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孝,是孝养父母之心,父母之志。
在保证父母衣食无忧,居住安稳舒适,照顾好父母色身健康的前提下,使父母常有愉快的心情,不让父母操心丝毫,忧愁丝毫,谓之中孝。
做到这一点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对内比如:夫妻离婚,家庭不和,手足反目,打骂孩子,以及做所有伤害身体的事。对外比如:贪污受贿、酗酒赌博、违背道德、干伤天害理的事。等等,诸如此类,会令父母操心、伤心、忧苦,蒙羞。都属不孝。
孝养父母之志,是指满足父母的愿望。比如父母想学国画,你要想尽办法给他们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愿望。
父母想周游世界,你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带他们去旅游观光。这样的孝子不是没有啊,只是比较稀少而已。
按此标准衡量,绝大多数儿女都没尽到中孝。
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父母都没有享受中孝的福报。
这一方面说明大多数做儿女的不懂感恩,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多数做父母的不懂教育。
所有的人际关系,无论亲疏,不是双赢就是双输,从来就不存在单赢或单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尽管如此,从伦理角度,需要永远牢记一句话:
不问父母慈不慈,但问自己孝不孝。
1
百善孝为先。
孝,有三种:小孝、中孝、大孝。
三者有何区别呢?
小孝,是孝养父母之身。
让父母衣食无忧,老有所依,这是最基本的孝道。如果出去炫耀每月给父母多少钱,买多少衣服、住多大的房子等等,应当感到羞愧,因为这本来就是应该做的,有什么值得炫耀?
如果只顾自己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用好的,自己不想用的不喜欢要的才丢给父母,应当感到羞耻。父母大人在上,你怎忍心没上没下,颠倒伦常?
如果连自己厌弃的、用剩的、用旧的、淘汰的都想不起给父母用,让父母为生计忧愁,这样的儿女就堪称为畜生了。
如果不但丝毫身孝都没做到,反而倒行逆施腆着脸来啃老,那就是彻头彻尾的畜生不如了。
现代的很多年轻人都是理直气壮的啃老族,十分无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需要一代又一代有脊梁的人去支撑的,靠啃老族,这个国家将来会怎样?
说实话,真是不敢想象。
0
话说,父亲给我提了一个很有水平的问题: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他之所以这样问,和我的改变有直接关系。
春节回国时,有一天,某件事引发我自省,内心羞愧难当,一时难以自持,忽然给父母跪下,泪雨滂沱地向他们认错。
当时,他们被我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坏了,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我一边痛哭一边自我检讨自己的种种不孝。恍惚中听见父亲忧愁地对母亲小声耳语,说我精神好像不太正常。
现在想起来又惭愧又好笑。他们受到惊吓,都是我的过错,皆因我长大后在父母心中留下了不会认错的印象所致。
真是大不孝。
0
最近和甲状腺癌症患者有缘。
上个星期五得知一个开汽车修理厂的朋友(下称Z)刚做完甲状腺摘除手术不到一个月。
他指着脖子上仍在恢复中的切痕告诉我,他现在很怕累,晚上最迟七点就关门回家了。
我对他说,以后再生气时别忘了先问自己:你还要不要命。
今天约见的朋友,以前只有一面之缘,知道我要回国一段时间,竟然把生意送上门给我做。
第一次见面没说几句话,外貌上,除了认得一张脸,几乎没有其他印象。今天聊天时她指着脖子上已经恢复的刀痕告诉我,她去年做了甲状腺切除手术。
虽然这个年代爱生气的人太多,但不到三天就遇到两个甲状腺癌患者,而且是在生活节奏非常悠闲的加拿大,内心还是吃了一惊。我已经好多年没去过医院了。
我想,这个世界,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聪明的。
耐人寻味的是,绝大多数聪明人都在为不爱自己的人生气、伤心、痛苦。
不是吗?
惹你生气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爱你。
如果爱你,怎会惹你生气?
如果不爱你,你为何要生气?别人已经不爱你了,你自己也不爱自己,您这是跟谁一伙呀?!
然把自己活活气出甲状腺癌,这得多大的气呀!真够狠的。
当我告诫他们以后再生气先问自己要不要命时,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你怎么知道我爱生气?
我说:全世界都知道,就你自己不知道。
自己的情绪掌握在别人手里,这是最奇怪的事情。
0
楼主70后修为不错啊
0
昨晚和父母视频聊天,正赶上他们吃早餐,为了不耽误吃饭又能交流,父亲问了我一个问题,然后他一边吃饭一边听我的看法。
他的问题是:你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西方知识分子(包括科学家)很多都有宗教信仰,但中国不同,尤其近代知识分子都是在唯物主义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无神论者,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信仰。我的父亲是个物理学者,他从来不信鬼神,我和他交流佛学从来都是困难重重。但为了父母的利益,我又不能放弃“引导”他们往这条路上走,因而为此一直很伤脑筋。
昨晚他竟然主动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暗自欢喜,心想:我一定要珍惜这个大好机会。
(十天后回国,应朋友之约,得马上出门。有空再记录这件事。)
2
四十不惑
误解:人到了四十岁时,遇事而明辩不疑,外界的许多事情已经不能迷惑自己了。
正解:人到了四十岁时,已经有能力看清事物的本质,因而拿得起也放得下,不会再被任何事或物所诱惑了。
五十知天命
误解:人到了五十岁,已经懂得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知道这辈子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了,所以可以放下喜怒哀乐愁颐养天年了。
正解:人到了五十岁,已经知道了宇宙万物存在的道理与事实真相,懂得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最根本的因果逻辑是天(即自然界)赋予万物生死存亡(即命)的最重要的法则。五十岁,应该有能力因领悟天命而遵循天道了。
六十而耳顺
误解:人到六十,心态平和,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了。
正解:人到六十没有执著心了,别人说什么都是一个”好“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没有自己的成见。这个年龄已是人间智者,可以做到自己的内心不受别人影响,但可以影响别人、帮助别人。
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误解:到了七十岁已能达到顺着心愿做事,而不会超越社会规范。
正解:已入华严境界(即无障碍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个人到了这个程度已圆融无碍,非佛即圣。、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上面说的是废话.都是凡夫.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考虑了几天,一切法都是本性空.在
大智慧的人来看,都是光光相照,互不干涉.对立还是统一,是凡夫的认知.
0
你好,请问你多大了?[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