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顿发展:股权之争那个事儿。
继249楼楼下罗顿发展1800亩地那个事儿以后,一直准备写一下关于股东结构的演变。
这种做法是自己重仓持有一支股票前的一贯思路,中长期选股大概具备几个潜质,比如:未来盈利的大幅增长、大股东优质资产的注入、股权结构变化可能促使公司基本面彻底改变等。把罗顿发展作为目前的中长期标的重要原因是看重股权变化接近尾声,从而为其改头换面奠定基础。
了解了一些信息之后,建仓的工作就着手进行,但因为信息量太大,整理成文的工作一时不方便下口,同时又忙着建仓就暂时放下了。目前已经基本全仓,闲了下来终于可以完成这项工作。
罗顿发展的股东及控股权演变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桃园三结义。时间从1999年上市至2011年,这个阶段的股权特点就是均衡制约。
罗顿发展上市的故事,很好的反映了海南开发与大学生同甘苦共同自主创业实现梦想的时代背景。李维、昂健和苏晓萌三个大学同学,也是在上市之初各自担任上市公司前三大股东的法人。
第一大股东,黄金海岸集团公司,法人李维,目前公司已经从股东名单消失。
第一大股东黄金海岸的三个股东公司自身的股权构成也透漏着一种义气:罗衡机电的股权分别被李维、昂健、苏晓萌持有80%、10%、10%;海口健能的股权分别被昂健、李维、苏晓萌持有80%、10%、10%;罗顿电子的股权分别被苏晓萌、李维、昂健持有80%、10%、10%。由于黄金海岸的股权分别被罗衡机电、海口健能、罗顿电子持有40%、40%、20%。
按照上述股权结构,李维与昂健分别持有黄金海岸38%的股份,苏晓萌则持有24%的 股份。但这时候也可以看得出李卫和昂健两强突出。
第二大股东金海岸罗顿国旅,法人昂健,目前公司清算执行中。
第三大股东黄金海岸技术产业,法人苏晓萌,公司目前始终如一。
罗顿发展的实际控制人从上市之初一直就是李维,只不多当时股权结构下,如果昂健与苏晓萌联手成为一致行动人,将超过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