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15年各上市券商业绩数据分析(转载,据前5交易日)

15-01-10 11:44 5871次浏览
offshore1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转载,据前5交易日,据此交易,后果自负

2013年沪深股市总成交金额为47.12万亿元,2014年两市总成交金额为74.8万亿元,同比增长58.74%,指数平均上涨了50%以上。光大证券西部证券国元证券 的业绩均增长超过100%,是成交金额与大市涨幅的一倍以上,表现非常优异。2014年12月两市成交金额18.44万亿元,比11月的8.95万亿元增长了106%,指数上涨了大约20%,光大12月业绩大幅增长了167%,国元增长了106%,表现相当出色,远胜其他券商。它们是业绩增长最为稳定和出色的券商。

先来看看2014年12月沪深股市总成交金额,沪市11.5万亿,深市为6.94万亿,合计18.44万亿元,日均8017亿元。

2015年第一周,沪深股市总成交金额为3.71万亿元,日均为7420亿元。因此以6000亿元日均成交量推算比较合理。

预计2015年日均成交6000亿元比较合理,为2014年12月的75%。我将根据券商个股14年10-12月业绩进行合理预计,比方说光大证券,按12月业绩折算75%为15年月均业绩,国元也如此。但考虑到西部证券计提费用体现在
12月业绩上面,因此考虑11月业绩上亿元,12月不计提的利润数可能是2亿元左右,然后取保守的1.2亿元计算,这里是一个非常保守的预计了。海通证券 由于可能计提部分费用后依然保持了9亿多元的利润,考虑到不计提
可能有11亿元,因此海通证券我是直接按15年月均9亿元计算的。

14年业绩增长率远高于沪深成交金额的公司,其业绩增长可能隐含如下因素:

1.公司的客户炒股换手率高,公司的活跃用户比其他公司高很多,同时公司新增客户,客户投入股市的新增资金较多(经纪业务中这些因素可能造成光大,国元等业绩非常稳定而出色)
2.公司的自营可能较佳。
3.公司的成本控制较好。
4.公司的两融规模较大。

光大证券2015年业绩预测

光大12月份业绩8.1亿元,按上述原则进行计算,8.1*0.75*12-11(考虑到净利润数额较高,缴税因素)=62.9亿元,62.9/34.2=1.81元/股。

第一目标价给予25倍市盈率,1.81*25=45.25元
第二目标价给予35倍市盈率,1.81*35=63.35元

国元证券2015年业绩预测

2014年12月国元净利润为3.72亿元,3.72*0.75=2.79亿元,若12个月平均获利2.79亿元,全年为33.48亿元,折合1.71元/股。

第一目标价给予25倍市盈率,1.71*25=42.75元。
第二目标价给予35倍市盈率,1.71*35=59.85元。

西部证券2015年业绩预测
西部证券12月份业绩仅有5900多万元,但考虑到11月业绩1.0949亿元,这里先用非常保守的1.2亿元计算全年月均净利润。

1.2*12/12=1.2元/股,由于采用了非常保守的月均净利润数,所以这个业绩就算是计提了奖金的业绩。

当然,西部证券业可能是月均1.3亿元,全年1.30元/股。最乐观的是按1.4亿元计算月均净利润,那么将是1.40元/股的业绩。

中信证券 2015年业绩预测

中信12月份业绩为12.69亿元,11月业绩10.56亿元,预计中信2015年月均净利润为12亿元,主要是考虑到中信发行H股和扩大两融规模,同时考虑到它的规模仍有可能扩大。

12*12/110=1.30元/股,保守点算就是1.28元/股。

海通证券2015年业绩预测

海通12月份业绩为7.35亿元,估计是有计提。考虑到11月份海通净利润为9亿元多元,先按最保守的9亿元计算15年月均净利润。

9*12/95.8=1.13元/股。

东北证券 2015年业绩预测

东北证券12月业绩为1.8亿元,1.8*0.75*12/19.6=0.83元/股。

后面的券商就不一一详细计算了,基本的计算方法是综合考虑11、12月份业绩,综合考虑成交金额对券商的业绩影响,灵活预测。

下表中列出了我重点跟踪的券商业绩预测和目标价,以及对应的潜在涨幅。表中并没有涵盖所有的券商,但也差不多了。表中蓝色字体的说明已经出了12月月报,但月报和年报仍然有一定差距,但差距不会太大,其中光大证券和国元证券,西部证券都基本明确了全年净利润,其余公司的2014E都是按月报综合前三季业绩计算得出,但不知道券商各家如何计提费用,子公司提供多少投资收益,因此还不是最终的数据。非蓝色业绩数据的,均未出月报和年报,但已经根据公布业绩的券商进行更新预测,以便使数据更加准确。

目前从业绩增长率来看,2015年业绩增长最快的依然可能是光大证券,西部证券和国元证券。国元证券经营非常稳健,从2013年的业绩可看出,每股收益基本与海通证券持平,熊市中表现不错,牛市中表现也能进入前三甲,难能可贵,同时国元证券两融规模很小,仅120亿元规模,互动平台上董秘透露将充实公司资本金,这将使国元证券有更多资金用于创业业务发展和两融规模的扩大。
从市净率的角度来看,国元证券和光大证券都是最低的,还有海通证券也是。从目前股价对应的2015PE来看,光大证券最低,其次是国元和西部证券。这三家公司2014-2015年业绩增长率都将超过100%,是增长最快的公司,若按PEG给予估值,至少可以获得40倍以上动态市盈率估值,因此,未来上涨空间较大。

按14年12月的业绩推算15年全年业绩也许还不那么精确,未来1月份月报将可以看出本文思路是否正确,即以12月成交金额打75折同比例计算券商业绩。对于光大,国元和西部证券来说,看2014年的业绩增长率与成交金额增长率,它们可望实现这种预计,并可能超预期,而2014年第四季度表现不太好的券商,则可能低于预期。

2015年券商整体依然有不少创业业务推出,如股票期权、注册制、券商两融规模的继续扩大,降息和降准带来的流动性继续增长等等。表中大多数券商的业绩预测整体可能偏保守,但应该非常接近没有更多创业推出时的中性预测,大家可以根据这些利好的推出而随时调高盈利预测,但我个人认为不要对券商的自营业务抱太高期望,因为从历年报表中可知,券商自营中投资股票的仅占自营总金额的10%左右,其余大多数投向债券和债券基金等,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只有10%-15%。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盈亏需自负。点击图片会放大,看得更清晰。
打开淘股吧APP
15
评论(2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股海瞭望

15-01-12 02:58

0
光大证券按12月估算年化每股收益率约为2.8元,以此计算的动态市盈率是9.3倍,如果给定20倍的市盈率,那么应该涨到约55元,如果给定30倍的市盈率,那么合理价位约80元。

退一步说,也许光大证券每月盈利8个亿有难度,那么我们假定光大证券2015年每月的利润只有2014年12月的一半,即只有4亿元,那么以30倍的市盈率计算,光大证券的合理价位应该是42元。

光大证券12月的利润是8亿多,按照这一盈利水平推算,2015年每月盈利4亿应该没有问题,那么按照合理的估值,光大证券涨到42元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光大证券再实施10送10的方案,那么光大证券涨到42元就不是大概率,而是必须的。
lewang

15-01-11 22:22

1
东北证券中信证券有一堆的子公司利润还未合并。

其中东北证券,有四个子公司,中信证券还有海外公司。从利润总量上来看,东北证券子公司的贡献度会高于中信证券。

而且周末东北证券的公告声明:成立互联网金融部,并将融资融券额度从80亿提高到400亿。

综合业绩数据和未来预期,我对证券板块最看好的排名如下:

1)国元证券
2)东北证券;
3)西部证券
4)光大证券
5)海通证券
水低成海

15-01-11 13:59

0
谢谢!
cyj999888

15-01-11 13:56

0
明天搞点 002673 做备胎,不从券商上赚钱回来手续费就都白交了
我有信念

15-01-11 13:51

0
东方明珠1

15-01-11 13:47

0
东北,东吴,中信等券商12月业绩只是母公司的,未合并子公司报表。
三毛钱

15-01-11 13:44

0
股海瞭望

15-01-11 13:19

0
光大证券华丽亮相!
caiwuziyou

15-01-11 11:45

0
帖子楼主也化了心血了,这需要肯定。
对于已出全年业绩快报的中小券商而言,上述2015年的业绩预估还有点谱;但对于没出全年业绩快报的大型券商而言,上述2015年的业绩预估明显失真,楼主去统计一下,中信和海通的2012年和2013年其每月利润之和与年报利润数值之间的差异有多少?就知道失真程度有多大?

大资金会胡乱抬拉中信证券的股价到明显高估的地步?不会的,至少股价与其业绩是匹配的。
至于海通证券,我认为也是明显低估的,所以,周五大量资金进入了该股。
增发重组

15-01-11 11:07

0
兄好!楼主不是增发重组,也不是增发重组的马甲。增发重组曾将自己回帖贴到此帖的原6楼,被楼主喊来版主删除了。下文是看到兄的呼叫,特前来回复,全新撰写,无复制品:

楼主转此贴是挺券商股的,该文以2014年11、12月各券商业绩为参考,加减各样参数,模拟计算其2015年业绩,再以该假想的业绩为依据乘25倍或35倍(市盈率)得出各该股票市价。

这里存在一个谬误两个主观:谬误是,券商股是看天(行情)吃饭的,属于周期股,按成长股的数十倍高市盈率估值,市场未必买账;两个主观是,第一2015年的股市走向是牛是熊是猴很难看准,因此,2015年全年业绩与2014年11和12月业绩之间无必然关联;第二 该文所设定参数无厘头,没有历史统计数据支持,不是来源于公认合理的预测模型。

增发重组认为:通过总结分析2014年11、12月各券商业绩数据来计算预测其2015年净利润,进而计算各券商股估值,逻辑不成立,结论不靠谱,据此投资盈亏难料。

始于2014年11月初的资金推动型牛市已经走完一个阶段,由于量能不济(12月9日1.266万亿元以来逐步走低至6000亿元下方),而股价持续向上(券商股和沪综指等都一样),已形成长达一月的剪刀差,也叫背离,两市面临随时变盘的可能性,当下来看,仍有超过日成交5000亿元的量能,猴市可能性更大。一旦成交再连续上到万亿附近,或者再创1.266万亿以上的新天量,大盘和券商股仍将再现大牛风采;如果日成交滑落到4000亿元下方,要警惕两市转熊市的可能性。

目前已是猴市,只是你还没觉察,或者是不愿意接受牛市已转猴市的现实。牛市,猛炒大盘蓝筹股,猛炒大金融包括券商银行和保险,也包括一带一路,铁路电力机械有色煤炭钢铁等等;猴市,是价值发现过程,市场重新寻找估值低而成长性确定的优质中长线标的。

增发重组的结论明显不过:包括券商保险银行在内的大蓝筹狂飙时机是在2014年11~12月,这个过程暂告完结。目前猴市,大资金将更亲睐中盘股(100~1000亿元流通市值)、行业前景灿烂明朗的成长股(  002501  等)、行业底部逆转股(  002353  等)等等。将来如果走熊,优质小盘股或将再起。

祝投资顺利!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