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不养宠物,找个股票做情人!

14-11-28 09:53 1161次浏览
mc9001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养宠物是在利用TA满足自己的某些心里需求,咱对宠物敬而远之,不敢造次。某年某月某日,偶入股市,不料落入万劫不复生不如死的地狱。几番轮回贪念渐无,浑浑噩噩昏昏沉沉随风飘零,一日梦见 萤火虫说,你被股市折磨皆因你心魔作祟某年某月某日你会和一情人相遇体验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再历一难看你能否醒悟。醒来后看到一字条:皆为虚幻!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放生

14-12-18 09:12

0
朋友您好,留言板不能回复,不知什么原因!您有做股票的经验,可以先关注偏股型基金和分级基金AB份额都可关注!分级B牛市收益最大化,分级A稳健型债券类收益!债券的话可以从可转债开始学,可转债有股票的特性,还有保底价格!然后有企业债,地方债!前几年熊市很多债券年收益都有20%以上或者更多的!  朋友可以下载集思路和雪球,都可以慢慢学,里面高手众多!
mc9001

14-12-15 11:52

0
2014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企业净利润变动情况分析
汽车来源:中商情报网时间:2014/9/1 责任编辑:lingzhongru 评论 繁体
摘要:我国已有多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上市,不过其上市公司中以乘用车经销和售后相关业务为主营业务的主要有:在沪/深上市的庞大集团亚夏汽车申华控股,在香港上市的永达汽车、中升集团、正通汽车。故下面就对此六家经销商上市企业营收和净利润进行分析。
在汽车行业持续稳定增长下,今年上半年,我国经销商上市企业营业收入整体也实现增长,但净利润却涨跌各半,整体呈现下行趋势。下面对我国主要的汽车经销商上市企业净利润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我国已有多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上市,不过其上市公司中以乘用车经销和售后相关业务为主营业务的主要有:在沪/深上市的庞大集团、亚夏汽车、申华控股,在香港上市的永达汽车、中升集团、正通汽车。故下面就对此六家经销商上市企业营收和净利润进行分析。

经销商营收整体增长 净利润涨跌各半

根据整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上市企业营业收入整体提升,六家上市企业营收合计937.60亿元,同比提升8.1%。然而,其净利润却同比下降,由15.13亿元降至13.74亿元,同比下降9.1%;平均净利率为1.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014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上市企业营收和净利变化

申华控股出现亏损 庞大、亚夏净利润暴跌

六家经销商上市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涨跌各半。其中,申华控股业绩表现最差,不仅是本文统计的企业中唯一营收下跌的企业,同时出现净亏损。今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28.71亿元,同比下降35.8%;净亏损8,091万元,而去年同期尚实现446万元。

据申华控股财报显示,在营业收入方面,其下跌主要是由于整车厂销售政策的调整,导致其部分区域批发业务受影响;利润方面,主要是由于参股公司高端车业务板块新投资设立企业正处于投入期,尚未产生收益,导致公司本期投资收益下降,同时相比上年同期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下降较大,导致利润下降。

庞大集团业绩表现也较差,今年上半年其营收同比增长4.9%至310.36亿元,在六家企业中仍最高,但却低于其营业总成本的311.43亿元,净利润仅实现4,376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81亿元暴跌了84.4%。

此外,净利润大跌的还有亚夏汽车,今年上半年营收25.56亿元,同比增长的13.4%,但净利润却腰折,由去年同期的4,299万元降至2,140万元。

甲醇汽车SUV特种车MPV商务车折叠车公路车山地车电动车折叠车半挂车
主销豪车的企业净利润均提升

三家主销豪华车的企业中升控股、正通汽车和永达汽车,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则均有提升,且净利润相对较高。其中,永达汽车业绩提升最显著,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6.1%至149.02亿元,净利润增长34.8%至3.10亿元。

其次是中升控股,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7.86亿元,同比提升了8.8%,净利润实现5.80亿元,居首,同比提升18.6%,增幅是营收的两倍之多。正通汽车营收增长11.4%至15.61亿元,净利润增长7.3%至4.99亿元。(来源:盖世汽车网)
mc9001

14-12-15 11:50

0
宝马等多品牌经销商反抗主机厂:有价差达到19.5%
新京报 2014/12/15 06:27

一到年底,有的经销商表现淡定,而多数经销商还是倾向优惠。

为了完成冲量任务,12月的优惠力度往往比前几个月都大。
不堪重负,经销商集体反抗主机厂
要求额外返点和更多话语权,此前曾有停止进车现象;对抗凸显流通行业困境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宝马在华经销商因压力过大,联名向主机厂反向施压,并提出多项要求,其中包括获得60亿元额外返点,以及与经销商协商制定销量目标等。
该消息一出即引发舆论哗然,也将近年来愈加凸显的经销商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等问题再次推上风口浪尖,渐趋紧张的主机厂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也再次引发关注。
只是,经销商即将面临新一轮更加激烈的优胜劣汰已成业内共识,流通行业格局究竟如何变化仍是未知。
库存与价格间的连锁反应
今年汽车流通行业平均库存已连续数月高于警戒线,11月达到库存预警新高,12月压力或进一步加大;受库存压力影响,价格倒挂现象今年尤甚
其实,不仅是宝马经销商,整个汽车流通行业目前都处于较为恶劣的生存环境。尤其是今年以来,尽管汽车销量仍在稳步攀升,但汽车流通行业的平均库存却已连续数月高于警戒线。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5.7%,比10月上升了10.7个百分点,处于警戒线水平以上,并且达到了2014年库存预警的新高,经销商普遍认为11月份的经营状况差于上月。与此同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由于年底厂商冲击销量任务,经销商提车任务量加大,12月份库存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倒挂一直有,今年特别多
库存压力状况导致“价格倒挂”现象在今年尤为突出,在竞争激烈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则更甚。以北京市场为例,受宏观经济环境、摇号指标再次大幅减少等因素影响,今年北京车市所呈现的特点是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竞争更趋激烈,经销商库存量普遍较大。“价格倒挂其实近年来一直存在,只不过以前需要‘倒挂’的车很少,现在则越来越多。”一位日系品牌4S店销售负责人表示,目前只有少量热销车型尚有利润可言,非畅销车型、老旧车型已无利可图,所打折扣“甚至超出了可获得的厂家返点”。
“第二季度时每天销量常为个位数,甚至一辆都卖不出去。”一位韩系品牌经销商负责人告诉记者,库存积压的最大弊端就是影响资金正常周转,为此只能选择尽快降价促销将车卖出去,“即使赔钱也得卖,否则整个公司的资金链都会出问题。”在此情况下,很多新车刚上市,就往往会选择“大打折扣”。
据了解,在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日前进行的一次经销商调查中,近乎全部的经销商都反映存在价格倒挂问题。其中,包括奔驰、宝马在内的一些高端品牌都出现了价格倒挂问题,中低端品牌相对则更为严重。倒挂最为严重的车型,价差甚至达到了19.5%。
恶性竞争难以避免
与此同时,价格倒挂往往后续还会跟进价格战及恶性竞争等连锁反应。“他卖得便宜你卖得贵,客户自然不会来买你的车。”据上述日系品牌经销商负责人透露,“无底线”大幅优惠促销的经销商一般都是新开不久的4S店,客户保有量低,尚不能依靠售后服务来获得利润,只能通过降价卖车来保持店内资金正常周转。“这种恶性竞争最终会导致整个市场中的各方利益都受损。”
由此,经销商利润水平的大幅下滑也随之而来。据财报显示,国内上市的三家汽车经销商企业——庞大集团申华控股亚夏汽车,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均出现大幅下滑。其中,申华控股去年同期已是亏损状态,今年前三季度则进一步亏损,营业额仅有40多亿元,同比下滑超过25%,亏损约1.6亿元,利润同比下滑194%。而亚夏汽车今年第三季度则亏损超过1500多万元,收益下降257%,导致前三季度仅实现净利润580多万元,同比下滑近九成。庞大集团前三季度营业额虽小幅上涨3%,利润却同比下滑超过70%。为了减少亏损,盘活资金流,今年9月底庞大集团曾发布公告,出售旗下6家业绩不佳的汽车销售公司股权,包括位于鄂尔多斯、深圳、广州、沈阳、西安的5家阿斯顿·马丁经销商。
减缓与扩张间的错位失衡
分析认为,导致价格倒挂的最主要原因是供应商产能严重过剩,一方面主机厂盲目扩大产能,另一方面现实市场需求却已逐渐放缓
市场竞争加剧只是造成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等现象的原因之一,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分析认为,导致价格倒挂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汽车供应商的产能严重过剩。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已向工信部、商务部递交了《关于汽车流通环节经销商库存高企,引发大面积亏损的报告》,此份报告称,近年来主机厂盲目扩大产能,使得产量释放过快;同时,从2012年至2014年的汽车市场增速来看,已呈现出需求逐渐放缓的趋势。
产能释放过快与市场需求放缓两相作用,必然造成高库存的结果。
“产能释放进了库存”
的确,尽管中国汽车市场增速已有所放缓,但在各大车企眼中,中国汽车市场仍然充满了机会。于是,各车企在华产能仍在不断扩张,销量目标越定越高,网络布局的速度也丝毫未见减缓。
据了解,2009年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曾对国内20家汽车企业集团和十家骨干整车企业进行了产能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国内主要30家车企2009年形成整车产能1359万辆,2015年规划产能达3124万辆。近两年,各地又新增了一批整车项目,包括沃尔沃国产项目、奇瑞捷豹路虎合资项目、长安标致雪铁龙项目等。若加上这些项目,2015年国内汽车产能或将超过3500万辆。
只是,增速已然放缓的中国汽车市场,面对车企产能、销量目标的一路看涨,已无法保持“步调一致”。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增长超过40%,但进入2011年之后,中国的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不到3%。
如此一来,不断增加的产能势必要进入流通环节,库存压力也随之换做经销商来承担。“厂家也要完成自己的销量目标啊,他们的做法就是转给经销商来消化。”一位从事流通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虽有部分品牌厂家也对在京经销商的政策有所调整,包括增加返点和提车灵活度等,但很多4S店内每年或者每个月的任务量并没有实质性降低,在更严峻的竞争环境下,京城经销商的提车压力、销售压力不断上升。
网点密度增大互相挤压生存空间
同时,经销商数量也在大幅增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0年年底我国经销商4S店数量约为1.6万家,而到2013年已超过2.2万家,增长37.5%。以北京地区为例,尽管2013年北京车市新车销量同比出现下滑,但经销商数量却从350家增加到了600多家,增幅近72%。
由此带来的同品牌竞争也随之增加。“现在离得不远的地方就有两三家同一品牌的店,竞争当然大。”前述日系品牌经销商表示,厂家常常觉得市场容量尚未饱和,多布局经销商才能多提升销量,但并未考虑经销商的盈利能力。
“京城车市销售网络内网点数量多,密度大,与市场需求增长严重失衡,竞争愈加残酷。”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表示,在经历了艰苦支撑后,弱势品牌和弱势经销商很难承受市场如此重压,只能被整合或淘汰。
供应商与经销商间的矛盾博弈
供应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推高经销商成本,后者顾虑授权等因素往往被动沉默,但如今经销商联合反向施压厂家已不是个案
与此同时,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认为,汽车供应商不合理的商务政策和搭售行为、集团目标考核绑定(汽车供应商集团的销量目标通过考核的方式与经销商绑定),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行为,也推高了汽车经销商的运营成本,是导致汽车销售价格倒挂产生的重要原因。
“不把车卖出去就完不成厂家任务,也就拿不到厂家的提车返利和销售返利,陷入恶性循环。”一位4S店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完不成厂家任务的4S店甚至有可能在来年会被取消授权资格。
于是,便出现了宝马经销商联合反向施压厂家的一幕。而这已不是个案,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品牌经销商公开“反抗”厂家高压。
今年9月,有媒体报道,东风本田在京的多家经销商因巨大库存压力,集体停止从厂家进车。12月1日,江苏省汽车交易管理协会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汽丰田江苏地区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江苏地区一汽丰田经销商共有52家,其中苏中、苏北地区因4S店数量少、销量小且市场具有成长性等因素,尚能维系;而苏南地区因市场成熟度高、4S店多、销售指标高、市场出现饱和期等因素,加之厂家诸多不合理、不平等的强势商务政策,一些4S店库存超限高达10倍,导致经销商亏损严重,几乎挣扎在生死存亡线上。
据悉,此次宝马经销商在向主机厂索取数十亿返点补贴的同时,也要求更多话语权,包括与经销商协商制定第二年的销售目标、不得强制要求经销商购入汽车附件、不应要求经销商购车和为零售销量垫付等。近日有消息称,宝马厂家已与经销商达成初步和解。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上述经销商的“反抗”行为,不论结果如何,都可能引发汽车流通行业的连锁反应。“厂家与经销商二者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但经销商顾虑品牌授权等因素,多保持沉默。”该业内人士认为,如今随着矛盾激化,经销商终于“不堪重负”,选择公开对抗,如此一来,厂家不能再选择无视或敷衍,经销商的话语权有望增加,流通行业格局生变也成为可能。
本地链接
年底冲量,京城经销商有人欢喜有人愁
已经进入12月,一年的车市进入了收官阶段。经销商只有在年底完成当年的销售计划才能拿到主机厂的返点奖金,部分完不成当年销售量的经销商甚至会在来年被取消授权资格,因此,经销商们会在这个时间段尽全力促销以增加销量。
近日,记者走访了东方基业汽车城和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内的授权经销商店。在年底冲量的压力前,有的经销商使尽了浑身解数,有的经销商则表现得相当淡定。
销量任务完成情况基本决定优惠程度
记者在亚市内的天通正元专营店看到,店门外的灯箱牌打出了哈弗H6月销量破3万辆的宣传标语。进店询问后,销售顾问告诉记者店内的车基本上没有在年底搞优惠。一位赵姓销售顾问表示:“你就放心吧,车卖得好的时候是不会搞优惠的。卖得不好的时候得赶紧把车给处理了,便宜点儿也卖。”
奔驰亚奥之星店的一位销售顾问称,店内本月的购车优惠力度并没有前两个月大,12月的价格已经在往回收,拿GLK豪华版来说,12月可以优惠3万元,而之前10月、11月时可以优惠到5万元。谈及原因时,她表示店内的本年度销量任务已经完成,不需要冲量了。此外,也有销售顾问解释:“厂家给经销商规定的年度销售任务就像老板给员工规定的工作目标,总不能全都压在最后关头再使劲儿吧,会分阶段完成,前面完成得好后面压力自然小。”
而一些经销商则有不同的表现,即使是同一品牌的经销商也面临着不一样的压力。比如亚市内的东风雪铁龙4S店,给出了新购C5直降3万元,置换直降4万元的优惠。“我敢保证,你现在购买的话,这个价格到明年5月份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一位姓李的销售顾问说。而东风雪铁龙东方万泉店的田经理则表示,12月份已经在收价,优惠力度没有前几个月大。
起亚合宏进专营店则在12月初刚调整了销售价格,店内车型的售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如K3优惠1.4万元,如果在店内上保险、做车内装饰还可以进一步优惠。据一位王姓销售顾问介绍,12月调整价格就是为了完成年底冲量任务,比前几个月的优惠力度都大。“到明年年初这个价格是不可能有的,而且年初还会面临车源紧张的问题。”
其他如东风日产、奥迪、东风本田等品牌的经销商也给出了不同程度的降价优惠。
二手车价“跟年底没关系”
相比于新车市场的冲量压力,二手车市场的经销商们则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虽然政策有变,但影响不大。被问及年底是否价格会有优惠时,大部分二手车经销商表示,二手车是否有优惠与到不到年底没关系,要看车辆具体情况。
于今年9月中旬实施的《关于临时调整我市老旧机动车报废补助标准的通知》规定,到2014年12月31日,《进一步促进本市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方案(2013-2014年)》中对老旧车辆迁出的补贴政策将停止。
记者走访了花乡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后了解到,取消外迁补贴政策对二手车经销商的影响并不大。一位专营保时捷、路虎、宝马等品牌二手车的经销商说:“这个政策对豪华品牌的二手车没什么影响,因为这些车基本在本市就能消化掉。”
而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经销商同样表示该政策影响不大,年底也不会有优惠。“没啥影响,有补贴就便宜点儿卖,没补贴就正常卖,二手车嘛,没关系。”一位王姓二手车经销商表示。
check
价格倒挂
所谓价格倒挂,即新车售价低于其进价,毛利润为零,甚至为负数。
年底冲量
某沃尔沃4S店的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底冲量”并非一个绝对的概念,并不是说12月一定是最好的购车季,需要具体看各家的销售情况。“销量任务完成得好的经销商往往会在12月收价,一是多盈利,二是为了不过多消耗掉来年的销量指标。而有些经销商如果年度销量差得太多的话,比如差100辆才能完成指标,他也就不在乎了,这种情况下同样会收价。年初购车的价格则较难预测,而且会普遍存在库存不足的问题。”
B10-B11版专题采写/新京报记者张洁任准希实生刘丹扬
骑牛菜鸟

14-12-06 13:27

0
股票做情人,不坑死你,还不如任天堂宠物狗。
到哪都是VIP

14-12-06 13:23

0
庞大严重低估
mc9001

14-12-05 09:11

0
人民日报评A股:上涨就是这么任性 
2014-12-05 08:32  来源:Wind资讯《人民日报》报道,12月4日,深成指突破万点大关,上证综指创43个月新高,两市成交量也不断创新高,大有直奔万亿元的态势,A股上涨就是这么任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以为,沪深股市的本轮上涨与银行股的价值洼地有关,银行股在上半年大多处于低价状态,大多数的市盈率只有4到5之间,有的甚至破净,而分红却达到6%以上。按这种态势,把银行股当债券买就行,收益比固定收益类的债券还高。在上证综指中,银行股占比权重达40%左右,银行股的上涨,带动其它板块轮涨,从而推动大盘不断上涨。

多数市场人士以为,本轮股市的上涨是改革驱动的。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分析,此轮股市上涨原因有:今年,国务院一直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当作重要工作来抓,降息政策已经出台,长期看,融资成本正在下降;资金流向逆转也是股市上涨的原因;此外,在沪港通开闸的背景下,A股在全球的投资价值凸现。

滕泰以为,短期看,沪深股市这样的暴涨有情绪因素,因为股市的长期下行和徘徊,股民压抑,都希望股市上涨,因此,当机会来临时就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希望,但是更应该关注和把握长期趋势。民生证券分析师王大彬则认为,操作重心还是要去精选个股,真正挖掘价值股。
mc9001

14-12-05 09:05

0
汽车租赁渐成“金矿” 概念股值得关注 
2014-11-04 10:05  来源:Wind资讯《羊城晚报》报道,近期国内两大连锁汽车租赁企业神州租车、一嗨租车相继宣布IPO消息,引发各界关注。专家表示,经历多年市场培育后,中国的互联网租车行业正迎来各方资本的热捧。国内租车市场潜力巨大,在线租车业已经成为互联网领域的又一“金矿”。

目前中国的汽车租赁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中国汽车租赁的渗透率2012年仅为0.4%。艾瑞咨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租车市场交易规模达34.2亿元,同比增长69.5%,预计未来四年,线上营收增速均高于20%。中国在线租车市场将迎来增长爆发期。

香港万得通讯社分析认为,在用车环境以及政策扶持的影响下,未来租车市场有望每年保持20%-30%增速,建议关注A股上市公司中布局该领域的企业,如:物产中大强生控股庞大集团等。
mc9001

14-12-04 14:38

0
只有看戏的份,忍不住就冲上台唱戏,台下没人了
mc9001

14-12-01 10:03

0
 工业4.0是德国强国战略。德国是老牌制造业强国,但在信息化浪潮中却相比美国落了下风,目前全球市值最大20个互联网企业中没有欧洲企业,欧洲的互联网市场基本被美国企业垄断。为了振兴德国制造业,并在美国互联网和制造业巨头联合重新定义制造业的背景下,德国利用自身在工业软件、工业电子和制造技术方面的优势,推出了工业4.0计划。德国于2013年发表了《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组建了由协会和企业参与的工业4.0平台,并将其纳入《高技术战略2020》中,工业4.0正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

  工业4.0解析:打造制造业+物联网融合新模式。工业4.0可以想象为物联网从消费服务领域向工业生产领域的扩展。最终形成了终端需求(定制需求)、智能产品、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的完整链条。完成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

  ①建设一个网络:信息物理系统网络(CPS)。CPS可以将资源、信息、物体以及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物联网及相关服务,并将生产工厂转变为一个智能环境。这是实现工业4.0的基础。

  ②研究两大主题: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是未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和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生产”的侧重点在于将人机互动、智能物流管理、3D打印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整个工业生产过程。

  ③实现三项集成: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对端的集成。工业4.0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通过CPS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互联,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整个价值链的横向、纵向和端对端的高度集成。

  中国的工业4.0之路:两条腿走路。li*总理今年10月访问德国时签订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希望在工业4.0方面和德国加强合作。而我国的工业4.0道路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高端装备制造的国产化和自动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我国目前对外技术依存度仍较高、工业自动化率较低,因而在为生产制造设备装上大脑之前,需要提高这些设备的国产化率和自动化率;另一方面,我国在物联网上已经提前布局,2012年2月14日,中国的第一个物联网五年规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由工信部颁布。从智能安防到智能电网,从二维码普及到“智慧城市”落地,物联网正四处开花。明年伴随十三五规划大年的到来,预计无论是可能推出的《装备制造2025计划》,或是物联网细分领域的十三五规划都将成为明确的自上而下的推手。

  五个核心环节梳理受益行业。根据工业4.0的计划,涉及5个核心环节:①互联。即CPS智能网络。②集成控制。③智能生产。④数据处理。⑤产品创新。针对这五个核心环节,受益的行业依次包括射频识别、物联网、传感器、机器视觉、智能机床、云计算、3D打印、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等。相关公司如汉威电子(30.240, -0.75, -2.42%)、中航电测(30.950, -0.94, -2.95%)、中瑞思创(23.470, -0.23, -0.97%)、世纪瑞尔(21.600, -0.72, -3.23%)、松德股份(26.600, -0.82, -2.99%)、机器人(38.790, -0.25, -0.64%)、海得控制(21.82, 0.00, 0.00%)、东土科技(22.280, -1.92, -7.93%)、宝信软件(40.35, 0.78, 1.97%)、劲拓股份(38.250, -0.90, -2.30%)、宝利来(23.88, -0.49, -2.01%)、中航重机(23.43, 0.00, 0.00%)、银邦股份(14.970, -0.50, -3.23%)、天奇股份(16.30, 0.00, 0.00%)、美亚光电(40.27, -1.23, -2.96%)、*ST合泰环旭电子(31.28, -0.36, -1.14%)、长城汽车(37.28, 0.85, 2.33%)等。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