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淘股吧]可以加任何领域,如“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媒体”等等。
更有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将引爆第七次信息革命。互联网作为第六次信息革命已经把人类信息的传播做到了极致,整个社会都被信息爆炸、自由、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所影响和改变。而作为智能互联网的“互联网+”一方面它继承了互联网的传输能力,可以远距离、实时、多媒体的传播,同时,这个传播是一个多向交互的传播,是大数据的存储、挖掘、分析能力,是智能感应能力共同形成的全新业务体系。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真刀实枪的动作是,国家已设立400亿
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有研究机构预计,“两会”之后会有“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行动计划纲领性文件出台,由此也会演绎出更多的投资机会。
随着“互联网+”概念由热门的电商、移动支付向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等、互联网旅游等传统行业逐步扩散,“互联网+”的概念炒作也正全面开花,和互联网结合的新兴概念也层出不穷,如近期股价有着惊艳表现的次新股
京天利,就被冠以互联网保险第一股的概念,公司股价自今年1月以来也翻了一倍,并进入百元股大军。
近年随着滴滴打车、众筹、P2P等商业模式的出现,产业链端的互联网化已经非常明显,尤其是贴近人们生活的服务业。因此,在实现“互联网+”规划的过程中,更大的发展空间应该是产业互联网
在资本市场只要风大,猪都会飞,但风一停,摔死的都是猪。可风说停就停,但趋势不是,产业互联网就是“互联网+”的趋势,是内在动力。这股力量以强大的动力席卷了所有产业,并给二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旅游、互联网+物流多个领域都值得关注和深挖
未来几乎所有行业都有公司在宣称有产业互联网概念,那么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呢?
拥有以下特征的行业或者环节适合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不对称严重,交易环节长;上下游用户分散,不存在垄断性质的用户;产业空间大。在公司的选择上,在行业中拥有稳定客户资源与用户价值的企业在竞争中更有优势。
同时,客户资源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壁垒,与消费互联网可以短期之内迅速扩张的特征不同,产业互联网的客户往往对上下游供应商有相当的粘性,难以在短期之内形成迅速的传播效应。因此如果企业之前已经拥有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将是产业互联网的良好起点与坚实壁垒。另外,用户价值是另一个关键因素,产业用户与消费者对于价值的判断差异很大,而且往往体现在实际的经济价值上,因此抓住用户的痛点,创造实际的用户价值是产业互联网成功所必须的因素。
未来产业互联网的机会很多,如周五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将推动如电商成熟业态的进一步发展。另外,新兴者如互联网医疗。2014年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医药板块,进入2015年后,短短两个月时间里该板块就扭转了去年的颓势,涨幅远超大盘。转变的关键就是传统的医疗卫生领域与互联网结合的大势所趋。市场上,医药医疗领域和互联网联姻的案例也越来越多。近期,就有
九安医疗引入小米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向可穿戴设备发展;
万达信息通过政府主导,以收购、联姻等模式,形成三医联动的O2O健康的闭环格局;在平台建设方面,
泰格医药也在积极拓展智慧医疗新领域。目前,与互联网医疗相关的软件股股价高企,而那些主业高增长的白马成长股,在演绎互联网故事方面还有估值提升的空间,而且还有足够弹性和有效的安全边际,如九安医疗、
海南海药等。
在A股到底有多少家真正经得起考验的互联网公司呢?答案是,大量优质互联网公司已在境外上市,如
百度、阿里、
京东、
新浪等,境内A股中可供投资的互联网公司标的并不算多。可在A股市场,互联网概念股的名单却在机构和散户的共同推动下变得越来越长。真正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其实在A股很稀缺,大量互联网概念股被炒作,所以也形成了去年以来创业板与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背道而驰的局面。个股行情逐步走向风格化主题投资,这使得互联网多只概念股被过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