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沪港通前夜融资大户转场战A股 大幅减仓融资股

14-11-15 13:27 3020次浏览
鸿雁北归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杠杆上的“牛市”正在发生变化。此前融资大户运用杠杆,屡次上演大盘股拉涨停的好戏。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沪港通确定11月17日开通后,融资大户在香港低利率的吸引下快速挪仓,谋划绕道香港再战A股。

  大幅减仓融资股

  11月11日,这天一大早,私募基金经理李铭(化名)即赶到位于深圳市民中心附近的办公室。此时,电商闹腾的购物节正在不断刷新着历史纪录,各种社交媒体都在喧嚣昨夜的狂欢。不过,这一天对于李铭来说异常紧张。这是“沪港通”开通日期确立后的第二个交易日。

  “凡是融资做的股票都抛售。”李铭向一大早就对被叫到公司的交易员下达指令。过去大半年,李铭管理的私募基金一直在寻找各种题材,加大杠杆做多,业绩颇为出色。

  当天市场温度迅速下降,中小板、创业板 更是成为重灾区,大批强势股急速下跌,所幸动手早,李铭的基金得以全身而退。对于当天的市场,另一位私募人士在微信圈庆幸,“今天操作的公司产品是赚钱出来的。回想今天的交易,仍感不寒而栗……”

  促使李铭痛下决心大幅减仓源于此前一天(11月10日)参与的一次投资圈聚会。席间话题始终没有离开沪港通。落座之前李铭环顾其余七八人,大都是老面孔。既有深圳私募,亦有刚从对岸赶过来的香港投资圈人士。若以影响的资金规模看,“约有300多亿元,都是作风激进的资金。”李铭粗略掂量了一下。

  11月10日,监管部门在开盘前一个多小时,正式宣布沪港通将于11月17日开通。尽管这则消息的发布是迟早的事情,但是仍超出李铭预期。“原来估计是今年底,虽然上周知道梁振英赴京,但还是感到有点意外。”李铭说。

  当天券商股如预期般大幅上涨,一直用杠杆做股票的李铭未对交易员下达任何交易指令,尽管盘中有交易员反映,组合中的数只中小板、创业板股票有点不对劲,但是李铭还是对交易员表示,“看看再说。”卖与不卖,对于李铭这样惯于波段操作的私募基金经理总是颇为微妙的事情。

  港券商撩拨大户转场

  “我今天把能卖的票几乎全都卖了。”聚会席间,投资大佬A先生一语出口,各自交流的七八个人刹那间安静下来。该人士在投资圈摸爬十几年,过往业绩骄人,在业界颇具号召力。

  A先生表示,趁着当天市场强势,他把手头持仓的股票减掉大半,尤其是融资做的股票一股不留。“不是不看好A股,只是想把资金转移到香港,那边做融资便宜,券商给的优惠也多。”

  A先生举例说,他谈好的一家香港券商,如果在香港下单,通过沪港通渠道买A股,融资利率3.2%,而内地券商之前给他的利率一直都是8.5%左右。“相差5个点,而且杠杆率可以从1.5倍提高到6倍。”A先生敲着桌子强调。

  据业内人士介绍,香港的信用交易均在融资融券账户内完成。证券公司一般根据客户抵押品的质量决定收取客户的融资利息。根据客户的风险度,证券公司收取的融资利率一般为银行优惠利率加300到800BP(即Basis Point,1BP=0.01%)。而对于认购新股,融资利息可能低于银行利息,其杠杆更是可以放大10倍。

  不仅在利率上有明显优惠,从本周香港各大券商推出的揽客政策看,可谓花样百出。例如工银亚洲,客户在2014年11月17日至2015年2月16日,经该行专人买卖“沪股通”股票,可享零佣金优惠,合资格客户最多可有佣金回赠3000元人民币。中信证券 国际表示,沪港通开通后,每周前十名转户进入该公司金额或交易沪港通A股金额最高的客户,可获赠一手中信证券A 股。

  这还不是最狠的,香港本地券商耀才证券表示,公司向每位来港开户的内地人资助1万港元交通费,并提供买卖港股首6个月免佣金优惠;内地客在港开户买卖A股可获3年免佣……

  A股演绎杠杆上的牛市

  过去数月A股融资余额和上证指数 一直呈现正相关关系,7月A股融资余额从4049亿元增加到4400亿元,增长幅度8.6%,同期上证指数上涨7.48%;8月A股融资余额增加到5190亿元左右,猛增18%,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71%;9月融资余额增加到6064亿元,同期上证指数上涨6.62%;10月融资余额更是一举突破7000亿元,增幅约15.5%,同期上证指数上涨2.38%。统计显示,融资资金流入规模前10%的个股,两融对其市值增长的贡献度达到19.2%。过去三个月表现最好的个股已不是中小板、创业板小票,而是中证500指数成分股。A股成为了杠杆上的牛市。

  事实上,中盘融资融券股恰恰是李铭们在过去数月赚钱效应最为明显的板块。新晋“策略一哥”兴业证券 张忆东对此的表述是,“中期来看,境外投资者的引入将促使蓝筹股进行价值重估,蓝筹股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而短期的沪港通赚钱效应可能超出市场预期。”

  从目前情况看,放杠杆仅集中于游资、私募等风格灵活的资金。如果后续沪港通能够点燃指数和蓝筹股的投资热情,这类激进的操作惯有望扩散到场内其他投资者。包括QFII、保险、私募、社保基金等,可能在行情启动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对于李铭们而言,过去一周所做的只是将资金最大程度地挪移到香港。“那边资金价格更便宜,杠杆率更高,同样可以买A股,为什么不做呢?”李铭反问道。 本报记者 黄莹颖

(中国证券报)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2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年华似流水

14-11-15 21:02

0
这个。。。,原来国家设计好的闭环运作防止热钱出入造成的冲击,现在不是无法避免了吗?
钉子

14-11-15 20:50

0
倒逼国内高高在上的券商
happymutou

14-11-15 20:37

2
兄弟,渠道是很多啊。但想想都知道,这文章说的事不靠谱啊,这是私募基金,不是私人基金,把钱转到香港,就算是有正规渠道,投资人肯?三方存管的银行肯?还有,手续费谁出?要知道,洗钱的额度越大,抽水越高的。当国内跨行转帐,有封顶的啊?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zune

14-11-15 20:35

0
呵呵出口转内销,中国人精明世界第一,可惜都用在歪门邪道上,五千年来都是如此,不知为什么?表面看大部分原因在于体制或是环境,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他们自己。
yjj415

14-11-15 20:31

0
为了打压券商股,各种各样的故事,都可以编写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想要bmw

14-11-15 20:27

0
渠道太多了。5分钟钱可到帐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苍狼啸雪

14-11-15 20:25

0
边走边看。
xiaosteven

14-11-15 20:23

0
看着就假,国内的亿元级别人民币资金怎么移到香港,地下钱庄?
happymutou

14-11-15 20:20

0
搞笑,钱怎么过去?不要说找地下钱庄哦
armador

14-11-15 20:20

0
好球!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