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网12月1日讯 欧比特(300053)周一下午在全景网互动平台表示,智能穿戴是公司今年新的规划项目,公司与铂亚信息并购重组将加强双方协同效应,通过双方的技术整合优势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不排除未来铂亚信息的识别技术注入智能穿戴设备。
据公开资料显示,公司10月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主营人脸识别系统的铂亚信息100%股权。
欧比特的主营业务包括高可靠嵌入式SoC芯片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系统集成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代理及其他。(全景网)
收购铂亚信息,深化“卫星+图像处理+移动终端”产业链。
欧比特(300053)为国内领先的芯片厂商,在SoC芯片、Sip芯片领域拥有核心技术。此次收购标的铂亚信息为软件服务提供商,以人脸识别和智能分析两大核心技术为基础开发相关产品,铂亚在国内安防行业拥有领先的技术及解决方案,拥有人脸识别、智能视频分析、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分析、计算机视觉分析、行为模式识别等在内的大量系列化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算法。此次收购可以使欧比特实现软、硬件技术的高度融合,深化布局“卫星+图像处理+移动终端”产业链,未来公司有望切入安防、可穿戴设备以及大数据等蓝海新市场,“芯片+软件”模式的协同效果将非常显著。
卫星小型化渐成趋势,“芯片式”卫星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全球卫星市场快速增长,通信、导航、遥感卫星齐头并进,微/小卫星由于研制周期短、发射方式灵活、成本低等渐成趋势,2013年,全球共发射208个航天器,其中小卫星占到63%,微小卫星占总数的44%,并且Google等互联网巨头的投资切入带来广阔的经营业态和应用形式,随着“芯片式”卫星技术的成熟和产业的规模化,公司是国内首家进行芯片式卫星研制生产的民营企业,并且与国内微小卫星研发实力机构上海微小卫星中心开展深度合作,未来对于欧比特这种早期布局、与实力企业深度合作的厂商(特别是如果公司能够和巨型互联网公司合作),无论是前期的生产制造,还是后期的卫星运营,都给公司提供足够广阔的成长空间。
欧比特题材概念:集成电路(IC) 北斗导航 ETC 网络游戏 北部湾 地图导航 91无线 卫星导航 棱镜计划 传感器 铂 人脸识别
明年ETC卡有望畅行全国高速 多家上市公司分食百亿投资
2014-12-01 18:59 | 评论 | 分享到:作者:来源:
同花顺 每经实记者 刘灿邦 发自北京
11月30日,有媒体报道称,今年底前,14省将实现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即ETC的区域联网,到明年9月底,将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届时中国将建成全世界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ETC联网系统。
资料显示,ETC区别于目前主流的传统的MTC(人工半自动收费)方式。
有分析指出,如果采用5.8GHzETC技术全面建设,按每个车道建设成本30万~40万元计算,全国ETC车道建设总投资将达到90亿~12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面对巨大的市场前景,海格通信(18.36,-0.440,-2.34%)(
002465)(002465,SZ)、皖通科技(0.00,0.000,0.00%)(
002331)(002331,SZ)、亿纬锂能(16.36,-0.470,-2.79%)(
300014)(300014,SZ)等多家上市公司目前正加紧布局ETC产业。
建最长高速路ETC联网系统
近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透露,今年底前,华北5省区市和长三角(3015.86,14.870,0.50%)6省份加上湖南、陕西、辽宁14省将实现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即ETC的区域联网;而到明年9月底,将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届时中国将建成全世界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ETC联网系统。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笑京曾公开表示,这两年,通过ETC车道的建设带动了新增产值30亿元,节约投资180亿元,发展智能交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一斑。据其研究,我国建设5000条ETC车道,就可以少建15000条人工收费车道,可节约大量土地并节省收费设备约15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统计了几个省的ETC应用现状发现,一些省的ETC覆盖率较高,其中,云南已开通201条ETC车道,覆盖率达到45%,而根据规划,到2015年收费站ETC将达到60%;江苏省已建成30个ETC营销网点,实现了收费站全覆盖,同时,预计今年年底新增与京、津、冀、晋、辽、鲁、陕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
记者从海格通信的一位内部人士处了解到,目前该公司正在与广东省交通厅探讨如何推广ETC,并且已将部分产品推荐试用,根据海格通信的计划,预备将基于北斗的芯片植入产品内部。据了解,广东省目前已开通522条ETC车道,覆盖率达到41.5%。
“ETC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卡和整个系统的需求,以及后续的服务管理。”上述海格通信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ETC车道投资规模或达百亿
据了解,高速公路信息化重点包括的领域有交通控制系统、道路信号系统、车辆监控系统、公共
信息服务 系统、路政管理系统、机电管理系统以及高速公路办公自动化系统和ETC。
据了解,高速公路信息化系统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新增高速公路需求,这一需求导致每年高速信息化投资约为105亿元;二、改扩建升级需求,这一需求每年约为75亿元,随着存量市场的不断扩大,更新改造需求也越来越大。华泰证券(18.54,1.690,10.03%)(
601688)的一份研报指出,高速公路信息化需求未来几年将保持在150亿~200亿元的市场规模。
对此,业内有分析指出,如果只看ETC项目,且采用5.8GHzETC技术全面建设,以每个车道建设成本30万~40万元计算,全国ETC车道建设总投资规模将达到90亿~120亿元。
面对ETC产业的巨大市场,除海格通信以外,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正加紧布局ETC相关产业链。亿纬锂能提供ETC电子标签的内置电池和SPC超级电容器两个场频,而SPC超级电容器是实现电子标签远距离发送数据必不可少的组件。因此,ETC发展带动了电子标签的需求,从而带动公司锂原电池和SPC超级电容的需求。
另外一家皖通科技则是专业从事交通信息化建设领域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运行维护服务等。皖通科技目前立足于安徽,市场份额约占50%以上,从全国来看,约占6%市场份额。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皖通科技在安徽省内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19.9%,在安徽省外实现营业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20.7%。
海格通信、欧比特,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