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4年投资业绩
2014年的A股收益率为166%,B股唯一持有的一只股票年初早早停牌至今,收益率为1.2%,港股收益率为31%。港股、B股都属于尝试性质,重在摸索和学,主要仓位还是在A股上。今年总的收益率无疑是自七年前上一轮牛市以来最高的,但以我的投资原则来讲年度收益率只是一个用于记录的标尺,我没有年度收益率的投资目标,只有大概的投资周期概念。就如同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而真正收获的季节只有秋天一个季度,而不能只拿秋天一个季度的时间来度量收获一样,其实每一季都很重要且不可或缺。今年无疑就是持有5年多的
国投电力 秋收的季节(国投电力全年上涨195%)。
二、目前的持股仓位
2014年初满仓,国投电力持仓大约占比98%,剩下的约2%为
招商银行 ,仓位极端集中。年末持仓:川投、长电、国投(水电三驾马车,年末最后一天几乎清仓国投);大金融:平安、招浦兴;物流:大秦、基地B;现金替代物及若干观察仓。仓位较集中。港股满仓。
三、几点思考
关于收益
“7亏2平1赚”不知道这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是否经过客观核实,从长期来看好像是那么回事。不过现在到处看到、听到的都是逆天的收益率,虽然这也没经过核实,但我想大部分也是事实。这样问题就出来了,那么,这个收益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由哪些构成的呢?我归纳了下,主要有这五个部分:
1,如果以价值为中轴的话,股价低于中轴的部分,这主要出现在熊市中。
2,高于价值中轴的部分,主要出现在牛市中。
3,交易差价。这里指的是短线价差交易或者波段操作价差,这部分收益从大的范围来讲应该也是属于前面1和2。
4,股息收益。
5,套利收益。
这五大部分收益都会比较集中的体现在牛市中,所以大家才会那么喜欢、渴望牛市的到来。从收益的构成角度可以非常清晰的分析出来,牛市就是一个兑现利润的过程和最佳时机而非幻想的发源地。
收益构成前三点就我的能力和投资原则而言,相比后两点是更加难以把握的,我会主动尽量放弃对前三点的追求而把重点放在后两点上,可以等风来而别去追逐风。以实业投资角度为出发点,加以合理的资金配置是我投资思想的核心。
关于2015年
对于市场的预测向来不是我的强项,我也没觉得有谁在这方面特别强。牛市里指数能到多少点位我觉得难以预测,甚至这是不是牛市我也不知道,但既然呆在这个市场里对于未来就必须有个判断,虽然这很难。熊市里过早的满仓,牛市里过早的离场,都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这会降低复合收益。从基本面的角度我把股票分为”买入、持有、卖出“三个阶段,按现在的市场情况来讲我认为已过了”买入“阶段,现在是”持有“阶段,我仍将高仓位的持有股票,等待”卖出“阶段的到来。
关于职业投资
今年底我与工作20年的单位说再见了,股票投资从兴趣爱好升级为职业。这到底是好是坏我并不清楚,我只是顺从内心的方向。对于投资的热爱让我毅然选择股票投资,也不是因为牛市来了的选择,牛市的到来恰恰让我多了一份忧虑,所有的暴涨只有一个相识之处就是暴涨后都伴随着暴跌。我一直认为个人投资者从业余变为职业是个人投资者与机构相比在核心竞争力上的一种削弱。但进入不惑之年的我,鱼和熊掌已经不能兼得,必须得做出一个选择,因为时间到了,虽然基础条件还没准备好。进入人生的下半场,就让生活主动起来吧!
职业投资后投资心态和投资策略都需要有所改变,需要怎么样的改变我不清楚,只能身处其中后再慢慢体会了。
1993年~2014年兴趣投资,2015年职业投资、快乐投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