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你可以职业投资吗

15-01-11 17:24 15609次浏览
白居易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职业投资在股票论坛上,就如大学男生宿舍里谈论校花的三围一样热门。但是大多是一种谈感慨、感受之类的感性的东西,能否职业投资需要理性系统分析。职业投资人广义上是指以投资为职业的人,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要有专业的操作知识和操作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资金门槛。对于投资来说,当然是本金多多益善,但是如果条件成熟,不能集中精力职业投资,也是一种时间、精力成本的浪费,一般富翁起步都很早,所以设定资金门槛要适当。
1、财务自由的最低门槛是500万,相对应的自由投资门槛也是500万,国家关于新三板、ST债券的门槛也是这个数额,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这一数据;而职业投资根据地区各有不同,个人认为不宜低于200万元,大中城市不低于300万元,请注意自由投资与职业投资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职业投资是虽然不自由但是能养活自己。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大体相当于50万元的银行存款,所以融资融券、沪股通等门槛是50万;但是考虑到投资者大多住在大中城市,有自己的家庭,如南京市社会平均工资61841元/年,按1.5被的抚养系数计算(一般老人都有养老金,需要抚养一个小孩),全国和南京分别为40432元、92762元,分别需要100万元、200万元的银行存款基本可以满足。另外100万可以用来投资,至于这个100万元的来源下面会提到。
2、500万只是条件之一,若果是买彩票中了大奖呢,当然不行。除了以前工作积累等收入之外,在股市投资中至少挣到100万。李嘉诚说过,赚第二个1000万时要比赚第一个100万简单容易得多。
3、问题又来了,如果是老爸给了1000万,挣到100万很容易,所以说这100万必须是白手起家积累挣到的。但是又存在工作收入不同的问题,年收入30万和10万积累的速度肯定不一样,个人认为按照巴菲特的目标,至少需要10年复利15%以上的历史记录。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2012年数据,全国A股自然人持仓账户持有流通市值在100万以上的比重还不到1%。而这部分人当中能符合全部几个条件的大概只有1/10。(市值100万~500万元的账户49万个,占比0.89%,市值500万~1000万元的账户35564个,占比0.06%,1000万元以上的账户17987个,1亿元以上的826个。)
二、投资系统。
1、成功的投资不仅需要掌握投资的基本规律、具备牢固的基础知识,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操纵经验,总结出一套系统的方法。系统的投资方法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可以帮助你发现、把握、控制人性弱点对投资的消极影响。当你以投资为生的时候,必须功力达到七段以上,建立起完整的投资规则体系,包括确定进场点、退场点、再进场点、再退场点的明确而具体的一系列决策规则。
2、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虽然都是盈利,但是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同,以投资为生应当选择较为稳定的投资系统。投资而不投机,不融资融券,每十年中负收益的不超过2个年度。强化容错机制,风险控制应该通过仓位控制(权益类资产、加仓速度、比例控制)、投资组合(单个行业、企业上限设置)、标的选择(安全性、收益性、流行性)三个方面来完成。
3、如果自己的投资体系与工作并不冲突,可以两者并行,比如正常工作是从事体力劳动,正好与投资劳逸结合;如有冲突特别是工作的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可以辞职炒股,一是如果工作太忙影响了投资的操作和心境,特别是本职工作有大量文字的,长期两项并举必然带来眼睛、腰颈椎等不适应,则可以职业投资;二是工资收入仅能达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甚至以下的,可以考虑辞职,万一以后需要可以轻易的再找这样一份工作;三是工资收入占年总收入不超过1/3,辞职对自己的生活影响不大。四是如果自己投资之外计划成立自己的私募等,可以职业投资。
三、名誉声望。投资俗称炒股,不入社会主流,网友们基本上将其贬低至社会最底层人物,有点像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资本家,有钱但没有地位,因为经常风尘仆仆被称为“泥腿子”。 实际上,在网络上无病呻吟的往往本身就是loser(网络语言),因为工作能力差或者吃不了苦才转入专业投资,而其不知投资的要求更高,盈利者只能有十分之一。能达到上面所讲的资金门槛并形成完善投资体系的,大多在其他工作上也是佼佼者,巴菲特很小的时候就挣了很多钱、芒格是个知名的律师、戴维斯从公务员辞职……所以说达到这个层次的人面临的核心是社会地位与财富的选择问题,2012年夏天,昏暗的光线下,在别人都睡午觉的时候,我带着一颗痛苦的心灵,在躺椅上阅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寻找答案。叔本华认为,决定人命运外在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二是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即人们对他的看法,又可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每个人都可以争取到名誉,亦即清白的名声;至于显赫的名望只有少数人才能得到。人拥有的财政、物品和名誉、声望是互为影响、促进的关系。“一个人所拥有的财产决定了这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直白的说有钱了自然就有名誉和声望,破产的只能愿赌服输。
叔本华还提到了公务员这一特殊群体,“社会地位,则只有服务于国家政府的人才能染指”,那么社会地位与财富之间如何取舍呢,“只有傻瓜才会把社会地位放置在财产之前”。亚洲国家与欧美不同,在美国 ,3%的大学生愿意考公务员;在法国,是5.3%;在新加坡,只有2%;在日本,公务员排在第53位;在英国,公务员进入20大厌恶职业榜;而在中国,76.5%的大学生愿意考公务员!亚洲其他国家也有考公务员的热潮,这应当与内敛、稳重的中华文化有关,中西方对待自由的态度不同,对老赖的刑罚就可以看出来,西方崇尚自由,一听说要被关失去自由,马上把钱交出来;而中国人则要算一下,关三个月可以赖掉100万,这个事可以干。其他,也有病急乱投医的毕业生会抱着不妨一试的态度报考公务员只是当做练手尝试等因素。“八项规定”之前,部分地区的公务员是可以地位与财富兼得的,但是现在如果保留公务员地位,财富将缩水,工资只是比社会平均工资略高一点,从发达国家的历程看,也看不到增加的可能性,个别国家如新加坡只有高官才是“高薪养廉”,普通公务员工资低于筑路工才是真相。即使是现在尚存的社会地位,也面临着逐年下降的危险,除了因为收入缩水,日本亚太问题学者仲村澄世对《环球时报》说,战后20多年中,日本人一直觉得公务员是在“管理国家”,其地位被提升得很高。后来随着日本国家各项建设逐步完善,日本人的这种意识也发生了改变。国家通过很多法律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很多特权现象消逝,特权人群失去特权,逐步回归服务纳税人本质。即使是这种正在逐步弱化社会地位也存在随着退休而消失的问题,如果你现在对这种社会地位这么执着,退休时怎么办,但是你挣到财富和声望可以伴随一生;大多数人也许到退休的那一刻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被动不如主动,放下执着,及早适应才是正道,换个角度——这不就是提前退休吗。
四、心理素质。心理因素本来就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投资=7分心理+2分技术+1分运气,而职业投资必将加剧投资中的情绪,特别是市值回撤时心理压力巨大。职业投资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克服面临的巨大精神压力、心理波动以及所导致的亚健康状态。
(一)如何看待自己。心理健康首先需要自己与自己的和谐,选择与个性相配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投资本身任何时候都引诱你爆发、展现人性的弱点,包括贪、怕、从众心理、私心、面子、不稳定情绪化等等。“保守的投资者夜夜安枕”,价值投资不是每个人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能否入门首先取决于其自身性格。价值投资有两条著名的“基本原则”:原则一,永远不要赔钱;原则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可见,价值投资的取向也是消极保守的,它最关注的不是赚取多少,而是如何避免损失。这也产生了价值投资一个鲜明特点:审慎。 如果你不是谨慎、保守、诚实的人,职业投资请三思,大投机家也有,但是对人的禀赋要求极高。
(二)如何看待社会与家人的不理解。叔本华认为,把别人的意见和看法看得太过重要是人们常犯的错误。这一错误对我们的行为和事业都产生了超乎寻常的影响并损害了我们的幸福。我们所经历过的担忧和害怕,半数以上来自这方面的忧虑。一旦不再担心和指望别人的看法,忧虑马上就销声匿迹。人们把自然的秩序本末倒置,别人看法好像就是他们的存在的现实似的,而自己意识中的内容反倒成了自己存在的理念部分;他们把派生和次要的东西看成了首要的东西。他们在别人头脑中的形象比起自己的本质存在更令他们牵肠挂肚。这种非直接为我们所存在的东西作为直接的存在来加以看重的愚蠢做法,人们称之为虚荣,以表示这种渴望、努力所具有的虚幻和空洞本质。这种虚荣为了手段而忘记了目的,它和贪婪同属一类性质。当我们终于成功地摒弃了这一普遍的愚蠢 做法,那我们内心的安宁和愉快就会令人置信地增加。同样, 我们的举止和态度会变得更加自信、踏实,更加真实和自然。
(三)如何应对熊市时期的巨大心理压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能在熊市之中既有能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善其身”,又有看淡金钱的态度和“济天下”的情怀,熊市不算什么。
首先,投资系统要考虑并做好熊市自己的家庭保障,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在牛市中跟随大势、熊市中跑赢大势,长期保持现金,熊市中反而有一种小伙子来到女儿国的感觉。但是投资者在职业之初,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操作减少压力,比如拿出部分资金存银行,另开一个账户做最保守操作等保障日常开支,也可以投资别人成熟的熊市基金——投资风格极为保守适合熊市。以前,我把所有资金100%的投入股市(觉得有闲余资金是一种浪费,也是对金钱的吧尊重),总是觉得手头很紧,对资金数额较为敏感,自从生活费用分开存在银行后我觉得自己突然富有了很多,其实这只是心理作用而已,熊市中这种感觉很重要。
其次,要形成稳定成熟的个性。1、阅历。成熟的投资者需经历过时间和市场的磨炼,至少从业10年,经历过一次完整的牛熊周期的心态磨砺,否则一次熊市就可能让你很长很长时间陷入苦战翻不过身来。职业投资者选择辞职的时机最好在熊市,这是最好的心理压力测试,如果能在熊市中敢于辞职,以后也就不怕熊市了。2、年龄。查理芒格曾说他“不见40岁以下的年轻人。”意思是,他不相信一个不到40岁的人,能成为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从性格来说,四十不惑,这个年龄的人才能看清世界明白自己;从社交来说,该交的朋友也都遇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自己的社交圈,再多活20年也难。3、淡然。一个人能否成功最重要的不是金钱不是人脉,而是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要淡化对金钱的贪欲,生活与投资才能充满幸福感。《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告诉我们,只有对得失淡然处之,才能做到在考虑问题时,不会让贪婪和恐惧来支配自己的行动,获得幸福感和财富的稳健增长。 “更好是好的敌人”,刻意求财、追求短期收益率只会适得其反。调查表明,投资期间多在半年以下很少达到3年以上的短线投资者,大多数都自我感觉不幸福;而把投资期限拉长到3-5年乃至5年以上的长期投资者,幸福感都较为明显。4、升华。建立自己的幸福基金用来做慈善。尽管金额可能很小,但是从态度上,当你从一心挣钱到无偿的把钱给别人的时候,你对金钱的认识将有所升华。曾经参加过一次扶贫活动,走访了贫困户之后,以往对生活的种种烦恼、不满都烟消云散,觉得自己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也懂得了感恩。我对花荣“修身、齐家、赚钱、玩天下”的说法很欣赏,改为“修心、齐家、投资、济天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主要改变是最后一句。没时间没钱的时候觉得“玩天下”就是自己的目标,后来发现旅游也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有意思,连续1周之后激情就差不多了,整天旅游只能变得枯燥无味。投资大家往往也是慈善家(虽然对自己很抠门),“玩天下”的格局还是太小,只有“济天下”的胸怀才能真正的对金钱释然。
(四)如何对待职业投资后的空虚。专业的投资是很花费时间的,投资家们都忙的很,更不存在空虚的问题,如邓普顿八十多岁时每天还要工作十多个小时。但是很多人投资开市看看K线,平时到论坛、群里灌灌水,一旦收市,就会觉得无所事事特别空虚,特别是在熊市周末的深夜空虚还伴随着巨大的恐惧。如果投资只停留在这个层次,辞职炒股没有必要甚至是有害的,因为无所事事,心态比上班时更差。职业投资后感到空虚只能说投资还比较肤浅,是一个交易者而不是投资者。指望从互联网上寻到直接的答案是一种浮浅的、偷懒的思想,我也有网络搜集信息一天产生空虚的感觉,如果职业投资长期这样是很可怕的。相反,如果我思考总结前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则越深入研究越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觉得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搜集信息学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多思考分析深层次的东西,巴菲特、芒格很少用网,但是生活很快乐。这种空虚时间“废物利用”的空间太大,一是读书。读书主要是从前人的经验中吸取教训,结合实践不断地自我反省,不断写总结。不仅仅是投资方面的书,还要学历史、哲学、宗教。如果一个人喜欢历史和哲学,心就会变得强大无比。因为历史讲永恒,时间上的永恒;而哲学讲无限,范围的无限。有了永恒和无限,别人无奈时,你就会释然;别人恐慌时,你就会勇敢;别人无知时,你就会清醒。宗教信仰是一项重要的精神力量,世界上很少有中国这样大多数人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坦普顿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惠理基金谢海清是佛教徒。二是写书。以前我写了一系列文章,自认为大体形成一个体系后就基本不再开新篇,最近觉得要像一个专业投资者一样完善自己,想写本书,结果刚写第一章就觉得以前的文章很不严谨,完善起来很费时间和精力,经常工作到深夜,更不会有空虚的感觉。三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功的投资者大多长寿,90岁以上的比比皆是,法定年龄60岁就退休了,辞职投资既然已经没有生活资金的后顾之忧,就当提前退休,退休后怎么做现在就怎么做。四是投资向左,生活向右。投资要谨慎、客观、淡然,但是生活要自信、乐观、热情。投资需要不断学,而且永远保持警惕,任何时候的一次灾难都让你推倒重来。投资意味着你要对目标股反复思量。但是在生活中对事情反复思量则显得优柔寡断,深受其痛。现在我开始种菜、做木工,投资之外的时间,通过体力劳动使自己的大脑放松下 来,至于世俗之事大多顺其自然,“没心没肺,活着不累”。
打开淘股吧APP
108
评论(7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白居易

15-01-11 21:04

11
叔本华道出了人生的很多玄机,比如“把别人的意见和看法看得太过重要是人们常犯的错误。这一错误给那些要统治人或者驾驭人的人提供了一个便利手段。所以,在各种训练人的手法当中,加强和培养荣誉感的做法占据了首位。”想想这个社会是不是通过加强和培养荣誉感,让我们成为工具,一生庸庸碌碌,成为旗子而不自知。如果一直没醒也就算了,幸福感可能还很强,一旦醒来觉得原来自己这么傻。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不追高

15-01-11 20:13

10
1000万元以上的账户17987个

有谁估计过,在TGB达到1千万的账户 有多少呢?
中线复利

15-01-11 21:09

4
+u “如果一个人喜欢历史和哲学,心就会变得强大无比。”
谋城

15-01-11 17:59

2
好贴。
非一般的好贴。
感谢分享。
楼主也喜欢看叔本华呀,呵呵。
加油,推荐,收藏。
老笨学炒股

15-02-21 14:51

1
已经这样了,就是如何成功才是唯一该想的事情
leegsz

15-01-25 14:43

1
职业其实应分为职业投资和职业投机两种:[淘股吧]
投资是对上市公司的选择,从拥有一个公司的角度去分析判断和投资,看得到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期间市值的变化对心态的影响会小很多,尤其是下跌时或者熊市;
投机的心理压力要大很多,甚至容不得亏损,止损成了第一要义,心态也容易变得急功近利。
同意楼主对职业资金门槛的理解,大处想,其实就是自有资金增持看好的公司和经理人,当个股东。
基督山伯爵中,衡量一个家族联姻是否门当户对时,考虑的不是年轻人上班的月薪,往往通过此人拥有资产能够获取的年金(大概每年5%的收益率)来作为标准。
职业投资其实就是对家庭资产的经营,争取获得大于上班薪金收入的机会成本,根本在于你能否承担的起家庭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因为你不能说为国有企业或私有老板上班打工获得工资这种方式比投资上市公司获得价差或分红这种方式对家庭或社会的贡献度要更大一些,这其实也是与国家十七大提出的“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提议也是相符的。理解这个道理其实职业炒股与上班并无区别,只不过自负盈亏,老板是自己的老婆而已,而你自己更为讨巧的将这个千钧重担通过投资一个或几个精挑细选的公司完成而已。
白居易

15-01-22 21:25

1
1.19大跌感想——低谷的人生[淘股吧]
世间万物枯荣,股市峰谷轮回,虽然我清楚以现在的经验,自己的资金很难回到起点,但是也要为风险做好应对准备。

    1、不融资融券,只要不借钱,资金最多回到零,有老婆的公司在,我仍然能活的很好;降低收益率,即使到退休钱一分钱不挣,也能活的很好,但是不能亏钱。我发自内心的认识到“投资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亏钱”,保守意味着收益率的下降。

    2、股市下跌,就如1.19虽然我知道这只是牛市中的一个回调小插曲并进行了加仓操作,但是在情绪上,已经产生不愉快的心理反应,索罗斯在错误是总是背痛可能也是这个原因,这个时候理性与感性是分离的,骗自己是没有用的,尽管你对自己说没事这只是短暂的,但是低落的情绪慢慢的将你笼罩。新股民一般对这种下跌认识不清,已经有诸多声音讨论这次是否意味牛市结束;老股民凭多年经验知道这是短暂下跌,但是成熟投资者仅有认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耐性,就是能够理性克服感性,新股民刚下跌就斩仓,而许多老股民熬到底部斩仓就是虽然有认识,但是眼见每天下跌的痛苦、绝望的感性压倒了理性,往往在最后一刻倒下了。

    3、股市就是比谁看的远,不仅是公司的基本面,还体现在资金管理上。牛市就要为熊市做准备,熊市就要为牛市做准备,始终要保持警惕,才能在轮回的关键时刻做好准备。芒格投资后十年比巴菲特差距巨大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牛熊的资金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准备更重要,股市五年一轮回,能不能成功,关键就看能不能挺过郁闷的几年熊市——怎么做都是错,信心极度低迷,我想只要投资十年以上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今后还必将发生。一是要做好资金管理,把握节奏,牛市后期放弃一定利润为熊市做准备;二是牛市中留出部分资金专门用于熊市时期旅游、消费,牛市中每天都是快乐的不需要旅游,而熊市中每天都觉得缺钱,所以一定要事先理性安排;三是多收集成功人士低谷期的想法做法,精神上的不愉快要适当用精神胜利法来克服。

巴顿将军语: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凡客陈年:一件白衬衫重战江湖http://www.yicai.com/video/2014/12/4057769.html

林园:我的选股秘籍2014-11-28 http://www.yicai.com/video/2014/11/4046182.html

李驰:牛市即将到来?2014-08-19 http://www.yicai.com/video/2014/08/4009259.html 
褚时健的逆袭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2ef440102e3l8.html
bublechar

15-01-12 15:40

1
你算错了

9000万乘以1%是多少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牧斋

15-01-11 22:20

1
好贴,油推!
青青0505

15-01-11 19:50

1
楼主讲的好,赞一个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