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15将是大企业的危机年

15-01-11 11:03 4319次浏览
小凯2013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2015将是大企业的危机年

2014年这一年确实充满了种种矛盾,中央政府也一直为了能够遏制经济的下行,手忙脚乱出现很多政策,地方政府还在做投资,产业司的很多文件仍然在继续下发。2014年全年已经批下来的铁路建设项目大概在1.1万亿左右,全国22个城市的交通轨道项目的投资在8千亿左右,接近两万亿,投资部分看起来非常的庞大。

中国杠杆率已逼近美国金融 危机前水平:金融稳定不稳定,有没有风险,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就是看你的杠杆率,总体杠杆率,美国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是369%。中国现在全部的负债还是很高,还是在300%以上。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最担心的,最高的是我们企业债务,企业债务按照标普来算,中国现在企业的债务是14万亿美元,美国的企业债是13万亿,中国债务从绝对数字超过美国,比例上更不用说了,这样一种企业的杠杆率是全球没有的,是非常危险的。意味着你的负债和你的还债能力差距太大,一般情况下来讲,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杠杆率就会上升。

许多现在衰弱的将会复兴,许多现在荣耀的将会衰弱!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5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小凯2013

15-01-12 12:30

0
参考消息网1月11日报道美媒称,中国地方政府要在1月5日之前将未偿还债务的统计数据上报给财政部。从媒体报道以及渠道调查来看,地方政府上报的债务总额会较2013年6月时的水平急剧上升,我国地方债总额或急升30%。外媒称系此前隐瞒所致。2013年年中,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规模为人民币17.9万亿元。

如果升幅过大,比如较2013年年中水平上升了30%,则可能对短期市场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对银行而言。预计,地方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将更为谨慎。如果“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未能产生足够的“早期收获”成果,那么国内政府领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急剧下降可能对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和大宗商品领域产生影响。

如果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规模增加30%,意味着将达到人民币23万亿元,预计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支出将更为谨慎。

如果预算过于紧张,地方政府可能减少新建设项目数量或暂停某些项目,但尚未考虑出售国有企业资产或股权。

报道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带一路”战略不能通过“早期收获”创造充足的需求,国内政府引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减少可能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和大宗商品领域。总体而言,过去三个月市场强劲上扬之后,投资者应当对市场面临的潜在负面影响保持警惕。
小凯2013

15-01-11 13:56

0
铁总负债3万亿,负债率超60% ,每年要付可观的利息。
王梦恕:国家要“通过修建铁路把经济带动起来,因为资金的问题,只能边修边筹措资金。”

还能修建几年的铁路?!
小凯2013

15-01-11 12:39

1
  在房地产泡沫高峰还没破灭的时候,股市泡沫又在形成。据说当时日本也是这样,房市泡沫和股市泡沫都起来了,最后一齐破灭,彻底将日本打趴下,几十年恢复不了元气。
  
  全民投机。当时日本是全民投机,但是中国的投机氛围更浓,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人更懂投机,炒房,融资炒股,等等,骨子里都流着投机赌博的血液。
  
  面临资本外逃的严峻考验,被当成剪羊毛的对象。过去日本是被做空,中国现在因为美元走强,大量的资金正在流出,而且随着美联储加息的到来,中国的资金外流会更厉害。

  中国和日本目前都通过各种方法在保护某些僵尸企业,而要让企业恢复活力和增长,必须要让大量的僵尸企业和低效企业关闭、破产。如果美国次贷危机没有倒闭几百家银行,没有倒闭大量的企业,美国也无法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

  世界上没有不经历痛苦就能恢复生机的,既然不想短时间让泡沫破灭,那么就得付出长时间经济停滞的代价,既然不想短时间经济着陆,那么就得做好长时间企业缺乏活力的准备。
小凯2013

15-01-11 11:49

0
财经撰稿人达斯(SATYAJIT DAS)在MarketWatch撰文指出,目前和2008年相比,各种问题几乎都没有得到解决,而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还新增了不少风险。2015年当中,全球金融市场所面临的经济和非经济风险之严峻,甚至还超过2008年。
  
  社会压力与日俱增。在许多国家当中,尽管经济已经在复苏之中,但是失业率却居高不下。一些年龄较大,技能较缺乏的劳动者,前景极为暗淡,几乎没有任何重归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年轻人当中的失业率也很高,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形成失落一代的风险。哪怕那些有工作的人,日子也不好过,收入水平停滞不前,甚至还有退步,而工作条件,也在不断恶化。
  尽管一小部分人还会试图否认危机的存在,但是各种环境的变化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
   经济增长疲软,失业率居高不下,持续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情况持续一天,将来要回归正常政策就会多一分困难。低迷的大宗商品价格意味着去通货膨胀,或者干脆就是通货紧缩,使得那些原本已经债台高筑的国家彻底难以为继。低增长之后,就是针锋相对,彼此竞争的量化宽松和低利率,让全球贸易与增长受到进一步的损害。
  
  金融市场和投资者总是喜欢对这些风险选择性失明。他们的指望现在几乎只剩下了持续的货币刺激。虽然美国联储已经停止了流动性注入,但是日本、中国和欧洲的宽松政策很快就填补上了缺口。
  
  与此同时,事实上,当初导致2008年大衰退发生的那些问题,几乎都没有得到解决。
小凯2013

15-01-11 11:34

0
 
  再多都不会嫌多,这句话用在薪资上再合适不过。《2014薪酬白皮书》日前由前程无忧网络编辑部发布。数据显示,在所有参与调查的网友中,68%的受访者对薪资不满意,其中19%的人表示“非常不满”,而表示对薪资非常满意的仅有1%。
 
  我们过去观察中国经济,这个国家的经济好和不好看三架马车,消费,出口,投资是很长时间关注中国经济的增长点。这三架马车拉了中国经济15年,一直到2013年。2015的经济会不会好呢?再来看这三个东西,看出口,看政府投资,已经不可靠了。

  所谓的旧实业这个产品的价格是和成本有关系的,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做企业靠各种各样的成本优势,到了今天,我们突然发觉这几个成本优势全部丧失了,这就是旧实业面临的问题,不是因为你的市场不见了,而是成本不断增高。

  我们靠什么办法能让产品和成本经营脱钩,第一靠新的科技,有没有形成独有的科技能力,我们就有定价权了。第二靠品牌,用创新做出品牌,品牌产生新的附加值。第三靠服务,我们有没有靠服务提高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当这一些新的元素被加入以后,实体经济由一个旧的实体经济变成新的实体经济。这是一个实体经济面临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能够摆脱对成本的依赖,进入到一个新的定价模式。
小凯2013

15-01-11 11:22

0
  周鸿祎:“一个大公司看起来钱多,人多,但是因为公司大了,所以更不敢赌。小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团队虽然小,但如果只干一件事,只干一个产品,只干一个功能,调动所有的人力,就能做到极致。”
小凯2013

15-01-11 11:20

0
1月9日下午,华人首富李嘉诚公布一则重磅消息:旗下上市43年的长实( hk00001 )与和黄( hk00013 )重组,长实变为「长和」,接手长实与长和的非房地产业务,长实与和黄的房地产业务则交由新公司「长地」负责,而长和将于开曼群岛注册。换言之,这在客观上是变相迁册海外。
李嘉诚宣布重组长实和黄 年内已抛内地物业700亿元。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