24次方 = 一年后基金B的总股数将高达5428亿股 * 3个 = 转债型基金B的总规模将高达16284亿股 × 1元 = 16284亿元 * 60% = 需要持有9770亿元的转债。可是,目前转债的总市值在900亿元以下。
.
小河沟养不起三小龙。转债型基金B三小龙的主要买入标的是转债。例如,150189规定:“投资于债券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其中,投资于可转换债券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资产的80%”。基金经理拿到大量申购母基金的资金,需要买入大量的转债,却遇到了转债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因为股票价格不断上涨带动转债价格不断上涨,上涨到一定的高度并且持续一定的天数就要按照规则进行强赎,即债转股后退市,使得基金经理不得不逐步减仓换成其他转债,而新上市的转债较少,所以符合买入条件的转债的数量越来越少。
.
圈养小虎是必然趋势,三小龙最终变成三小虎。一方面是符合买入条件的转债的数量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基金经理需要买入的转债越来越多,如果继续发展下去,要么一部分资金会闲置,要么勉强买入较差的转债,一旦股市大跌导致转债大跌,经过3倍的杠杆率放大,基金经理的“考试成绩”就会大降低,投资者就会大损失,公司形象就会大损伤。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于是150189终于先人一步,采取英明果断的措施,在2015年 1月24日公告,暂停申购和定投。
.
脱缰的野马。150189在暂停申购期间没有一级市场套利盘的冲击,就变成了“准股票”。股票一级市场的发行是一次性的,在二级市场上,股票溢价率高达800%(即市净率9倍)也不会出现来自一级市场的套利盘的冲击,涨跌幅主要由庄家说了算。牛市不言顶,只有更高,没有最高。熊市不言底,只有更低,没有最低。当然,转债型基金B自有潜规则、明规则,不可能真的变成股票,这是后话。
.
因为
150144 和
150165 面临同样的问题, 暂停一级市场申购只是时间问题。转债型基金最终都会开放转封闭,因为150189在暂停申购后即使是恢复,也是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