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救市终于击中要害,股灾模式的下跌应该结束了

15-08-09 08:50 16693次浏览
38050234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孟婆给碗汤 于 2015/8/9

本周股市终于露出企稳的模样,涨跌都在1%-2%上下,不再动辄千股涨停千股跌停,老股民熟悉的那种行情终于又见到了。呵呵,久违了!

这要归功于本周推出的一项政策:融券T+1。这个政策一推出来,我就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融券T+1,期指没法配套玩了,直指上周尾盘下跌之要害,救市会慢慢起作用。”随后,又写了一篇文章发在自媒体,《股市已捉三妖,能够走稳了吗》,对管理层限制量化高频交易和实行融券T+1的制度含义作出解释,认为此举会从机制上遏制大规模做空,救市有望收到实效。

周五,证监会发言人在回答为何停止融券T+0时,说了一句话:“防止部分投资者融券变相进行日内回转交易”,算是公开了这个市场一个不算秘密的秘密。可能有些人对这句话还不太懂,我来解释一下:绝大多数人只知道T+1,当天买股票,当天不能卖,但是有人却能够做到T+0,办法是融券卖掉,然后再将你当天买的股票还回去,前提是,你买的股票必须是融券标的股。举例来说,你买了招商银行 ,当天大涨,你想做短差卖掉,可是T+1限制你不能买,那么,你就融入相等数量的招行股票卖掉,再将你当天买的招行股票还回去。这等于是变相的T+0,即日内回转交易。这也就是说,同样是一个股市,绝大部分人做T+1,但有人却可以做T+0,进行高频套利,一天可以做无数资回转交易。

所以,有人对管理层修改融券T+0的规则表示反对,我觉得真是太扯了,基本上是为反对而反对,瞎起哄。目前A股市场的制度设计,本来就成问题,期现不对称,期指T+0,现货T+1,这个不对称如果再配上融券T+0,就是现成的给套利交易送钱,这也就是证金公司那么多钱救市,一再救不起来的制度原因,必须修改。要么你将现货改为T+0,要么你将期指改为T+1,如果这两者当中动一个,只怕大家又要喊了,不是太激进,就是太保守,现在实行融券T+1,算是个折衷的办法,等于是用最小的改动达到了对现有制度一定程度的弥补。

本次股灾是管理层第一次面对全流通、加杠杆、可做空的牛市,缺乏管理经验,应对失当造成的,而随后的救市,也是分别对这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出台了措施,予以补救。要求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并承诺半年不减持,这是针对全流通的;查场外配资、伞形信托,限制两融规模,是针对加杠杆的;而上周末到本周的两大政策,即限制量化高频交易和实行融券T+1,是限制大规模恶意做空的。全流通、加杠杆、可做空,都给戴上了笼头,至此,A股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回到了2010年之前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上,有证金公司高达5万亿元的资金观地掠阵,救市想不起作用,恐怕都难!

基本上可以说,救市救到目前这个地步,大规模、大幅度的股灾模式的下跌应该结束了,股市将会进入一个为时较长的箱体震荡之中,以慢慢消化股灾带来的巨大的恐惧心理,让筹码充分换手。这个时候,指数上涨的空间可能有限,增量资金大规模入市暂时你也不要指望,这将会是一个存量资金博弈的平衡市,那么,个股走势还将会进一步分化,一些真正有料的股票,还会上天,另一些滥竽充数跟着牛市情绪瞎混上来的股票,还将入地。轻大盘,重个股,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最佳的投资策略。
打开淘股吧APP
41
评论(7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siyanzhu

15-08-09 22:52

0
 成熟市场散户离场
  
  
    从海外成熟市场情况来看,散户一度曾是市场的绝对主力,但占比在70-80年代迅速下降。
  
    以美国市场为例,根据美联储2012年数据,1945年美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持有的市值比例高达93%,这一数字在2012年降至39%。而基金和保险机构持有市值占比则从4%迅速提升至31%,海外投资者持有市值比例则达到13%。
  
    根据英国统计局2012年数据,英国股市中,1963年散户持股市值占比高达56%,至2012年这一比例降至11%,外国投资者持有市值比例则由7%提升至53%。
  
    尽管由于历史原因,国内自然人 投资者持股市值偏低,比例与英美市场相仿,但交易活跃度却始终呈现“亢奋”的一面。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微博 ]统计年鉴2014卷显示,2013年年度自然人投资者年末持股市值为29609.52万亿,占比21.78%;然而,交易额占比却高达82.24%,与种族、文化相近的香港市场进行对比,差异显著。
  
  
    根据香港交易所 (212.2, 7.00, 3.41%, 实时行情)公布的最新数据,2013年10月到2014年9月,香港市场本地个人投资者在香港交易所现货市场的成交额占比仅为20%,外地个人投资者成交额占比5%,合计仅25%。(新浪 编者按:上海证券交易所个人投资者成交额占比约为香港的3.2倍)
  
    然而,主导这一市场的恰是机构投资者,成交金额占比总共高达58%。
  
  
原帖由没文化在2015-08-09 22:05发表
  你说的很对。
火丁

15-08-09 22:47

0
世界范围内,保护农民的,就是投资基金。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没文化

15-08-09 22:45

1
个别人自然是可以的啊。而且作为你来讲,如果将来合适,你也是会人机结合嘛。
就像我们现在都用电脑交流一样。

别人国家都用收割机,你不能说我们非要保留这么多农民,让农民继续用锄头吧。
所以关键不是抗拒机器,而是能适应的,才继续在这个市场。
不适应的,去其他市场致富。农民工也是一种。只不过成了地位低下的代名词。

国家应该是制造更多更好的条件让农民也可以有其他机会。然后限制所谓的既得利益者,或者什么先富起来的。
国家当然是做的不足了。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siyanzhu

15-08-09 22:40

0
这要归功于本周推出的一项政策:融券T+1。这个政策一推出来,我就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融券T+1,期指没法配套玩了,直指上周尾盘下跌之要害,救市会慢慢起作用。”随后,又写了一篇文章发在自媒体,《股市已捉三妖,能够走稳了吗》,对管理层限制量化高频交易和实行融券T+1的制度含义作出解释,认为此举会从机制上遏制大规模做空,救市有望收到实效

……………
真真正正好文
火丁

15-08-09 22:33

0
人机还是可以对抗的。期指里还是有散户,但那不是一般的“农民”了。一般的农民,只能进城,产业工人打工去。

本丁之前就做恒生指数,养成很多臭毛病。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没文化

15-08-09 22:30

0
人机当然是不能对抗啊。为什么要对抗啊。难道都不坐汽车,光走路啊。

国家保护,你觉得没有对吧,基金,你觉得都是忽悠是吧。
所以我就是说这些个才是问题啊,这才是国家应该做的。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火丁

15-08-09 22:20

0
人机如何对抗?你自认是天才吗?国家保护?引导你去投资基金如何?各种基金,保本、进取、风险,呵呵。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快乐仙女888

15-08-09 22:19

0
@38050234 严重抄袭
没文化

15-08-09 22:17

0
是啊 。我觉得去散户不完全是个贬义。
就像以前农民很多一样,现在机械化自动化了,农民的数量大量减少。
我们能说去农民化,城镇化就一定是坏事么?

关键是国家需要保护这些不自己种地的农民,让他们的收入高过以前。
同时对大规模生产的企业,包括孟山都这些,如果他们赚取了太多的超额利润,需要监管和限制。

当然,国家也在做这些,只是做的不够罢了。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火丁

15-08-09 22:14

0
 成熟市场散户离场

  从海外成熟市场情况来看,散户一度曾是市场的绝对主力,但占比在70-80年代迅速下降。

  以美国市场为例,根据美联储2012年数据,1945年美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持有的市值比例高达93%,这一数字在2012年降至39%。而基金和保险机构持有市值占比则从4%迅速提升至31%,海外投资者持有市值比例则达到13%。

  根据英国统计局2012年数据,英国股市中,1963年散户持股市值占比高达56%,至2012年这一比例降至11%,外国投资者持有市值比例则由7%提升至53%。

  尽管由于历史原因,国内自然人投资者持股市值偏低,比例与英美市场相仿,但交易活跃度却始终呈现“亢奋”的一面。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微博]统计年鉴2014卷显示,2013年年度自然人投资者年末持股市值为29609.52万亿,占比21.78%;然而,交易额占比却高达82.24%,与种族、文化相近的香港市场进行对比,差异显著。

  根据香港交易所(212.2, 7.00, 3.41%, 实时行情)公布的最新数据,2013年10月到2014年9月,香港市场本地个人投资者在香港交易所现货市场的成交额占比仅为20%,外地个人投资者成交额占比5%,合计仅25%。(新浪编者按:上海证券交易所个人投资者成交额占比约为香港的3.2倍)

  然而,主导这一市场的恰是机构投资者,成交金额占比总共高达58%。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