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资料记录

14-12-26 09:40 3550次浏览
一江东流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浏览:1568 |更新:2011-08-13 19:16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1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2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3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4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5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6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7分步阅读
长期趋势经常被一般投资者所忽略,大多数投资者往往因为陷入短期价格波动而忽略了中长期趋势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收益。或者说,他们只在乎当前的买入或卖出是否能赚钱,并不考虑未来一段时期,甚至股市长期的发展状况。
步骤/方法
1
股市的价格运动具有趋势特征,如同牛顿的惯性定律一样,一个趋势形成之后必会继续发展,直到趋势的终结。
但是,趋势运动是有级别的,不同级别的趋势其持续性不同。根据市场运动的规律,我们把趋势分为主要趋势、次要趋势和短期趋势三种规模。其中,长期趋势的稳定性最强,轻易不会发生反转;次要趋势具有明显的持续性,也不会很快发生改变;只有短期趋势的持续性较差,方向最不容易确定。
由此,具有可操作性的趋势就是长期趋势和次要趋势。其中,长期趋势主导投资战略,次要趋势主导投资战术并与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密切相关。
2
1、大趋势的三个要点
长期趋势经常被一般投资者所忽略,大多数投资者往往因为陷入短期价格波动而忽略了中长期趋势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收益。或者说,他们只在乎当前的买入或卖出是否能赚钱,并不考虑未来一段时期,甚至股市长期的发展状况。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多数买卖错误都是因为没有看到未来趋势发展的可能性造成的。因此,弘历所倡导的“先长后短”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不仅把股票投资的战略、战术和战斗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而且让投资者找到了炒股盈利的基本出发点。
1、大趋势的反转不是一蹴而就的。
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运动,长期趋势的反转都是非常困难的。如同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它不可能马上就能停下来,更不可能立即掉头。要想掉头,首先要减速,然后才能沿着一定的半径掉过头来。
所谓“大趋势的反转不是一蹴而就”,也就是说股价创出新低之后,通常不会直接反转向上,形成长期上升的大方向。尽管有些股票如同汽车特技一样,在高速行驶中来个180度的大转弯,但这并非普遍现象。更加常见的情况是,股价从最低点开始进行横向运动,并形成各种价格形态,当股价向上突破完成之后,趋势的反转才能确定。
例如,熊市从2001年开始以来,有过加速下跌,有过减速下跌,还有过原地打转,但直到05年的6月份才真正开始掉了头。
1
如图,自1783点下跌以后,大盘在05年6月创出998点熊市新低,之后通过反弹和回落在7月份构筑双底形态,在迅速向上突破和回抽之后,确认了熊市的反转。
对于个股来说同样如此,如果股票没有充分的底部形成过程,则说明此类股票的上涨不是非常可靠,即便当时涨势凶猛,但之后的大幅回落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因此,对于稳健的投资者来说,尽管股票存在V型反转的可能,但遵循价格运动规律,选择那些经历底部长期运动,价格向上突破的股票,收益更加稳定可靠。
2
如图,中金黄金(600489)经历大幅下跌之后,于04年9月创出新低,并从此展开三角形横向运动。05年7月,伴随大盘行情的启动,该股一举突破横向运动的束缚,在回抽确认之后,于去年12月展开疾风暴雨式的拉升走势。
2、大趋势的过程是曲折的。
大趋势形成之后必会继续发展,但从起点到终点并非直线运行,中间也要经历小小的曲折过程。虽然这是趋势发展的必然规律,但许多投资者对此并不理解,以为牛市只能上涨不能下跌,一旦出现重大调整就认为牛市结束了,当然不会在市场调整过程中积极选股、调整持仓结构,以便为下一轮行情的做准备了。
通常高速公路都不是笔直的,尽管这样更能节省材料,但是司机沿直线驾驶更容易疲劳。因此,为了安全的需要,都要在高速公路上有意设置弯道。
同样道理,牛市的健康发展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整来修正过度的上涨,并以此调整投资者的情绪,以免因投资者过于狂热而让牛市提早结束。
3
如图,以99年5.19行情为起点的牛市行情中,虽然出现了4次重大调整,但之后大盘仍然继续创出新的高点,向牛市的顶峰迈进。
牛市的进程是曲折的,对于投资者来说,不仅要好好把握牛市上涨过程中个股的盈利机会,同时也要牢牢记住:没有到达终点的直通车。在发现大盘出现中级调整的时候,在手中的股票向下破位的时候,需要赶快下车,躲开前进中的障碍。当前方的道路重新铺平,一切畅通无阻的时候,再乘下一班交通车向目的地挺进。
对于个股来说,整个上涨的过程同样是曲折的。不管一轮上涨幅度多么大,通常不会一下抵达终点,因此,利用中期调整的机会,耐心观察和等待,一旦趋势重新向上突破,新的上涨就会迎面而来。
4
如图,中金黄金(600489)底部反转突破后,曾经出现过两次重要调整,而每一次调整之后都出现了大幅上涨。
当前,许多股票都已经完成了长期下降趋势的反转过程,伴随每一次大盘的重要调整,都会有不少股票孕育新的突破机会。所谓牛市,其实就是培育牛股的围栏,在调整中发现走势坚挺的股票,并在大盘重新恢复上涨的时候果断买入,按照中期趋势坚定持有,暮然回首才会知道,您也能骑住并驾驭好超级大牛股。
5
如图,熊市中的超级牛股走势虽然并不顺畅,但中国船舶(600150)的曲折上升走势已经为我们演绎了长期上升走势的完美过程,并且这样的案例还会在更多的股票身上发生。当然,股票的爆发性上涨更容易在牛市当中出现,因为牛市的持续上升才是主基调,调整则是附属品,但好股票恰恰是在大盘向下调整过程中才露出庐山真面目的。
3、大趋势的方向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
牛市有多长,股票涨多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才证明“上涨不言顶”这句至理名言的可靠性。
长期上升趋势形成后,股票会一轮又一轮地往上涨,但很多人往往因为怕高而不敢做这样的股票,只愿意选择那些还没有上涨的股票,只好一边欣赏反复上涨的超级牛股,一边抱怨自己的股票总是不肯启动。
当汽车驶入高速公路之后,在下一个出口之前已经没有叫停的余地,就算不想前行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开。但是,如果错过了下一个出口呢?
股市也是同样道理,熊市的惯性延伸了四年,终于抵达了终点。牛市早已进入了上升的“高速公路”,尽管道路漫长而曲折,尽管不知道下一个出口在哪儿,但在到达出口之前,市场的上涨必定会减速、拐弯,为我们留下从容出场的机会。因此,只要我们认清市场的主导方向,紧跟价格的中期趋势,牛市就会属于我们。
6
如图,自突破93年开始的下降方向之后,起始于96年的上升大循环一直到01年才宣告结束。在经历了四年的熊市循环之后,大盘重新突破了长期下降趋势,新的上升大循环呼之欲出,一旦回抽确认之后,未来的股市发展前景莫测。
7
如图,始于96年1月的牛市行情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到97年5月,大盘从512点涨到1510点。虽然历经曲折和反复,其中还出现政策突变对股市造成的巨大震动,但牛市的进程没有改变,每一次调整之后,市场都以创新高作为回应,充分说明了“大趋势不会轻易改变”的道理。
8
如图,99年5.19行情突破了市场长期以来的历史高点1500点大关,在充分调整对市场重新洗牌之后,2000年以后的持续上涨成为当时中国股市历时最长的牛市行情。可见,股票的上涨决不是偶然的,日积月累必定会形成一个趋势,而且这个趋势一旦形成将会继续发展,轻易不会被改变。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3
2、牛市次级调整的特点
牛市不会轻易结束,牛市不会直线上升,牛市必定会出现可能为数不多,但足以引起投资者重视的重大调整。
虽然未来的走势变化多端,但有些情况是可以预知的,虽然并不十分明确,但即使知道大概的情况也能对我们的投资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了解牛市的次级调整并不困难,只要了解熊市的次级反弹走势即可,因为次级运动具有共同的特性。
1、熊市的次级反弹走势
熊市的中期反弹行情难做,不仅因为来的突然,而是大盘启动初期很难确定到底是日常反弹,还是中级反弹。当确定行情的性质为中级行情时,市场的上涨很可能已经告一段落了。反弹来得急促、猛烈、突发性强是熊市反弹的普遍特征,而且在反弹过程中屡屡出现的大阳线,往往让投资者不知所措。
9
如图,02年初的熊市次级反弹行情中,启动位置虽筑有小双底,但大阳线突破后就开始转入横盘整理,之后的连续阳线把反弹行情带到顶部区域。
10
如图,03年初的次级反弹行情虽然时间并不是很短暂,但单底连续阳线反转,而且大阳线之后立即转为盘整走势,在看似向下破位之后,突然连续上涨并很快进入头部。
11
如图,有时熊市的反弹更加短暂,例如04年9月突发性出现的连续长阳的急促反弹,几乎毫无征兆,让人措手不及。类似走势很难从容买入并获取稳定收益。
2、牛市的次级调整走势
熊市的中期反弹具有突发、快速、猛烈的特点,那么牛市的中期调整又将如何呢?从历史的走势当中我们可以借鉴许多东西,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将会给我们指引未来。
调整走势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中期横盘震荡,二是中期向下调整。对于横盘走势来说,在大盘上下起伏过程中,个股涨跌不一,其中有相当部分股票会有很好的表现,也会有不少股票破位下跌。因此,要根据个股情况区分处理。
大盘上升过程中出现的横盘走势,除了股市到达顶点之外,要么是主力机构进行调仓换股,表现为横盘区间波动比较剧烈;要么是个股正在轮番上涨,表现为横盘区间相对稳定起伏。但无论如何,当横盘区间向下打破时,表明上升行情告一段落,投资者应迅速离场,以躲避中期调整带来的巨大风险。
12
如图,2000年在网络科技股的推动下,市场迅速聚集人气并快速上涨,但2月份网络科技股纷纷见顶下跌的同时,许多不同类型的股票表现活跃,或者补涨拉升,或者温和上涨,当大盘向上突破横盘区间后,牛市进入第二阶段的轮番上涨时期。
当然,次级运动更多是以下跌方式完成的。牛市的中期调整和熊市的中期反弹一样,经常具有突然、快速、猛烈的特征,在下跌过程中经常伴有杀伤力很强的大阴线,在大多数散户投资者的无所适从中,主力机构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从容收集相对便宜的筹码,待调整结束后新的持续热点就被主力制造出来了。
牛市的突发性下跌往往是在大盘持续大涨之后出现的,此时市场堆积了大量的获利盘,即使普通散户的账面也能有所盈利,因此,当市场出现调整时,累积的获利盘就成为杀跌的锐利武器。
但是,散户投资者的最大优势就是灵活、快速,当市场出现调整信号时,无论盈亏如何都应尽快迅速离场,然后耐心观察市场下跌过程中较为抗跌的股票,其中往往孕育着下一轮上涨行情的大牛股。待调整结束之后,果断入场买入,这样就能很好地利用牛市涨跌的节奏获得超额收益。
13
如图,2000年的牛市行情曾经有过两次重大调整,第一次出现在2000年8月底,第二次出现在01年的1月初。两次调整具有类似的特征,即顶部不是非常充分,下跌比较突然,伴随的大阴线让下跌显得更加猛烈。
不过,市场既然采取这种猛烈的调整方式,那么通常调整的时间就不会太长,市场通过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才能尽早结束调整。虽然大众投资者被搞得晕头转向,但猛烈下跌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持续上涨,被浇了一盆冷水之后,投资者又将逐渐缓过神来,在调整接近底部的恐慌性割肉之后,又开始从战战兢兢当中逐渐恢复过来,很快他们就会忘掉伤痛并重新被市场的狂热所感染,而且变得更加疯狂起来,成为被主力机构充分利用的持续上涨的助推器。
如果市场选择缓慢的调整方式,则持续性就会加强,其调整的时间自然会向后延伸。这样更容易消磨市场的热情和信心,一旦市场人气开始涣散,重新启动行情就需要市场公认的龙头板块带领,在它们持续猛烈的上涨中,迅速激发市场做多的热情,从而恢复牛市的主要上升方向。
14
如图,99年5.19行情爆发后,市场在横向运动中选择了向下调整,但缓慢的调整从9月初一直持续到12月底。在长达4个月的下跌中,虽然没有出现让人恐怖的大阴线,但持续的下跌几乎与熊市没有什么区别。在市场信心涣散的状况下,网络科技股担起市场龙头的重任,以大幅飙升的走势迅速聚起市场人气,完成了重新点燃牛市导火索的重要任务。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牛市中不同趋势下该如何操作
4
总之,熊市因为市场缺乏信心而下跌,每一次反弹都是精明人出逃的机会;牛市则是因为市场信心高涨而上涨,每一次回调都是精明人调仓换股的时机。因此,牢牢抓住牛市的中期上涨,回避牛市的次级调整,是整个牛市的基本操作策略。
END
注意事项
趋势运动是有级别的,不同级别的趋势其持续性不同。根据市场运动的规律,我们把趋势分为主要趋势、次要趋势和短期趋势三种规模。其中,长期趋势的稳定性最强,轻易不会发生反转;次要趋势具有明显的持续性,也不会很快发生改变;只有短期趋势的持续性较差,方向最不容易确定。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7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一江东流

15-01-11 14:21

0
长期投资有哪些好处? (2011-12-25 10:18:28) 
标签: 101828  
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拥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   二、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首先要精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实际上,价值投资理论倡导者之一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在选择长期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时,就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前提的。他认为,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intrinsic value)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他建议投资者应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   同样,菲利普·费舍也认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成长率高于平均水准且拥有卓越管理层的企业。他认为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做出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费舍的这种方式,目前已成为基金经理人选股时的必要功课。那么,投资者将成功者的投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则是应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选出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品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三、追求的是持有而非出售   一般认为,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对资产的持有,而不是出售。这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本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出发点不同。一般来讲,短期投资中包含着更多“投机”的成分,因此短期投资多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取得收益;而长期投资包含着更多“投资”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长期投资力求分析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由此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相对于短期投资来说,长期投资更注重于持有某种资产,进而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现金并不是衡量资产总值的唯一指标。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落袋为安”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 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拥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   二、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首先要精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实际上,价值投资理论倡导者之一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在选择长期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时,就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前提的。他认为,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intrinsic value)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他建议投资者应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   同样,菲利普·费舍也认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成长率高于平均水准且拥有卓越管理层的企业。他认为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做出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费舍的这种方式,目前已成为基金经理人选股时的必要功课。那么,投资者将成功者的投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则是应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选出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品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三、追求的是持有而非出售   一般认为,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对资产的持有,而不是出售。这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本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出发点不同。一般来讲,短期投资中包含着更多“投机”的成分,因此短期投资多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取得收益;而长期投资包含着更多“投资”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长期投资力求分析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由此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相对于短期投资来说,长期投资更注重于持有某种资产,进而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现金并不是衡量资产总值的唯一指标。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落袋为安”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拥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   二、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首先要精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实际上,价值投资理论倡导者之一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在选择长期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时,就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前提的。他认为,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intrinsic value)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他建议投资者应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   同样,菲利普·费舍也认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成长率高于平均水准且拥有卓越管理层的企业。他认为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做出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费舍的这种方式,目前已成为基金经理人选股时的必要功课。那么,投资者将成功者的投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则是应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选出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品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三、追求的是持有而非出售   一般认为,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对资产的持有,而不是出售。这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本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出发点不同。一般来讲,短期投资中包含着更多“投机”的成分,因此短期投资多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取得收益;而长期投资包含着更多“投资”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长期投资力求分析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由此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相对于短期投资来说,长期投资更注重于持有某种资产,进而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现金并不是衡量资产总值的唯一指标。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落袋为安”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拥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   二、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首先要精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实际上,价值投资理论倡导者之一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在选择长期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时,就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前提的。他认为,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intrinsic value)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他建议投资者应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   同样,菲利普·费舍也认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成长率高于平均水准且拥有卓越管理层的企业。他认为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做出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费舍的这种方式,目前已成为基金经理人选股时的必要功课。那么,投资者将成功者的投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则是应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选出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品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三、追求的是持有而非出售   一般认为,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对资产的持有,而不是出售。这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本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出发点不同。一般来讲,短期投资中包含着更多“投机”的成分,因此短期投资多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取得收益;而长期投资包含着更多“投资”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长期投资力求分析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由此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相对于短期投资来说,长期投资更注重于持有某种资产,进而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现金并不是衡量资产总值的唯一指标。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落袋为安”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 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拥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   二、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首先要精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实际上,价值投资理论倡导者之一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在选择长期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时,就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前提的。他认为,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intrinsic value)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他建议投资者应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   同样,菲利普·费舍也认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成长率高于平均水准且拥有卓越管理层的企业。他认为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做出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费舍的这种方式,目前已成为基金经理人选股时的必要功课。那么,投资者将成功者的投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则是应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选出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品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三、追求的是持有而非出售   一般认为,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对资产的持有,而不是出售。这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本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出发点不同。一般来讲,短期投资中包含着更多“投机”的成分,因此短期投资多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取得收益;而长期投资包含着更多“投资”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长期投资力求分析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由此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相对于短期投资来说,长期投资更注重于持有某种资产,进而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现金并不是衡量资产总值的唯一指标。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落袋为安”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拥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   二、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首先要精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实际上,价值投资理论倡导者之一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在选择长期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时,就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前提的。他认为,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intrinsic value)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他建议投资者应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   同样,菲利普·费舍也认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成长率高于平均水准且拥有卓越管理层的企业。他认为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做出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费舍的这种方式,目前已成为基金经理人选股时的必要功课。那么,投资者将成功者的投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则是应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选出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品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三、追求的是持有而非出售   一般认为,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对资产的持有,而不是出售。这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本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出发点不同。一般来讲,短期投资中包含着更多“投机”的成分,因此短期投资多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取得收益;而长期投资包含着更多“投资”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长期投资力求分析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由此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相对于短期投资来说,长期投资更注重于持有某种资产,进而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现金并不是衡量资产总值的唯一指标。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落袋为安”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 ,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拥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   二、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首先要精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实际上,价值投资理论倡导者之一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在选择长期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时,就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前提的。他认为,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intrinsic value)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他建议投资者应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   同样,菲利普·费舍也认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成长率高于平均水准且拥有卓越管理层的企业。他认为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做出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费舍的这种方式,目前已成为基金经理人选股时的必要功课。那么,投资者将成功者的投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则是应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选出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品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三、追求的是持有而非出售   一般认为,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对资产的持有,而不是出售。这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本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出发点不同。一般来讲,短期投资中包含着更多“投机”的成分,因此短期投资多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取得收益;而长期投资包含着更多“投资”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长期投资力求分析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由此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相对于短期投资来说,长期投资更注重于持有某种资产,进而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现金并不是衡量资产总值的唯一指标。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落袋为安”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一江东流

15-01-11 14:21

0
长期投资有哪些好处? (2011-12-25 10:18:28) 
标签: 101828  
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拥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   二、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首先要精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实际上,价值投资理论倡导者之一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在选择长期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时,就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前提的。他认为,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intrinsic value)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他建议投资者应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   同样,菲利普·费舍也认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成长率高于平均水准且拥有卓越管理层的企业。他认为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做出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费舍的这种方式,目前已成为基金经理人选股时的必要功课。那么,投资者将成功者的投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则是应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选出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品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三、追求的是持有而非出售   一般认为,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对资产的持有,而不是出售。这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本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出发点不同。一般来讲,短期投资中包含着更多“投机”的成分,因此短期投资多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取得收益;而长期投资包含着更多“投资”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长期投资力求分析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由此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相对于短期投资来说,长期投资更注重于持有某种资产,进而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现金并不是衡量资产总值的唯一指标。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落袋为安”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 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拥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   二、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首先要精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实际上,价值投资理论倡导者之一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在选择长期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时,就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前提的。他认为,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intrinsic value)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他建议投资者应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   同样,菲利普·费舍也认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成长率高于平均水准且拥有卓越管理层的企业。他认为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做出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费舍的这种方式,目前已成为基金经理人选股时的必要功课。那么,投资者将成功者的投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则是应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选出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品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三、追求的是持有而非出售   一般认为,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对资产的持有,而不是出售。这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本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出发点不同。一般来讲,短期投资中包含着更多“投机”的成分,因此短期投资多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取得收益;而长期投资包含着更多“投资”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长期投资力求分析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由此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相对于短期投资来说,长期投资更注重于持有某种资产,进而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现金并不是衡量资产总值的唯一指标。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落袋为安”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拥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   二、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首先要精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实际上,价值投资理论倡导者之一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在选择长期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时,就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前提的。他认为,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intrinsic value)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他建议投资者应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   同样,菲利普·费舍也认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成长率高于平均水准且拥有卓越管理层的企业。他认为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做出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费舍的这种方式,目前已成为基金经理人选股时的必要功课。那么,投资者将成功者的投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则是应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选出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品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三、追求的是持有而非出售   一般认为,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对资产的持有,而不是出售。这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本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出发点不同。一般来讲,短期投资中包含着更多“投机”的成分,因此短期投资多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取得收益;而长期投资包含着更多“投资”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长期投资力求分析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由此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相对于短期投资来说,长期投资更注重于持有某种资产,进而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现金并不是衡量资产总值的唯一指标。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落袋为安”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拥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   二、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首先要精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实际上,价值投资理论倡导者之一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在选择长期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时,就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前提的。他认为,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intrinsic value)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他建议投资者应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   同样,菲利普·费舍也认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成长率高于平均水准且拥有卓越管理层的企业。他认为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做出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费舍的这种方式,目前已成为基金经理人选股时的必要功课。那么,投资者将成功者的投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则是应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选出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品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三、追求的是持有而非出售   一般认为,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对资产的持有,而不是出售。这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本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出发点不同。一般来讲,短期投资中包含着更多“投机”的成分,因此短期投资多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取得收益;而长期投资包含着更多“投资”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长期投资力求分析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由此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相对于短期投资来说,长期投资更注重于持有某种资产,进而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现金并不是衡量资产总值的唯一指标。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落袋为安”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 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拥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   二、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首先要精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实际上,价值投资理论倡导者之一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在选择长期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时,就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前提的。他认为,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intrinsic value)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他建议投资者应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   同样,菲利普·费舍也认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成长率高于平均水准且拥有卓越管理层的企业。他认为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做出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费舍的这种方式,目前已成为基金经理人选股时的必要功课。那么,投资者将成功者的投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则是应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选出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品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三、追求的是持有而非出售   一般认为,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对资产的持有,而不是出售。这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本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出发点不同。一般来讲,短期投资中包含着更多“投机”的成分,因此短期投资多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取得收益;而长期投资包含着更多“投资”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长期投资力求分析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由此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相对于短期投资来说,长期投资更注重于持有某种资产,进而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现金并不是衡量资产总值的唯一指标。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落袋为安”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拥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   二、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首先要精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实际上,价值投资理论倡导者之一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在选择长期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时,就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前提的。他认为,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intrinsic value)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他建议投资者应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   同样,菲利普·费舍也认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成长率高于平均水准且拥有卓越管理层的企业。他认为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做出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费舍的这种方式,目前已成为基金经理人选股时的必要功课。那么,投资者将成功者的投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则是应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选出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品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三、追求的是持有而非出售   一般认为,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对资产的持有,而不是出售。这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本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出发点不同。一般来讲,短期投资中包含着更多“投机”的成分,因此短期投资多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取得收益;而长期投资包含着更多“投资”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长期投资力求分析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由此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相对于短期投资来说,长期投资更注重于持有某种资产,进而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现金并不是衡量资产总值的唯一指标。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落袋为安”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 ,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进行长期投资前的准备   一、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基础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层面看,包括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逐步走到世界经济舞台的正前方。而从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上,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看,可以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良好发展势头拥有较大的确定性,而这也正是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   二、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首先要精选出值得长期持有的品种。实际上,价值投资理论倡导者之一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E.Buffett),在选择长期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时,就是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前提的。他认为,当股票价值低于实质价值(intrinsic value)时,该股票便拥有“安全边际”,所以他建议投资者应该将精力集中在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上。   同样,菲利普·费舍也认为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成长率高于平均水准且拥有卓越管理层的企业。他认为仅依靠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足以做出投资决策,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获得该公司的第一手资料。费舍的这种方式,目前已成为基金经理人选股时的必要功课。那么,投资者将成功者的投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投资中,则是应以精选持有对象为前提,选出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的品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为投资者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   三、追求的是持有而非出售   一般认为,长期投资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对资产的持有,而不是出售。这是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本质区别,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的出发点不同。一般来讲,短期投资中包含着更多“投机”的成分,因此短期投资多以“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取资产价值的差额,由此取得收益;而长期投资包含着更多“投资”的成分,正如前文所述,长期投资力求分析经济增长与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产增值,由此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相对于短期投资来说,长期投资更注重于持有某种资产,进而通过长期的积累实现财富增长。   2.现金并不是衡量资产总值的唯一指标。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落袋为安”才是投资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相对于股票、基金等资产来说,现金资产能够让投资者产生更多的“安全感”。但实际上,持有现金资产非但无法实现资产增值,还有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出现相对贬值的情况;与此对应的,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是具有增值能力的资产,那么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该资产始终能够为投资者总资产的增长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一定要明确长期投资的追求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平抑心理因素的波动,从而客观、合理地对自己的投资进行分析。   长期投资是投资方式的一种   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长期投资仅仅是投资方式的一种,它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长期、稳定的收益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增值目的,进而实现投资目标的方法,是在投资者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的情况下,能够采用且有可能获得较为确定的预期收益的投资方式。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长期投资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发生变化的是投资者自己的情绪。正是因为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其看待事物的态度与方式发生变化。而对投资者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因为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由此进入→12.26实盘日志 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基本都高于10年前,如图1所示。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说明长期投资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健的收益。 图1 上证综指走势图   此外,在图2中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小。图2中的对应投资时间为10年[1.24%,19.35%]、15年[4.31%,17.52%]、20年[5.53%,16.65%]、25年[7.90%,13.10%]几个区间。 图2 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   而另一方面,能够看到最高收益与最低收益之差的绝对值在逐渐缩小,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随着投资时间的逐渐增长,投资的年化收益也会趋于稳定,而年化收益的稳定,则表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的确定性逐渐增加,即投资时间超过25年,那么从理论上讲至少能够获得7.9%的年化收益。而投资者便能够以此为基础制定长期的投资目标与相应的投资规划。 图3 投资时间越长,投资收益越趋于稳定  
一江东流

15-01-11 14:09

0
长期持股真能消除股票风险?——琼斯(2009-10-21 20:59:48)转载▼标签: 财经股票 分类: 投资经典文章  
长期持股真能消除股票风险?——琼斯

  只要持股时间足够长就可以消除股票风险?很多投资者仍然这么认为。

  一位读者最近向我发来电子邮件说,在任何市场,过去任何一段20年的时间,股票投资组合的表现都会超过固定收益投资组合。他说,巴菲特也相信这一准则。由于看涨股市前景,巴菲特近年来持续抛售标准普尔500股指期货的长期看跌期权。(如果美国股市在未来十年走高,出售这些看跌期权就可以获利。)

  正如哲学家罗素所警告的,你不应当把愿望误当作现实。

  只要时间期限达到20年,债券投资回报就高于股票──例如截至今年6月30日的20年时间,1989年至2008年的这段时间也是如此。

  巴菲特也没有认为未来20年股票投资收益肯定会超过其他所有投资。

  巴菲特本周对我说,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持有标准普尔500指数股票时间足够长,你就会得到一些收益。我认为,持股25年之后股价低于当初开始价格的可能性大概是1%。

  但股票回报率超过债券等其他所有投资品种以及通货膨胀率的可能性有多大?巴菲特说,谁知道呢?人们说股票表现必须好于债券,但我指出了正好相反的情况:这一切都取决于开始价格。

  那为什么如此多的投资者还会认为,只要你持股至少达到20年,股票投资就是安全的呢?

在过去,评估的时间段越长,股票回报率的波动也就越小。从任何特定一年来看都是存在风险的。但从数十年来看,股票通常会以相当稳定的每年增长9%-10%的步伐走高。如果“风险”是指回报率偏离平均水平的可能性的话,那么这种风险实际上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下滑。

  但投资股票的风险并不是回报率可能与平均水平有差异,而是你有可能在股票投资上血本无归。不管你持股多久,这种风险都不会消散。

  认为延长持股期限可以消除股票风险的想法只是谬论。时间可能会成为你的盟友,但也可能成为你的敌人。尽管较长的投资期限会给你带来更多从崩溃中复苏的机遇,但也会给你带来更多遭受崩溃的可能性。

  回顾1926年以来的股票投资长期年均回报率,目前可查的良好数据始于这一年。从2007年市场见顶到今年3月触底,这一长期平均回报率只是略有下滑,从10.4%降至9.3%。但如果2007年9月30日你在美国股市拥有100万美元的话,那么到了2009年3月1日你就只剩下49.83万美元。如果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资金损失过半还不是风险,那么是什么?

  如果你在熊市到来之前退休会怎样?正如许多财务顾问所推荐的,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你每个月拿出4%的财富用于生活开支,那么最后你的100万美元将剩下不到46.5万美元。这样的话,你大概需要增长115%才能回到当初开始时的资金水平,与此同时,你只剩下了不到一半的钱可用于生活。

  但时间也会与任何人为敌,而不只是退休人员。一名50岁的投资者可能会对2000-2002年美国股市下跌38%的情况感到不在乎,并告诉自己“我有充足的时间复苏”。他现在将近60岁了,即便在股市近期反弹之后(仍然较两年前下滑27%),据Ibbotson
Associates估算,这位投资者的资产规模甚至比较2000年初时还低14%。他大概需要资产增长38%才能回到2007年的资产规模。对一名40岁的投资者,或是30岁的投资者,情况也是一样。

简而言之,你不能单指望时间能拯救你的美国股市投资。这就是债券、海外股票、现金和地产等投资品种的意义所在。
一江东流

15-01-11 14:06

0
港股长期持股更难——*每天一则汇总  2014-07-14 21:32 阅读(1756)评论(0)编辑删除 
港股长期持股更难

当你持有了确定性很强的优质公司时,在A股长期持股难,在港股更难。不过,只有艰难的事情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港股是国际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公司的业绩不如预期,或者大行发布了不利于公司的报告,股价可以短期爆跌,即使是不错的公司也可能跌幅达到15%或者20%,整个调整期可以跌幅达50%。我在港股持有的一个公司,常常是一波长长的升浪,涨幅达到1倍甚至一倍多,但大行负面的报告一出,就是长长的一波调整,经常是50%,至少也有30%。账面收益大幅缩水,总是一件让人不快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的直接反应就是波段操作。但如果你真这样做了,那么你只能赚到一点零头,可能翻倍的利润,但你后面的5倍甚至10倍利润就没有了。
因为波段操作的人基本上没有买回的可能,菲利普.费雪说过这样的案例,我也看到过周边朋友的悲惨故事,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卖掉后,股价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股价在你卖价基础上继续上涨,上涨到一个离谱的价格后再下跌,但不会回到你的卖价,因为价格高于你的卖价,很多人心理上无法接受,不会买进,从此股价绝尘而去,多少倍的利润都与你无关了。二是卖出后股价如你所愿下跌,你会等它跌更多,一旦跌得太多,你可能会怀疑公司基本面是不是出了你不知道的事情,你不敢买进。等公司股价企稳后,你发现自己在最低价位时没有买进,希望再跌一点买进,但股价不会如你所愿,可能突然大幅上涨。这时候就更不愿买进了。
这就是波段操作的悲哀,原以为自己能够买回,但人的复杂心理,在股价波动剧烈的情形下,往往打败你自己,获得了小段利润,而错失后面的暴利。
我有一个朋友在腾讯7港元时持有8万股(修正一下,我查了一下我的日记是6万股,5港元成本),就因为想做一个短差,错失了后面上百倍的利润,如果他死死拿住,那今天就可以退休环游世界了。
作为个人投资者,如果你懂得这个公司,明了这个公司的发展前景,在极好的价位上买进,那么就不要被机构短期的负面报告吓住,公司调整30%甚至50%,让它调整好了,你只管拿住,这种情形可能会在你持股期间经历无数次,但你要有坚定信心,一直持有到你卖出的条件出现为止,那样,你才能持有10倍股,同时获得10倍收益。不然是,买进过10倍股,但只得到了可怜的1倍收益。
30%到50%的调整幅度,当时看是非常大的波动,但如果放长了来看,那种波动也只不过是相对于大象的蚂蚁的跳跃。(每天一则29)
一江东流

15-01-11 14:03

0
大多数投资者无法长期持股的原因?
2014-12-5 9:04:06 股票入门 http://rumen.southmoney.com

 
大多数投资者无法长期持股的原因主要在自己,具体表现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错误的以为频繁的交易更能带来利润
  有很多投资者认为高点卖出,低点买入,可以挣的比长期持有更多。而实际的理论研究和美国股市的实践证明,这是个完全错误的想法。频繁交易并试图通过交易获利的投资者,从来没有超越过长期持有者,也从来没有跑赢大盘,这是一个铁的事实。
  靠交易挣钱的投资基金,无法长久打败大盘指数。这个结论是美国众多基金管理师经验的总结,也是金融领域几十年实证研究的一致结论。在A股市场,同样的理论和实践也证明这一点。虽然确实也有那么万分之一的短线高手存在,但是各位读者也显然明白你自己是不是这万分之一。
  2、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股价的正常波动
  最近这些年,A股市场整体波动较大,一些业绩稳定的成长股,也总是出现波段性的上涨、横盘和下跌,往往上涨的时候涨过了头,下跌的时候也跌过了头,虽然长期来说股价随着公司业绩的增长是上涨的,但是在大多数的时间段里,往往走势不尽人意。
  投资者面对这些大幅波动,往往不能正确看待,总以为自己买了业绩好的股票就应该上涨,殊不知自己是在短期暴涨后追进来的,走势长期萎靡时又忍不住割肉了,殊不知一卖就又涨了。正确的做法是要站在一些“跑来跑去跳来跳去的投机者”永远达不到的高度上来看待公司的成长和股价的波动。当有一天你可以直面短期30%的下跌而不为所动,能淡然面对一年的横盘不涨的时候。你就离成功不远了,就能最终看到风雨后的阳光。
  3、人性的弱点被媒体大众加以放大
  长期投资最难的就是股价低迷时的坚持,这个时候,由于人性的弱点,再加上被媒体大众的误导,往往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因为在这个时候,大众投资者本能的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股价的短期走势弱的原因上,市场也总是充斥了对公司股价不利的各种利空消息。
[NextPage]
  而实际上,这些利空消息往往都只是忽悠人的借口,他们或者在过去股价上涨的时候也照样存在早被股价消化或是对股价没影响所谓利空,或者根本就不存在。而面对媒体媒体宣扬的其他股票大涨,市场每天都有黑马,每周都有狂牛,你也不能为之所动。翻开中国的各类报刊杂志网络博客等等,每天见得最多的也都是无数的短线黑马,不断的炮制着无数诱人上当的陷阱,极大的干扰了真正的长线投资者的视线。对于类似双鹭药业的汪滨这种真正的长线价值成长投资者的成功案例却鲜有报道和宣扬。
明白了这些,相信真正的投资者也知道怎么做了,投资赚钱讲究的就是大道至简,做到两点六个字了你就会成功:“选对股,守得住”。
一江东流

15-01-11 13:57

0
长期持股,不要卖。以后靠个股的分红来过退休生活

长期持有三至五个股票,不要卖。从宏观角度去分析这些个股在二十至三十年内是不会倒闭的。而且这些股票年年都有不错的分红惯。除了社保之外,以后就靠个股的分红来过有质量的退休生活,这样大家就不会觉得长期持股困难了,因为这个战略投资能保你一生富贵。
如何获得长期持股收益
2007年05月03日 11:35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余美英
  8000多万股东账户!新一轮超级牛市以其巨大的财富效应一举刷新了中国股市16年来的纪录。迄今为止,这一轮牛市风暴堪称完美,以至于国内一家杂志不能不以艳羡的语气赞叹“人人都是股神”。然而我们似乎不能不谨慎地指出,历史从来不过是惊人地重复自己,与其放纵自己对于牛市的想象,还不如静下心来,利用五一长假,重读投资经典,滤去市场上的杂音,厘清自己的思路。有鉴于此,本报特为读者组织了一批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重新观察这个市场的新坐标系,从投资大师的智慧中汲取理性的力量,积极备战这轮史上最强悍的牛市。

  新闻回放

  ■持股万科18年 400万变10.5亿

  开始于2006年并延续至今的红色股市让股民们体味到暴富的感觉。股民们在为自己挣个盆满钵满欢呼雀跃的同时,更多地开始关注这一轮牛市中最大的赢家。万科最大个人股东刘元生毫无例外地成为这个话题中最受股民关注的人。

  截止到4月30日收市,刘元生持有的万科非流通股市值已经达到了10.5亿元,这意味着刘元生18年的坚守,获得了240倍的回报率,超过了股神巴菲特持《华盛顿邮报》股票30年获利128倍的最骄人业绩。而作为深沪两市“地产龙头股”,万科的势头依然很猛。

  而最让人感兴趣的是,事实上,如果不是2005年1月出版的《提问万科》一书“股改沧桑”中关于“创业元老今安在”首次提到对“万科的诞生和成长居功甚伟”的“万科最大个人股东刘元生”,也许刘元生至今仍是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人,一个默默地站在万科背后、18年来不言离弃的人。

  据了解,早在王石创建万科前,刘元生就已经是他的商业合作伙伴了。1988年底万科正式向社会发行股票。刘元生认购原始股加上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费用共约400万元,经过18年的坚守,他获得了240倍的回报率。

  投资经典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作者:罗杰·洛文斯坦

  ■巴菲特将资本投资于少数企业的长期增长

  刘元生的成功经历,早在罗杰·洛文斯坦1997年所写的沃伦·巴菲特传记《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中已有所揭示。

  该书追溯了巴菲特的一生,从1930年出生到11岁初次购买股票;从受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的传奇人物、证券教授本杰明·格雷厄姆到27岁时创建自己的“帝国”,坦率地记录了巴菲特从零开始,通过从事股票和企业投资集聚了巨额财富,成为20世纪世界大富豪。罗杰·洛文斯坦感慨巴菲特在股票市场获得的惊人盈利———97亿美元的收益净值,却“未曾遭遇过大的风险,没有出现过亏损年度,这真是一个奇迹”———“在战后美国,主要股票的年均收益率在10%左右,巴菲特却达到了28.6%的水平”。而罗杰·洛文斯坦更强调的是这一成就的独特性:它是传统的长期投资的结果。罗杰·洛文斯坦指出,华尔街的现代金融家通过控制公众的资金而变得富有,其核心技巧是在适宜的时候买入和卖出,而巴菲特规避了这种游戏———作为一名投资者,巴菲特避免使用财务杠杆、期货、动态套头保值、现代资产组合分析以及其他由学术界发展起来的东西,与现代资产组合管理者不同(其思想是交易者的思想),巴菲特将资本投于少数企业的长期增长。

  ■长期的投资热情造就股神巴菲特

  《华尔街日报》资深财经记者罗杰·洛文斯坦认定巴菲特的成功正如巴菲特的好朋友比尔·盖茨对巴菲特的评论一样———“他对长期投资的热情”。罗杰·洛文斯坦在书中用了上世纪80年代拜访过巴菲特的“投资基金方面的天才”彼特·林奇的感受来写巴菲特的长期投资方式:“林奇每隔几周就剔除损失的股票,而巴菲特却数年拥有相同的少数几种股票,林奇感到悲痛,仿佛重温过去。”

  巴菲特的另一句格言也反映了他对长期投资的热情:“你投资的企业,即使在傻瓜的管理下,也应该能正常运转。因为总有一天,傻瓜也会明白的。”书中还写出了巴菲特是如何做“长期投资”的:这就好比打棒球,要想击球成功,就必须要挥棒,这可能会击出好球,也可能会失败。当你手执球时,不必考虑每一个投球。换言之,不必对每种股票或者每次投资机会都了如指掌,假如有些股票没有购买而升值极快,也不必为此扼腕叹息,一生中,只要击出二十几个好球就足矣了,当然要做到这点,要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巴菲特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当他投资某家公司时,总是阅读所能找到的全部年度报告,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及策略。一旦买下某家公司或公司股票后,就不愿再易手。

  刘元生的故事和巴菲特的这些故事似乎“不谋而合”。从《提问万科》“创业元老今安在”一文中关于刘元生的400字简短叙述中,可以看出,刘元生之所以能18年对万科不离不弃,除了和王石创建万科之前就结下的友谊,更多的可能是对王石以及万科团队的了解和信任。作为一个香港商人,早在王石创建万科前,他们就已经是商业合作伙伴。王石做录像机生意时,就是由刘元生的香港仁达国际有限公司供应日本货源。而这段合作让刘元生看到了王石的与众不同,也让他坚守了18年,虽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偶然”———1991年深交所成立,他的股票因为没有更换成标准股票而被冻结,也成为他客观上不能出售股份的原因。

 
一江东流

15-01-11 13:37

0
第五章:长期持股 
  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期限是:“永远”。
  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10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10分钟。  许多不同的股票投资哲学可以被拆解为二种不同的策略;一是短期投资,另一种是长期投资。我们知道市场上做短期投资的行为非常普遍,目前仍是股票投资的主流。然而,巴菲特等价值投资者却反主流而行之。以价值为取向,马拉松式的长期投资手法, 是巴菲特的注册商标。  巴菲特: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期限是“永远”  巴菲特认为,“没有持有一只股票十年的决心,那么你一分钟都不要持有它”。他认为稳操胜券的投资方式,就是将钱放在最有信心之处,然后将持股束之高阁,无论时机好坏,都处变不惊的久握不放。他说他最喜欢的持股时间是“永远”。这让华尔街内外的人大为吃惊,现代人的耳朵还受不了“永远”这个词,通常它只是小说或传说中的字眼。其实,巴菲特 买入股票,并不寄希望有人会炒作它,而是希望通过很长时间以后,等到他所投资的企业不断增长以后,股票价格能够慢慢靠近它的真实价值。  低价买进,长期持有的投资策略  从巴菲特独立从事投资行业的第一天起,他就坚持奉行长期持股策略。1956年,26岁的巴菲特回到家乡奥马哈市,跟几位亲友共同组成一只投资基金, 亲自出马担任经理人,开始了独立的投资生涯。他掌管的基金在招徕投资人时,开出的条件很严格,投资人在一年中,只能投资或撤资一次,可见他是排斥短期投机行为的。  巴菲特经过了几个牵涉广泛,举世震惊的决策,将波克夏金融帝国建立起来,他一半以上的资产净值,来自于约莫十来个大型的投资,巴菲特总是在不景气的时候以低价购入股票,然后长期持有,对某些人而言,长期是指交割日或是下一季盈余公布之日,但巴菲特却不然,他手上的持股大都已握有数年,甚至数十年,无论行情好坏都沉着挺过,以等待远方一个更光明的未来,说到投资,巴菲特算得上是马拉松健将,而且现在依然十分活跃,随时伺机撷

取世界经济大饼。  最终能够证明胜败的只有一个因素:时间。  我们长期持有的行为表明了我们的观点:股票市场的作用是一个重新配置资源的中心,资金通过这个中心从交易活跃的投资者流向耐心的长期投资 者,(我嘴巴可能闭得不够紧,我认为最近的事件表明那些备受指责的“懒散的有钱人”受到猛烈的攻击:他们毫无作为却能保持甚至增加他们的财富,而与此同时那些“积极的有钱人”如不断扩张的房地产大亨、企业购并家与石油钻探大亨等,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许多财富消失了。)  神奇的复利  爱因斯坦说:“人们所知道的最大奇迹是什么?是复利。”“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曾表示他对复利的看法,这是一块可以把铅滚成金子的石头,请记住,钱具有越滚越大的特性,钱可以赚钱,再拿赚到的钱去赚更多的钱。  乔治·摩根也曾举例对复利加以说明,如果你开了一家公司,发行100股股票,每股10美元,所以公司股票现在值1000美元,第一年,你赚了200美元,相当于公司股价总值的20%,而你将盈余再投入公司,于是公司股票现在值1200美元,第二年,你又获得20%的盈余,亦即240美元,于是公司总值变为1440美元,79年后,原先投资股东权益的1000美元,将会变成18亿美元。  复利的力量得于两个因素:时间的长短和回报率的高低。  巴菲特信守的长期投资策略,正是遵循了神奇的复利累积。波克夏从1965年开始,39年来股票的平均年报酬率为22%。也就是说巴菲特把每1万美元都增值到了2593.85万美元。  投资具有长期持续竞争优势的卓越企业,投资者所需要做的只是长期持有,耐心等待股价随着公司成长而上涨。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具有超额价值创造能力,其内在价值将持续稳定地增加,相应其股价也将逐步上升。最终复利的力量将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财富。  长期持股须要充满自信  巴菲特不论做什么事都充满自信。他说,我从未怀疑过自己的能力,也从未灰心丧志过。偶尔,巴菲特也会流露出自大的倾向,他的办公室没有计
算器,没有试算软件程序,也没有计算机,“我就是计算机”,巴菲特直截了当的表示。  充分的自信是长期持股的心理要求,当然,这种信心来自于运用科学的理念方法,深入调研分析,对所投资企业的了如指掌。  交易次数越频繁,投资收益越少。  查尔斯·埃里斯的研究证明了股市中的一个规律:交易次数越频繁,投资收益越少。  1998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特伦斯·奥丁和布雷德。鲍伯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频繁交易将导致投资收益率水平的降低。他们分析1990年-1996年12月31日6年内的78000家庭的股票交易记录。这些家庭平均的年收益率达到了17.7%,稍稍高出市场17.1%平均收益率水平。然而扣除佣金后,净投资收益率水平为15.6%,比市场平均水平低1.5%。他们对每年家庭不同投资组合周转率下净收益率进行了比较,发现随着交易次数的 增加,收益率将会进一步降低。交易最频繁的20%家庭的年净收益只有10.0%,而交易次数最少的家庭年平均收益率则高达18.5%。如果以复利计算,经过10年、20年后,这种收益率的微小差别将对投资者的财富造成巨大的差别。  持续竞争优势价值投资策略之所以采取长期持有的一个重要原因,尽可能减少缴纳资本利得税,使税后长期收益最大化。几乎所有的 投资者都要缴纳资本利得税。但资本利得税只有在你出售股票并且卖出的价格超过你过去买入的价格时才需要缴纳。因此,是否缴纳资本利得税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可以选择的。投资者既可以选择卖出股票并对获得利润部分资本利得税,也可以选择不卖出股票从而不缴税。由于存在资本税收,所以,投资者在投资中需要将税收考虑在成本之内,追求税后收益的最大化。  让我们来看一个很极端的例子。让我们想像一下,伯克希尔公司只有 1美 元可用来进行证券投资,但它每年却有1倍的收益,然后我们在每年年底卖出。进一步想像在随后的19年内我们运用税后收益重复进行投资。由于每次出售股票时我们都需要缴纳34%的资本利得税,那么,在20年后,我们总共要缴纳给政府13000美元,而我们自己还可以赚到25250美元,看起来还不错。然而要是我们进行了一项梦幻投资,在20年内翻了20倍,我们投入的1美元将会增至1048576美元。当我们将投资变现时,根据35%的税率缴纳约356500美元的资本利得税之后,还能赚到692000美元。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投资结果差异,惟一的原因就是纳税的时机不同。有意思的是政府第二种情形下得到的税收与第一
种情形下相比约为27:1,与我们在两种情形下的利润比例完全相同,当然政府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等待这笔税金。  “市场日成交量1亿股的(如果把场外交易也算在内,那么这种成交量在今天已经是非常低了)交易日对股东来说不是福音,而是诅咒,因为这意味着,相对于日成交量5000万股的交易日,股东们为变换座椅要支付两倍的手续费。如果日成交量1亿股的状况持续1年,而且每次买进卖出的平均成本是每股15美分,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座椅变换税总计约75亿美元,大致相当于财富500强中最大的4家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美孚石油公司和德士古石油公司1982年的利润总和。  巴菲特1977年~2003年长期投资3年以上的股票一览表 
  持有年限  持股数(股) 成本 (百万美元) 市值 (百万美元) 投资 收益率 《华盛顿邮报》 30 1727765 11.000 1367.000 12327.27% 沃尔特·迪斯尼公司 21 51202242 281.000 1536.000 446.62% 政府雇员保险公司 19 34250000 45.700 2393.200 5136.76% 可口可乐公司 16 200000000 1299.000 10150.000 681.37% 富国银行 14 56448380 463.000 3324.000 617.93 吉列公司 13 96000000 600.000 3526.000 487.67% 联邦房屋 抵押贷款公司 12 59559300 294.000 2803.000 853.40% 美国运通公司 10 151610700 1470.000 7312.000 397.41% 翰迪哈尔曼公司 8 2379200 27.318 46.989 72.01% 联众集团公司 8 818872 2.570 28.149 995.29% 奥美国际公司 7 250400 2.580 12.833 397.40% 联合出版公司 7 1036461 3.516 55.710 1484.47% 通用食品公司 6 4047191 149.870 226.137 50.89% 大众传媒公司 5 197200 3.191 11.191 250.71% 雷纳德工业公司 4 5618661 268.918 314.334 16.89% 时代公司 4 847788 20.385 52.669 158.37% 塞费科公司 4 785225 21.329 31.016 45.42% 凯撒铝化学业公司 4 1211834 20.629 27.569 33.64% 吉尼斯公司 3 38335000 333.019 270.822 -18.68% 布罗克公司 3 14610900 227.000 809.000 256.39% 穆迪公司 3 24000000 499.000 1453.000 191.18% 合计 201 744937119 6043.025 35750.619 24882.41% 年平均  9.57  35473196  287.763  1702.410  1184.88%  
“把这种频繁交易的机构称为投资者,  就如同把经常体验一夜情的人称为浪漫主义者一样荒谬。”  “考虑到我们庞大的资金规模,我和查理还没有聪明到通过频繁买进卖出来取得非凡投资业绩的程度。我们也并不认为其他人能够这样像蜜蜂 一样从一朵小花到另一朵花来取得长期的投资成功。我认为,把这种频繁交易的机构称为投资者,就如同把经常体验一夜情的人称为浪漫主义者一样荒谬。”  “我和查理都希望长期拥有我们的股票。事实上,我们希望与我们持有的股票白头偕老。”  “我们喜欢购买企业。我们不喜欢出售,我们希望与企业终生相伴。”  “1988年,我们大笔买进联邦家庭贷款抵押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我们准备长期拥有。事实上,当我们持有杰出经理人管理的优秀企业的股票时,我们最喜欢的持有期限是永远。 许多投资人在公司表现良好时急着想要卖出股票以兑现盈利,却紧紧抱着那些业绩令人失望的公司股票不放手,我们的做法与他们恰恰相反。彼得。林奇曾恰如其分地形容这种行为是‘铲除鲜花却浇灌野草’。”  尽管美国的企业界和金融界热衷于积极行动的频繁交易,我们仍然坚持我们‘至死不分开’的永远持有的策略。这是惟一让查理和我感到自在的策略,它产生了相当不错的效果,而且这种方式让我们的经理和投资人专注于干好自己分内的事而免于分散注意力。”  我们宁愿与我们非常喜欢和敬重的人合作获得一定的回报,也不愿意与那些令人乏味或讨厌的人进行交易而再增加10%的回报。  波克夏只吸引长期投资者  如果说巴菲特是这样一位投资天才,为什么大家不把钱交给他投资呢?原因之一是,直到1997年以前,资本较少的投资人根本就无法投资他,当时他所掌管的波克夏一股的股价就要4万美元。通常公司营运越成功、股价越来越高时,就会出现股票分割,或是发行其他价格较低的股票。他认为股票分割不能粉饰帐面,对巴菲特而言,股票分割是无意义之举,就好象企图让十张一元钞票的价值高于一张十元钞票的价值一般,巴菲特不喜欢不明白这个道理的股东,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并不想吸引短期投资人。他的股东中,高达九成七的人始终跟着他做投资,他就是喜欢这种合伙关系。同时,他也不愿冒可能被掠夺者接管的风险。  1997年5月前后,巴菲特可怜小投资人买不起波克夏的高价股票,宣布举行自助式的股票分割,产生了B股,或称之为波克夏宝宝,股价相对低很多,只有A股(原先发行的股票)的1/30。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心存不轨的 投资人所累,他让B股股东的投票权仅为A股的1/200。一股A股可转换为30股B股,但B股却不能转换成A股。  如果你买进B股,就有资格参加每年五月在内布拉斯加州奥哈马市举办的AGM会议,据说,这是相当有趣又愉快的盛会.你可以遇到几百个因为选择巴菲特,跟着他投资多年而挤身百万富翁之林的投资人。  任何股票都要长期持股吗  巴菲特的三种投资方式  现在的人认识巴菲特,往往认为他是价值投资的信奉者,以为巴菲特只会买进优质公司后永久持有,这其实只是个错觉。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并不只是买进然后持有,其实巴菲特的持股方式有三种。早年的巴菲特在1966年前后期间写给“巴菲特合伙企业”合伙人的信中,阐释了合伙企业的三大投资方式:  第一种是“一般的投资(General)”,买进价值被低估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投资的策略是寻找市价远低于将公司私有化后的价值,也就是说若将该公 司看作私人拥有的公司时的价值,远高于目前的市价,就可以买进。买进后就等待市场的改变,或等大股东做出改善市价的动作;  第二种是“运动的投资(Workout)”,这是一种有时间表以及套利情形的证券投资。例如出售、合并、清算与重组,当公司宣布将要进行并 购时,在市价与并购最后的价格间,往往能有一个差价,这个差价一般不大,例如6%左右,但是由于需要投入资金的时间往往低于半年,甚至只有几个月,所以投入运动资金的年度报酬率还是能高于20%。  第三种是“控制的投资(Control)”,即控制经营权,因拥有极大股份或完全 拥有而得以控制该企业。控制经营权可以通过一次大量买进,但主要来自于一般的投资(General)的持续发展,如果一开始买进是当作一般的投资(General),但是公司的股价一直没有起色,则巴菲特就会不断地持续买进,最后可能就因此成为超过半数有控制权的大股东。有了控制权,巴菲特就能开始影响公司的决策与经营,用更有效的方式投资运用公司的资金,甚至引进需要的经营人才,或是将公司整个卖给更好的买家,以解放公司不为市场价格认同的潜在价值。 
  巴菲特三次大规模脱手股票  巴菲特是很多人长期投资者所推崇的最佳导师,也是专注于长期投资者中真正赚到大钱的名人,也许你会认为巴菲特一旦买进,就永远持有,都不会卖出,那你就错了。市场也有可能很不理性的超涨,让股价远大于公司的真实价值,这时候就是卖出股票的时机。  历史上巴菲特曾经三次大规模出脱手上的持股,一次是在1969年,当时股市的平均本益比在50以上,巴菲特认为当时的股市他已经找不到可投资的股票,当年5月,巴菲特决定退出市场,他将巴菲特合伙有限公 司变现,把钱还给投资人。他变卖所有东西,只保留当时拥有一家保险公司的哈萨威,以及持有多家连锁店的多元化零售公司。当时,许多投资人以原投资金额,换取这两家公司的股票,而不拿现金。其他的投资人则听从巴菲特的建议,把钱投资到巴菲特的哥伦比亚大学同学罗安(Bill Ruane)所管理的Sequoia共同基金。要不,就是跟巴菲特一样,买进地方政府债券。事后证明他的决定是对的,他所选择的时机也相当好。巴菲特退出股市的同年年底,股市开始崩盘,1970年年中,所有股票的股价都跌至原先价格的一半,足见巴菲特先前的做法非常正确。  巴菲特第二次大规模出脱手上的持股是在1987年,当时正是美国牛市的全盛时期。巴菲特冷静地卖掉了大多数股票,但他保留了永久的三种:大都 会公司、GEICO和《华盛顿邮报》。就在巴菲特卖空股票的第四天——10月16日,道·琼斯指数跌了108点,10月19日星期一,市场里堆满了出售表,30种道·琼斯平均工业股票中有11种在交易开始后一小时不能开盘。令人惊奇的是,那三家公司依然业务稳定,收入增长,没有丝毫的价值损失。  第三次是在1998年,由于这次巴菲特持有的公司股票已经十分庞大,如果出清 持股换成现金,必然因为流动性不足而造成股价下跌,所以这次他采用以波克夏股票并购股价净值比很低且净值中持有大量债券的通用再保险公司,也就是以高于波克夏公司真实价值的股价的股票来换取持有大量债券的再保险公司股票,这时市场的平均本益比在40以上。  投资就像是打棒球一样,  想要得分大家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球场上,而不是紧盯着计分板。  投资人思考企业真正的长期远景而不是短期的股价表现,这种长期的思考角度有助于改善其投资绩效。当然无可否认就长期而言,投资决策的计分板还是股票市值。但价格将取决于未来的获利能力,投资就像是打棒球一样,想要得分大家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球场上,而不是紧盯着计分板。  如果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短期发生暂时性变化,但并不影响其长
期盈利能力,那么,巴菲特将继续长期持有。但如果公司长期盈利能力发生根本性变化,巴菲特就会毫不迟疑地卖出。因此,公司价值增值能力的变化趋势是判断持有还是卖出的关键因素。  巴菲特曾经也因为有些公司的经营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其长期竞争优势减弱甚至消失,巴菲特最终坚决卖出。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巴菲特对曾经公开声明永久持有的股票资本城/ABC公司,却在该公司盈利能力发生重大变动后,全部出售。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6年年报说:“我们可以公司声明,我们希望永久地保留我们的三种主要持股:资本城/ABC公司、富国银行、《华盛顿邮报》”。但在迪斯尼收购了ABC之后,公司的巨大规模也拖了发展的后腿,巴菲特1998年开始减持,1999年几乎把持有的迪斯尼股票都出售了。  但是,他对待同期可口可乐公司的盈利持续下降却有不同的观点。1997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资产的回报高达56.6%,1998年下滑到42%,而1999年则下滑到35%。巴菲特继续坚决持有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他与董事会解雇了可口可乐原CEO艾维思特,聘任达夫为新CEO。果然可口可乐不久就重振雄风。
一江东流

15-01-11 13:25

0
1.长期持股 有助于培养投资理念,远离投机2.长期持股 有助于分享主业的稳定发展3.长期持股 有助于集中资金做稳健型投资4.长期持股 有助于取得稳定的投资回报率5.长期持股 有助于取得马拉松式的长期回报6.长期持股 有助于以逸待劳、多看少动7.长期持股 有助于发现不需追加投资的股票8.长期持股 有助于不去关心每天形势变化9.长期持股 有助于重复龟兔赛跑的故事
一江东流

15-01-11 00:27

0
长期持股策略的本质 
(2010-05-13 08:50:03)  转载

 标签:  股票  分类:巴菲特理论研究  2008年的巨幅下跌使中国投资者刚刚建立起来的长期投资理念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大部分人不再敢提起长期投资。一些坚定的长期投资者也开始动摇,长期投资几乎演变成为贬义词,批判的声音铺天盖地而来,各种名义下的波段操作占据了绝对优势,这完全是对长期持股策略的误读与误用。  即使真正的伟大企业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数倍成长,企业的价值需要时间进行慢慢的释放。很多人认为伟大的企业稀少,长期持有容易导致因对标的的误判而产生巨额亏损。其实长期持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买入后就盲目不动,持续的跟踪以及某些时候动态调整是必要的。远期的变化的确难以预测,但在不同阶段根据企业护城河的状况以及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进行分步判断并不困难,长期持股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中期决策与一段又一段的持股累积而成的。对企业的护城河有深入的认知并根据基本面动态调整投资策略,完全可以避免误判带来的长期损失。  因此长期持有是一种结果而非目的,不能因为要长期而长期,本末倒置难免产生歧义,抛开估值和基本面空谈长期投资则更是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此外以低估的价格买入股票后分享企业长期成长所带来的高回报,这种策略更适用于优质股票,而不适用于大多数股票。卖出与长期持有并不矛盾,只是要清楚卖出的依据。长期不一定要达到某一年限,而是长得足以让企业显现其价值,足以覆盖企业的高增长期,从而使投资者获得高效的回报。长期还与估值密切相关,过早的卖出很容易错失良机,若过度高估一直没有出现,就应该持股至企业基本面改变为止,而不应该随意做波段操作。但是只要出现价格远高于价值的情况,则无论持股五个月还是五年都应该卖出,这是很简单的逻辑。决定是否卖出的不是持股时间的长短,而是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价值的兑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过度高估并不经常出现,客观上就导致了长期持股的结果。 

  清楚了长期持股的本质就很容易解读2008年的大幅下跌与长期持有之间的矛盾。07年的过度上涨导致股价过度高估,卖出应该是正确的选择。没有卖出优质股票而阶段性降低了回报率(对于优质股票这并非长期总回报的决定性因素),并非长期投资策略有问题,而是误读和误用导致的结果。其他股票大幅亏损的原因也并非长期投资策略,而是这些企业根本不适宜长期持股。  大师们的经验也为长期投资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支撑。以长期持股著称的巴菲特自不用说,投资者眼中的波段操作高手彼得林奇其实也是长期持股的坚定拥护者,其动态调整持股结构更多是因为共同基金运作的需要,很多主要投资以及十倍股持股都是以数年计,离开麦哲伦基金后林奇进一步强化了其长期投资理念。人们常常把另一位投资大师罗杰斯与投机联系起来,实际上在管理量子基金期间,他的大部分股票投资持股时间远超一年,绝非人们想象中的中短期波段炒作。离开量子基金后他更把长期投资发挥得淋漓尽致,1999年开始买入的中国股票至今一股未卖就是强有力的证据。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使用不当却把失败归咎于长期投资策略显然是不明智的,未来将继续证明长期持股仍然是最佳的投资策略。  梁军儒20100513  赢家和输家的分界点 
(2010-05-24 08:30:47)  转载

 标签:  股票  分类:精彩转载文章  虽然有些观点并不符合价值投资理论,但很多却是十分有参考价值的投资哲学。  
  一个优秀的证券交易高手应该是,能够连续多年获得稳定的复利回报,经年累月地赚钱而不是一朝暴富,常赚而不是大赚。投资资本市场的高额利润应来源于长期累积低风险下的持续利润的结果。职业高手只追求最可靠的,只有业余低手才只关注利润最大化和满足于短暂的辉煌中。这也是多数人易现短暂辉煌,难有长期成就的根本原因。  重仓和频繁交易导致成绩巨幅震荡是业余低手的表现,且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坚忍,耐心,信心并顽强执着地积累成功才是职业的交易态度。  是否能明确、定量、系统地从计划、制度和纪律上限制住你的单次和总的操作风险,是区分赢家和输家的分界点,随后才是天赋,勤奋,运气得到尽可能大的成绩。而成绩如何,其中相当大地取决于市场,即“成事在天”。至于输家再怎么辉煌都只是震荡而已,最终是逃不脱输光的命运。从主观情绪型交易者质变到客观系统型交易者是长期积累沉淀升华的结果:无意识→意识到→做到→做好→坚持→惯→融会贯通→忘记→大成。  赚钱靠技术(聪明),赚大钱靠意志(智慧)。长线(智慧)判方向,短线(聪明)找时机。智慧成大业,聪明只果腹。聪明过了头就会丧失智慧(为自作聪明),所以我要智慧过人而放弃小聪明(为大智若愚)。这里的意志应理解成为坚持自己的正确理念和有效的方法不动摇。  止损是以小损失避免大的致命的损失。它不一定是对行情的“否”判断,而只是超过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所以限定资金最大损失原则必须严格遵守。至于可能止损太频繁的损失需要从仓位,止损位的设置合理性及耐心等待和必要的放弃上去改进。  大行情更应对仓位慎重(因行情大震荡也大,由于贪心盲目加码,不仅会在震荡中丧失利润,更会因心理承重失去方向从而破坏节奏彻底失败)。  仅就单笔和局部而言,正确的方法不一定会有最好的结果,错误的方法也会有偶然的胜利甚至辉煌。但就长远和全部来看,成功必然来自于坚持正确的惯方法和不断完善的性格修炼。  事物都具有规律性和随机性(即必然性和偶然性)。任何想完全、彻底、精确地把握事物的想法,都是狂妄、无知和愚蠢的表现。追求完美就是其表现形式之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于人我们讲是缘分而非最好,于事我们讲究适应,能改变的是自己而非寄予外界提供。 
  利润是风险的产物而非欲望的产物。风险永远是第一位的,是可以自身控制和规避但不是逃避。因为任何利润的获得都是承担一定风险才能获取的回报,只要交易思想正确,对于应该承担的风险我们要从容不迫。  正确分析预测只是成功投资的第一步。成功投资的基础更需要严格的风险管理(仓位管理和止损管理),和严谨的自我心理和情绪控制(宠辱不惊,处惊不变)。  心理控制第一,风险管理第二,分析技能的重要性再次之。  必须在交易中克服对帐户资产总额的过度关注或个人贪婪与恐惧的主观情绪,从而造成战术混乱,战略走样,最终将本该能做好的事搞得彻底失败。操作在无欲的状态下才能有更多收获,做好(按计划、制度和纪律规定)该做的,而不是做(按个人情绪)最想做的。市场不是你寻求刺激的场所。  任何事物,对其定义越严格,它的内涵越少,实际的操作性才越强。在我们的操作规则和操作计划的构成和制定中,也必须如此。这样才能保证投资的长期成功率。  按计划、制度和纪律的规定去做,是自己能控制的(谋事在人);不要考虑利润,因为利润是由市场控制的(成事在天)!
一江东流

15-01-11 00:20

0
长期持股 心如止水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如何更好的研究,如何更好的投资,这是我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要花毕生时间不断完善的问题。常常有朋友询问我研究、投资的心得,在此做个简单的交流。

  战略思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无论是在企业基本面研究,还是股票买卖、持有以及对市场的判断过程中,战略性的思维和大局观都十分重要。全局了然于胸,对将要发生的一切可能结果有所预料,便能坦然面对在投资中出现的一切挑战,所有人性的弱点变得脆弱而不堪一击。

  长期持股

  时刻牢记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伟大的企业总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在价值持续增加。无论多大的股价调整,都是市场先生开的一次玩笑,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不过是wanyan大海里偶然溅起的一朵小浪花。培养对伟大企业长期持股偏执的态度,把长期持股作为坚定不移的投资策略,消灭负面情绪滋生的土壤。坚定长期持股的信念一旦确立,股价波动、宏观环境变化、市场狂热或低迷等所有细节,在投资者眼中都变得不重要了,所以长期持股是避免情绪波动产生的非理性行为的最有效方法。

  远离股市

  几乎百分百的投资者,把获取股票波动产生的差价,作为投资收益的唯一关注点。其实,投资者应该把自己看成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股票看成实业经营,把现金分红和企业内在价值增长作为投资收益实现的主要手段,那么,我们就不会在乎股价的波动,不会因为股价而改变对投资对象的态度。客观上,反而能更大限度获得差价和企业内在价值增长及分红的双重收益。抛弃行情软件,远离短线投资者圈子,把所有的精力倾注于企业基本面的研究和跟踪上,建立起对未来的强烈信心,对其他非基本面因素的干扰应视而不见。

  控制欲望站如松、坐如钟、身不动,这是练出来的功夫。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这是磨出来的心性。身不动已经很难了,心不动,更难。欲望能使人失去理性,欲望越多的人弱点也越多,堕入深渊的可能性也会越大。学控制自己的欲望,是战胜自我的根本。虽然资本天生具有逐利性,但无欲无求这种佛家的境界,能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也许,这也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垫脚石。

  持续学

  持续不断的接受价值投资理念的熏陶,才能逐步深化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掌握价值投资的真谛,坚定自己的信念,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困惑时重温大师们的忠告,是解惑的良方。巴菲特投资策略是公认的最有效的一种投资战略,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长期投资绩效能与巴老比肩的寥寥无几。几十年来梦想超越他的人不计其数,但众所周知,没有人能够,而且能与他业绩相近的人采取的也是相仿的投资策略。既然已经被验证是最成功的方法,我们为什么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要把时间浪费在研究和实践可能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更好的方法上呢,也许有一天暮然回首,发觉自己已经白发苍苍,但却一无所获,才能体会到巴菲特理论的精妙。

  常常自检
感性与理性常常背离。心里十分清楚正确的做法,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使感性情绪占据上峰,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于是经常询问自己:我现在的行为理性吗?

  投资的最高境界是心如止水,知易行难,贵在强大的执行力与恒久的坚持。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