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两个月翻番你要不要,看我中国平安!

15-01-15 17:32 153387次浏览
增发重组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两市日成交额自2014年12月9日创1.266亿元天量以来,步步下滑。2015年1月9日收市后,消息披露50ETF 期权将于2月9日上市。

本周22只新股接连发行,成交额连创新低,最低仅4360亿元。然而,在50ETF期权即将上市的背景下,大股坚挺而大盘不倒,一旦本周中后期直到下周打新资金依次返回,市场盈利效应扩散引来杠杆资金回归市场,成交量逐渐上升从而推升大股行情的局面是可以想见的。

中信证券 曾领涨两市,直到创造有史以来最高价。即将上台表演的50ETF期权和后续的个股期权行情里,中国平安将义不容辞的成为两市领涨大股,不仅因为其居上证50 ETF组合里的第一权重位置,还因其可能成为第一批个股期权的标的股。综合看,其本轮行情涨幅落后于多数蓝筹股,现今股价仅位于上轮牛市最高价的一半,而业绩却早已连续数年都远超当年,牛市险企业绩大增、股票价格补涨、核心热点看涨、每日成交额巨大可容纳大资金等四因素叠加,中国平安无疑就是50ETF期权行情的领头羊。

未来的股市行情,中国平安所率领的保险团队充当前锋,左翼银行低估值、右翼两桶油火上加油、还有券商股做后卫,就让我们一起来持有中国平安吧,一经买入,不动如山!

关键词:抓大放小,持热弃冷。
口号:保险银行和石油,还有券商在后头!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欢迎加油、推荐、收藏、捧场、转载、批评、讨论。
打开淘股吧APP
79
评论(184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sunny1112600

15-02-04 18:21

0
明天股东会了,到现在预增报告还没有出,吃相难看了
weijian0485

15-02-04 17:59

0
股票期权要开始发酵了
人到中年

15-02-04 17:21

1
两个月翻倍希望喵喵茫茫了。
weijian0485

15-02-04 16:19

0
耐心等待上证50ETF期权开锣!
weijian0485

15-02-04 16:16

0
耐心等待资金面回暖。
唯一的神话

15-02-04 16:06

0
升华拜克(SH 600226 )$ 深藏闺中无人识 一旦某面比冲天
$升华拜克(sh600226)$ 深藏闺中无人识  一旦某面比冲天

----让我们拭目以待又一只深藏闺中的互联网金融股将在我们共同见证下呈现冲天行情
评论 邮件 纠错2015-01-24 04:59: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赵明超
  ⊙记者 赵明超 编辑 长弓

  凭借定增专户的大幅增长,至去年年底,财通基金专户规模已突破500亿元,给投资者带来的浮盈高达170亿元。随着部分产品在今年逐步到期,20%的业绩提成预计将给财通基金带来逾10亿元的收入,而持有财通基金30%股份的升华拜克(600226,股吧),将显著受益。

  专户规模暴增

  从2013年开始,财通基金开始大举发力定增专户领域,在2014年的火爆的定增市场中迅速增长,全年发行专户产品300多个。据了解,2014年一季度,财通基金发行专户产品只有40只,二季度增长到70只,三季度增长到100只,到了四季度,更是迅猛增多到140只,平均每个工作日要发行一两只,专户产品发行呈现加速增多态势。在2014年的市场行情中,定增产品带来巨大赚钱效应,已经到期的专户产品全部让客户实现了盈利。与此同时,财通基金积累的高端客户资源也已突破一万人,公司目前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状态。

  据了解,按照惯例,在专户产品中,基金公司会收取1%的管理费收入,不管产品到期是否出现亏损,这部分收入均可以拿到,如果业绩达到一定的标准,超额收益就会收取20%的业绩提成。根据测算,从2014年财通基金专户管理规模增速看,带来的管理费收入预计超过1.5亿元,这已经足以让财通基金扭亏为盈。而目前的存量专户管理规模,即使2015年不发行一只新产品,带来的管理费收入也将超过1.5亿元。

  相对于业绩提成带来的收入,管理费收入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据了解,财通基金的定增专户产品,业绩超过10%的可以提成20%。截至2014年底,财通基金专户给客户带来的浮盈高达170亿元,整体收益率为36%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产品到期时定增公司股价保持现状,财通基金业绩提成的规模超过120亿元。在此前发行的定增产品中,其中一部分是通道业务,不过,即使通道业务占50%,带来的业绩提成也将高达12亿元以上。

  从目前财通基金的专户发行情况看,定增产品专户规模占比八成左右。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定增领域龙头地位的确立,给基金公司带来收入较少的通道业务,占比将显著下降,这也意味着给基金公司带来的收入将会更多。

  升华拜克显著受益

  对于持股财通基金30%股权的上市公司升华拜克来说,财通基金的业绩大爆发,将给其带来丰厚的利润。

  升华拜克定期报告显示,2013年财通基金亏损1296万元,到了2014年三季度已经实现大幅盈利,公司预计201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利润比上年同期大涨180%,同2013年度的盈利2773万元相比,预计2014年利润将高达7700多万元,升华拜克公告表示利润大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财通基金利润大幅增长所致。

  随着2015年财通基金专户产品的逐步到期,预计将给升华拜克带来更多收入。据了解,2014年财通基金中标100多家公司定增,并且呈现增多态势,八九两个月份均中标14家,四季度中标高达51家。预计在2015年,将有400多家上市公司会推出定向增发,作为龙头公司,得到的份额将会更多。业内人士预计,以财通基金的定增龙头地位,今年规模上千亿也并非不可能。另外,财通基金还率先切入新三板市场,目前已经发行了公募基金首只专注于新三板投资的专户产品。

  对于财通基金专户产品的业绩提成来说,除了固定收入的管理费,最重要的业绩提成与市场走势息息相关,在业内人士看来,当期市场行情至少会维持中级行情不变,如果市场维持强势,财通基金的业绩提成收入毫无疑问水涨船高,升华拜克有望坐享其成。
    另据传闻,支付宝将借壳升华拜克上市,2014年11月11日,马云宣称支付宝会在国内上市,他强调,“支付宝有一天会在中国上市,因为说实在的阿里巴巴上市并不是为了钱,阿里巴巴的现金流、公司很健康,上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能够让公司治理更加透明化,让全世界的股民、全世界的用户来监督这家公司,共同参与建设这家公司。由于各种原因,阿里巴巴没有办法在A股上市,所以我们希望未来支付宝能够在中国A股上市。”
  不过,2015年证监会发布年度新股发行计划,雨季全年会有200只股票登陆a股,面对还600只排队的股票。按照这个速度支付宝要想a股上市起码要等三年。这三年马云是等不起的。
  日前,马云再一次语出惊人,不过这回不光惊到别人了,把他自己也惊到了。“余额宝并不属于马云!” 原来,余额宝推出1年半后,马云仍未把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弘基金”)纳入囊中。这消息显然不利于支付宝登陆a股,经管a股市场被称作赌场,当时面子上的事还是要做足。曾经被马云当做改变银行的拳头产品,竟然连股权还没过户。
  蚂蚁金服(原为“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1月4日称,已于2014年12月10日,将内蒙君正作为被申请人,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原因则是天弘基金三股东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君正, 601216 )拒不履行相关向天弘基金缴纳应缴出资额6943万元,导致蚂蚁金服虽早已完成了出资等相关工作,但至今未能成为天弘基金占股51%的大股东。支付宝合作于2013年6月,推出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也即余额宝。天弘基金这一默默无名的基金,也因此成为中国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
  面对内蒙君正的无赖行为,马云也很无奈。毕竟内蒙君正的背景水太深,说多了又涉及敏感字了。马云为了不受制于人,也开始有所行动。阿里公司已经和
  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开始展开全面合作。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升华拜克(600226)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上海。阿里为什么要选财通基金,因为财通基金的发起人都是杭州的,毕竟阿里总部在杭州。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啥事都好办,就不会出现与内蒙君正关于天弘股权的纠纷。一旦天弘基金的股权落空,马云可以迅速把天弘基金踢掉,财通基金顶上。最近,财通基金于已经与支付宝签订合作开通网上直销业务,并且,随着天弘股权归属问题的朴素迷离,财通基金与阿里的合作更加深入和紧密,成功实现与互联网相结合共赢的模式。
  神秘公司“升华拜克”,浙江升华拜克(600226)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做兽药的公司怎么看也和阿里高大上的电子商务毫不相干?为什么是他独占30%财通基金的股份,要知道天弘基金被阿里看上之后仅用一年时间就以44381.03亿的规模傲视群雄,中国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七。之前你听说过的什么量子、老虎等都被天弘踩在脚下。根据升华拜克(600226)公开信息显示,其市值不过30多亿。每股净资产3.4元,主营业务每股盈利0.24元财务状况非常健康。一个市值只有30亿的公司,却有着将来可能成长为10000亿规模的财通基金30%的股份?这有点奇怪吧?2015年1月9日支付宝总裁樊治铭现身浙江省德清县宗管区工业园升华大酒店,尽管相当低调但还是被人给人认出来了。为什么要去那里?因为那天升华拜克召开新年的股东大会。同去的人还有财通基金公司总裁和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老板。说了这么多,那么问题来了。所有一切的指向就是:支付宝要借壳升华拜克!支付宝已经等不急正常ipo了,600多家公司排在他前边,竞争对手微信不许他等,杭州政府也不让他等,阿里的股东也不让他等。首先升华拜克(600226)市值太小了才30亿,对支付宝来说就是虱子肉。其二,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都是杭州的公司。这也是杭州政府愿意看到的。其三,借壳升华拜克也就是间接对财通基金实现间接持股30%,这样就避免了以前与天弘基金的尴尬。过不了太长时间,中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借壳上市的案例即将上演,我们拭目以待!终上所述 ,600226一方面将享受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高估值,另一方面他又介入了中国最赚钱的金融业,而这一切都是去年暴涨的手游等行业所无法攀比拟的,因此我们预期升华拜克(600226)半年估值为40--44元,一旦被支付宝借壳股价将达180---200元之间。
增发重组

15-02-04 15:28

1
226起涨初段,现价与主力成本接近,预期后市将脱离主力成本区,中长期震荡上扬。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133小盘股,题材震撼力不足。不如参股金融266,也不如2588低估值成长股。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起涨时跟入,主力一鼓作气大幅拔高就可乘势获利,市场人气高涨时,可看高N倍。一旦主力乘人气高时出货开溜,必须冷静离场,你没时间和精力跟主力一直耗着,到其它个股寻找机会。中国长期投资气氛尚未形成,死多死空皆不宜。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增发重组

15-02-04 15:18

1
5344亿元。773上涨52家涨停,1531家下跌无跌停,涨跌比1:2,普跌态势。创业板指数微涨,其它所有指数微跌。盘中热点主要有网络金融、钢铁、网络彩票、一路一带(高铁出海工程建设),银行保险券商领跌。仅钢铁板块录得微幅大资金流入,其它板块表现为大资金的大幅流出。

限于两市成交额不足,蓝筹股从暴跌演变为阴跌,成长股、小盘股藉此机会吸引游资拉升。今天二局涨停,没能带动同板块其它蓝筹个股跟随涨停,说明跟风意愿差,人气低迷。

股市里,没有只涨不跌的股,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因此也就没有死多死空。同一只个股,起涨时跟入是多头(看高到N倍),掉头向下时出逃是空头(不涨拉倒)。目前,由于筹码承接能力不足,大盘蓝筹股基本都被空头掌控,普通投资人只能到成长股、题材股、小盘股中寻找波段性获利机会。

操作策略:轻仓成长股,不为指数的超短期波动所迷惑,多看少动。
weijian0485

15-02-04 14:17

0
50ETF期权倒计时。
小河湾湾

15-02-04 13:48

0
中国平安入局移动医疗 新玩法震慑阿里腾讯

  如果说2014年是移动医疗的里程碑年,风口渐近的2015年则明显是要火力全开的模样。在医疗这块中国最难但也最诱人的市场蛋糕面前,大佬也好,新军也罢,吃相都很难淡定。

  目前移动医疗的格局,正从跑马圈地进入诸侯争霸阶段,前有腾讯、阿里的大刀阔斧,后有京东百度、小米的虎视眈眈,还有甚多创业公司进场。看似互联网企业的群雄逐鹿,却在去年9月悄然迎来了异路对手——平安好医生。

  这款APP是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健康推出的移动医疗产品,从公测到正式功能上线,这家险企巨头的进入似乎都有些低调,但其打造医疗帝国的王者之心却已经能够从这款新产品中显而易见。

  后发制人

  虽然因为健康险业务,平安健康和医疗市场的关系向来密不可分,但要说到真正布局自身医疗业务,以保险公司身份深入医疗领域,还是当下互联网公司挚爱的移动医疗,平安无疑是个后来者。

  早在2011年6月,天猫商城就开通医药馆,虽然因为互联网药品交易许可证的牵绊,2012年2月才算正式开张。2014开年,阿里又斥资1.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7亿人民币,收购了中信21世纪54.3%的股份,为的就是那张《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阿里下一步又开始借道支付宝,推出阿里健康APP切入医药产品销售。同时,野心不小的“未来医院”计划也迅速在全国多家医院铺开试点,直接在支付宝中完成挂号、检查、缴费、取药,甚至查看检查报告等流程。

  而与之分庭抗礼的腾讯也在去年上演了一出“买买买”的土豪剧集。去年6月,腾讯和京东联手以2300万美元参与缤刻普锐B轮融资,布局可穿戴设备与医疗健康服务公司。此后,更是分别以7000万美元,1亿美元豪掷丁香园与挂号网。意在将两者作为医疗资源,通过微信实现粘性更强的医疗生态体系。

  动作频频的移动医疗领域,但直至去年9月底,始终没有在“医”上动作的平安才推出健康医疗APP“平安健康管家”进行公测,上线包括问疾病、看名医、逛社区、收资讯以及测健康五个功能模块。对接名医,主打三甲名医即时在线咨询与一对一家庭医生服务概念。

  上线100天,APP注册用户就已经突破百万,1月中旬APP正式更名为“平安好医生”,与“平安好房”、“平安好车”一起成为“平安好”互联网板块的一员。平安体系下的“医食住行”大金融版图终于日渐完整清晰。

  平安好医生,乍看似乎是个平安版的“春雨医生”,但如果仅以为此,显然是小看了马明哲的这盘棋。

  有备而来的平安好医生,其APP本身的功能与操作模式已经相较同类市场产品进行了全方位升级,看看平安如何定义一款“轻问诊”产品:

  全职医师,免费问诊

  平安为产品专门搭建了一个医学资讯平台,全职雇佣各科室医护人员全天候为用户服务,而非医师兼职合作模式。包括全科、内科、儿科、妇产科等数十个科室,300名全职专业医生全天候接受用户的咨询服务。与留言回复的性质不同,一对一实时图文,语音对话的“平安好医生”缩减了用户在线等待的时间。关键是“平安好医生”提供的是完全免费的问诊咨询,希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放大流量空间,这一招就让不少同类收费产品黯然不少。

  专家资源,保险背书

  除了全职问诊医师外,平安已签约了近千名北上广三甲医院副主任级别以上专家,入驻“名医馆”。他们会相继开放诊室,接受用户在线咨询,同时提供线下门诊、手术治疗的优先预约权。预计到今年年底,“平安好医生”的签约三甲名医将达到4000人,基本囊括了国内医学界各个科室最优质的医生资源。与此同时,平安也没有忘记利用集团本身业务为产品提供信誉背书,当前所有线上服务均有平安承保,为用户遇到任何医疗纠纷时提供基本保障。

  根据现有模式来看,“平安好医生”选择了一条长医疗服务链来进入市场,加上免费服务,某种程度上来说,大能量平安的进入也预示着轻问诊业务领域的机会窗口开始收窄。

  棋逢对手

  虽然平安此次产品推出甚为低调,却是最无法忽略的一位新进入者,不论是阿里还是腾讯这次都遇到强势对手了。我们不妨来看看平安为这盘棋局布下的棋子。

  互联网基因

  2013年,平安健康险的最重要的一次人事调动——原阿里巴巴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涛出任平安健康险董事长开始,便已经勾勒出了公司医疗蓝图的雏形。

  技术出身的王涛14岁考上南京大学少年班,22岁在美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 随后就职美国微软担任软件开发经理,主导并参与了ows Media、PocketPC、MS Speech部门的重点项目研发。在本世纪初国内第一波互联网浪潮兴起之时回国发展,加盟金山软件与雷军搭档,出任首席技术官,带领团队开发出了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大型游戏——“剑侠情缘”,成为当年最卖座的网络游戏,也一举奠定了金山在中国网游界的江湖地位。 2004年受马云之邀,王涛加入阿里巴巴,任阿里巴巴高级副总裁兼阿里软件总经理。通过聚焦中小企业整合电子商务及企业管理的需求,他仅用一年时间就帮助阿里软件成为中国软件运营领域的领头羊,被称为中国软件运营之父。

  王涛的加入,为平安在互联网时代的突围打开了新的方向,他被赋予的使命,便是“帮助平安健康公司转型,创建新型互联网化健康管理整合平台。”

  在平安集团内不温不火的健康险成了互联网转型的首要战地。当然原因也可以理解,一直以来,由于市场不成熟、赔付率较高,本应成为集团进入医疗领域最佳入口的健康险不论从规模还是利润上都差强人意。马明哲是看好王涛带来的互联网基因会对这个传统业务带来的新的改变。他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筑建新的健康医疗产业链,通过搭建医疗服务网络,联动国内医疗信息,告别以往高端健康险路线,成为更多用户日常健康管理方案的提供方。

  试用“平安好医生”就会明显感觉产品设计、功能格局都已经相当成熟,这与王涛的加盟不无关系。

  医疗资源

  互联网基因对于一家传统险企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但平安最重要的资源,其实是健康险业务深耕多年的医院、医生资源以及多年来积累的品牌信誉。

  不论是阿里还是腾讯其实都在做一件事,抢占医疗资源,风口将近,掌握最多核心资源的才会拥有市场话语权。在这方面,平安依靠集团背书给予最大的信誉与保障支持,同时依托健康险多年来建立的医院网络与管理经验,无论是自建医疗团队,还是拓展合作医疗网络,难以攻克的医疗资源,在平安手中却游刃有余。

  唯快不破的市场竞争下,除了名医馆的在线问诊外,“平安好医生”凭借平安健康险深耕中国高端医疗市场十年的网络资源,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一周七天不间断地为用户提供100多个城市2000多家公立医院的门诊预约、就医推荐以及陪诊看护服务。

  毫无疑问,平安好医生进入移动医疗领域的方式更为深入,进入的环节也更为全面核心,覆盖了包括健康管理、自诊、寻诊、候诊、诊疗、康复、药品等多个价值环节。

  除了与医院网络对接了预约、挂号、复诊等繁琐流程,根据门诊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品也将通过平安好医生遍布全国的签约药房,配送到家。

  此外,平安好医生也将此前健康险业务中重要的驻点顾问延续为了移动医疗的线下支持。当用户病情经过诊断需要住院,平安好医生在全国大中城市主要三甲医院驻点的就医顾问将会陪同检查、手术及住院的全过程,帮助料理收费、配药、保险理赔等琐事。

  如果仅从产品推出时间看来,平安好医生的确没有博得先机,但对医院、医生核心资源的掌握与运用却为平安进入移动医疗领域奠定了基础,也是其最独特、优势的竞争力。平安好医生选择了重模式进入移动医疗领域,实则走得轻快自信。

  了解了平安好医生应用场景,如果再结合国内医改政策趋势,不得不说,平安的节奏也踏得太准。随着国内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包括扩展多点执业、扩大医药分开试点、处方药网售破冰在即、医疗机构向社会资本开放、商业健康保险将成为医保生力军。政策的全方位利好,为平安未来在医疗领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想象空间。

  平安好医生当下的任务是尽快布点医疗资源,获取最大用户量,之后不论是选择引入商业合作伙伴,还是与集团内部医疗、保险、金融、支付业务与资源的对接,它都将成为最佳的前端流量入口。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